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近3年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脑膜炎败血黄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其耐药性状况,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用API20-NE对菌株进行鉴定;双纸片协同试验和增效试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双纸片协同试验及表型确认试验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产酶率为55.6%(40/72),其中金属β-内酰胺酶为37.5%(27/72),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19.4%(14/72),1株同时产金属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26.4%、33.3%、30.6%和33.3%.结论 增效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MBL菌株以及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ESBL菌株,方法简单,适合各等级医院.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利福平是治疗脑膜炎败血黄杆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76株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筛选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确证法进行。结果:临床分离的76株不动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7株(产ESBLs率为22.37%),对各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为主要耐药机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对提高感染治愈率及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效果。方法:选取接受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胆道感染患者89例,穿刺时将其胆汁标本送检实验室开展细菌培养试验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本次研究89例患者病原菌检出78例,检出率为87.64%,其中6例为混合细菌感染,构成比较大的是大肠埃希菌40株(47.61%)、肺炎克雷伯菌17株(20.24%)、肠球菌10株(11.90%);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菌株分别为17株(42.50%)及8株(47.06%);G(-)杆菌对于亚胺培南药物、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最低及最高,对其他抗菌类药物的耐药率也较高。结论: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经检验显示病原菌最常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肠球菌等,而对于是否能够产ESBLs的细菌菌株而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一般建议根据药敏试验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各种创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外科住院患者中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创面细菌培养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创面培养179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51株,占28.5%。(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95.8%、92.3%;头孢西丁、阿莫西林/棒酸的敏感率为53.8%、46.2%;对环丙沙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替卡西林/棒酸、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的敏感率依次为19.2%、16.7%、12.5%、12.5%、7.7%、7.7%;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0。 结论 创面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株多重耐药严重。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阿米卡星的敏感率高。临床应重视创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某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间临床送检各类标本进行培养,用CLSI/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法检测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007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为16.20%,2008年为25.80%,2009年为40.96%.标本主要分布于痰,咽拭子和尿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耐药性有明显的逐年增高趋势.它对亚胺培南呈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联合酶抑制剂的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对三代头孢菌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均出现较高耐药.结论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在不同的标本中.其检出率和耐药性正在逐年增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是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的较佳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小儿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0月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产ESBLs菌株临床药敏情况。结果: 产ESBLs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很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较高。结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应尽可能早的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内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梅里埃ATB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按CLSI标准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确证试验.结果 194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51株,检出率为26.29%,其中产酶菌株其对碳青酶烯类均敏感,对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为20.75%,对其它抗生素都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上检出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明显,细菌室应注重ESBLs的监测和报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ESBLs菌株在医院内播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患者标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用双纸片扩散试验从1997年我院患者标本中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测定它们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以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从正常为无菌部位的标本中分离的菌株产酶者占47%。体外药敏试验提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对亚胺硫霉素全部敏感,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对氧哌嗪青霉素,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及喹诺酮类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近三年的发生率和耐药状况,为防止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该酶的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对产ESBLs菌株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ESBLs细菌三年的总检出率为28.9%,2002年的检出率为25.0%,2003年的检出率为28.3%,2004年的检出率为32.4%,产ESBLs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仅亚胺培南为未发现耐药株.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亚胺培南仍可作为治疗ESBLs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实验室应注重产ESBLs细菌的监测和报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产ESBLs细菌的播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感染以及其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研究性分析。方法:利用酶抑制剂能够加快纸片扩散的方法来检测呼吸内科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同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公布的标准为基准,利用KB法来测定细菌对于临床上较为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情况。结果:经检验后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分离率为44%(110/250)。同时其能够高度耐受喹诺酮类以及头抱菌素第二、三代,但是对于氨曲南敏感的仅占55.5%,同时其对于碳青霉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产生耐药性的非常之重要的其中一个机制就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相关检测,同时应当给予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药物敏感性实验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366株大肠埃希菌和15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常见细菌中的检出率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传播.方法经头孢噻肟(CTX),氨曲南(AZT),复达欣(CAZ)初筛,分别用 NCCLS 确证试验检测ESBLS,并对产ESBLS菌株常用11种抗生素进行比较.结果产ESBLS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0.1%(55/183),27.3%(21/77).药敏分析表明:产 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最低.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于国内许淑珍、李智山报道的结果.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是治疗产ESBLS菌株的最佳药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氏菌的耐药性,以便对其进行有效临床监控和治疗。方法:利用纸片扩散法确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氏菌,并用Microscan Walk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NE21细菌鉴定板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药敏监测结果:50株大肠埃氏菌中对多种抗生素表现为高度耐药性,特别是对头孢第三代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头孢第四代抗生素(如马斯平)也表现为高度耐药性,但对泰能(亚胺培南)呈高度敏感。结论:泰能(亚胺培南)可作为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氏菌感染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郑楚玉  林章礼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5):1425-1427
目的:调查本院近年来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感染情况,以期临床医生在治疗这类病人中有参考价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痰液、咽拭子、气管分泌物等进行培养,并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鉴定及统计,并同时做抗生素抗菌分析.结果:2000年呼吸道中的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有182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2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15.9%.2001年的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共有213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共有5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25.8%.2002年有26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共有10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37.7%.统计显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较高耐药性,并有明显的逐年增高现象.统计显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对亚胺培南及特治星耐药率在5%及8%以内.对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其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较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低.结论:对呼吸道感染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病人,应警惕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存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的病人,其菌耐药性高,抗生素耐药性广泛,治疗时应参照抗菌谱治疗.亚胺培南及特治星对其耐药性较低,是治疗较为理想的药物.对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病人,抗生素耐药性也有逐年增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出的细菌菌群和耐药性,为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手工方法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MIC)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分离出的2616株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4.63%,革兰氏阴性菌占49.77%。常见的G+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球菌;常见的G-菌主要为大肠埃西菌、克雷伯菌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1.0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占52.1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占10.34%。结论:临床医生了解细菌菌群和耐药性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安全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情况.方法 应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产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 分离到69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最高(46.38%),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率43.48%,头孢他啶30.43%、头孢吡肟33.3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4.78%.三维试验结果54株(78.3%)产β-内酰胺酶,其中9株单产AmpC酶(头孢菌素酶),8株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7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20株不能被氯唑西林和克拉维酸联合抑制.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特别是出现了泛耐药的菌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的β-内酰胺酶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防与控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方法:建立和完善对多药耐药菌的监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切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传播途径。结果: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的发生。结论:采取综合预防与控制措施,可有效预防控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彭健新 《吉林医学》2011,(18):3684-3685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状况及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AmpC酶测定采用三维试验法,ESBLs测定采用纸片法。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AmpC酶阳性为15.5%(26/168),ESBLs阳性为41.7%(70/168)ESBLs和AmpC同时阳性为4.8%(8/168)。AmpC阳性菌株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类药物耐药率超过70%,ESBLs则超过60%,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头孢派酮/巴坦次之。结论:AmpC酶和ESBLs是导致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两类主要酶,亚胺培南是治疗由产AmpC酶和/或ESBLs菌引起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韩晶 《中外健康文摘》2012,(37):116-117
目的对本院检出的革兰阴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状况及药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对本院从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间从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的药敏实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ESBLs的菌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造成的感染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实验室应加强对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监测与报告,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治疗肠杆茵科细茵时,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抗生素及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9.
泌尿系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率及耐药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贞妮 《右江医学》2007,35(2):196-197
泌尿系感染(UTI)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以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为主,由于临床广泛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使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日趋严重,给临床用药治疗带来了困难。为了解UTI的肠杆菌细菌的产酶率及耐药状况,我们对引起UTI的106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了菌群分析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及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材料1.菌株来源106株菌自2005年10月-2006年11月从临床送检UTI的中段尿标本中分离。质控菌株为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海淀医院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率及其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ESBLs的检测采用NCCLS确证试验,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结果大肠埃希菌109株,产ESBLs者63株,阳性率为57.8%。上述产ESBLs林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亚胺硫霉素的耐药林少见。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故应重视产ESBLs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