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或经期前后1周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面色苍白症状,甚至出冷汗、手足发凉、头晕恶心,而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者。原发性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患者极为痛苦,严重影响了学习和工作。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我科采用艾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穴位贴敷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种泰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87-118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合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病例采用王不留行籽 穴位贴敷结合次髎穴注射延胡索乙素注射液。结果:1~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21例(52.5%),总有效率92.5%。结论:穴位 贴敷合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痛经多发生于青年妇女,主要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下腹部剧烈疼痛,常为阵发性绞痛,重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恶心呕吐甚至晕厥,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笔者应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辨证分型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原发性痛经的辨证分型选用不同的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28例中治愈1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结论辨证分型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月经期或经期前后1周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者,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多用药物治疗,复发率较高.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科选取12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其中66例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治疗痛经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痛经100例,结果:治愈43例,好转55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我们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方法:将150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为50例.埋线组取三阴交、次髎、关元,采用穴位埋线进行治疗;针刺组取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采用传统针刺法进行治疗;西药组口服消炎痛25 mg,每日3次,痛甚加服芬必得300mg,每日2次.均以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其痛经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的痛经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埋线组较西药组(P<0.01)和针刺组(P<0.05)更为明显.其中埋线组49例中临床痊愈32例(65.3%)、显效10例(20.4%)、有效6例(12.2%)、无效1例(2.0%),总有效率98.0%.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简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机理。方法:将150例合适病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为50例,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进行治疗,西药组则口服消炎痛,分别观察其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前列腺素(PG),以其改变探讨其临床机理。结果:埋线组的临床疗效及PGF2a改善均优于西药组(P<0.01),也优于针刺组(P<0.05),其自身前后改变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起效可能与对PG,尤其是PGF2a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痛经是少女月经初潮后即有的痛经,以经前及经期发作为多。采用穴位注射结合热敏灸法治疗可以迅速激发经气,疏经活血,止痛快,且副作用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雅红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76-1877
目的观察维生素K3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之综合组、穴位注射组及常规组,分别予相应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治疗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治疗痛经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注射治疗痛经124例李安瑜,郝春梅中国人民解放军174医院经络科361003福建厦门市大园路1号霍彬新疆哈密地区医院笔者自1985年以来,用穴位注射治疗痛经124例,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木组124例中,年龄在14~21岁80例。22~35岁3...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 999年以来 ,应用穴位注射埋线方法治疗痛经 1 36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 36例全部为本院门诊病人 ,年龄最小 1 3岁 ,最大 41岁 ,平均 2 9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1 5年 ,平均 6年 ;未婚 82例 ,已婚 5 4例。其中肝郁气滞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 ,胀甚于痛 ,经行不畅 ,量少 ,常伴血块 ,兼见胸胁乳房胀痛 ,舌质黯或有淤斑 ,脉沉弦 ) 62例 ,寒湿凝滞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 ,拒按 ,得热痛减 ,经水量少 ,色黯有块 ,苔薄白 ,脉沉紧 ) 35例 ,气血不足型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 ,喜按揉 ,经水量少色淡质薄 ,神疲乏力 ,面…  相似文献   

14.
<正>原发性痛经又被称为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期疼痛,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在年轻女性中十分常见。其疼痛特点往往呈痉挛性,主要集中于下腹部,同时也常常伴随有如头痛乏力、腰腿痛等其他症状,也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据报道,有67.2%的青少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痛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有25%的人出现旷工[1]。痛经治疗后反复性较大,治疗相当棘手,现代医学对原发  相似文献   

15.
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0月~2007年6月,笔者用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7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用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痛经 4 0例 ,结果治愈 2 7例 ,显效 7例 ,好转 4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5 %。认为本方法治疗痛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16~23岁的年轻女性。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及环境的改变,近年来就诊的患者数有所增加。笔者运用穴位注射治疗痛经41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佐辛三阴交穴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于月经来潮前2 d开始给予地佐辛三阴交穴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于月经来潮前2 d开始给予氨芬羟考酮口服,每次1片,每天2次,连续服用5 d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6个月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地佐辛三阴交穴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确切,近、远期有效率均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桂香黑膏药穴位贴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9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7例采用桂香黑膏药穴位贴(药物组成:肉桂、制附子、小茴香、吴茱萸、干姜、醋乳香、醋没药、醋延胡索)贴敷,穴位取关元、中极、双侧子宫、双侧三阴交,对照组32例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共治疗3个月,停药后随访3个月,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穴位埋植药线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以探讨治疗原发性痛经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首先采用文字描述式疼痛评定法评估患者治疗前疼痛的程度.然后在痛经发生第1天或者下次月经来潮的前1天,采用乳香、没药、川芎、红花、丹参、吴茱萸、细辛各等份,95%酒精浸泡30天的0号肠线1cm,无菌操作,无菌手术缝合针引线,埋入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肌层,包扎固定.7天治疗1次,三阴交和足三里穴位交替使用,2次为1个疗程.穴位埋植药线后的2min、5min、30min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化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X2检验).结果:穴位埋植药线后2min、5min、30min各时段患者疼痛程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疼痛逐渐减轻.结论:穴位埋植药线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标本兼治内病外治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