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化性渍疡的临床用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廖振尔  叶俊鹏 《新医学》2002,33(11):688-689
1引言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的发生和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相似文献   

2.
<正>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C),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临床上常表现为不同程度和性质的中上腹疼痛、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主要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 odenal 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常爱琴 《临床医学》2000,20(11):22-2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我们对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DU)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消化性溃疡(recurrent peptic ulcer)也称复发性溃疡,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术后的后期并发症,其病因、诊断和治疗均较复杂。就复发性溃疡而言,并发于十二指肠溃疡术后者约占95%,胃溃疡术后很少发生,约占5%。复发性溃疡发病原因多与首次手术的术式有关,如十二指肠溃疡术后溃疡复发,据统计以单纯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发病率最高(30~50%),其他依次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10~20%)、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引流术(10~15%)、单纯胃大部分切除(2~5%)、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窦切除术后最低仅0~2%。因此合理选择首次术式和掌握手术操作原则将有助于减少复发性溃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新医学》1991,(9)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是胃肠道常见疾病,约有10%人在其一生中曾患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因而对健康、劳动力和经济影响很大,这就显得加强对本病的防治更是重要。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但也包括食道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处等,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两者之比约为3:1。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平均晚10年。本病以秋冬和冬春之交好发,男性多于女性。1消化性溃疡的分类 按溃疡部位通常分为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进一步分为壶腹部溃疡和壶腹后溃疡,胃溃疡可细分为胃角溃疡、小弯溃疡、幽门溃疡以及高位贲门部溃疡等。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又…  相似文献   

8.
郭茂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9):2487-2488
目的了解巴南地区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特点,以便有效预防其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和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资料。结果 13 518例患者中共检出消化性溃疡1 72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1 129例,胃溃疡(GU)473例,复合性溃疡(CU)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男女比例为1.96∶1,平均年龄为(43.5±6.4)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50岁以下居多;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以50岁以上居多。检出率以秋冬季和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结论巴南地区消化性溃疡病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多,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最少,男性高于女性,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患者仍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患病人群,与不良嗜好、生活无规律及精神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炎     
乔传虎 《临床医学》1995,15(5):16-18
十二指肠炎(Duodenitis, DI)是一种常见病,内镜检出率为6~41%。目前对DI的认识尚不统一。现就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1分类 特异性DI:指伴发于各种疾病者。除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外,有些细菌、病毒、寄生虫和霉菌感染;胰腺及胆道炎症、肝炎、门脉高压和溃疡性结肠炎等十二指肠邻近器官疾患;心肌梗塞、克隆氏病、脑外伤、大面积烧伤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均可伴发DI。 非特异性DI:又称原发性DI。可能与进刺激性食物、饮酒和药物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消化道疾病。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黏膜的美克尔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近年研究发现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亦有关。本病绝大多数(90%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又以十二指肠最多见,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深入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1.
郭国全  王慧钦 《临床荟萃》1993,8(13):592-593
消化性溃疡(pepti ulcer,PU)是一种常见病。约有10%~12%的人在其一生中曾患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关于PU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本病为一多病因疾病已被公认。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成功地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HP),并指出与慢性胃炎有关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P不但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密切,而且该病原菌已成为PU的一个病原体。在第4届东京国际幽门螺旋杆菌会议上,已经确认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近两年来,人们不再怀疑HP为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因,从而对PU的认识和治疗产生了一次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HP感染,约94%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和约84%的胃溃疡患者胃窦黏膜活检出HP感染[1]。克拉霉素、质子泵抑制剂与阿莫西林合用已被国内消化学界推荐为根除HP的主要方案[2]。现对本院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多发病、常见病,约10%~20%的人一生中会患消化性溃疡。通常说的消化性溃疡常指胃、十二指场球部溃疡,我国各地区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发病原因与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精神、相关疾病等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胃酸分泌异常、胃排空及十二指肠运动异常、粘膜屏障减低等均有关,尤其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故本病在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宁胃消溃疡汤在名中医曾广琥主任医师指导下完成组方,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疾病包括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心身疾的代表性疾病。因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作用有关,故得此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因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一般认为约10%以上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以及幽门螺杆菌的存在是损害胃粘膜和形成溃疡的主要因素.我院消化内科自1998年至2000年7月间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与用法莫替西治疗21例,经比较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自2008年6月~2010年12月,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女性激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早为人们所关注。但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在男性显著地高于女性,那么男性激素与消化性溃疡间是否相关,性激素在男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本文报道我院1983年收治的30例男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浆睾酮(T)、孕酮(P)和雌二醇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胃肠道疾病有关,是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与复发因素之一.HP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慢性胃炎患者有95%感染HP[1].现将我院近年来应用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     
《临床误诊误治》2021,34(3):F0002-F0002
1流行病学特点消化性溃疡通常是指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胃肠道部位,包括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和含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为全球性常见病和多发病。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而胃溃疡则多见于中老年;前者发病高峰年龄一般比后者早10年。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的发病率比值为3∶1。无论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好发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