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9例子宫内膜癌标本、48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和51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标本作为回顾性分析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三种标本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对比分析雌孕激素受体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现出高阳性率(43.04%),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阳性率(27.08%)和增生内膜组织中的阳性率(39.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蛋白阳性表达率(21.16%)显著高于G2级、G3级子宫内膜癌阳性表达率(34.78%和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手术病理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蛋白阳性表达率(51.52%)显著高于Ⅱ、Ⅲ、Ⅳ期阳性表达率(37.50%、29.41%和4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表达患者的术后累积生存率(86.67%)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的术后累积生存率(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56,P<0.05)。结论: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预后观察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hTER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端粒酶hTERT基因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内膜癌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3例子宫内膜癌、36例绝经期子宫内膜及 3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标本进行端粒酶hTERT、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检测 ,同时与正常增殖期 ,分泌期子宫内膜进行对照。结果 hTER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内膜病变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hTER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与病理分级及雌、孕激素受体ER ,PR呈负相关。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端粒酶hTERT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端粒酶hTERT与ER ,PR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9例子宫内膜癌和12例转移灶组织中ezrin和flt-1蛋白的表达,选择不典型增生14例,单纯、复合性增生20例和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15例作为对照.结果 ezrin蛋白在正常内膜,单纯、复合性增生, 不典型增生和内膜癌四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典型增生组ezrin的表达高于单纯、复合性增生,内膜癌高于不典型增生.多数正常和增生腺上皮细胞不表达ezrin,而大多数不典型增生和内膜癌细胞表达ezrin,且为细胞浆和细胞膜弥散着色,差异有显著性.内膜癌中,深肌层浸润组ezrin的表达高于浅肌层或无肌层浸润组(P<0.05).flt-1在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内膜,内膜癌中flt-1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级升高而降低(P<0.05).内膜癌中ezrin与flt-1的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ezrin与雌激素受体(ER)间存在负相关.结论 ezrin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检测Galectin-1及Galectin-9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两者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20 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51例,所有标本均在同一条件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Galectin-1及Galectin-9表达进行检测。结果:Galectin-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70.0%、90.2%;Galectin-9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75.0%、78.4%。Galectin-1及Galectin-9在子宫内膜腺癌组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子宫内膜腺癌组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1在子宫内膜腺癌不同组织分级、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间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Galectin-9 表达强度在子宫内膜腺癌不同组织分级、病理分期、是否伴淋巴结转移与肌层浸润程度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alectin-1及Galectin-9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过程相关,相对于Galectin-1,子宫内膜组织中Galectin-9的表达变化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更密切,可作为对子宫内膜癌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的指标之一,对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γ(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sγ,ERR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Rγ和ERα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ERRγ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R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Rγ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关(P>0.05)。然而ERRγmRNA在ERα阳性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Rγ子宫内膜癌中呈现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程度有关,提示ERRγ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取江西省肿瘤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的子宫内膜石蜡包埋组织104例,其中子宫内膜癌组织56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利用免疫组化检测上述各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PCR法扩增子宫内膜癌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GFR基因外显子19、21序列并测序检测其突变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73.2%(41/56)vs 30.0%(9/30),P<0.01]及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73.2%(41/56)vs 44.4%(8/18),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G3级子宫内膜癌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G1级[81.8%(9/11)vs 66.7%(12/18),P<0.01]及G2级[81.8%(9/11)vs 74.1%(20/27),P<0.05],在肌层浸润>1/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组[86.8%(33/38)vs 44.4%(8/18),P<0.01]。但EGF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发现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GFR基因外显子19有G2281A突变,而外显子21无突变。结论:EGFR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子宫内膜癌组中存在EGFR外显子19的G2281A点突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miR-10a 及 let-7i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组织40 例、子宫内膜不 典型增生组织2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采用多聚腺苷酸加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A)-RT-qPCR] 测定miR-10a 及 let-7i 在三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将结果与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iR-10a 在子宫内膜癌 组织中高表达(高于正常及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P<0.01);在病理分级为3级的患者中高表达(高于1+2级者); 在Ⅲ+Ⅳ期患者中高表达(高于Ⅰ+Ⅱ期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高表达,在深肌层浸润(浸润深度≥1/2)的患者 中高表达;差异显著(P < 0.05)。在不同年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是否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其 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et-7i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低表达(低于正常和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P < 0.01)。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0a 表达上调,let-7i 表达下调,miR-10a 可能参与并促进了子宫内膜癌的侵袭 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2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MMP-2,TIMP-2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MMP-2,TIMP-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MP-2和 TIMP-2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2/TIMP-2阳性表达面积比值随着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肌层浸润的加深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逐渐增高。结论 MMP-2与TIMP-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 MMP-2/TIMP-2表达的不平衡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γ(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sγ,ERR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Rγ和ERα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ERRγ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R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Rγ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关(P〉0.05)。然而ERRγmRNA在ERα阳性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Rγ子宫内膜癌中呈现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程度有关,提示ERRγ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laudin-4和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子宫内膜癌和28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中claudin-4和MMP-2表达并作相应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中claudin-4 和MMP-2表达均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claudin-4和MMP-2高表达均与癌组织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组织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claudin-4与MMP-2呈正相关(r= 0.53,P<0.05).结论:claudin-4和 MMP-2高表达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发生和发展,claudin-4和 MMP-2表达可能是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基质溶解素2(MMP-10)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病变的浸润程度、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等的关系,探讨MMP-10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病、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2例子宫内膜腺癌、12例非典型增生、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10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1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2%(32/42)、33.3%(4/12)、0%(0/12)。MMP-10的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每两组的统计学检验显示MMP-10在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10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临床分期均有关(P〈0.01)。结论:MMP-10有可能作为子宫内膜腺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zr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Ezrin的表达,所有实验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zrin异常阳性表达率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别为21.4%、25.0%、44.4%、70.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普通导管增生组(21.4%)与不典型增生组(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导管内癌组(44.4%)与浸润性导管癌组(70.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增生组(23.1%)与乳腺癌组(64.6%)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浸润性导管癌中,Ezrin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同时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多,Ezrin异常阳性表达率增高(P〈0.05)。结论:Ezrin高表达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等预后指标有关,提示检测Ezrin可作为判定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MP-2和E-cadherin蛋白在食管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的发生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食管癌组织、21例不典型增生组织、24例正常组织中MMP-2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MMP-2和E-cadherin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各项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MMP-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0.00%(18/45),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8.10% (8/21),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率为4.17%(1/24),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55.56%,15/2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6.67%,3/18);有纤维膜浸润组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8.57%,17/35)明显高于无纤维膜浸润组(10.00%,1/10)。E-cadherin蛋白在正常的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阳性表达为100% (24/24),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15/2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89%(13/45),较前两组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与MMP-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χ2=4.615,r=-0.793,P<0.05)。结论:MMP-2蛋白的高表达和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在食管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MMP-2与E-cadherin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扭曲蛋白(Twist)、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9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40例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wist、ERα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wist、ERα阳性率分别为56.7%、42.5%、5%和53.3%、62.5%、90%。Twist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Twist与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和ERα呈负相关(r=-0.279,P=0.008)。结论:Twist高表达、ERα低表达及两者的负相关关系暗示了它们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OX-2和MMP-9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COX-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76.9%(40/52),MMP-9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COX-2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MMP-9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48,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高表达,且两者具相关性。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如殳达匕调,增加孚嘣塘细胞的侵袭力,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扭曲蛋白Twist和maspin在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典型子宫内膜增生、40例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maspin的表达。结果:在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maspin阳性率分别为10%、37.5%和52.5%,12.5%、42.5%和43.8%。Twist在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与组织学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和maspin没有显著相关(r=0.322,P=0.056)。结论:在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和maspin蛋白表达不同,表明它们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展中的潜在功能,可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MMP-9和Ezrin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脑胶质瘤、10例正常脑组织中两者的表达.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MMP-9和Ezrin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0% (37/50)和60.00% (30/50);正常脑组织为0、10.0% (P <0.05).两者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之间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脑胶质瘤组织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与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有相关性,二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9高表达可能与胶质瘤发生有关,且与胶质瘤的浸润、发展、转移有关,Ezrin基因突变或缺失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再生基因Ⅳ(RegⅣ)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eg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方法 检测 13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25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3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Reg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RegⅣ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3/31)、32.0%(8/25)和60.1%(8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gⅣ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RegⅣ表达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RegⅣ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指导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