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4年来 ,我科运用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 ) 5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5 6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9例 ,女 2 7例。年龄 :2 0岁以下者 8例 ,2 0~ 40岁者 39例 ,40岁以上者 9例。病程 :10天以内 42例 ,1月以内 14例。对照组 30例 ,与治疗组性别年龄病程相似。2 诊断依据突然起病 ,每在睡眠后发现一侧面部麻木瘫痪 ,额纹消失 ,不能做蹙眉、皱眉 ,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贝耳征 ( )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鼓腮、示齿不能。3 治疗方法治疗组 :1)针灸。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  相似文献   

3.
面瘫是指面部肌肉瘫痪,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称“口眼歪斜”,西医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因受凉、过劳、精神紧张、心情抑郁而诱发。面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表情肌瘫痪,口角下垂且向健侧偏斜,流泪或流涎,鼻唇沟变浅,或眼裂增大,额纹消失,或不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吹口哨等。  相似文献   

4.
针药并用治疗痹证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痹症分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寒热错杂、瘀血阻络.肝肾两虚.痰湿阻络、营卫不和、气阴(血)两虚等8型进行辩证施治.运用中药内服、外洗及针刺,种疗法配合治疗,结果治愈41例.显效24例,好转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9.5%.  相似文献   

5.
6.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 ,中医学称为“风中经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额纹消失 ,口角向健侧歪斜等症状。病因多为脉络空虚 ,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 ,以致经气阻滞 ,经脉失养 ,筋肌纵缓不收而致。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方法治疗气血两虚型面瘫 4 0例 ,现整理如下。1 临床资料4 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2 5例 ,女 15例 ,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在 12~ 6 9岁之间 ,平均年龄4 0岁。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6个月。2 治疗方法(1)针灸取穴 :翳风、颊车、地仓、下关、合谷 (健侧 )随证配穴 :鼻唇沟平坦 :迎香 …  相似文献   

7.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俗称“口眼喁斜”,相当于现代医学面神经麻痹症,亦称“周围性面神经炎”。笔者近年来运用针刺配合中药祛风活络汤内服外敷法治疗面瘫患者8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清 《中外健康文摘》2009,6(26):261-262
面瘫发病急,治疗采用针刺加中药并用的时间越早,痊愈就越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针药联合治疗周围性小儿风寒型急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小儿急性风寒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药组、药物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面部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针药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37,P=0.0000);针药组治愈时间短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59,P=0.0000);两组患儿治疗后,耳后疼痛及面部对称情况均明显好转,针药组好转程度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34、9.5397,均P=0.0000);针药组治愈率达97.50%,高于药物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3,P=0.006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针药组1例发生皮下小范围血肿,药物组1例皮肤起泡,2例感染。结论针药联合能有效治疗周围性小儿风寒型急性面瘫,改善患儿的面部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瘫(本文所论只限于周围性)又称面神经麻痹 ,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 ,其致病原因 ,祖国医学认为多因脉络空虚 ,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 ,致经气阻滞 ,筋脉纵缓不收所致。笔者近3年来用梅花针叩刺、穴位注射以及中药热敷、中药内服治疗本病 ,疗效满意 ,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共58例 ,其中男性23例 ,女性35例 ,年龄最大者68岁 ,最小者20岁 ,以35~45岁者居多 ,平均年龄42岁 ;左侧面瘫27例 ,右侧面瘫31例 ,伴瘫痪侧耳后乳突处压痛者25例 ,双侧咀嚼肌酸紧者44例。病程最短15个月 ,…  相似文献   

11.
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筋透剌并剌络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32例)比较,评估急性期、静止期和后遗症期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激素与针灸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灸、激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来住院及门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人105例。对其按治疗的方案分三组(各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及合并症相当,具有可比性):针灸组;激素组;针灸组+激素组;自就诊起观察病情一个月。结果:针灸组起效最快,有效率与针灸组+激素组相当,均较高;针灸组+激素组起效次之,有效率同针灸组;单纯激素组起效最慢,有效率最低。结论: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且能缩短病程,节约费用,是一种比较好的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组)、电针组和推拿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83.3%和80%(P<0.05)。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神经肌电图在特发性面瘫中临床评估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瘫的神经电图和肌电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特发性面瘫患者的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电图提示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肌电图显示患侧面神经募集型减弱,可见有纤颤电位和正锐波自发电位。结论: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有助于特发性面瘫定性及定量诊断,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5.
92例颅骨外伤性面瘫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92例颅骨外伤性面瘫的治疗,分析了面瘫程度、失神经支配程度、合并骨折、耳聋等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作者提出综合判定预后的指标,供制定治疗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用牵正散加味结合面神经肌肉分布取穴与传统取穴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牵正散加味结合面神经分布取穴与传统取穴电针治疗,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6.47%,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70.59%,二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牵正散加味结合面神经肌肉分布取穴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取穴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电针治疗面瘫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以面部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配合。结果:临床疗效有效率93.6%。提示:电针治疗面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温针足三里配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足三里配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足三里配中药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79%,对照组的愈显率为3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温针足三里配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面神经失神经支配程度与预后的关系及其机理。方法:应用神经兴奋性测试仪测试失神经支配程度。制作豚鼠颞骨内面神经麻痹(FP)模型,观察面肌功能恢复时间。透射电镜观察面神经的病理改变。结果:190例FP由恢复到临床治愈,失神经支配阴性组需(33.1±21.3)d;失神经支配Ⅰ度组需(63.3±12.4)d;失神经支配Ⅱ度组需(90.1±11.7)d;失神经支配Ⅲ度组需(210.2±37.5)d;4组间差异显著。压迫面神经5s,神经兴奋性传导恢复时间和瞬目反射恢复时间都是(60.7±45.3)h;15s组神经兴奋性传导恢复时间(982.6±36.6)h,瞬目反射恢复需(46±12)d;30s组神经兴奋性传导和瞬目反射无1只恢复到正常。电镜观察5s和15s组髓鞘板层开离,30s组髓鞘融解轴突破坏。结论:失神经支配程度是预后诊断的指标,并与髓鞘和轴突破坏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宣丽华教授运用脐针疗法分期论治贝尔麻痹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和访谈的方式,从病因病机、分期治法和治疗特点各方面总结宣教授运用脐针治疗贝尔麻痹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宣教授认为贝尔麻痹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风邪侵袭,急性期主要矛盾为风邪入络而致经气阻滞,治以祛风通络,脐针处方用山泽通气配合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