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手术前后鼻腔细菌感染状况的变化及药敏试验分析。方法 实验组来自50例CRS患者术前中鼻道分泌物、鼻息肉组织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1、3、6个月复诊时的中鼻道分泌物;对照组选取3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或鼻出血患者的中鼻道分泌物。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3.3%、92.0%、94.0%、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6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3.3%和68.0%,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8.0%、92%、94.0%、90.0%,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92.9%和90.9%,无统计学差异。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细菌检出率为13.6%(3/22)。各组间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需氧菌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和三代头孢(头孢曲松)敏感率较高,药物敏感率分别为94.6%(229/242)、84.7%(205/242)和81.4%(197/242);二代头孢(头孢呋辛)中等敏感,药物敏感率为74.0%(179/242),青霉素的敏感性低,药物敏感率为39.7%(96/242),厌氧菌(12株)最敏感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其药物敏感率为91.7%(11/12)。结论 细菌感染是引起CRS的重要因素,亦可能是引发鼻息肉的病因之一。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鼻腔、窦口引流通畅,手术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使鼻腔内细菌谱恢复至正常。手术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使鼻腔内细菌谱恢复致正常。CRS是否伴有鼻息肉对细菌的生长及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的分布无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细菌学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 63例确诊为CRS的手术患者,取中鼻道脓性分泌物行普通细菌培养,对有临床意义的细菌 行药敏试验。结果 63例患者中,43例普通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68.25%,共分离出细菌15种,排在前3位的是甲型链球菌/黄色奈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27株行药敏试验,排在前4位的抗生素是环丙沙星81.48%,复方新诺明66.67%,庆大霉素59.26%,左氧氟沙星51.85%。结论 对于CRS患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若未能行药敏试验,应首选喹诺酮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腔灌洗液中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90例CRS患者(CRS组)和40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的双侧鼻腔灌洗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CRS组鼻腔灌洗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0%(72/90),全部为需氧菌,未检出厌氧菌,常见菌种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奈瑟氏球菌,对照组鼻腔灌洗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7.5%(31/40),细菌种类与CRS组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 >0.05)。CRS组菌株对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RS患者鼻腔灌洗液中检出细菌菌谱广,属条件致病菌且菌群耐药性较高,提示临床应动态监测细菌谱的变化,选择抗生素治疗时不能经验用药,应以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成年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年人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内镜手术(endoscopicsinussurgery,ESS)后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特征。方法实验组来自87例CRS患者ESS术中中鼻道、上颌窦、筛窦和术后1、3、6个月复诊时的术腔分泌物;对照组为30例鼻中隔偏曲(无鼻炎、鼻窦炎)患者的中鼻道分泌物。所取标本分别作细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及B内酰胺酶菌株检测。结果464份标本共检出细菌645株26种,总细菌检出阳性率78.9%(366/464)。其中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bacteria,GNB)占51.2%(330/645);革兰阳性菌(Grampostivebacteria,GPB)占48.8%(315/645);73.6%(64/87)的患者为混合菌生长。需氧菌为主占95.3%(615/645),厌氧菌仅占4.7%(30/645)。CRS患者术后GNB检出阳性率较术前明显增加,以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常见;术后1个月、3个月组厌氧菌检出阳性率为3.4%(3/87)和2、3%(2/87),较术前9.2%(8/87)明显降低,而迁移不愈组反而升高,占15.4%(2/13)。术后多重耐药(mutipledrugresistance,MDR)菌株检出阳性率较术前明显增加。迁移不愈组B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0.8%(4/13),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而术前阳性检出率为19.5%(17/8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P〈0.05)。痊愈组与对照组间B内酰胺酶阳性率和菌种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NB是CRS患者术后不容忽视的重要条件致病菌或致非条件病菌,CRS术后迁延不愈与MDR-GNB的优势生长有一定的关系。术后痊愈患者鼻腔和鼻窦的细菌微生态逐步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慢性鼻-鼻窦炎的细菌学特点与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鼻内镜下采集中鼻道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43例标本中,37例培养出细菌,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6.04%;需氧菌株占91.90%,厌氧菌株占8.10%;共培养出20种细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药 敏试验显示抗菌活性较高的广谱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呋辛钠。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以需氧菌感染为主,应用抗生素宜先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如情况不允许,可选择广谱的耐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呋辛钠等。  相似文献   

6.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分类、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从中获得启示。方法对随访资料完整的1102例(1769侧)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手术发生21例次严重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次严重并发症包括:眶内血肿3例次、眼内直肌损伤2例次、视力丧失1例次、颅内血肿1例次、脑脊液鼻漏3例次、鼻泪管阻塞3例次、鼻中隔穿孔2例次、大出血2例次、下肢血栓形成2例次、术后哮喘发作2例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1%(21/1102),其中眼部并发症(0.54%)和颅内并发症(0.36%)发生率较高。患者的病变范围、前期手术史和术者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是影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导致鼻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因素众多,然而主观因素比客观因素起更大的影响作用,其中以术者的手术经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1 2月完成随访的17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鼻内镜手术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7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男105例,女69例;年龄9~79岁,平均40岁.按照海口会议标准[1]:1型1期13例(7.5%),1型2期18例(10.3%),1型3期6例(3.4%);2型1期13例(7.5%),2型2期86例(49.4%),2型3期20例(11.5%);3型18例(10.3%).有一次手术史者12例,二次或以上手术史者7例.头痛1 04例,鼻塞172例,脓性鼻涕147例,嗅觉减退114例.所有病例术前常规行鼻窦CT扫描与鼻内镜检查,16例经下鼻道穿刺行上颌窦内镜检查,以明确上颌窦病变的性质和程度.鼻息肉患者入院即开始给予地塞米松10 mg,每日静脉滴注,3天后手术.术后常规应用辅舒良、雷诺考特气雾剂喷鼻至术后1~3个月.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迁延性鼻窦炎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鼻窦手术(ESS)后迁延不愈者鼻窦分泌物的细菌学特征。方法:对14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ESS,术中取筛寞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术前组),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对其中未达治愈标准的49例在鼻内镜下取筛窦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术后组),2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组检出细菌153株,术后组检出细菌65株,2组均以G^+球菌为主,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组G^-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术前组;而厌氧菌检出率显著低于术前组;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比例在术后组显著高于术前组。结论:细菌感染是慢性鼻窦炎术后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其致病菌仍以G^+球菌为主,但G^-杆菌的感染较术前增多,而厌氧菌的感染较术前减少;术后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因此,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后迁延性鼻窦炎的抗生素治疗,应建立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症状与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有效作用及其转变规律。方法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medical outcome study short-form 36-items health survey,MOS SF-36,简称SF-36)和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等症状与QOL量表,对12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与评估,并与200名健康体检者的QOL状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VAS量表的单个症状总分与总体症状、SF-36量表的生理角色与总体健康等部分维度以及SNOT-20量表的20个条目总分与5大条目总分等指标均开始出现明显好转(P〈0.05),术后3~6个月上述指标则无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症状与QOL状态较术前均全面改善。SF-36量表显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量表提示患者嗅觉减退和异常鼻漏等症状依然存在。SNOT-20量表提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睡眠障碍和异常鼻漏等重要问题仍未解决,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后6个月症状总体上得到解决,生存质量基本恢复常态,但嗅觉减退、异常鼻漏和睡眠障碍等重要问题仍明显存在,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手术具有直视、视野清晰,效果可靠,保护鼻及鼻窦生理功能,减轻术后反应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7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9至76岁,平均42岁;病程2个月至6·5年,平均3·5年。参照1997年海口会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1],两侧病变时以病重一侧计:I型1期5例,I型2期11例,I型3期15例;Ⅱ型1期12例,Ⅱ型2期15例,Ⅱ型3期9例;Ⅲ型3例。本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鼻塞,流脓性涕,头疼等典型的慢性鼻窦炎症状,眼…  相似文献   

11.
慢性鼻及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及黏膜上皮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疗效和术腔黏膜上皮化规律,探讨影响疗效和术后黏膜上皮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20例慢性鼻及鼻窦炎接受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后黏膜上皮化规律进行临床分析。疗效分析应用X~2检验,黏膜上皮化时间分析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治愈率74.4%,好转率21.0%,总有效率95.4%。术后平均黏膜上皮化时间为14.0周。疾病的分型分期、是否合并哮喘、变应性鼻炎和疗效与黏膜上皮化时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炎是有效和安全的,术后黏膜上皮化时间平均需要3个月。病情重、合并哮喘或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疗效较差,黏膜上皮化时间长。鼻腔粘连通过定期合理的复查和处理,大多数能够得到有效的解除。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66侧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结果36例患儿治愈28例(77.78%),好转6例(16.67%),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4%。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慢性鼻-鼻窦炎内镜手术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37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住院天数、药物治疗史、吸烟、饮酒、前期手术史、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史、临床分类、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鼻息肉多发与否、CT检查评分、患病侧别、鼻腔粘连和术后随访依从性,术后6个月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进行鼻内镜手术疗效评定,采用SPSS 18.0软件对结果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RS患者鼻内镜手术后痊愈298例(88.4%),好转29例(8.6%),无效10例(3.0%).CRS不伴鼻息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CRS伴鼻息肉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32,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RS临床分类、是否伴AR、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CT检查评分、鼻息肉多发与否、术后是否并发鼻腔粘连和术后随访依从性是影响临床疗效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CRS患者的疗效除手术本身影响因素外,还受到如临床分类、是否伴AR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方式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间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接受择期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患者260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盥洗组、喷雾组各130例。术后随访3个月并根据是否并发鼻腔粘连分为鼻腔粘连组(n=27)和非鼻腔粘连组(n=233)。对比盥洗组、喷雾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主观不适感受评分值、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CRS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 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个月,盥洗组患者的VAS评分值低于喷雾组(P<0.05);盥洗组患者的鼻腔干燥、鼻塞、鼻腔分泌物评分值低于喷雾组患者(P<0.05);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喷雾组(P<0.05)。鼻腔粘连组、非鼻腔粘连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患侧、药物治疗史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合并鼻息肉、鼻腔冲洗方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8年、合并鼻息肉是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并发鼻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鼻腔盥洗是并发鼻腔粘连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鼻腔盥洗可有效改善CRS患者鼻内镜术疗效,且是术后并发鼻腔粘连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结局的主客观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主客观临床结局并构建临床实用性的主客观结局评估体系。方法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临床结局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medical outcome study short-form 36-items,SF-36)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等症状与生存质量的主观评估,以及内镜下黏膜形态、纤毛功能与组织病理学等客观评估。数据统计采用t检验、Х^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处理手术前后主客观结局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①术后12个月,VAS、SF-36和SNOT-20整体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85.96%、77.19%和83.33%的个体三项主观指标评分分别较术前改善,同时改善的比例为72.28%;手术前后各个时期,三种主观指标评分均具相关性(P值均〈0.01),其中SNOT-20兼性作用最大。②术后12个月,内镜下黏膜形态、纤毛功能和组织病理学整体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值均〈0.05),其中86.84%、86.81%和75.57%的个体三种客观指标评分分别较术前改善,同时改善的比例为71.85%;手术前后各个时期,三种客观指标评分均具相关性(P值均〈0.05),其中内镜下黏膜形态兼性作用最大。③SNOT-20与内镜下黏膜形态同时评估显示:术后12个月74.56%的患者主客观评分升降结局一致,而25.44%的患者主客观结局不一致,其中伴发鼻息肉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差异性(P〈0.05)。④手术前后不同时期,SNOT-20与内镜下黏膜形态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但前10位条目总分与内镜下黏膜形态评分具有相关性(0.18≤r≤0.42,P〈0.05),而后10位条目总分与之不相关(P〉0.05)。结论①内镜鼻窦手术可有效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的症状、生存质量、内镜下黏膜形态、纤毛功能及组织状态等临床结局;②构建以SNOT-20和内镜下黏膜形态评估为主体的主客观结局评估体系,简约可靠,合理有效,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前后鼻粘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CS)鼻内窥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前后鼻粘膜的组织形态及功能变化。方法:(1)对32例CS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糖精试验和鼻粘膜光镜观察,并与健康对照进行比较;(2)对10例CS患者手术后与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鼻粘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CS术前与对照组比较,糖精试验时间明显延长(P<0.001),。术后较术前明显缩短(P<0.001);(2)光镜观察:CS术前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水肿、鼻肉形成和病理性腺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和息肉形成明显减轻,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病理性腺体术后无明显减轻;(3)电镜观察:CS术前鼻粘膜超微结构受到破坏,术后4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本实验提示:(1) CS鼻粘膜的正常结构和纤毛清除功能到破坏;(2)ESS术后4个月鼻粘膜的结构和纤毛清除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基本恢复正常,(3)ESS术后鼻粘膜中病理性腺体的恢复可能需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慢性鼻窦炎发病率较高,以持续性脓涕、鼻阻塞、后鼻滴涕、咳嗽、呼吸有臭味、头痛、习性改变等为主要症状,可同时伴有中耳炎、腺样体炎、哮喘和支气管炎等,保守治疗比较困难。鼻内镜手术为治愈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提供良好的条件,2003年2月~2004年6月我院对26例(49侧)青少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并完成6个月以上的随诊,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158,自引:1,他引:158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疗效评估方法。方法 对1991 ̄1995年手术并随访1年以上的725例完整临床资料,按照本文作者参加设计的广州FESS-95疗效评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鼻窦病变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的差别与手术疗效有显著相关性,725例中总治愈好转率I型:一期为100%,二期为97.3%,三期为88.6%;Ⅱ型:一期为100%,二期为89.9%,三期为87.1%;Ⅲ型为80.6%。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及儿童慢性鼻窦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及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年1月~2002年7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78例(98侧)青少年及儿童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1~4年,按照海口会议鼻内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78例中治愈54例(69.2%),好转21例(26.9%),无效3例(3.9%),总有效率为96.1%。术中术后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腔粘连。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青少年及儿童慢性鼻窦炎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同期处理相关病变至关重要。术后定期随访复查是提高青少年及儿童鼻内镜手术疗效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单发性鼻窦炎细菌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单发性鼻窦炎细菌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情况。方法:对94例上颌窦炎和41例筛窦炎,蝶窦炎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将取出的窦腔分泌舶和粘膜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135份标本中,有菌生长119份(88.15%),共分离细菌192株,混合细菌生长62份,厌氧菌75株,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的总敏感度为53.12%。头孢唑啉钠总敏感度为87.50%〉厌氧菌对甲硝唑的总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