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老年血管性痴呆和脑梗塞患者载脂蛋白E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血管性痴呆和脑梗塞患者载脂蛋白E的多态性分析周珂余绍祖王国瑾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了20例血管性痴呆(VD)和24例脑梗塞(CI)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多态性,探讨apoE在这两种疾病中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陶东霞马兰王璐顾莹侯丹丹孙虹王馨慧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6):145-147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VD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对症处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出院时简易智力测试量表(MMSE)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结果入组时两组患MMSE评分、FMA评分、FAQ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FA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VD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改善患者运动、认知、社会功能等。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血管病变所致的痴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意识状态,使智能、情感、语言、行为功能等不同程度受损,其康复护理措施有情感障碍护理、血压监测、药物干预、饮食、肢体、语言、安全等方法,可促进病人恢复,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6.
梅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2):1173-1174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汤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诊断为VD的10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根据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评分高低分为A1组和A2组两亚组,口服自拟中药益肾化瘀汤。B组根据BSSD评分分为B1组和B2组,用石杉碱甲(哈伯因)片,A、B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痴呆症状的变化,并对病人的血液流变学、事件相关电位(ERP)中P300进行观察。结果A组的综合疗效为77.9%,与B组的66.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智能评分,痴呆程度较轻的A1组与B1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与6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1组与B1组治疗后BS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痴呆程度较重的A2组与B2组治疗后BS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及P300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对VD有治疗效果,尤其对痴呆程度较轻的VD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老年血管性痴呆血液流变学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性痴呆是我国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及神经心理学检测并结合影像学改变作出综合性判断。为研究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情况,我们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检查了350例脑梗塞患者,对其中老年梗塞180例患者(痴呆组58... 相似文献
8.
戴富林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4,15(3):106-108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征。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血管性痴呆有了很多新的见解。本文介绍近年来在分类和诊断标准方面的有关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铭勋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1994,(2)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都是与老年有关引起痴呆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尤以对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做出了较科学的论证,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很值得国内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的镜像书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的镜像书写。方法共测定老年性痴呆患者33例和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并分别以文化程度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全部进行利手测定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总体衰退量表测定,并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中书写部分进行检查。老年性痴呆组和血管性痴呆组用Hachinski缺血量表进行检测。结果老年性痴呆组有镜像书写者17例(51.51%),血管性痴呆组中有镜像书写者23例(76.60%),相对应的对照组镜像书写分别为2例(6.06%)和7例(23.30%)。老年性痴呆组与血管性痴呆组镜像书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性痴呆组的镜像书写程度〔(5.69±3.74)%〕比血管性痴呆组〔(3.75±2.99)%〕重(P<0.05),但前者的文化水平比后者高,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2.52±4.12)年和(9.97±3.53)年。结论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患者镜像书写的发生率较健康老年人高。镜像书写可作为脑功能衰退的筛选检查,其结果可提示痴呆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补肾方、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海马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以尼莫地平为阳性对照组,观察补肾活血方、补肾方、活血方3组小鼠水迷宫法行为学及脑海马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加(P<0.01),脑海马明显缺血损伤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学习成绩和记忆成绩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脑海马病理组织学表现明显改善;各治疗组比较,补肾活血组的学习和记忆成绩以及在改善病理组织学方面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或P< 0.01),补肾组和活血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活血方、补肾方、活血方均可通过减轻脑海马缺血性损伤,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且补肾活血方优于补肾方与活血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煎服,胞磷胆碱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两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补阳还五汤组药量为50g/(kg·d),尼莫地平组药量为20mg/(kg·d),共给药30d。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均给予蒸馏水1mL/100g灌胃。治疗后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行为能力,以HE染色、Nissl染色检测其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7.67s±3.42s、8.76s±4.03s、29.56s±13.28s、16.96s±7.06s、20.16s±8.89s;探索次数分别为:16.86/min±5.37/min、14.42/min±4.01/min、4.26/min±0.80/min、8.96/min±1.30/min、8.74/min±2.52/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平均探索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平均探索次数显著增加(P0.05)。光镜观察显示,补阳还五汤组和尼莫地平组均可见海马CA1区神经元脱失现象明显减轻,数目增多,神经元丢失率明显降低。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血管性痴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服用醒脑启智胶囊,对照组服用舒血宁片(银杏叶提取物),6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病人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R)积分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ADL-R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MMSE和ADL-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还可显著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启智胶囊不仅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认知功能,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可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减少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益脑灵汤治疗老年期痴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期痴呆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自拟益脑灵汤,对照组用吡拉西坦(脑复康),采用随机双盲给药;按长谷川痴呆量表统计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P〈0.05);治疗组在记忆能力的提高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益脑灵汤治疗老年期痴呆优于脑复康。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传统痴呆定义的束缚,目前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不能发现非痴呆的认知障碍,也难以与混合性痴呆相区别,更不能促进血管性痴呆的防治。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则可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危险因素和脑血管病变有关的各种程度的认知障碍,促进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生化机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由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较Alzheimer病有更高的防治价值,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兴奋性氨基酸等神经递质,生长抑素、血管活性物质等神经肽,自由基以及某些激素均参与了学习记忆过程,并可能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痴呆的血管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焰生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5,13(9):668-671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不仅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也是Alzheimer病的危险因素,这对于预防和控制目前尚无根治手段的痴呆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和医学意义。各种血管危险因素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和脑血流而引起痴呆。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包括预防和对症治疗。对症治疗的药物涉及多种作用机制,包括胆碱酯酶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微循环改善和神经保护等。文章从循证医学角度,对证据级别较高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以阐明血管性痴呆治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管性痴呆(VaD)的定义和临床诊断标准逐渐建立。已有2个很好的工具可用于VaD的诊断———NINDS-AIREN和ADDTC。尽管NINDS-AIREN和NINCDS-ADRDA标准可用来区分单纯性VaD和单纯性Alzheimer病,但VaD与Alzheimer病的鉴别以及混合性痴呆的诊断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系列研究已证实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VaD的作用,它不但能改善认知功能,而且还对脑功能恢复也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