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具有手术指征且未脑疝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软通道穿刺血肿腔引流术组(微创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开颅组)各36例;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长37.5±4.8分钟、住院时长15.2±3.5天、Barthel 指数评分70.8±4.8分、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0;开颅组手术时长161.6±9.7分钟、住院时长40.6±6.7天、Barthel 指数评分58.1±4.6分、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8.3%。软通道引流组比开颅血肿清除组的血肿残余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软通道引流组颅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开颅术组;术后3月随访,软通道穿刺血肿腔引流术组的巴氏(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患者,可以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副损伤、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切口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再出血率、出院时的生活能力及神经缺损程度.结果 两组在术后7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再出血率、出院时的生活能力及神经缺损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可降低术后再出血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吴云峰 《当代医学》2014,(6):99-10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2年9月花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肿形态、术后血肿是否复发、出血部位、血肿是否冲破脑室等因素。统计学分析各因素与预后的关系,并统计本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同一时期的开颅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786%,再出血率112%,并发症发生率263%,与开颅组比较,血肿清除率与再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所关注因素与手术预后的良好率均存在关联。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与开颅手术没有差异,同时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开颅手术。年龄、性别、血肿形态、出血部位等均是手术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共30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随访3个月,两组ADL分级比较差异显著(P〈0.01)。轻型和中型的患者,微创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开颅组(P〈0.05)。出血量〈40mL和4060mL的患者.微创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的肺部感染率、消化道出血率低于开颅组。再出血率高于开颅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颅组,但是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总体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开颅手术,但血肿清除率低于传统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总结不同术式的优缺点,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3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式分为开颅血肿清除组(开颅组)54例、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组(微创引流组)53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内镜组)27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量、血肿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预后情况。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组手术耗时最长、术中出血最多;立体定向血肿引流组手术耗时最短、术中出血最少。血肿清除率开颅血肿清除组最高,立体定向血肿引流组最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开颅组最高,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微创引流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快清除脑内血肿是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最重要方式,不同的手术方式均有其优劣,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额内镜与经侧裂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额内镜手术治疗41例(经额内镜组),经侧裂显微镜手术治疗44例(经侧裂显微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脑梗发生率、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经额内镜组手术时间短于经侧裂显微组,术后脑梗发生率低于经侧裂显微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7 d GCS评分、术后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额内镜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疗效与经侧裂显微镜手术相当,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翼点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例. 结果 术后12 ~24 h复查CT,血肿清除率90%以上164例,70%~90% 12例,2例为高血压脑出血复发行再次手术(其中1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术后随访3月~3年,格拉斯哥昏迷(GCS)作为随访评估标准,178例患者中优37例,轻残94例,重残26例,持续植物状态12例,死亡9例. 结论 经侧裂分离岛叶入路清除基底节脑出血,其损伤较小,再出血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脑室血肿术后30 d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血肿且血肿量大于30 ml的患者术后30 d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及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组和开颅血肿清除及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组。对术后30 d内生存状况、血肿消失时间、脑室扩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微创组42例术后30 d存活34例(81%),GCS评分平均10.1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3.6 d,脑室扩大6例;开颅组36例术后30 d存活22例(61.1%),GCS评分7.2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6.5 d,脑室扩大16例。对两组存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术后GCS评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脑室扩大率比较:微创组疗效均优于开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及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室血肿手术简单,创伤小,术后血肿消失早,脑室扩大率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锥颅穿刺软通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采用锥颅穿刺软通道血肿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GCS评分、再出血率及术后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锥颅穿刺软通道治疗较内科保守治疗具有疗效好、再出血发生率低、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等优点,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4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骨瓣开颅皮层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病死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ADL)。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 ADL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术前无脑疝及严重高颅压者,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较理想的方法,可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和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3年内我院收治的7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EVD+ HE组)患者31例,单纯脑室外引流(EVD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天数、死亡率、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和再出血的发生率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然后筛选比较两组中幕上血肿量>30 mL患者的上述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住院期间EVD+ HE组9例(29.0%)患者死亡EVD组2例(5.1%)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余存活患者继续纳入后续研究.EVD+ HE组患者GCS评分增加值(△GCS)大于EVD组(P<0.05);两组患者NICU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及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随访6个月后mRS及GO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D+ HE组幕上血肿量>30 mL的患者△GCS、术后6个月mRS及GOS评分均优于EVD组(P<0.05),但NICU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及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与EV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幕上血肿量>30 mL的患者,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术疗效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改良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改良方法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6例,记录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情况、再出血发生率,随访6个月,对存活患者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106例患者行改良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9.4±5.6)min,术后第一天平均血肿清除率(血肿清除率=血肿减少量/原血肿量)为40.2%,拔管前平均血肿清除率为86.3%,再出血发生率为22.6%(24/106),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满意。结论:改良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具有用时短、创伤小、再出血发生率低的优点,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利弊。方法将我院收治且符合标准的2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归入两组,Ⅰ组110例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Ⅱ组122例接受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手术的应用效果。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残余血肿量较大,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GOS评分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死率相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处理较开颅血肿清除术理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78-81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开颅组(52例)和微创组(32例),开颅组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患者给予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与开颅组相比,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开颅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7.50%,开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8.4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但实际应用中仍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最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吴一平  姚建社  邵云  浦毅  羊正祥 《湖南医学》2014,(1):118-119,122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 n =50)和对照组( n=50),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疗效和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和再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改良锁孔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予以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A组,30例,予以改良锁孔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B组,30例,并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经治疗效果。结果 B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耗时为(1.87±0.41)h,术中出血量为(107.28±30.17)ml,切口长度为(4.51±0.61)cm,均优于A组,P0.05,且GCS评分11~15分率、GOS评分5分率亦较A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改良锁孔开颅显微手术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在行改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显微手术和钻孔碎吸)与传统开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种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分析中,结果显示年龄、术前GCS评分,手术时机、出血量和有无脑室内出血,均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发现脑出血的量即血肿大小与急性期病死率密切相关,而脑室内出血和年龄则影响后期死亡率。2种术式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毛铁  吴春菊 《黑龙江医学》2008,32(7):522-52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不同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了185例不同手术时机(〈7 h7、h-48 h,〉48 h),3种治疗手段即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辅助尿激酶灌注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单纯腰椎穿刺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进行死亡率、预后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病情转归(ADL1和ADL2)〈7 h者,较7 h-48 h7、h-48 h较〉48 h者良好(P〈0.05),有显著差异;3种不同治疗手段脑室外引流组死亡率最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次之,单纯腰椎穿刺治疗组最高,3者相比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超早期好于早期,早期又好于延期,治疗手段脑室外引流好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好于单纯腰椎穿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东生 《西部医学》2014,(6):745-747
目的 研究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另外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术后即刻CT及术后48小时CT复查,观察组血肿清除90%以上的患者31例,80%以上5例,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血肿清除90%以上的患者15例,80%以上6例,成功率70%.两组患者的术后血肿清除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恢复良好率、残疾率及死亡率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高,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良好率较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去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根据GCS预后评估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月GCS评分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治疗后1月GC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9.6%,死亡率14.3%,并发症率为8.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6.0%,死亡率20.0%,并发症率为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方式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微创、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老年人、合并慢性疾病及血肿位置较深的患者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