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傅岩  徐志锋 《现代肿瘤医学》2018,(21):3455-345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部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脑部肿瘤患者43例,均行常规CT扫描、CT灌注成像及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图像采用CT工作站Perfusion3软件进行处理,获得患者脑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43例患者最终经CT灌注成像检查得到确诊,患者中,28例胶质瘤(占65.12%)、11例脑膜瘤(占25.58%)、2例转移瘤(占4.65%)、2例其他(占4.65%);脑部CT灌注成像中转移瘤病灶处、健侧CBF值,高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其他(P<0.05);脑膜瘤病灶处、健侧CBF值,高于胶质瘤(P<0.05);脑部肿瘤中转移瘤病灶处、健侧血容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高于胶质瘤、脑膜瘤(P<0.05);脑膜瘤病灶处、健侧血容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高于胶质瘤(P<0.05)。结论:脑部肿瘤患者采用CT灌注成像诊断能了解脑肿瘤部位血流状态、肿瘤血管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评价多层螺旋 CT 脑肿瘤灌注成像方法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已知全身肿瘤性病变患者在我院行 MSCT 灌注成像扫描。其中包括22例脑肿瘤和6例体部肿瘤患者。首先行 CT 平扫以确定肿瘤中心层面,然后采用 CT 电影扫描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四层同层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 ADW3。1 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结果脑肿瘤的灌注参数有明显增高。但是,不同脑肿瘤的 CBF 值之间可有一定的交叉;CBV 值有轻微增加;MTT 值的临床价值不大,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PS 值显著增加,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PS 值可放大肿瘤的灌注特点并有临床意义显著。体部肿瘤的灌注参数也有明显增高。体部肿瘤容易受到呼吸运动的干扰。灌注参数有助于不同脑部和体部肿瘤的鉴别诊断。PS图像还有助于肿瘤瘤体真正范围的确定,以及发现小的可疑病灶。结论 MSCT 灌注成像提供了一种准确而相对简捷的定量评估全身肿瘤血流灌注状态的方法。这种技术很容易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毛卫霞  贾喆 《实用癌症杂志》2017,(11):1909-1910
肺部局限性病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极大程度上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 但是目前对肺部病灶良恶性的鉴别,特别是肺癌和肺良性肿物病灶的鉴别诊断,一直都是难点. 影像学是检查肺局限性病灶的首选方法[1-3].CT灌注成像,尤其是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直观地反映病灶的形态、病灶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鉴别诊断肺部病灶、评价血管的生成等具有优势[4]. 本文探讨了肺癌、肺良性肿物的CT灌注特征及在其鉴别诊断里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多层螺旋CT脑肿瘤灌注成像方法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8例已知全身肿瘤性病变患者在我院行MSCT灌注成像扫描。其中包括22例脑肿瘤和6例体部肿瘤患者。首先行CT平扫以确定肿瘤中心层面,然后采用CT电影扫描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四层同层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DW3。1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结果脑肿瘤的灌注参数有明显增高。但是,不同脑肿瘤的CBF值之间可有一定的交叉;CBV值有轻微增加;MTT值的临床价值不大,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PS值显著增加,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PS值可放大肿瘤的灌注特点并有临床意义显著。体部肿瘤的灌注参数也有明显增高。体部肿瘤容易受到呼吸运动的干扰。灌注参数有助于不同脑部和体部肿瘤的鉴别诊断。PS图像还有助于肿瘤瘤体真正范围的确定,以及发现小的可疑病灶。结论MSCT灌注成像提供了一种准确而相对简捷的定量评估全身肿瘤血流灌注状态的方法。这种技术很容易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CT灌注成像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初Axel等[1]首次提出了动态CT灌注功能成像的理论设想。随着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这一理论逐渐成为现实。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一次获得多个生理参数,新式的对比剂能在血管内存留更长时间,以及与PET标准化摄取值类似的计算标准化灌注值的CT灌注软件包的开发[2],使CT灌注成像技术正日趋成熟,现已成为1种形态学与功能成像相结合的新型影像学方法,得到临床广泛应用。国内外对CT灌注成像在肺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多,现作一概述。1肺部CT灌注成像的常用灌注参数目前,进行肺灌注成…  相似文献   

6.
CT灌注成像在肺部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Ruan CM  Chen WJ  Zheng L  Mo YX  Zhou ZW  Lu YC  Xie CM  Li L  Wu PH 《癌症》2007,26(1):78-83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肿瘤的血流供应与代谢在质、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目前正在开发使用新的影像学技术来鉴别恶性、良性结节的血供情况,灌注成像技术是其中一种.本文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定量评价肺内块状病灶的血流特点及其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52例初诊为肺部肿物的患者(37例恶性、7例良性、8例活动性炎性),行16排螺旋CT灌注扫描.利用功能软件包自动获取动、静脉、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及病变的灌注参数,包括灌注量(perfusion volume,PV)、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增强峰值(peak height,PH).结果:恶性、活动性炎性、良性病变PV值分为(27.63±15.06)ml·min-1·ml-1、(30.80±20.33)ml·min-1·ml-1、(11.81±3.74)ml·min-1·ml-1,PH值分别为(28.46±12.07)Hu、(32.15±15.89)Hu、(10.41±3.77)Hu,BV分别为(21.64±10.97)ml/100 g、(28.38±14.55)ml/100 g、(10.61±5.33)ml/100 g,恶性及活动性炎性病变这3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恶性、活动性炎性、良性病变的MTT值分别为(28.39±21.66)s、(25.91±14.57)s、(29.86±13.57)s,三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恶性、活动性炎性病变间4个灌注参数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若以PV值>20 ml·min-1·ml-1,且PH>15 Hu作为鉴别恶性、良性病变(除外活动炎性病变)的阈值,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为91.9%、100%、84.1%.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肺部肿物血流模式,可用于无创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7.
CT灌注成像以中心容积定理为基础,利用灌注软件生成图像反映局部组织的灌注状态,可用于评价脑肿瘤内部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肿瘤血管形成状况。CT灌注在胶质瘤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诊断与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及放疗靶区勾画,评价放疗与手术的疗效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动态增强MRI与CT肝灌注成像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肝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及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肝癌诊断正确率的差异.结果 DCE-MRI检出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558,CTPI检出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501,二者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肝癌的诊断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与CTPI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相当,可以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肿瘤预后至关重要。CT 灌注成像是一种功能成像,能反映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血管生成情况,已广泛应用于头颈部肿瘤、肺癌、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工作中,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用于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分期、放疗靶区勾画、疗效评价、预后评估及随访。本文就 CT 灌注成像基本原理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刘雪云  梁越 《陕西肿瘤医学》2013,(10):2218-2221
目的:建立以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特征为变量的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39例患者行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图,评价建立回归模型的预报准确性,比较各变量的似然比,评价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经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包括钙化、CDFI及弹性评分.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预报的正确率为91.40%,敏感性为91.80%,特异性为91.10%.结论:弹性成像较常规超声检查更有助于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能谱及灌注CT成像均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功能成像。随着CT技术发展,探测器宽度增加,多种重建算法的出现,辐射剂量降低,一站式CT能谱联合灌注成像也成为可能。能谱及灌注CT成像既获得常规形态学图像,还同时获得多种功能学参数,该优势使得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能谱CT成像和灌注CT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诊断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徐鹏  陈晶  熊秀娥 《现代肿瘤医学》2018,(21):3452-345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中老年脑胶质瘤的诊断作用,以期为临床中老年脑胶质瘤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以自2012年6月份以来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中老年脑胶质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对患者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获得并分析扫描图像中脑组织的多维多层螺旋灌注图像、CT血管成像,计算并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参数、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通过灌注分析软件获得并分析时间-密度曲线(TDC)。结果:共纳入患者43例患者,在所有病例中,多维多层螺旋灌注图像平均视觉评价分数明显高于单纯轴向灌注图(P=0.000),且对病变定位更为精确。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图中43 例患者中,有36例肿瘤发现供血大动脉,23 例肿瘤有引流静脉,29例大动脉受压,15例大动脉被肿瘤包裹,17例静脉窦受压。统计分析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F)、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脑血容量(CBV)参数等灌注参数,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等灌注参数,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级别胶质瘤的病灶关键测试参数(critical test parameter,CTP)比较,CBF、TTP等灌注参数,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颅内肿瘤TDC比较,高级别胶质瘤速升速降,低级别胶质瘤速升缓降型。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图像不仅可以实现对邻近大血管颅内肿瘤的全面评价,有利于颅内肿瘤的术前整体评估和精确定位;且对颅内肿瘤的诊断及评价肿瘤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对中老年脑胶质瘤的级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丽娜  吴宁  李蒙 《癌症进展》2012,10(1):64-6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同时多原发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83个病灶同时多原发肺癌的CT征象及组织病理类型;分析X线胸片及CT漏误诊病变原因。结果同时多原发肺癌同侧肺发病率高于双侧肺(34∶6),周围型多见,占94%。组织学类型以腺癌最多见,占79.5%(66/83),腺癌中以女性发病更多见(55.2%)。周围型病灶边缘见毛刺者占76.9%(60/78),胸膜牵拉者占70.5%(55/78)。腺癌组和非腺癌组病灶的密度(非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实性结节)、结节形态(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形)、边缘分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T第一诊断非恶性病灶共12个,术后均为腺癌,其中4个病灶随访3~6个月后复查,病灶增大,经手术病理证实。X线胸片漏诊周围型病灶24个(22个直径≤1.5cm;12个为非实性结节),均由胸部CT扫描检出。结论同时多原发肺癌不同癌灶大多具有原发肺癌的典型CT表现,并与其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X线胸片漏诊率高,多层螺旋CT对检出小癌灶和非实性癌灶尤为重要。初次影像表现恶性征象不典型病灶,密切随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脑 CT 灌注成像对颅内肿瘤病变的诊断作用,以期为临床颅内肿瘤病变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治疗的确诊为颅内肿瘤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对患者行全脑 CT 灌注成像扫描,获得并分析扫描图像中脑组织的多维全脑灌注图像、CT 血管成像,计算并分析全脑CT 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参数、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通过灌注分析软件获得并分析时间-密度曲线(TDC)。结果:共纳入患者63例,在所有病例中,多维全脑灌注图像平均视觉评价分数明显高于单纯轴向灌注图(t =-11.852,P =0.000),且对病变定位更为精确。CTA 图中63例患者中,有36例肿瘤发现供血大动脉,23例肿瘤有引流静脉,29例大动脉受压,15例大动脉被肿瘤包裹,17例静脉窦受压。统计分析示,全脑CT 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 CBF、PS 等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脑 CT 灌注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和正常脑组织的 TTP、MTT、CBV 等灌注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种类颅内肿瘤 TDC 比较,高级别胶质瘤速升速降,脑膜瘤与转移瘤速升缓降型。结论:全脑 CT 灌注成像图像不仅可以实现对邻近大血管颅内肿瘤的全面评价,有利于颅内肿瘤的术前整体评估和精确定位。对颅内肿瘤的诊断及评价肿瘤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及颅内肿瘤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Cancer radiothérapie》2015,19(1):16-19
The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depends upon their diagnosis and characteristics. It is therefore imperative that imaging provides accurate diagnosis, identification, size and localization information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presumed cerebral metastatic disease. MRI exhibits superior sensitivity to CT for small lesions identification and to evaluate their precise anatomical location. The CT-scan will be made only in case of MRI's contraindication or if MRI cannot be obtained in an acceptable delay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radiologic metastasis evaluation is based on visual image analyses. Thus, a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maging protocol with the aim to optimize the diagnosis of small lesions and to evaluate their evolution. The MRI protocol must include: 1) non-contrast T1, 2) diffusion, 3) T2* or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4)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perfusion, 5) FLAIR with contrast injection, 6) T1 with contrast injection preferentially using the 3D spin echo images. The role of the nuclear medicine imaging is still limited in the diagnosis of brain metastasis. The Tc-sestamibi brain imaging or PET with amino acid tracers can differentiate local brain metastasis recurrence from radionecrosis but still to b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16-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tumor angiogenesis and 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and malignant pulmonary nodule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pulmonary nodul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128 层螺旋CT 全脑灌注成像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36 例脑肿瘤患者的全脑CT 灌注成像资料。采用西门子128 层螺旋CT 行全脑CT 灌注成像,通过灌注分析软件获得时间-密度曲线(TDC) ,观测脑肿瘤和对侧脑组织的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峰值时间(TTP)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借助三点分级法评价单纯轴位图像与多维全脑灌注图像之间的差异,并对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有病例中,多维全脑灌注图像平均视觉评价分数明显高于单纯轴向灌注图(t=-11.852,P=0.000) ,且对病变定位更为精确。不同种类脑肿瘤TDC 具有各自不同特征,高级别胶质瘤TDC呈速升速降型,脑膜瘤与转移瘤均呈速升缓降型,有助于其鉴别诊断。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与对侧正常脑组织之间CBF、CBv 及PS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脑肿瘤之间CBF、TTP 和PS 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 层螺旋CT 灌注成像结合CT 增强可用于全面评估脑血流灌注状态,有利于脑肿瘤的术前整体评估和精确定位;时间一密度曲线和灌注参数可用于量化分析和鉴定脑肿瘤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站式CT能谱联合灌注成像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就诊患肺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Aquilion ONE 640层CT扫描仪进行能谱联合灌注扫描,最后经病理证实病灶分别为鳞状细胞癌24例,腺癌29例,小细胞肺癌8例。采集图像后应用Dual Energy能谱处理程序处理每一组能谱数据,通过碘图测得病灶及同层主动脉的碘基值(IC),并获得标准化碘基值(NIC);经Vitrea工作站采用80 kVp水平能谱数据联合原始灌注数据重建获得灌注图像,获得病灶支气管动脉血流(AF)、肺动脉血流(PF)和血流灌注指数(PI)。所有数据均测量三次并取平均数。肺鳞癌腺癌之间的能谱、灌注参数值的差异比较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腺癌组IC、NIC、AF、PF值高于肺鳞癌组,PI值低于肺鳞癌组,其中,IC、NIC、AF、PI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UC分别为0.717、0.899、0.79、0.746,同时联合IC、NIC、AF及PI用于肺鳞癌、肺腺癌之间鉴别诊断时,AUC为0.94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2%、95.8%。结论:参数IC、NIC、AF及PI值有助于对肺腺癌、肺鳞癌之间的鉴别诊断,同时联合这四种参数值可以提高诊断效能,敏感度及特异度,有助于对肺癌病理类型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查符合线路SPECT^18F-FDG肿瘤代谢显像在估价肺部肿块和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肺癌或有肺部肿物、结节的患者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和18F-FDG进行肿瘤代谢显像,并结合半定量分析和非同机图像融合技术,以帮助临床分期,确定肺病灶的良、恶性。结果37例肺部肿物、结节性质待查者最终诊断为炎症9例,肺结核3例,原发性肺癌25例,其中83.3%伴局部和(或)全身转移。11例肺癌治疗后再分期者均确定为复发和局部或全身转移。36例42个肺部恶性病灶的T/NT平均值为4.26±2.52(范围1.27-10.65);3例5个肺部结核病灶的T/NT平均值为3.64±1.95(范围2.2-7.01);9例12个肺部炎症病灶中4个病灶未见异常,余8个病灶的T/NT平均值为1.48±0.21(范围1.25-1.95)。若以T/NT≥1.70为恶性病灶的阈值,本组病例中恶性病灶探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4%、66.7%和87.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和80.0%。导致假阳性的主要因素是肺结核。结论肺部结节探查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是18F-FDG代谢显像中最常见的问题,18F-FDG SPECT符合线路肿瘤代谢显像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对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观察和预后均有重要价值。运用T/NT的半定量方法和非同机图像三维容积融合技术,并与临床结合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前,MRI因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及多平面成像等优势已成为脑肿瘤疾病的一种常规检查手段。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及磁场强度的增加,一些新的MR功能成像技术已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如磁共振波谱、脑功能成像、灌注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等,主要用于脑肿瘤之间及脑肿瘤与非肿瘤性疾病的鉴别、肿瘤的分级、指导外科术式的选择、放疗方案的制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