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渐进抗阻吸气训练联合常规呼吸训练对颈脊髓损伤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颈脊髓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ASIA分级为A、B级损伤的患者设为A组,ASIA分级为C、D级损伤的患者设为B组(每组15例).观察组和...  相似文献   

2.
为248例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施行切开减压、钉棒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结果248例的麻醉均属满意,术毕自主呼吸均及时恢复,按指令能睁眼,待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术前对脊髓损伤患者需强调各项准备与估计,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选择对脊髓血流灌注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的全身麻醉药。麻醉期间加强呼吸管理,维持循环稳定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与膈肌功能改善的疗效,为促进脑卒中患者呼吸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1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腹式缩唇呼吸训练、叩击排痰训练、胸廓松动训练),研究组给予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共4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与膈肌功能的变化,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与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吸气压(MIP)、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增厚率(DTF)与膈肌活动度。结果:干预4周后,2组患者FVC、FEV1、FEV1/FVC、PEF、MIP值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DTei、DTF值与膈肌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DTee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较常规呼吸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和膈肌功能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郭立敏  李文涵 《全科护理》2021,19(27):3831-3833
目的:研究减重平板训练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伴脊髓损伤病人疼痛程度、脊柱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99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伴脊髓损伤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腰背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脊髓独立性评定量表Ⅲ(SCIMⅢ)、改良Barthel指数(MBI)、10 m步行测试(10 MWT)、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VAS评分、OD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SCIMⅢ、MBI、10 MWT均升高;对照组SCIMⅢ、MBI、10 MWT低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可提高病人脊柱的功能,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减轻疼痛程度,增强下肢肌力,提高病人步行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胸腰段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96年1月~1998年6月,我院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32例,在坚强脊柱内固定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收到良好效果。1 一般资料男26例,女6例;年龄35~68岁,平均46-8岁;致伤原因:坠落伤22例,砸伤6例,撞伤4例;全部患者均为新鲜伤。全瘫3例;不全瘫29例,按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17例,D级7例。受伤部位:T106例,T115例,T127例,L114例。本组全部行CT检查,骨块移位占椎管的50%~98%,平均为58-6%。4例伴有脱位。本组9例行K…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胸腰段脊柱骨折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2组受试者均接受卧位以及坐位下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日30 min,每周5 d,连续8周。实验组在不稳定支撑面上进行训练,对照组在稳定支撑面上进行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行评估,采用Active Balance EAB-100平衡检测仪对患者的立位静态平衡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步态参数中的跨步长为(0.54±0.18)m,舒适步速为(0.33±0.23)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立位静态平衡参数中的轨迹长-Romberg率、外周面积-Romberg率、矩形面积-Romberg率、有效值面积-Romberg率、X轴移动重心中心偏差-闭眼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改善胸腰段骨折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疗效优于稳定支撑面训练,其机制可能是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提高患者不依赖视觉反馈的立位姿势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吸气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呼吸与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3月以来发表的关于吸气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呼吸与肺功能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2篇RCT,共523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吸气肌训练在改善患者最大吸气压[MD=15.48,95%CI(13.77,17.19),P<0.001]、吸气流速峰值[MD=0.82,95%CI(0.58,1.05),P<0.00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MD=0.3,95%CI(0.02,0.57),P=0.03]、最大自主通气量[MD=14.4,95%CI(10.02,18.77),P<0.000 1]、呼吸困难[MD=-1.04,95%CI(-1.61,-0.46),P<0.001]方面的效果更好,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4,95%CI(0.21,0.7...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减重平板训练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减重平板训练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5个疗程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和ASIA评分标准分别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感觉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制定的神经功能愈合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尤以下肢和总MBI评分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下肢和总MBI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77.27%,对照组为47.6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配合减重平板训练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致脊髓损伤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感觉和运动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吸气肌力量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8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 男57例, 女32例, 年龄(59.86±7.26)岁, 年龄范围为51~69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呼吸功能锻炼组(n=44)与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组(n=45)。常规呼吸功能锻炼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 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组联合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吸气肌力量、呼吸困难程度、呼吸功能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组患者的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水平[(7.34±0.66)kPa、(7.75±0.76)kPa]高于常规呼吸功能锻炼组[(6.38±0.57)kPa、(6.42±0.55)kP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组改良borg呼吸困难评分[(1.62±0.46)分]低于常规呼吸功能锻炼组[(3.16±0.5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  相似文献   

10.
11.
我院自1990~1994年收治严重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63例,应用推弓根装置治疗21例,经过6个月~4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3例,女8例,年龄18~50岁,平均33.5岁。骨折部位:胸椎(T11)3例,T126例,腰椎(L1)8例,L24例。骨折分型:爆裂型11例,屈曲型10例,全部病例前、中、后三柱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后凸畸形,Cobb氏角6°~33°,平均21°,椎体前缘压缩20%~60%,平均46%,后缘压缩5%~30%,平均13%,6例伴有脱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类法评定:A级5例,B级7例,C级6例,D级3例。…  相似文献   

12.
田蕾  郭羽  陈海军 《中国康复》2021,36(12):729-733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力学、肺功能及呼吸困难(mMRC)分级的影响。方法:114例脑卒中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持续6周。统计2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及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响应频率(Fres)、5Hz振荡频率下的气道阻力(R5)、肺顺应性(Cl)、气道阻力(Raw)]、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6 min步行距离(6MWD)、膈肌功能[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移动度]及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CA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6周后,观察组Fres、R5、Raw均低于对照组,Cl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FEV1/FVC、FVC、FEV1%及6MWD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膈肌移动度、DTei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MRC、CAT、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除了DTee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能改善脑卒中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力学,恢复膈肌功能和肺功能,在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减轻病情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经过温泉水疗结合康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将25例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疗法基础上加温泉水疗.治疗前,后进行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分法(MAS)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泉水疗能有效改善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急性胸腰段单个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行后路椎管减压、骨折复位AF系统内固定手术。测定手术前椎体高度、cobb角及脊髓功能评定。结果术后损伤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均小于10度,随访3个月至4年(平均2年2个月),椎体高度和cobb角无丢失,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评定标准,1例A级无恢复,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系统内固定治疗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复位确切、临床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技术不断发展,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脊柱骨折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见急诊之一。由于胸腰段(T11-L2)是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的转折移行处,更是肩背部应力集中的部位,这一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生物力学关系,使胸腰段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TLF)首当其冲地成为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骨折类型。其中,胸腰段骨折伴脊髓圆锥损伤虽是少见而特殊的一种类型,但一直是骨科处理棘手的骨折。现对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德荣  杨淮海 《中国临床医学》2002,9(6):723-723,725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分析56例外伤性胸腰段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疗效观察显示,50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Z-plate 93.3,RF 92.6%、Dick 76.2%、Seffee 73.5%。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复位Z-Plate、RF均较Dick、Steffee内固定效果好,RF操作方便、创伤小、风险少、费用低,适合绝大多数病人使用。脊髓损伤治疗强调在争取手术时间、整复脊柱骨折和椎管减压的同时,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徐皓  庄颜峰  姚晓东  吕琦 《中国康复》2001,16(2):89-89,93
胸腰段骨折致脊髓损伤 ,其致压物主要来自椎管的前方 ,脊柱之前中柱 ,如爆裂型骨折和压缩性骨折脱位等。单纯椎板减压和不完整的后路复位固定将无法达到彻底解除脊髓受压、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理弯曲的目的。所以清除椎管前方致压物应首选前路手术 [1,2 ]。尽管外国学者已越来越趋向于前路手术 ,但国内因受手术器械和顾虑创伤大等因素的影响 ,前路手术未普遍开展 [3 -4 ] 。我院骨科 1 997年 1月以来对 2 1例胸腰段骨折伴不全截瘫 ,其影像学证实硬膜囊前方明显受压患者实施前路手术 ,术后以括约肌功能、下肢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背痛的缓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膈肌运动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亚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由于患者原因,有6例患者退出(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3例),最终有24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每组12例。2组患者根据功能障碍情况均接受相应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5 d,共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采用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流量峰值(PEF)占预计值百分比评估肺通气功能,采用最大吸气压(MIP)和吸气峰流速(PIF)评估吸气肌功能,通过超声测量患者膈肌移动度以及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和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并计算膈肌增厚率(DTF),分析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FVC、FEV1、PEF、MIP和PIF以及深呼吸时患侧膈肌移动度和隔肌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观测指标[FVC(84.67±15.97)%、FEV1(79.08±11.46)%、MIP(63.77±23.50)cmH2O、PIF(3.55±1.38)L/s、膈肌移动度(4.80±1.42)cm、DTei(0.59±0.15)cm、DTF(97.29±46.11)%]均较组内治疗前[FVC(57.42±17.84)%、FEV1(56.00±19.16)%、MIP(39.33±18.86 cmH2O、PIF(1.87±0.85)L/s及(3.14±1.24)cm、(0.42±0.10)cm、(54.79±31.38)%]和对照组治疗后[FVC(67.75±22.26)%、FEV1(66.08±17.95)%、MIP(41.73±20.67)cmH2O、PIF(2.32±1.27)L/s及(3.29±1.09)cm、(0.47±0.11)cm、(49.97±44.57)%]有显著提高(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的PEF、DTee、肺部感染发生率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吸气肌功能、膈肌移动度及收缩时膈肌厚度。  相似文献   

19.
GSS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SS系统在脊柱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方法:75例均在C臂X线监视下行切开复位,选择性椎管减压,GSS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或关节突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时间8个月~3.5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按frankel分级,除11例无恢复外其余分别提高1~3级。58个压缩椎体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GSS内固定系统时脊柱进行三柱固定,符合生物力学,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李士杰 《现代康复》1999,3(10):1260-1260
康复治疗始终贯穿肺癌治疗整个过程,对提高治愈率、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肺癌的康复治疗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