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喹诺酮类抗生素莫西沙星用于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抗感染治疗时对其QT离散度( QTd)的影响,为肺心病抗感染治疗提供进一步研究资料.方法 将87例临床病例分为两组:肺心病观察组(n=60)和非肺心病对照组(n=27),记录其QTd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进行统计分析.再将上述病例分为三组,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组(n=29),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豪(哌拉西林/头孢哌酮)抗感染治疗(n=31),无肺心疾患的感染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n=27),记录其用药前、用药2h和用药48 h的QTd及QTcd,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和27例非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QTd和QTcd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9例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时,用药2h和用药48 h与用药前QTd和QTcd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48 h与用药2 h QTd和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时,用药2h和用药48 h与用药前QTd和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无肺心疾患的感染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时,用药2h与用药前QTd和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8 h与用药前QTd和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QTd、QTcd是增大延长的,往往QTd越大,预后越差.②莫西沙星具有增加QTd的作用,当有肺心病等潜在QT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时,更容易使其QTd增大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对肺心病失代偿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使用莫西沙星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肺心病失代偿患者,另一组为非肺心病失代偿患者,予以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记录患者QT离散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30例肺心病失代偿患者予以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用药2小时和用药48小时分别与用药前QTd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小时与用药48小时QTd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0例非肺心病失代偿患者予以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用药2小时与用药前QTd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8小时与用药前QTd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可以增加QTd的作用,尤其对有肺心病等潜在QT间期延长的患者,应警惕QTd增大延长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2例中-重度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14 d;对照组32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纳2.0 g,每日2次,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3.3%(25/30),有效率为93.3%(28/30),细菌清除率为92.3%(12/13)。而对照组分别为81.3%(26/32),93.8%(30/32)和92.9%(13/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和9.4%。结论莫西沙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老年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适宜选用的药物,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新型抗菌药。  相似文献   

4.
邵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65-2666
医学调查显示:75岁以上老年人排在第一位的致死性疾病是肺炎;85岁以上老年人,肺炎的病死率高达48%[1].现在对于该病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2].本文拟探索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AP病例,采用随机抽选的方法从中抽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1~83[平均(69±4.5)岁,重度肺炎2例(10.00%),有基础病的患者10例(50.00%);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2~84[平均(70±5.5)]岁,重度肺炎3例(15.00%),有基础病的患者11例(55.00%).  相似文献   

5.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属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包括急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内的成人呼吸道感染[1].口服和静注推荐剂量均为400mg,一日1次,这两种剂型用药途径已被广泛应用[2].金建敏等报道[3]因老年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莫西沙星作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代表性药物,在使用中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相比,不仅保留了对革兰阴性杆菌良好的杀菌作用,而且半衰期更长,进一步加强了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杀菌作用.但是其不良反应(ADRs)报道也日趋增多.本文通过检索近年国内应用莫西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探讨其ADRs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其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肺部感染是全麻开腹术后的主要并发症.2005~2006年,我们对36例全麻(行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分别应用盐酸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并分析其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本组36例,均为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术后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58~79岁.  相似文献   

7.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中重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莫西沙星静脉治疗及头孢呋辛序贯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与莫西沙星静脉治疗组相比,总有效率(85%与90%)、治愈率(75%与75%)及细菌清除率(88.23%与87.5%)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优于头孢呋辛序贯治疗组(65%、50%和68.8%,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临床抗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老年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莫西沙星片剂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及开放实验。实验组清晨口服莫西沙星1粒400mg及1粒安慰剂,晚上口服安慰剂2粒。对照组13服左旋氧氟沙星200mg,2次/天。开放组清晨口服莫西沙星1粒400mg。疗程为7—14天。共人选病例66例,各组均为22例。结果治疗结束后第1天,各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3%、59%和75%,细菌学有效率在治疗结束后第1天分别为100%、100%和80%。第7天分别为100%、100%和87%。对可进行疗效评价的病例中分别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实验,莫西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对上述细菌的敏感率均为100%,优于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轻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服用方便,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在老年高原耐药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使用MDL2E方案,对照组则使用VDL2E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痰菌转阴情况,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及治疗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6、12个月其痰菌转阴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完全吸收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恶化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症状和神经系统不适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高原耐药肺结核患者,在遵循结核治疗基本原则前提下,能有效促进痰液转阴,并减少治疗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莫西沙星是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理想药物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RTI)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AECB)和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等[1]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是本病主要致病菌 ,“非典型”病原菌 ,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杆菌也可导致本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在世界范围内的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 ,尤其是对青霉素和其他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口服头孢菌素类 )产生耐药性的肺炎链球菌菌株日益增多 ,对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也有报道 ,肺炎支原体等细胞内病原菌对 β 内酰胺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病例182例,将超出60岁的老年人82例列入研究组,不足60岁的年轻患者100例列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真菌感染症状体征及感染真菌类型。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热、痰液粘稠量多、肺部干、湿啰音增多、呼吸加快、不良精神症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存在隐球菌和曲霉菌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高,临床症状和不良体征表现多,尽可能的减少真菌侵袭的渠道,以达到减少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尤以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最为突出。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43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临床特点、病原学类型、治疗等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PFIH)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4例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4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以COPD导致的PFIH最多,占38.2%。广谱、多种抗生素的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PFIH常见的医源性因素。痰培养白色念珠菌占77.8%。结论应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导致PFIH常见的医源性因素,提高免疫力,预防PFI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Patients in whom acid-fast bacilli smear-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newly diagnosed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400 mg moxifloxacin, 300 mg isonaizid, or 600 mg rifampin daily for 5 days. Sixteen-hour overnight sputa collections were made for the 2 days before and for 5 days of monotherapy. Bactericidal activity was estimated by the time taken to kill 50% of viable bacilli (vt50) and the fall in sputum viable count during the first 2 days designated as the early bactericidal activity (EBA). The mean vt50 of moxifloxacin was 0.88 day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43-1.33 days) and the mean EBA was 0.53 (95% CI 0.28-0.79). For the isoniazid group, the mean vt50 was 0.46 days (95% CI, 0.31-0.61 days) and the mean EBA was 0.77 (95% CI, 0.54-1.00). For rifampin, the mean vt50 was 0.71 days (95% CI, 0.48-0.95 days) and the mean EBA was 0.28 (95% CI, 0.15-0.41). Using the EBA method, isoniazid was significantly more active than rifampin (p < 0.01) but not moxifloxacin. Using the vt50 method, isoniazid was more active than both rifampin and moxifloxacin (p = 0.03). Moxifloxacin has an activity similar to rifampin in human subjec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suggesting that it should undergo further assessment as part of a short course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susceptible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15.
Onychotoxicity of fluoroquinolones is a rare event. Previously described cases of fluoroquinolone-related nail disorders were due to onychophototoxicity. This report presents a case of nail toxicity after treatment with moxifloxacin for anaerobic pulmonary infection, which has not been described previously. The appearance and circumstances of this nail disorder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diagnosis of Beau's lines.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肺部感染的对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肺部感染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166例和中青年肺部感染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多以咳嗽咳痰、胸闷气促为主要症状,而中青年组以发热、胸痛、咳嗽多见(P〈0.01)。老年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者少于中青年组,合并电解质紊乱、Ⅱ型呼吸衰竭者明显多于中青年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痰培养发现老年组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65例(39.2%)明显多于中青年组21例(16.4%),胸部X线检查示老年组中表现为局限性实变影者4例(2.4%),明显少于中青年组44例(34.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在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方面均与中青年人有着明显不同的临床特点,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70例合并肺部感染的与70例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发生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结果 NIHS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高,有气管切开史、有吞咽功能障碍、合并意识障碍、高龄、合并糖尿病及营养状况差等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治疗,可更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意义。方法选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0例作为重症组,同期非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0例作为非重症组,同期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160例感染患者均治愈出院,测定3组研究对象入院时及治疗后治愈时PCT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体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重症组PCT水平为(5.97±1.03)ng/ml,显著高于非重症组(1.54±0.26)ng/ml、对照组(0.11±0.05)ng/ml,tAB=37.299;tAC=50.827,均P0.05;重症组体温、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重症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愈后,三组PCT浓度、体温、白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降钙素原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重症肺部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北京老年医院住院治疗的143例老年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87例并发肺部感染病例(观察组)及56例未并发肺部感染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比值比( OR)=4.137,95%置信区间( CI)为1.967~14.479]、意识障碍( OR=3.728,95%CI为1.313~8.315)、低蛋白血症( OR=2.960,95%CI为1.300~6.739)、住院天数( OR=2.611,95%CI为1.056~6.451)、体力状况( OR=2.187,95%CI为1.345~4.071)、糖尿病(OR=1.937,95%CI为1.159~3.2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1.823,95%CI为1.056~3.891)与老年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肺部感染是老年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肺癌、伴有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长、卧床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是老年临终肿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