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象”思维以“主客相融”“整体关联”“意象推理”为特点,是一种在现象层面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认知方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和特质,是中医文化与学术之根,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首要要素。遵循“象”思维的认知路线,总结“象”思维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把握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启悟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引领中医药学自主创新,是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祖先认识生命,增进健康,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总结和智慧结晶.中医药学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通.近代以来,中医备受冷落,几度面临被政府"废止"的命运.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格局,对中医药学充满文化自信与行动自觉,从保障了广大军民的健康出发,保护传承中医药.新中国成立后,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  相似文献   

3.
培养传承博士后与创新中医药学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炎  于智敏 《中医杂志》2011,52(5):361-362
中医药学是哲学引领的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学科。弘扬中医药学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要重视传承及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传承博士后教育是培养高峰人才,把握传承学术、突出原创性、体现继承性、保持学术的纯正性和重视实用性的原则,重点在于集成、挖掘、质疑、创新。传承博士后对名老中医治学方法、学术思想、科研成果进行凝炼、升华,从中发现蕴含的概念、原理、规律、法则,最终达到肯定疗效、规范标准、发现机理、传承学术的目的,实现薪火传承。  相似文献   

4.
隐性知识是支撑中医药学术传承和不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石,其包涵于中医药学理论和辨证施治的各个方面,是中医药学传承和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医药学隐性知识的庞杂性、高度个体化、对文化背景、地域环境的依赖性和难以显性化等特性阻碍了其准确、广泛的传承。本文对隐性知识在中医药学术传承的应用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结合人工智能在对知识的学习、处理及实践运用中的优势,提出应将其与中医药学隐性知识的挖掘相结合,能够极大的提高中医药学隐性知识的传承效率和准确度,并扩大服务度。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教育是中医临床的基石,亦是培养人才、决定中医队伍质量的关键。如何将现今院试中医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结合,以实现传统中医药学深入稳定的传承乃至发扬,已成为当下中医药行业需要面对的一大课题。纵向结合古今情况,横向结合世界教育特征,分析论述当今中医药教育的传承、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的单病种付费模式设计上多以现代医学的《疾病临床诊疗路径》为基础,尚没有将中医药学诊疗服务内容纳入其中的形式.因为缺少中医药学专家和中医医院医疗管理者的参与,缺乏对中医医院医保运行的困难分析,导致现代医学路径与中医路径不匹配,病种付费模式与中医特色不切合等问题出现.强调中医医院管理者要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传承发展中医药学为抓手,切实加强中医药学与医疗保险管理双学科的交叉融合,将精深的中医理论和优秀实践融入医保浪潮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适合中医院发展且能将支付方式优化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药学历经两千多年发展,至今仍能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其间大师名医辈出,医学流派林立,学术思想流传甚广.其经典的医学理论、独特的诊疗手段、完整的中医药学体系,主要依靠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至今,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中医药传承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医教育的传承方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罗根海 《中医教育》2003,22(5):68-69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传承关系和传承方式始终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前人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传承下来,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由精英教育跨入平民教育的今天,更要引起我们的关注。1中国传统教育重视传承关系和传承方式中国自孔子开创私人办学以来,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承关系和传承的方式,一个优化的传承组合会给一个学科、一个流派带来久传不衰并获得发展的条件。清代朴学大师们如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章太炎等他们都有师承关系,在国学研究上,这是一个创造出重大成就的传承关系。他们学古而不泥古,特别是戴震从…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和基础,具有丰富的内涵.而其所具有的传承、育人、导向、服务、宣传等功能,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使中医药文化千百年来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极强的学科,中医的发展过程是传承与创新相伴随而生的,师徒传授是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先秦诸子中的荀子早已指出"学莫便近乎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教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于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古以来,师承教育模式在中医学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礼记?曲礼>中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之说.笔者作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蓝青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体会感想颇多,结合以往的学习经历,现就中医师承教学工作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医师承教育是先于院校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中医传道授业的传统模式,师承教育的存在与中医萌芽和发展休戚与共,也是促进传统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中医药的发展赢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同时也为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玥  刘政  程志新 《内蒙古中医药》2013,(31):142-142,148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在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习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是青年中医迅速提高诊疗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更好的学习、传承名老中医的经验不仅是传承者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当今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教育和思想引领阵地,其健全的管理体制、完整的文献收藏体系,为师生的自身知识构建、专业信息更新以及学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提供所需的资源和相应的服务。嵌入式学科服务要求学科馆员嵌入到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对服务对象需求深入挖掘,对文献等资源深层次加工和整合,根据服务对象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为学科研究或教学科研提供支持。本文结合中医药学科的特色和优势,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科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中医药学科服务特点分析当前纸质馆藏资源使用率较高的原因,提出改进中医药学科服务的几点建议,思考和探索提升学科服务的方式,设计中医药学科个性化服务平台,以期更好地进行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交互沟通及嵌入式学科服务。  相似文献   

14.
追溯古代,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诊疗医学的创建与传承是人所共知的.中医药学堪称是传统医学的"领头羊",这主要体现于历史的悠久、编著的丰富和当前在医药界所起的重大影响.中医是深受医界瞩目、流传较广的医学科学.笔者认为,中医药学在提高国际医学的诊疗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新华社郑州12月30日电河南省日前出台文件,计划遴选和培养造就一批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中医药学科拔尖人才、中医药学科青苗人才。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日前印发《河南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实施方案》,计划首批遴选60位中医药学科拔尖人才,利用3年时间,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等方式,培养一批在本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经验是其奠基石.学术造诣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医药专家的学术传承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继承、整理、发展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就是传承发展中医学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务必要端正态度,志做明医,崇尚国故,博览群书.根据中医学的自身发展规律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传承之路.在继承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促进中医药学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7.
名医经验传承工作是实现中医药学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中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生具备了扎实的中医学基础医学功底,有一定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深入研究的潜质,造就了研究生教育阶段是培养名老中医传承能力的最佳时机。本文从跟师学习、整理和研读医案、总结方药、通过数据挖掘多角度解构医案等方面对培养中医院校研究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能力的意义、方法和要求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然  李俊 《中医杂志》2011,52(15):1261-1263
近百年来,中医学始终面临发展困境,这固然有现代西方医学的生存挤压,但中医学科也绝非无瑕可击,更非完美无缺。相反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医疗手段、教育传承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值得反思的问题,如果不能理智应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困局将永远无法破解。因此,中医药学必须树立自我批判的自觉意识,认识自我批判的内在根据,理清自我批判与自我扬弃的内在逻辑,以期实现中医药学的自我超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学术文化的传承中,文献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医药文献的作用亦即如此。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对经典的阐释以关涉现实、以接续传统与未来,不仅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医药学发展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中医药学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几千年抵御疾病、维护健康靠的就是中医药,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靠的也是中医药.西方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仅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中医药学包括蒙医、藏医、维医等少数民族的医药学,在中国已经传承了3000多年,中国人民就是靠中医药维持了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