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脑卒中常可导致吞咽的口期及咽期运动障碍.影像学评估对吞咽障碍检查非常重要,对于吞咽相关结构的运动学分析及并发症的检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介绍了口咽期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及影像学特点、吞咽功能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吞咽运动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技术探讨定量指标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针刺阿呛组穴组(n=22);B组:球囊扩张术组(n=22);C组:针刺阿呛组穴与球囊扩张术联合组(n=25)。采集患者VFSS检查视频并测量吞咽启动时间、咽运送时间等8个定量指标,应用SVM-RFE及RF两种机器算法构建模型,筛选最优特征数及对应特征排序集,从两种算法的不同模型中筛选频次高的特征作为预后评估指标。结果 通过SVM-RFE算法在总模型组及各亚组模型中筛选的最优指标数分别为:4、5、2、8,RF算法结合SVM-RFE算法横纵双向共有的高频次、评估效能最优的定量指标为:舌骨位移距离、咽运送时间、舌骨运动时间、喉关闭时间、吞咽启动时间,其中舌骨位移距离最具评估价值。结论 VFSS定量指标可以有效评估吞咽障碍疗效预后,为临床提供评估吞咽障碍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吞咽造影(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VFSS)对脑损伤患者吞咽障碍疗效评估。方法 40例脑卒中及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分别采用稀钡、浓稠钡和糊状钡三种不同性状、相同容量的钡剂,对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吞咽造影检查,根据吞咽造影对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比较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能清晰观察到整个吞咽过程,观察吞咽启动、喉上抬、会厌谷残留、梨状窝残留、渗透及误吸等情况,其中吞咽启动时间、喉上抬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吞咽造影检查能有效评估脑损伤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其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治疗措施及提供观察治疗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8例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139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71例,干预组进行去除和预防咽部残留食物的训练,并且在摄食—吞咽训练时进行9项检查。观察30d后康复效果及发生误咽性肺炎症状。结果 患者吞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于预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无1例发生误咽性肺炎,对照组有5例发生误咽性肺炎。结论 摄食吞咽训练同时进行去除和预防咽部残留食物训练,可改善吞咽障碍和有效的预防误咽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电视荧光放射录相术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电视荧光放射录相术(VFG)对中风后蚕咽障碍检查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中风后吞咽障碍组60例和健康中老年人组20例行VFG,分别记录两组受试者吞咽稀钡及半胶钡(含钡面糊)过程中的口通过时间和咽通过时间,并评价口、咽功能,记录有无舌肌运动减弱,钡剂残留梨状隐窝、会厌Xi,是否误吸入气管。结果 (1)吞咽障碍组各吞因时相通过时间均较健康中老年组延长。(2)会厌Xi钡剂残留在患者中发生率最高(45.0%;33.3%),梨状隐窝钡剂残留发生率较高(35.0%;25.0%)。脑干病变组各病理征象发生率均高于大脑半球病变组。经统计学处理,脑干病变组与大脑半球病变组误吸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FG可以对吞咽全过程特别是咽时相的病理征象进行更详细的观察,是中风后吞咽障碍检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性吞咽障碍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吞咽功能异常的发病率显著增加[1].本文收集57例因吞咽障碍或异物感及颈椎病症状而行咽食管钡餐检查及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另将57例只有颈椎病症状的受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查方法相同.通过研究颈椎骨质增生的部位、程度及咽食管钡透征象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探讨颈椎病性吞咽障碍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常吞咽和吞咽困难的X线录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正常吞咽和吞咽困难的X线录像研究庄奇新,尚克中,严信华吞咽困难(Dysphagia)并不少见,近年来随着寿命延长、咽喉部插管(气管插管、内镜)的增加,患吞咽困难者显著增加。吞咽困难的病因一分复杂,本研究用X线录像法揭示了正常吞咽和吞咽困难者口期和咽期...  相似文献   

8.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7):539-539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与2010年11月中旬在上海六院举办第二十期胃肠造影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重点介绍: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胃肠道综合检查(包括钡检、CT、内镜、腔内超声、MRI等)、胃肠道钡剂的精细检查、小肠造影(插管演示)、小肠出学的影像学检查线路、急腹症、肠缺血性病变、咽一食管连接的影像学、吞咽障碍影像学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间歇性鼻饲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9月-2022年09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持续经鼻胃管置管鼻饲法,观察组采用间歇性鼻饲法,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两周。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营养状态、口咽舒适度、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中临床检查、饮水测试以及正常进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舒适状况量表(GCQ)中社会文化、生理、心理及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误吸、肺部感染、腹泻、呕吐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量表(SWAL-QOL)中心理负担、进食持续时间、进食欲望、症状发生频率、食物的选择、交流、恐惧、心理健康、社交、劳累以及睡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间歇性鼻饲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营养...  相似文献   

10.
鼻咽内窥镜对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正常成人咽鼓管咽口进行观察,找出可以描述咽鼓管咽口的量化指标,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鼻咽内窥镜观察并录像记录58例正常成人咽鼓管咽口。分别用0°,30°,60°,90°内窥镜观察鼻咽部和咽鼓管咽口。结果经比较认为,60°内窥镜是观察咽口及鼻咽侧壁的最佳角度。该角度镜面与咽口平面平行,观察咽口最直观,对于咽口处于开放状态时,此角度能窥及管内情况。而且通过镜面的旋转和上下左右移动,可以清楚地观察圆枕、前唇、提肌隆突、咽隐窝和下鼻甲后端在鼻腔侧壁的附着处。0°镜观察鼻咽顶壁和后壁视野清晰。结论提出:①提肌隆突在咽口内形成的弓形皱襞的前缘与鼻腔外侧壁的夹角,②提肌隆突后缘与咽口前壁的夹角,③圆枕与咽口前唇的相对厚度,④咽口静止时的开放状态及⑤吞咽时咽口的运动方式作为描述咽口形态的量化指标,并以此为根据,将咽口形态分为椭圆形2.6%,喇叭形19.8%,三角形68.1%,缝隙形9.5%。本研究为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咽鼓管咽口形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耿玲 《西南军医》2007,9(4):133-133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最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7%。吞咽障碍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和发音不清等。吞咽障碍可造成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同时易引起患者的悲观失望心理,致使自我生存信心的下降,影响脑卒中整个治疗过程。因此对吞咽功能的正确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脑卒中伴吞咽障碍30例,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于2010年11月中旬在上海六院联合举办第二十期胃肠造影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级和上海市继续教育项目(代码:2010-09-01-022)。学习班重点介绍: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胃肠道综合检查(包括钡检、CT、内镜、腔内超声、MRI等)、胃肠道钡剂的精细检查、小肠造影(插管演示)、小肠出血的影像学检查线路、急腹症、肠缺血性病变、咽-食管连接的影像学、吞咽障碍影像学等。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于2010年11月中旬在上海六院联合举办第二十期胃肠造影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级和上海市继续教育项目(代码:2010—09—01—022)。学习班重点介绍: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胃肠道综合检查(包括钡检、CT、内镜、腔内超声、MRI等)、胃肠道钡剂的精细检查、小肠造影(插管演示)、小肠出血的影像学检查线路、急腹症、肠缺血性病变、咽一食管连接的影像学、吞咽障碍影像学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智能吞咽障碍评测与训练系统(digital accelerometry for swallow imaging,DASITM)对吞咽功能评估的重测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33例志愿者参与研究,其中老年人22例,均利用DASITM进行4次吞咽口水的测试,根据DASITM系统自带软件分析结果,记录4次测试的吞咽波峰、吞咽启动时间和吞咽持续时间平均值,并于1周内重复测试1次。将其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分析。结果全部受试者的吞咽波峰和持续时间均具有极好的重测信度(ICC=0.767~0.914);全部受试者的吞咽启动时间具有中等程度的重测信度(ICC=0.410,),而老年受试者的启动时间重测信度较差(ICC为0.318)。结论 DASITM在吞咽波峰和持续时间上有极好的重测信度,在吞咽启动时间上重测信度为中等,该设备无创、便携、价廉,可以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评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于2005年10月底在上海六院联合举办第十五期胃肠影像学检查与诊断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级和上海市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重点介绍: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胃肠道综合检查(包括钡检、螺旋CT、内镜、腔内超声、MRI等)、小肠造影材料和方法的改进(插管演示)、小肠出血的影像学检查线路、肠缺血性病变、咽一食管连接的影像学、吞咽动态造影、消化道肿瘤的介入治疗等。  相似文献   

16.
口咽部肿瘤起源于黏膜或黏膜下并向口咽腔突出,影像学检查对肿瘤范围、浸润深度及分期具有重要作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是用于口咽部病变评价最常用的断面影像学技术,近年来由于其快速容积扫描以及丰富多样的后处理技术,是口咽部肿瘤重要的影像学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李卫平  王江林  黄娟  李萌 《西南军医》2012,14(4):587-589
目的观察针刺与吞咽训练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分为吞咽训练组、针刺+吞咽训练组两组进行治疗,每组60例。参照洼田饮水试验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进行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周治疗,针刺+吞咽训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吞咽训练组(58.33%)(P〈0.05)。结论针刺与吞咽康复训练结合更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于2005年10月底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第十五期胃肠造影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授课重点为: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胃肠道综合检查(钡餐检查、螺旋CT、内镜、腔内超声、MRI等)、小肠造影材料和方法的改进(插管演示)、小肠出血的影像学检查线路、肠缺血性病变、咽.食管连接的影像学、吞咽动态造影、消化道肿瘤的介入治疗等。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口咽软组织结构和软骨悬挂在由颅底和颈椎椎体构成的骨性框架内,所以咽部的X 线检查必须包括头和颈部位置的检查。每次吞咽动作顺序,这些结构向上和向下移动,类似于汽车发动机活塞一样。颅颈所取姿式的相应能力对适宜的咽部吞咽是重要的。在口和咽部,其它生理过程如呼吸和发音,共同参与同一解剖作用。因此,吞咽期间呼吸和或中止发音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于2007年10月中、下旬在上海六院联合举办第十七期胃肠道造影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重点介绍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胃肠道综合检查(钡检、螺旋CT、内镜、腔内超声、MRI等)、小肠造影材料和方法的改进(插管演示)、小肠出血的影像学检查线路、肠缺血性病变、咽-食管连接的影像学、吞咽障碍影像学、消化道肿瘤的介入治疗等。欲参加者请于近期来函或发电子邮件报名,届时将向报名者寄发入学通知。联系地址:上海市宜山路600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