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早期需积极治疗。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我院2003-01~2006-12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0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其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1]不伴其他疾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52例,B组为对照组。两组资料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日龄、出生体重、性别、血型、黄疸时间等因素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表1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x-±s)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出生体重(kg)入院日龄(h)黄疸时间(h)<24 24~48血…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红细胞、血红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很多,新生儿溶血病是常见病因之一,其中又以ABO溶血病多见,可引起早期红细胞大量溶血破坏,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而出现黄疸,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产生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故早期诊断及干预相当关键。临床上ABO溶血病可通过血清免疫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正>新生儿溶血病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更为常见,主要特点为黄疸出现时间早,胆红素峰值高,病程迁延时间较长,常伴有贫血等,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于2014年12月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的指导下[1],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做相应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新指南在我院新生儿ABO溶血病治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中最多见的一种,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病例可出现重度贫血、黄疽及核黄疽,甚至死亡。我科自1989年~1997年5月收治新生儿ABO溶血病共57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l诊断标准(l)ABO系统母子血型不合,结合临床表现;(2)血清学检查: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或抗体释放试验阳性者。仅游离抗体阳性不作为ABO溶血病确诊依据[fi。本组病例共57例,其中母血型O型,胎儿A或B型55例(96.5%);母A型,胎儿AN型2例(3…  相似文献   

5.
蒋利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7):1814-1815,1817
目的研究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及治疗。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7月桂林市中心血站采用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及吸收放散试验对7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进行实验诊断,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患儿进行治疗。结果在7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ABO新生儿溶血病67例,占94.36%;其中需换血治疗3例,占ABO新生儿溶血病中的4.47%;RH(D)新生儿溶血病4例,占5.64%,均行换血治疗。结论部分ABO新生儿溶血病患者需进行换血治疗,RH(D)新生儿溶血病全部需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52例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儿中ABO溶血病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所有患儿间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临床检查结果的差异,研究可能影响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52例新生儿中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有30例(57.69%),发病率较高;(2)通过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体质量、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GB)、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及出生时间均可能为影响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相关因素;(3)通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HGB、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及出生时间为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较高,患儿出生时间、HGB浓度和相关胆红素的表达水平可为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早期出现黄疸症状的患儿,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及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溶血三项试验,并分析结果,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对21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盐水法检测ABO、Rh血型,并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对胆红素增高的患儿和母亲血型为O、婴儿为A/B型者,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检测,分析其构成比,统计不同母婴血型组合与HDN的关系,并观察ABO-HDN与检测日龄的关系.结果 216例新生儿胆红素浓度增高患儿样本中,确诊患者89例均为ABO血型系统不合所致,阳性率为41.20%,ABO-HDN与新生儿的A或B型的型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日龄与HDN的阳性率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早期对母子ABO血型不合黄疸患儿进行溶血三项及其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为临床ABO-HDN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溶血病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院2001年1月-2005年7月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56例ABO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因黄疸住院的患儿中新生儿ABO溶血病占38.0%(356/937)。发病高危因素为O型血母亲生产的A或B型血新生儿。常见临床表现是黄疸,部分患儿合并吃奶少、嗜睡、水肿、贫血等。平均住院时间为(8.5±4.5)d。预后不良3例(0.84%),均转外院(其中2例换血治疗)。356例生后1月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的常见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利于疾病恢复,可防止感染、核黄疸及严重贫血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溶血病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院2001年1月-2005年7月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新生儿溶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造成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病例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院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血清胱抑素C(CysC)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第一诊断收住院,最后确诊"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病例106例和同期分娩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水平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溶血组血清胱抑素C检测结果较健康组高(P<0.05),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开展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对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产生抗胎儿红细胞抗原的免疫性抗体免疫球蛋白(Ig )G ,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新生儿红细胞破坏所致的同族被动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溶血病仅发生于胎儿与早期新生儿,可导致死胎、死产、胎儿水肿、胎儿贫血及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可并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我国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约占 85 .8%,Rh 血型不合溶血病约占14 .2%[1 ].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有效的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采用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9例,取得满意疗效,并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现将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13例,女6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16例;<2 500 g 1例,~4000 g 18例;年龄为20min~11 d;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病因:ABO溶血病5例,RH溶血病8例,败血症2例,其它4例;合并重度贫血2例,胆红素脑病5例(均为外院转入);换血日龄:生后2 h~11 d;住院天数3~11 d。2)换血指征:①新生儿RH溶血病,②经综合治疗后血清胆红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出生后1 d、2 d、3~5 d入院的诊断为ABO溶血病的新生儿进行临床回顾性分组研究,其中33例患儿(A组)给予大剂量IVIG(1 g/kg),33例患儿(B组)给予小剂量IVIG(0.4 g/kg),31例患者(C组)未使用IVIG,作为临床对照组。观察各组出生后1 d、2 d、3~5 d入院的新生儿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在1 d、2 d、3~5 d入院的患儿,血清TBIL水平逐渐升高;经过24 h、48 h的治疗,A组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IVIG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血清TBIL水平,减少黄疸及其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中,抗AB检出率及患儿血型分布特点。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入院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液标本进行“三项试验”。结果在1235例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检出抗AB阳性共245例,检出率为19.84%;其中A型患儿167例,占抗AB阳性病例中的68.16%;B型患儿78例,占抗AB阳性病例中的31.84%。结论南昌地区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中抗AB阳性的检出率为19.84%,其中有91.43%的病例年龄集中在出生一周内,抗AB阳性的A型患儿明显多于B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ABO溶血病10年病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为 ABO血型不合所致 ,以往传统方法待出现病理性黄疸后查母子血型 ,证明ABO血型不合 ,再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因诊断过晚而造成重度黄疸增多。自开展溶血 3项检查以及静脉用免疫球蛋白以来 ,ABO溶血病发现早 ,治疗及时 ,黄疸轻 ,降低了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从而减少了听力、智力及神经系统等后遗症。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诊治 ABO溶血新生儿5 6例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组 2 4例 ,占同期产科出生儿 0 .175 % ;B组 32例 ,占 0 .70 6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 1。表 1…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亲和婴儿的血型不和而引起的一种溶血病,最常见的有ABO溶血症和Rh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病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及新生儿死亡。换血疗法可及时去除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胆红素浓度,可有效减少核黄疸的发生,特别对重型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效果显著。我科于2007~2009年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病3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了解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发病率、血型模式并对溶血三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院及外院送检的母婴ABO血型不合病例227例,检测患儿及母亲的ABO血型及新生儿的溶血病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表明,新生儿ABO溶血病共186例,占所有病例的81.94% (186/227),O-A与O-B两种母婴血型模式的发病率经卡方检验P>0.05.186例阳性病例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占59.14% (110/186),游离抗体试验阳性者占84.78% (156/186),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者占94.62% (176/186).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高,以母亲O型、患儿A/B型为主,O-A与O-B两种母婴血型模式的发病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溶血三项试验敏感性高,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黄疸对新生儿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儿ABO溶血病72例,据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两组。黄疸高峰期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比较,血清胆红素≥205μmoll/L,NBNA异常率升高;胆红素水平与NBNA评分呈直线相关。NBNA失分项目包括视、听定向力评分。结论:NBNA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脑功能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