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储莉 《安徽医学》2014,(7):959-960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患者90例,按照临床试验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5.56%(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降低,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中效果显著,且显著降低了C反应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李文静 《当代医学》2014,(3):141-14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介入治疗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介入治疗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CRP和L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疗效确切。但观察组采用高剂量40 mg/d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血清CRP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比对照组血清CRP和LDL-C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介入治疗术后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显著降低了CRP和LDL-C的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择期行冠脉动脉支架介入术后血清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120例接受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A、B两组.术前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和40mg服用6~8天,术前及术后测定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血清肌钙蛋白Ⅰ的水平.结果:术后两组肌钙蛋白Ⅰ均明显升高(P<0.01).B组肌钙蛋白Ⅰ升高明显低于A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术后肌钙蛋白Ⅰ的水平与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剂量之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Ⅰ明显升高,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10mg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荷量加高维持量的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加高维持量组(观察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未服用降脂药物,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PCI。观察组在PCI术前加用瑞舒伐他汀20 mg并于PCI术后维持此剂量30 d,对照组在PCI术前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并于PCI术后维持此剂量30 d。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次日及术后30 d的血CK-MB、CTn T、hs-CRP、IL-6、IL-18水平及术后30 d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次日血CK-MB、CTn T、hs-CRP、IL-6、IL-18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血CK-MB、CTn T、hs-CRP、IL-6、IL-18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hs-CRP、IL-6、IL-18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d内心源性再住院及心绞痛复发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加高维持量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抑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炎症反应,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PCI术的UAP患者96例,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PCI术前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和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1周。在用药前、术前和术后24h时,检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的水平。结果术后24h时,瑞舒伐他汀组的CK-MB、cTnI、hs-CRP、TNF-α、IL-6的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而IL-10的水平则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 UAP患者PCI术前给予20mg/d的瑞舒伐他汀,可有效地降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水平,效果优于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术前、术后均按20 mg/d剂量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术前按80 mg/d剂量服用阿托伐他汀,术后按40 mg/d剂量服用阿托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术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FN-γ、hs-CRP、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减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24h 内给予负荷剂量(80mg)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CI 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需经 PCI 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应用80mg 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术前给予20mg 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肌钙蛋白、B 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术后1月内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后心肌肌钙蛋白、NT-proBNP、Hs-CRP、CK-MB 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心源性再住院、心绞痛复发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I 术前应用负荷剂量阿托品能够有效的降低 PCI 术后心肌损伤,并能够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2-10~2013-04收治的UAP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大剂量组术前3 d连续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小剂量组术前3 d予常规剂量20 mg。于术前及术后8 h、24 h测定肌钙蛋白Ⅰ(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比手术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浓度;术后随访1个月了解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大剂量组c Tn I、CK-MB及HsCRP浓度低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c Tn I、CK-MB升高的发生率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血脂无明显差异,用药后血脂均有所下降,且术前、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TC、LDL-C、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改善血脂,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TC、LDL-C、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改善血脂,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1.
崔建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12):1042-1044,104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8例行PCI术治疗的U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PCI术前2组患者血清CK-MB、c Tn I及h-FA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PCI术后血清CK-MB和c Tn I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对照组患者PCI术前后血清h-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前后血清CK-MB、c Tn I及h-FA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K-MB和c Tn 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PCI术后2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2组患者血清TNF-α、INF-γ、IL-10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I术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PCI术后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PCI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0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PCI术前后血清TNF-α和INF-γ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减轻UAP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对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因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治疗,且在术前7d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67±10)岁;另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治疗,但术前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及其他降脂药物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5±11)岁;所有入选者于PCI术前,术后8、24h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术前及术后24h进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流介导性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的测定。结果PCI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CK—MB、CTnⅠ、FMD、vWF相似,PCI术后8、24h,CK—MB、CTn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FMD于术后明显增高,vWF明显减低。结论术前20mg阿托伐他汀应用可减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临床上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于具有不稳定性的心绞痛(UAP)病患经介入手术治疗后的血清中的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120例的接受UAP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平行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UAP介入手术前,分别给予平行对照组和试验组阿托伐他汀10 mg、40 mg,连续用药1周,手术前及手术后12、24、48 h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肌钙蛋白含量。结果术后平行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血清中的肌钙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试验组的增加值要显著高于平行对照组的患者(P0.05)。经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清中的肌钙蛋白含量大小与患者在手术前使用阿托伐他汀的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经过介入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肌钙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并且术前使用阿托伐他汀的量越大,其增加值越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的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hs-CRP、MMP-9和TIMP-1的影响。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硝酸异山梨酯、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MMP-9和TIMP-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呈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s-CRP和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TIMP-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UA患者方面具有良好疗效,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及提高TIMP-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发作心绞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其总有效率为94.9%(37/39),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分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RP和LDL-C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显著优于经小剂量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并改善高血脂状况,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健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49-3550
目的评估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郸城县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104例UAP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每组52例。常规组患者术前接受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组术前接受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术前及术后24 h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统计术后6个月内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强化组患者的NO水平高于常规组,ET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强化组患者cTnI、CK-MB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内强化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5.77%,低于常规组的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保护UAP患者PCI术后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肌损伤程度和MACE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I(cTnI)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评价曲美他嗪对CK-MB、cTnI及h-FABP的影响。方法:将9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37例)及对照组(61例),于PCI术前即刻及术后次日清晨6时分别检测血清CK-MB、cTnI及h-FABP,另选取对照组加测术前即刻、术后3 h、6 h及术后>10h的血清h-FABP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CK-MB及cTnI含量较同组术前明显增高(P<0.05),曲美他嗪组术后CK-MB及cTnI含量较同组术前有所增高(P>0.05),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术后>10h测得h-FABP值分别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曲美他嗪组CK-MB、cTnI术前-术后差值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h-FABP术前-术后差值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术前即刻、术后3h及术后6h h-FABP值逐渐增高,术后>10 h降低,但仍高于术前即刻水平(P<0.05)。结论:PCI术治疗对UAP患者术后心肌细胞可造成微小损伤,PCI术前至少24h以上给予曲美他嗪能够减轻UAP患者PCI术后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就78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引起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6月一2010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术后、术中、术前都将相关疾病指标,如血糖、血压等控制好,同时采用血管转化酶抑制剂、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肝素、氯吡格雷等药物,另外,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按常规标准方法,采用股动脉径路或桡动脉来进行常规应用。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都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均接受7d的阿托伐他汀钙片(阿乐,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40mg/d的治疗;对照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均不使用他汀类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术后hs—CRP、MPO、eTn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升高(t=8.2707,3.5621,2.6705和3.1671,3.8826,2.4049,P〈0.01或P〈0.05);治疗组术前和术后的hs—C|uP、MPO、cTnI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3.3525,2.1587,2.8529和3.1171,2.7133,2.0915,P〈0.0l或P〈0.05);治疗组的围术期M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3858,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效果较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PCI后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56例和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10mg/d,对照组)60例。分别于术前当天、术后24h、用药4周、12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I(cTnI)浓度,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PCI后hs—CRP及cTnI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②两组治疗后hs—CRP和cTnI水平均下降,治疗组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①PCI增加血清hs—CRP和cTnI水平;②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20mg优于10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