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期间接受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10例胸椎,11例胸腰段椎及5例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9例胸腰段椎、9例腰椎、14例腰骶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配合规范地抗痨治疗,观察术后及随访期间患者结核治愈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患者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98.3%(57/58)患者植骨融合满意(Bridwell标准骨性愈合),治愈率为98.3%(57/58).[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安全有效;术前术后的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是脊椎结核手术治疗成功的保障;手术方式和病灶清除的范围应根据病情综合判断后选择.  相似文献   

2.
王坚 《医学临床研究》2016,(6):1218-1221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单一节段结核的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本院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单一节段结核15例。记录并比较15例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度及脊髓神经功能(ASIA神经功能分级)恢复状况。【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9.4(7~36)个月随访,均经X线片或cT证实植骨融合。术后7d、末次随访Cobb角恢复正常值,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7d、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后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前者,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SIA神经功能B级1例,C级8倒,D级6例,E级0例;末次随访B级0例,C级0例,D级3例,E级12例。【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单一运动节段结核Cobb角恢复正常值,VAS评分明显减少,神经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脊柱结核患者,经3~4周正规抗结核治疗,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大块自体髂骨(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1.5年。结果:3例脊柱结核复发(3%)。另有植骨不融合5例,植骨融合率为94%,植骨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还有3例术后窦道形成,经切开清创探查,加强换药后痊愈。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70%。14例截瘫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恢复1.1级。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一期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脊柱结核患者,经3~4周正规抗结核治疗,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大块自体髂骨(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1.5年。结果:3例脊柱结核复发(3%)。另有植骨不融合5例,植骨融合率为94%,植骨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还有3例术后窦道形成,经切开清创探查,加强换药后痊愈。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70%。14例截瘫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恢复1.1级。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一期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心理护理、抗结核治疗;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随访6-30个月,65例脊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有明显改善或消失;59例脊柱后凸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较理想的方法,早期重建脊椎稳定性,矫正脊柱畸形,对术后功能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我院8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38例(后路手术组)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内固定手术,48例(前路手术组)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内固定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等指标,评价术后骨融合情况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测定患者Cobb's角、椎体高度、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值,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后路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低于前路手术组(P0.05);两组X射线检查结果均示植骨融合良好;两组术后神经功能评级、Cobb's角、椎体高度、ESR值、CRP水平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与前后路联合术式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路术式手术时间较短、出血少,住院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路和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患者86例,前路病灶清除组44例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并前路病灶清除术,后路病灶清除组42例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并后路病灶清除术,比较两组的后凸畸形角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血沉、术后并发症、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 86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上,前路病灶清除组术后矫正率为54.48%,后路病灶清除组为47.6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ESR、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路病灶清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后路病灶清除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OD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前路病灶清除组ODI评分高于后路病灶清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于前路病灶清除术,后路病灶清除在畸形矫正效果方面更具优势,但病灶清除不彻底,复发风险较大,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较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伴巨大寒性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路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27例。术前正规抗结核化疗4~6周,术中彻底的清除病灶,对于骨缺损采用自体髂骨或多根肋骨支撑植骨修复,同时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卧床4~6周,继续正规化疗至少12个月。结果 27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脊髓、神经、血管等严重的并发症。1例结核脓肿复发,于术后40 d再次进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1个月,结核病灶愈合良好,死腔消失,所有植骨均获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拔出、断裂,脊髓神经Frankel分级均达到E级。结论对胸腰椎结核行后外侧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可有效地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邓海涨  徐红  魏波 《现代护理》2006,12(15):1424-1426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采用前路进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器械固定术。术前重点施行心理护理、抗结核、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做好病情观察、预防各种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并对术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随访8~30个月,30例脊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有明显改善或消失;74例脊柱后凸恢复至5°~28°,平均16.2°,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植骨块骨性愈合率达98.96%。96例患者术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棒现象。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器械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较理想的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及术后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节段脊柱结核治疗的手术策略及内固定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颈椎、胸椎和胸腰椎及8例腰椎结核患者接受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1例下腰椎和腰骶椎结核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术后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25个月时97.0%(32/33)植骨融合,治愈率97.0%。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内固定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手术策略的制定和内固定选择应根据病变节段、脓肿大小、范围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胸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内固定,椎体侧前方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的疗效做临床分析。方法:对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22例胸腰椎结核病患者,采用同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术后随访9~12个月,22例脊柱结核患者均治愈,症状消失,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3~5个月,后凸矫正率80%。结论:在胸腰椎结核手术中,后路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可同期进行,能有效地稳定病椎,部分矫正畸形,消灭病灶,缩短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胸腰椎结核(下胸段7例,胸腰段7例,腰段12例)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26例中经平均25个月随访,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2例,C级6例,D例8例,E级10例,术后ASIA分级C级1例,D级8例,E级17例。手术前后凸矫正度(15.50±1.50°),所有患者植骨完全融合。【结论】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28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年龄29~72(50.9±11.7)岁;术前病变节段Cobb角为13°~25°(16.6±3.0)°。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16例,E级9例。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42~60(50.5±5.5)个月,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Cobb角为5°~12°(8.1±1.6)°,末次随访为7°~12°(9.4±1.4)°,较术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至末次随访,根据ASIA分级,1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E级,16例由D级恢复至E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15(9.4±2.5)个月达到植骨融合。结论: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单节段腰椎结核的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手术方式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术前确诊为脊柱结核患者21例,且术前常规三联药物抗结核(HRE方案)治疗2~4周,术中局部给予链霉素治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随访26个月,观察患者的后凸Cobb角、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合植骨融合、Frankel分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1例患者脊柱结核均获治愈,术后一年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异常者均恢复正常,也均植骨融合;术后15例患者Frankel分级为E级,结核无复发、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未发生内植入物的感染.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1°~25°,平均(15±4)°.[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术可有效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恢复和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脊柱结核外科手术内固定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9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结核、胸腰椎结核及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正确执行标准护理计划措施护理和抗结核治疗功能锻炼,49例脊柱结核病人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8个月后,95%的植骨融合,患者康复治愈率为95%。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内固定应用植骨融合是安全、有效的〔1〕,制定标准护理计划、手术成功及康复治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刘伟民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693-1696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7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8例,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5例,血沉尽可能控制40 mm/h以下后手术.手术方式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融合,随诊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愈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1.2)h,平均出血量(800±130)mL.术中2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2例术后1个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12.6个月),骨融合时间平均5.5个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个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丽莎  詹雪  杜杏利 《中国康复》2012,27(5):382-383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结核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于术前抗痨治疗>2周后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前后给予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引流量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bb’s角矫正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12个月,2组均未发现结核复发。结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治疗胸腰椎结核,并能够同时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青少年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评价内固定在青少年胸腰椎结核重建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5例青少年胸腰椎结核体严重破坏患者一期病灶清除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取骨骼植骨,同时混合人工骨植入填充,术后定期摄片随访观察。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恢复,随访2a~4a,植骨融合率100%,内固定良好,脊柱无畸形加重。结论:访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青少年胸腰椎结核,缩短融合时间,减少脊椎畸形,早期活动,减少痛苦和恐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方法:43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腹膜外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内固定术治疗,随访6 ~ 23个月,评价患者术前、术后末次脊髓损伤情况和脊柱后凸畸形角度,并评定治愈标准.结果:术前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有21例为E级,10例为D级;末次随访ASIA分级脊髓神经功能除1例恢复为D级外,其余的均恢复为E级,术前和术后末期随访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情况有在统计学上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末次随访,脊柱后凸、侧凸成角均有不同程度纠正,生理弧度恢复并保持满意,术后末次随访Cobb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Mehtaet结核的治愈标准,本组43例患者中治愈41例,治愈率达95.34%.结论:腹膜外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失败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2年1月485例胸腰椎结核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手术失败18例,失败率3.71%。其中螺钉自椎体拔出2例,螺钉切割椎体3例,螺钉进入椎间隙3例,结核病灶复发10例(伴脊柱畸形5例,单纯畸形愈合2例,脓肿形成2例,死骨形成1例)。12例采取二期后路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前路再次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4例经调整药物和卧床休息,2例行多次脓肿穿刺和注入抗结核药物。结果随访15~36个月,12例脊柱结核取得彻底治愈,6例取得临床治愈,其中3例遗留侧凸畸形,1例遗留后凸畸形,但未见结核再次复发、窦道脓肿形成以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效。结论脊柱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虽有较多术后并发症,但能合理选择手术时机,规范术中操作,加强术后管理,前路手术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