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在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和2015年病区县改炉改灶,地氟病相关知识、农作物干燥方式以及重点人群地氟病防制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抽样对比。结果病区县炉灶改灶率为99.61%,家庭主妇地氟病防制知识知晓率由8.6%提高到92.59%,学生地氟病防制知识知晓率由15%提高到95.87%,农作物正确干燥率由34.5%提高到94.7%。结论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升了人们氟中毒相关知识知晓率,改良了农作物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贵州省不同经济条件地区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地氟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燃煤型地氟病流行区分别抽取经济条件好、中等、差的村各1个,开展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在每个村单纯随机抽取30户家庭调查燃煤型地氟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家庭炉灶使用情况及粮食干燥、淘洗等相关行为生活情况。结果家庭户主的地氟病知晓率分别为83.6%,较干预前的38.0%有明显提高;农户家庭炉灶正确使用率为由干预前的48.8%提高到85.8%;玉米正确干燥率由干预前的16.6%提高到86.0%,玉米食用前淘洗率也由干预前的34.5%提高至9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目标人群及家庭的认知和行为得到明显转变,全部干预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针对各村所采取的健康教育措施适合自身实际,效果显著,可供其他同类病区参考。  相似文献   

3.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中国特有的地氟病类型,由于当地燃煤中有较高氟含量,通过烘烤粮食、取暖等方式污染食物和空气,导致人体发生慢性氟中毒[1].贵州是人群最多和病情最重的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1-2],近年来,各级相关部门对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过改良炉灶、健康教育和改善卫生条件等综合措施来防治地氟病,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3],极大地减少了新病人的产生,并对地氟病患者病情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贵州省燃煤型地氟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在省内12个燃煤型地氟病流行县开展了防病健康教育,每个县选择3个项目乡,每个项目乡在中心小学4~6年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在每个项目乡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12个项目县小学生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69.07%(2238/324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4.75%(3070/3240),平均提高25.68个百分点;家庭主妇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64.26%(1417/2205)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89.16%(1966/2205),平均提高24.9个百分点。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育龄妇女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为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卫生习惯打下了基础,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嘉禾县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亮  李淑芳  李刚文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537-2538
目的了解嘉禾县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宣传教育的效果,为以后防治该县燃煤型氟中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一般调查问卷对5所学校5年级学生及周边育龄妇女在健康教育前后都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5年级学生获得地氟病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宣传单、墙报、标语,占52.00%,其知晓率为54.8%;育龄妇女获得地氟病知识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医生和防保人员的讲解,占46.67%,其知晓率相对较低,只有46.2%;而且不同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学生和育龄妇女对地氟病防治的相关知识的了解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未进行健康教育前对地氟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进行健康教育后对其知晓率有大幅度的提高。要预防地氟病就应该加大宣传和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健康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市地氟病病区健康教育宣传的情况,对我市10个区县根据不同病区类型进行了学生和居民的地氟病健康教育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为防治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隆回县改灶降氟同时施以健康教育干预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的效果。方法以问卷方式了解居民实施改灶降氟和健康教育干预三年前后的防氟知识知晓情况,抽样调查其三年前后炉灶使用情况和食品烘烤情况,实验室检测其三年前后玉米和辣椒的氟含量情况。结果三年后地氟病防治知晓率由原来的29.6%上升到81.9%,炉灶的正确使用率由32.9%上升到97.3%,食品烘烤率由79.6%下降到22.3%,辣椒、玉米的含氟量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改造降氟的同时施以健康教育干预三年,效果显著,该方法对控制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切实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洛阳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项目干预效果,为制定地方病控制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健康教育开展效果;了解改炉改灶工程运行状况;测定玉米、辣椒氟含量。结果儿童氟斑牙患病人数1 758人,氟斑牙患病率为36.36%。项目实施后,病区改炉(灶)率为100.00%,炉(灶)合格率达到86.25%,对改炉(灶)满意率为86.25%。通过健康教育,小学生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49.27%升高到90.83%(χ~2=42.000,P0.001);家庭户主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53%升高到87.3%(χ~2=27.524,P0.001);自然晾晒辣椒行为形成率由60.53%提高到96.79%(χ~2=39.060,P0.001);密闭保存粮食行为形成率由44.96%提高到90.24%(χ~2=46.154,P0.001);烟囱出屋率由0%提高到88.69%(χ~2=160.360,P0.001)。项目实施后,病区玉米氟含量和辣椒氟含量均下降(t'=2.1998~32.8250,P=0.001~0.05)。结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效果良好,提高了居民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进了目标人群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形成,降低了居民氟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普及相关地方病防治知识,增强人群的防病意识,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每个项目县按病种选择3个项目乡,每个乡在中心小学4~6年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上述项目乡,每乡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每个乡选择5年级30名学生,3个村各选择15名家庭主妇进行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前,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8.04%(2189/2805),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3.55%(1026/1395),小学生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0.62%(572/810),家庭主妇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61.73%(250/405);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4.37oA(2633/2790),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0.97%(1269/1395),较干预前分别提高16.33%、17.42%,小学生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3.33%(756/810),家庭主妇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8.39%(358/405),较干预前分别提高22.71%、26.66%。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方病防治知识得到显著提高,达到项目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珙县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后的防治成效。方法对珙县2002-2008年地氟病相关项目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学处理,并对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和氟斑牙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8年的玉米氟、辣椒氟下降明显,尿氟排泄量也大大降低,2008年中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和氟斑牙指数明显低于2002年。结论珙县燃煤型地氟病病区采取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但辣椒和腊肉氟含量较高,建议加强地氟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改变辣椒和腊肉的储存方式,使病区群众尽快远离地氟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mitochondrial DNA copy number,mtDNA-CN)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地氟病)的关联。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在贵州省典型燃煤型地氟病病区毕节市选择482例燃煤型地氟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在非病区长顺县选择21...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20年,我国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除饮茶型地氟病之外,饮水型地氟病和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部分地区已经达到了消除水平。目前,地氟病防治已经从如何落实防治措施转向如何纠正健康损害,但三个主要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一是氟暴露导致的多器官系统损伤的特点和程度需进一步明确;二是氟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辽宁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农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对辽宁省饮水型地氟病病区546名农民的生命质量进行测量并对个体得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在辽宁省饮水型地氟病病区中生活的农民其生命质量被判定为差、一般和良好的分别占65%,20%和15%.结论 生活在辽宁省饮水型地氟病病区中的农民其生命质量总体较差,应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农民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邹城市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以后防治该市饮水型氟中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地氟病防治知识一般调查问卷对5所学校5年级学生及周边育龄妇女在健康教育前后都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5年级学生获得地氟病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宣传单、墙报,占43.82%,其知晓率为61.78%;育龄妇女获得地氟病知识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医生和防保人员的讲解,占41.08%,其知晓率为64.44%,而且不同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学生和育龄妇女对地氟病防治相关知识的了解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未进行健康教育前被调查对象地氟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进行健康教育后其知晓率有大幅度的提高。提示要预防地氟病就应该加大宣传和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06-2010年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的现况、变化趋势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制定地氟病防治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每年1次对4个监测县监测病区8 ~12岁儿童氟斑牙、儿童尿氟、玉米、辣椒氟含量及病区改灶降氟措施完成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6-2010年监测县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49.21%下降到21.52%,年平均患病率下降了27.69%,氟斑牙指数下降了71.82%;尿氟呈下降趋势,尿氟几何均值在0.73 ~1.13之间;氟骨症平均检出率13.03%;玉米含氟量均值下降了72.05%,辣椒氟含量均值下降了86.07%,但辣椒单份样品达3 309.3 mg/kg,属于严重超标;实施改灶后,空气氟明显下降,日均浓度达到国家标准;4县改灶完成率65.38%,炉灶完好率为81.88%.结论 2006-2010年四川省燃煤型地氟病监测点病情明显下降,应继续认真落实防治措施及做好改炉灶后期维护工作,改变病区居民海椒干燥方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等是有效控制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古蔺县地氟病区中小学燃煤型地氟病防治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为地氟病进一步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古蔺县地氟病区4065名中小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地氟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37.11%;知晓率最低的三个知识点分别是"严重氟骨症引起的表现(5.75%)"、"卫生炉灶高出屋脊的高度(20.18%)"、"地氟病主要表现(29.23%)";调查对象目前地氟病防治知识来源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医生41.1%、学校老师41.1%、宣传途径37.8%,调查对象希望获得地氟病防治知识的途径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医生56.2%、学校老师39.1%、宣传途径36.8%。结论古蔺县中小学生的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获取健康知识途径少,迫切需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农村地区开展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的效果,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选取3个乡镇作为调查点,进行地氟病健康教育干预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农村居民、学生对地氟病主要症状、原因、预防措施的知晓率高于干预前。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农民和学生的地氟病防治知识,改善相关行为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改良炉灶防治燃煤型氟中毒后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病区改良炉灶后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在2010年落实改良炉灶的病区单纯随机抽取3个村开展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每个村单纯随机抽取10户家庭户和4年级1个班学生调查燃煤型氟中毒知识知晓情况、家庭户炉灶使用、粮食干燥等相关生活行为情况。结果:①家庭户主和学生知晓率分别为87.86%、92.57%,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家庭户炉灶正确使用率为100.00%,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玉米、辣椒正确干燥率均为100.00%,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病区实施改良炉灶后,持续开展1年的健康教育,目标人群燃煤型氟中毒知识知晓率和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明显提高。所采取的后期管理健康教育措施适合干预村实际,可供其他病区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卫生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举行的共同加强贵州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工作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目前,中央财政将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重点疾病防治经费的投入。我们要抓住当前地氟病防治工作的大好时机,把落实改良炉灶为主的燃煤污染型地氟病防治措施与贵州省的经济建设和中央提出的拉动内需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到2010年有效控制贵州省地氟病的流行,为中国彻底控制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流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居民预防燃煤型氟砷中毒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探索可行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陕西省安康市燃煤型氟砷中毒病区的农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后抽取相关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小组访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202人,效果评价调查212人,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对燃煤型氟砷中毒的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9.7%提高到87.6%,正确态度持有率由干预前的52.0%提高到82.3%,及时更换损坏炉灶炉具与正确使用防氟砷炉灶等行为平均形成率由干预前的73.0%提高到90.0%,基线调查中农村居民最希望获得燃煤型氟砷中毒知识的专人讲解方式,干预前通过此途径获取知识的为44.6%,干预后此途径知识获得率为90.1%。结论在陕西省南部农村地区开展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当地居民对燃煤型氟砷中毒知识的知晓率,可促进预防氟砷中毒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