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观察固肠胶囊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结肠病理组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固肠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及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应用复制大鼠慢性UC模型,于造模缓解复发期灌胃给药10 d,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病理组织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10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I、CMDI评分及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固肠胶囊能明显升高血清IL-10水平(P<0.05),降低DAI、CMDI评分(P<0.01)及血清TNF-α水平(P<0.05),促进溃疡修复。[结论]固肠胶囊可通过抑制血清TNF-α表达、促进血清IL-10表达,抑制炎症进展,减轻结肠组织因过度免疫介导作用而导致的肠黏膜损伤而治疗慢性UC。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白头翁复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 UC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 组)、TNBS 造模组(TNBS 组)、中药白头翁复方治疗组(ZY组)和柳氮磺砒啶肠溶片治疗组(SASP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肠黏膜大体形态学和组织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 IL-6、IL-10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 IL-6、IL-10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 MUC2表达情况.结果 与 TNBS组相比,ZY组与 SASP 组均可减轻 UC 模型大鼠的炎症程度,DAI评分、CMDI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改善,血清及组织 IL-6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结肠黏膜 MUC2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头翁复方灌肠对 TNBS 复制的大鼠UC模型有治疗作用效果,可能通过降低促炎因子 IL-6的表达、升高抑炎因子 IL-10的表达和上调黏蛋白 MUC2表达量,进而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和抗炎能力,对 UC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薏苡仁水提液对TNBS致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作用及对血清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薏苡仁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组。TNBS灌肠11 d以产生大鼠UC模型后,灌服相应药物治疗14 d。观察大鼠一般活动状态及大便性状、潜血便血情况,结肠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CMD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IL-10的水平。结果:薏苡仁水提液能显著改善TNBS致UC大鼠的一般状态,减轻其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DAI比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各给药组较模型组DAI和CMD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IL-6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而IL-10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升高(P〈0.01),但薏苡仁水提液低剂量组与其他各给药组相比P〈0.01。结论:薏苡仁水提液对UC大鼠损伤的肠黏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肠道免疫反应,减少促炎因子和增加抑炎因子的表达,调节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间的平衡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7):486-490
目的:探讨愈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PPARγ/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愈肠栓高剂量组、愈肠栓中剂量组、愈肠栓低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栓组,每组8只。治疗14 d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变化;取结肠标本观察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及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PARγ、NF-κB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CMDI评分以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1)。而SASP栓组及愈肠栓各剂量组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0.05)。在对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F-κB p65、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改善方面,愈肠栓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1~0.05)。结论:愈肠栓对UC模型大鼠症状及病理组织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阻断NF-κB信号通路活化,下调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使炎症反应减轻或消除,从而达到治疗UC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巧丽  朱佳杰  戴蕾  罗灵和  杨珠莹 《浙江医学》2019,41(23):2486-2491
目的探讨奥沙拉秦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其与微小RNA-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miR-34a/SIRT1)轴在氧化应激方面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奥沙拉秦钠)低、中、高剂量组、阴性转染组、miR-34a过表达组、高剂量+miR-34a过表达组(HG组),每组各10只。观察各组小鼠生长情况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HE染色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病理HI评分;qRT-PCR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miR-34a、SIRT1mRNA表达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氧化应激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DAI评分、HI评分、结肠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血清IL-1β、IL-6、TNF-α、IL-8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肠组织中SIRT1mRNA、蛋白表达、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小鼠DAI评分、HI评分、结肠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MDA、MPO、NO、iNOS水平、血清IL-1β、IL-6、TNF-α、IL-8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肠组织中SIRT1mRNA、蛋白表达、SOD、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高剂量组相比,低、中剂量组小鼠DAI评分、HI评分、结肠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肠组织中SIRT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miR-34a过表达组与HG组小鼠结肠组织MDA、MPO、NO、iNOS水平、IL-1β、IL-6、TNF-α、IL-8表达水平及结肠组织miR-34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肠组织SOD、GSH-Px水平及SIR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阴性转染组相比,miR-34a过表达组小鼠结肠组织MDA、MPO、NO、iNOS水平、IL-1β、IL-6、TNF-α、IL-8表达水平及结肠组织miR-34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肠组织SOD、GSH-Px水平及SIR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奥沙拉秦钠可下调miR-34a并上调SIRT1表达,进而有效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实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肠愈灌肠方对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清NOXs、ROS、P38MAPK及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对照组、肠愈灌肠方低剂量组、肠愈灌肠方中剂量组、肠愈灌肠方高剂量组),每组15只,用DSS溶液建立UC大鼠模型,各组均予以相应的药物灌肠,共治疗15 d。评估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DAI评分、CMDI评分、炎症病理学评分并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NOXs、ROS、P38MAPK及IL-1β的含量。结果:肠愈灌肠方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及降低DAI评分(P<0.05),其中肠愈灌肠方中剂量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在降低大鼠DAI评分方面疗效相当(P>0.05);在结肠黏膜损伤及病理学观察方面,肠愈灌肠方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大鼠CMDI评分及炎症病理学评分(P<0.05),其中肠愈灌肠方高剂量组能最大程度上改善肠黏膜损伤情况,促进黏膜愈合(P<0.05);肠愈灌肠方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均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脑肠互动角度探讨眼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眼针治疗组、针药联合组,每组10只。采用5%DSS水溶液自由饮用7 d建立UC大鼠模型,每日灌胃、眼针(肺-大肠区)治疗1次,连续10 d。观察一般情况及每日DAI评分,处死后行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TGF-β、IL-17、IL-10含量,q-PCR检测结肠黏膜、脑组织中FoxP3、RORγt mRN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黏膜、脑组织中FoxP3、RORγt蛋白表达。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西药对照组、眼针治疗组和针药联合组DAI评分降低,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肠组织与脑组织中IL-6、IL-17、TGF-β、RORγt表达水平均降低,IL-10、FoxP3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联合组与眼针治疗组在(IL)-6、TGF-β、IL-17、IL-10、FoxP3、...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肠炎清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膜细胞间的黏附分子-I(ICAM-1),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肠炎清的抗炎机制.方法 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乙醇灌肠,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100mg/kg),肠炎清组(39.75mg/kg),每天灌肠及灌胃给药1次,给药时间从造模后第2天开始至实验结束共7d,第4天,第7天分别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肠黏膜ICAM-1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IL-10,生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DAI、CMDI、HS评分及结肠组织MPO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肠黏膜ICAM-1表达明显增强(P<0.01),IL-10表达减弱(P<0.01).肠炎清组DAI,CMDI,HS评分及MPO活性较同期模型组有明显下降(P<0.01).ICAM-1表达也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IL-10表达增强(P<0.01).大鼠结肠黏膜IL-10与ICAM-1表达呈正相关(r=0.911,P<0.01).ICAM-1与MPO活性也呈正相关(r=0.621,P<0.01).结论 肠炎清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IL-10、减少黏附分子ICAM-1产生以及降低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秦皮甲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和秦皮甲素组(EH组),每组10只。模型组、SASP组和EH组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剂量为100 mg/kg)灌肠法复制大鼠UC模型, SASP组和EH组分别灌胃给予SASP (剂量为600 mg/kg)和秦皮甲素(剂量为100 mg/kg)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比较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肠黏膜损伤情况和血清TNF-α、 IL-10水平。结果秦皮甲素能显著改善UC大鼠的一般状态,显著缓解其结肠组织炎症。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组织学损伤指数(TDI)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各给药组DAI评分和TDI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 IL-10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 SASP组和EH组TNF-α水平显著降低, IL-10水平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秦皮甲素对TNBS诱导的大鼠UC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分泌,上调IL-10表达,改善肠道免疫平衡紊乱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托毒活血中药复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调控,及对肠黏膜屏障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52只,7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45只大鼠采用TNBS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第3天随机抽取2只解剖,观察造模是否成功,余下的43只大鼠分为模型组13只,柳氮磺吡啶片(SASP)组l5只,中药组15只,灌胃治疗10 d后观察病理形态学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用EILSA法测定血清内毒素,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相关蛋白咬合蛋白(Occludin)表达.结果:TNBS法诱导大鼠结肠炎后,DAI和CM-DI评分增高,血清内毒素(LPS)水平增高,结肠黏膜Occludin蛋白下降;SASP及中药均能降低UC大鼠DAI和CMDI评分,降低血清LPS水平,上调结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ASP组相比,中药组DAI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托毒活血复方是治疗UC的有效方法,其可能通过上调肠黏膜Occludin蛋白蛋白表达,改善肠黏膜通透性,抑制内毒素通过紧密连接进入体循环,从而起到对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4和IL-10在葡聚糖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模型中的表达。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嘧啶治疗组(SASV组)、结肠宁治疗组(结肠宁组),每组各10只。对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 eactivity index,DAI)及结直肠组织损伤学评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1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及real.timePcR检测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含量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结肠宁组大鼠的DAI及结直肠组织损伤学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但与SA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组织中IL-2表达在治疗前后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IFN-γ水平较模型组下调,血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黏膜组织中仅结肠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IL-4水平较模型组均上调,但只有结肠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黏膜组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IL-10水平较模型组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含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S)。结论:DSS造模破坏Thl/Th2在结肠中的表达平衡。结肠宁能改善DSS所致的实验性溃结大鼠模型炎症,通过上调血清和肠黏膜组织IL-10水平、下调IFN-γ水平可保持Th1/Th2细胞间平衡,从而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含量及结肠黏膜中CD_4~+、CD_8~+T淋巴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化浊解毒方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法建立UC大鼠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及相应药物。计算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IL-6、IL-10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中CD_4~+、CD_8~+T淋巴细胞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血清IL-6含量、结肠黏膜中CD_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L-10含量及结肠黏膜中CD_4~+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与化浊解毒方组大鼠DAI评分、血清IL-6含量、结肠黏膜中CD_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L-10含量及结肠黏膜中CD_4~+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嗪组与化浊解毒方组大鼠结肠黏膜中CD_4~+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明显降低血清促炎因子IL-6含量,升高血清抑炎因子IL-10含量,调节结肠黏膜T淋巴细胞的表达,从而减轻、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液灌肠诱导建立UC大鼠急性期模型。然后实验组大鼠采用抗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从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6 d后同时处死3组大鼠,观察其结肠质量、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TNF-α水平及结肠组织TNF-α mRNA表达量,并以此评价炎症和损伤程度。结果3组大鼠结肠质量/体质量(mc/mb)、MPO活性、血清TNF-α水平和结肠组织TNF-α mRNA表达量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c/mb、MPO活性、血清TNF-α水平、结肠组织TNF-α mRNA表达量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抗TNF-α单克隆抗体可以减少UC大鼠血清TNF-α水平和结肠组织MPO活性及TNF-α mRNA表达量,使UC大鼠炎症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苦参碱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结肠灌注法构建IB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苦参碱低、高剂量组,苦参碱高剂量+colivelin(STAT3激活剂)组,每组10只;再选10只大鼠结肠灌注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正常组。经苦参碱和colivelin处理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疾病活动指数(DAI),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和比色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IL-6/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发生严重病理损伤且其超微结构受损明显,DAI,结肠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CRP、IL-6、MDA水平,结肠黏膜组织IL-6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5.
【】 目的 观察白术黄连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NO/INOS /MPO/IL-6指标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TNBS灌肠法制作大鼠UC模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模型组(14只)、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柳氮磺胺吡啶组)各12只,雌雄各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成人用药剂量的1倍、2倍、4倍换算成大鼠剂量给大鼠用药,2次/d,2ml/次。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大鼠溃疡CMDI评分;评估结肠病理评分以及NO/INOS /MPO/IL-6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治疗高剂量组结肠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肠长度、CMDI评分以及结肠病理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发现高剂量组NO/INOS /MPO/IL-6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术黄连方能显著改善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形成及NO/INOS /MPO/IL-6表达水平,减轻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木香烃内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菌群及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木香烃内酯低剂量、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DSS法建立UC模型,SASP组及木香烃内酯低、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相应药物7 d,观察小鼠一般状况、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和结肠长度变化;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细菌培养鉴定法比较粪便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ELISA测定血清IL-6、TNF-α、IL-10水平,RT-qPCR检测结肠组织IL-6、TNF-α、IL-10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升高,结肠长度明显缩短,结肠黏膜结构损伤严重,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值明显增多,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减少,IL-6、TNF-α血清和结肠组织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TLR-4、NF-κBp6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木香烃内酯灌胃干预显著降低了UC小鼠DAI评分,明显增长了结肠长度,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有效改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值减少,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增加,降低了IL-6、TNF-α的血清水平和结肠组织mRNA表达,升高IL-10水平和mRNA表达,同时降低了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的蛋白表达(P<0.01或P<0.05).结论:木香烃内酯对UC小鼠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状态,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抑制TLR4/NF-κB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虎地肠溶胶囊对DS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探究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C模型组、虎地肠溶胶囊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自由饮用4%DSS水溶液连续7 d,治疗组大鼠予虎地肠溶胶囊内容物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5 d.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及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细胞质接头蛋白(zonula occludens,ZOs)、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良好,光镜下见结肠黏膜完整,无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精神差、出现稀溏血便、DAI升高、光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失去完整性,肠腺排列混乱,伴有黏膜糜烂,可见杯状细胞消失、隐窝结构消失,肠黏膜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治疗组大鼠一般状况明显优于模型组,DAI评分于灌胃初期即有明显下降(P<0.05)、光镜下黏膜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较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AQP4、ZO-2、Occludin、HSP70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n=10).与模型组相比,虎地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中AQP4、ZO-2、Occludin、HSP70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n=10).结论:虎地肠溶胶囊对改善DS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一般情况、大便隐血情况、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与修复受损肠上皮屏障、增加肠黏膜保护性因子(如AQP4、HSP70等)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造模方法。方法: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均分为4组,第1、第2组分别在实验第1、第10、第17、第30天用灭活大肠杆菌菌株悬浊液注射于大鼠足底、腹部、背部皮下及腹腔内,第4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实验第31天第1、第3组用5%乙酸灌肠。每日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每周称重并检测大鼠大便隐血。分别于灌肠后第1、第2、第3周时每组随机处死10只大鼠,比较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病理学改变、血清中白介素-6(IL-6)的变化、结肠黏膜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第1周时第1、第3组大鼠的DAI值、结肠组织学评分、血清中IL-6水平、结肠黏膜内TNF-α的表达积分明显高于第2、第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时第1组糜烂、溃疡等依然呈典型表现,第3组溃疡开始自愈,伴有瘢痕形成,第1、第3组DAI值、结肠组织学评分高于第2、第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时第1组结肠黏膜仍有溃疡及慢性炎症性改变,第1与第2、第3、第4组的DAI值、结肠组织学评分、结肠黏膜内TNF-α的表达积分、血清中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基本自愈,与第2、第4组大鼠的DAI值、结肠组织学评分、结肠黏膜内TNF-α的表达积分、血清中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杆菌加乙酸复合法建立的模型,病变更类似人类UC,持续时间长,是较理想的UC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徐鑫  孟柠  俞毅君  胡铭荣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5):1824-1827
目的 探讨大黄与甘草合用对肠功能衰竭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按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2015年6-8月选取SFP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采用乙酸诱导形成肠功能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大鼠分别给予5 g/kg大黄、甘草、大黄和甘草溶液灌胃;标准品组大鼠给予40 mg/kg大黄素和甘草酸标准品溶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7 d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变化。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 、IL-8 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DAI、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DAI、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降低,甘草组大鼠DAI降低(P<0.05);与大黄组比较,甘草组大鼠DAI、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升高,合用组大鼠DAI及组织学损伤评分降低(P<0.05);与甘草组比较,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DAI、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降低(P<0.05);与合用组比较,标准品组大鼠DAI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 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 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结肠组织TNF-α、IL-6、IL-8 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和甘草组比较,大黄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结肠组织TNF-α、IL-6、IL-8 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大黄与甘草合用对肠功能衰竭大鼠具有协同抗炎作用,其主要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大黄素和甘草酸。  相似文献   

20.
卢月月  何长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06-1407,1409
目的:探讨二白连地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造模,随机分组处理,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和大便性状,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对动物状态进行评分,观察其结肠形态及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评分,测定大鼠血清TNF-α、IL-10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DAI评分、结肠形态及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血清TNF-α升高、IL-10下降。SASP组及二白连地汤组DAI评分、结肠形态及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清TNF-α下降、IL-10升高。SASP组与二白连地汤组DAI评分、结肠形态及病理学评分,血清TNF-α、IL-10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白连地汤可抑制UC大鼠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组织修复,能有效治疗U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