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手术入路(经胸腹联合入路、经胸入路、经腹入路)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60例SiewertⅡ型AEG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采取腹腔镜手术中联合左胸小切口(胸腹联合组);22例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经胸组);21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经腹组)。比较3组病例的胸腹腔清扫淋巴结情况、食管及胃切缘距离肿瘤长度、肺部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1)胸腔清扫淋巴结数:胸腹联合组与经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无法清扫胸腔淋巴结。(2)腹腔清扫淋巴结数:胸腹联合组多于经胸组(P<0.05)。(3)食管切缘长度:胸腹联合组大于经腹组(P<0.05)。(4)胃切缘长度:胸腹联合组大于经胸组(P<0.05)。(5)手术时间:经胸组较胸腹联合组短(P<0.05)。(6)术中出血量:胸腹联合组较经胸组明显减少(P<0.05)。(7)并发症:胸腹联合组未损伤膈肌,与经胸组相比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随访示,胸腹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较经胸组和经腹组有所延长(P=0.048)。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左胸小切口有助于提高SiewertⅡ型AEG手术的根治性,减少手术的创伤和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病人康复更快。  相似文献   

2.
胃上部癌根治性手术路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上部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64-2004年经手术治疗的803例胃上部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手术341例,经胸或胸腹联合路径462例.结果 经腹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术中平均输血量200 ml;经胸或胸腹联合入路组则分别为220 min和65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经腹入路组切缘癌残留发生率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而经胸或胸腹联合入路组则分别为6.7%和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住院时间经腹入路组(平均21.0 d)明显短于经胸或胸腹联合入路组(平均26.6 d,P<0.05).结论 胃上部癌切除术手术路径的选择应依据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经腹路径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胸与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6例。治疗组采取胸腹联合切口,对照组采取经胸切口。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胸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复发癌的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食管癌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切除病人18例,其中根治性切除17例,姑息性切除1例。采用经左胸腹联合切口行残胃-食管吻合术3例;采用胸腹联合切口3例,其中2例行食管-空肠R-Y吻合术,另1例行横结肠-食管、横结肠-残胃吻合术;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先行颈部食管-结肠吻合术、结肠-残胃或空肠吻合术12例。13例病人同期行食管癌切除术加消化道重建术,5例病人先行结肠代食管术,择期行食管癌切除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生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4例,腹部切口感染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例姑息性切除病人于术后13个月死亡。结论对于复发食管癌肿较局限的病人,如病人体质允许,掌握手术指征,采取积极的再次手术治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腹与经胸入路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将80例接受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为2组,各40例。经腹组行开腹手术,经胸组实施开胸手术,比较2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食管切缘癌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及2 a生存率。结果经腹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及食管切缘癌残留率高于经胸组;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及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经胸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和经胸手术入路实施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和病变的局部情况以及术者自身的技术特点,个体化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不同手术入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9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胸外一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经腹膈肌食管裂孔入路患者为经腹组,胸腹联合右胸入路患者为胸腹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结果 共纳入87例患者,经腹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85±8.47)岁;胸腹联合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13±8.5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期等基线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胸腹联合组相比,经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更短或更少,术后第3 d疼痛视觉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胸腹联合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总数、胸腔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胸腔阳性淋巴结数目均高于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胸腹联合组和经腹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85个月和20.86个月,胸腹联合组的3年总生存率高于经腹组(46.2%vs. ...  相似文献   

7.
贲门癌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贲门癌的手术入路。方法 对10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67例,其中经胸腹联合切口40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12例,经腹切口15例。结论 其中术式以胸腹联合切除为宜,合理选择左胸后外侧切口及经腹手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食管癌,贲门癌各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我们总结食管贲门癌手术2120例,其中病变位于食管颈,胸上,中,下段及贲门者分别为26,280,936,408,470例,经左后外侧剖胸,包括左胸,左颈两切口者1995例,并发症6.6%(133/1955);经右胸-腹正中-颈三切口者58例,并发症24.1%,(14/58)颈腹二切口者20例;胸腹联合切口者39例,并发症7.6%(3/39);经上腹正中切  相似文献   

9.
经左肋缘下切口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贲门癌的最佳路径,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63例贲门癌患者经左肋缘下切口35例、经胸切除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左肋缘下切口与经胸术前存在显著的高危因素(P<0.01),但两组术后心肺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腹1年生存率与经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肋缘下切口配合悬吊拉钩能显露膈下视野,更方便操作。结论经左肋缘下切口能充分显露膈下视野,肿瘤切除彻底,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64-2004年经手术治疗的803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经腹手术341例、经胸或胸腹手术462例)。结果经腹组平均住院21天,平均手术时间2h50 min,平均输血量400 ml,切缘癌残留19例(远切缘阳性9例,近切缘阳性1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经胸或胸腹组平均住院26.6天、平均手术时间3h40 min、平均输血量650 ml,切缘癌残留31例(远切缘阳性8例,近切缘阳性18例,远近切缘均阳性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23例。结论经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输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在保证足够切缘距离的前提下,应作为首选。对于是否联合脾脏切除,应视患者及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胸和经腹入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胸入路65例(经胸组),均行左后外侧切口经6、7肋间进胸手术;经腹入路47例(经腹组),行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经腹组上切缘癌残留率达25.5%(12/47),明显高于经胸组的1.5%(1/65),P<0.01。两组无围术期死亡,近期并发症无差异。经胸组、经腹组获随访人数分别为58例和42例,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8%(8/58)vs.31.0%(13/42),吻合口狭窄分别为5.2%(3/58)vs.21.4%(9/42),差异显著(P<0.0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9%vs.52.4%,41.4%vs.35.7%,31.0%vs.28.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胸入路手术治疗贲门癌具有手术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胸与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选取11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胸组(66例)和经腹组(4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除率、围手术期病死率、消化道并发症及3 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组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少于经腹组,术后肺部感染率高于经腹组(P0.05);经腹组的切缘阳性率、吻合口复发率高于经胸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胸与经腹入路贲门癌根治术各有优劣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化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和管状胃组。常规组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62.70±5.89)岁,胸中段食管癌21例,胸下段食管癌14例,贲门癌2例。管状胃组41例,男33例,女8例,年龄(60.56±6.75)岁,胸中段食管癌20例,胸下段食管癌18例,贲门癌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术后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丽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心律失常(40.54%比19.51%,P=0.042)、肺部并发症(32.43%比12.20%,P=0.031)、返流性食管炎(27.02%比4.87%,P=0.007)、胸胃综合征发生率(16.22%比0,P=0.024)及术后住院时间[(12.16±1.99)d比(10.87±1.41)d,P=0.001)]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增加手术时间、可缩短住院时间,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 9例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并发膈疝临床诊治特点的分析 ,阐述发病机制和误诊原因。方法 我院 1990~ 2 0 0 0年共收 9例手术后并发膈疝的病例。术前误诊 3例。本组均手术治疗 ,经腹手术 8例 ,腹胸联合切口 1例。结果 本组术后均治愈。1例术后发生脓胸 ,1例发生切口裂开。结论 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并发膈疝 ,一旦明确诊断应予以手术治疗。手术途径以进腹为宜 ,如膈疝发生时间长 ,可考虑进胸或胸腹联合切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的影响。方法:对7年间收治的156例贲门周围癌患者,按所使用吻合器口径、手术和重建方式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胸腹联合切口57例,经上腹正中切口68例,左侧直接进胸31例。胸腹联合切口组发生吻合口并发症4例(7.0%),经腹切口组发生吻合口并发症5例(7.4%),左侧进胸切口组发生吻合口并发症4例(12.9%) (P>0.05)。此外食管胃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7%,食管空肠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0%(P>0.05)。56例使用28 mm吻合器共发生9例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6.1%;95例使用25 mm吻合器共发生4例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4.2%(P=0.0102)。结论: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吻合器吻合可以降低手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及使用25 mm口径吻合器的处理方法,可以降低此类患者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的48例老年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48例患者分经腹组和经胸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 结果:经腹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经胸组[(184.4± 12.5)min vs. (196.3±16.8) min,(304.5±35.4)mL vs. (354.8±44.7)mL,(11.4±3.7)d vs. (14.5±4.1)d],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胸组(4.5% vs. 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与经胸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6.36%,84.62%,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45.46%,42.31%, 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肺部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食管下段及贲门癌的常规手术途径,是经左胸腹联合切口或剖腹加右侧进胸切口作食管胃部分切除术以解除吞咽困难。但术后易产生反流性食管炎,并在吻合口残留或复发肿瘤。手术死亡多因位于胸腔内的吻合口漏及开胸所致的呼吸系并发症。作者自1979年10月起对这类病人改用经上腹部和右颈部切口整块切除胸段食管和部分胃,将胃的大弯部作成管状通过纵膈与  相似文献   

18.
贲门癌经腹与经胸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贲门癌的最佳径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351例贲门癌患者,经腹切除术101例(经腹组),经胸切除术250例(经胸组),比较两组术前高危因素、术后心肺相关并发症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经腹组较经胸组术前存在更显著的高危因素(P<0.01),但两组术后心肺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2.0%),吻合口狭窄5例(5.0%),吻合口出血1例(1.0%),吻合口残端癌残留2例(2.0%);与经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腹入路术后恢复时间较经胸入路者显著缩短(13比22d,P<0.05)。结论经腹入路手术能降低高危患者的心肺并发症风险,并不增加吻合口并发症;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腹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手术清除淋巴结难易程度的分析,探讨经腹、经胸及胸腹联合切口3种手术径路的利与弊。方法对45例腹腔段食管癌(包括侵及贲门)和贲门癌(包括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淋巴结转移规律和3种手术径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其中腺癌32例,鳞癌13例;清除淋巴结共计229枚,其中有癌转移的淋巴结188枚。病理类型为腺癌的转移部位以贲门周围及胃左动脉、胃小弯等处腹腔内转移多见;病理类型为鳞癌的转移部位以腹段食管床以及下肺静脉周围多见;个别病例有转移到主动脉弓下淋巴结。结论胸腹联合切口虽然有暴露充分、手术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因其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慢而不易被患者所接受。经腹切口创伤小,但暴露差,对单纯仅局限于贲门部肿瘤较适合,患者术后恢复最快。经左胸切口能得到有效满意地暴露,适合于各种类型的腹段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需要,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20.
贲门癌胸腹联合切口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癌根治术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比单纯经腹或经胸显露好,尤其施行根治Ⅱ式(R_2)或根治Ⅲ式(R_3)手术清除各组淋巴结时,选择开阔的切口甚为重要。常规的胸腹联合切口,需切断肋弓和腹直肌,术后易并发肋软骨骨髓炎及切口感染。为此,我们自1988年1月以来使用改良切口,较原切口效果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