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下腔静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腔静脉瘤的影像学诊断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王佩芬,周康荣,陈祖望下腔静脉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血管性病变,国内外文献仅见个别病例报道。我院最近遇到1例,经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并对下腔静脉瘤的病因、病理机制以及影像学诊断进行探讨。病例资料患者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像学诊断在Budd-Chiari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分析48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的病史、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血管造影资料,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和影像学改变.同时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对Budd-Chiari综合征诊断价值做了比较.结果 (1)本组患者中,下腔静脉肝后段膜性闭塞是Budd-Chiari综合征的主要原因.(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的敏感性高于CT,但准确性较CT差.结论 早期的诊断和采用合理的介入治疗是改善Budd-Chiari综合征预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报告5例Budd-Chiari综合征,其中女性4例,男性1例,年龄30~61岁,病程5月~1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水,肝大和门静脉高压。其中4例作了下腔静脉造影,均显示下腔静脉肝段狭窄。3例作了超声检查,其中2例显示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处狭窄,1例示肝静脉扩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隔膜型(MOVC)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术后复发的可能病因。方法对20例MOVC型BCS介入术后复发患者行MRI及DSA检查并行介入治疗,观察患者下腔静脉阻塞类型、隔膜与肝静脉位置关系。结果下腔静脉(IVC)内仅有血栓形成5例,下腔静脉内同时有血栓及隔膜形成12例,下腔静脉内仅有隔膜形成3例;复发隔膜位于肝右静脉以上13例,位于肝右静脉以下2例。结论下腔静脉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为MOVC患者术后复发的始动因素,血栓与隔膜形成之间关系密切,为复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udd Chiari综合征(B-CS)的特征性异常血管形态及其血流的变化.方法 对85例B-CS患者的肝静脉、下腔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结果 85例B-CS其下腔静脉狭窄52例,闭塞9例,肝静脉狭窄102支,闭塞61支,其肝静脉间均见多条侧支血管;肝静脉血流经侧支血管流入未闭的肝静脉或经肝尾叶静脉及其他扩张的静脉分流入下腔静脉;下腔静脉闭塞时血流亦可逆向分流入肝静脉.结论 肝静脉、下腔静脉狭窄和闭塞及肝静脉间侧支血管形成是B-CS特征性异常血管形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依据其特征性异常血管的病变类型、阻塞部位、梗阻程度和范围、侧支循环径路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准确诊断B-CS,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总结13例Budd-Chiari综合征根治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结果: 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 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各种器械物品的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密切观察失血量和下腔静脉开放后生命体征的变化,熟悉手术步骤,可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患者女 ,36岁。因腹胀乏力 5年加重 2月 ,于2 0 0 1年 3月 31日以布 加氏综合征 ,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混合闭塞型收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T 36 .4℃、P 78次 /min、R 19次 /min、BP 12 0 /80mmHg。ECG及心脏彩超除下腔静脉闭塞外大致正常 ,腹部彩超示 :肝脏增大 ,上下径 88mm ,前后径38mm ,肝尾叶增大 ,左肝静脉 4mm ,中肝静脉9mm ,右肝静脉 7mm ,三者入口处呈节段性闭塞 ,尾叶肝静脉 12mm及右后肝静脉 7mm血流汇入下腔静脉 ,流速为 11cm/s及 10cm/s。肝静脉间可见多支交通支。门静脉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中的价值。方法总结100例临床疑诊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在DSA检查前1周行US、CT、MR等检查,并以DSA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以DSA检查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敏感度90.4%,特异度64.7%,准确度86.0%;增强CT的诊断敏感度76.2%,特异度75.0%,准确度76.1%;MR诊断敏感度78.0%,特异度70.0%,准确度76.5%;CTA及MRA诊断BCS的敏感度88.9%、91.3%,特异度85.0%、83.3%,准确度87.7%、89.7%。结论超声诊断BCS的敏感性高,尤其显示BCS肝静脉病变征象较为特异,是进行诊断及筛选检查的最佳方法。复杂BCS患者结合CTA、MRA可较准地确显示下腔静脉、肝静脉、副肝静脉病变部位、性质及侧支静脉情况,DSA检查仍为诊断BCS的金标准,由于上述检查的不确定性,临床高度怀疑BCS时,仍需造影证实。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介绍直视下Budd-Chiari综合征(BCS)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8例并发症患者,按并发症的不同类型给予不同的护理。结果: 经合理护理,18例中除4例病死外,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BCS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积极预防、有效处理和合适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布-加综合征患者的MR影像数据建立个体化的下腔静脉血管三维数字化模型,探讨其意义以及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典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MR增强扫描,采集其下腔静脉影像数据集,将采集到的DICOM格式的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运用阈值分割技术对下腔静脉血管进行分割,利用3D计算功能对其重建.结果 所建个体化下腔静脉血管三维模型符合临床解剖特性,可以任意缩放、任意角度旋转,显示血管空间结构,并可以进行距离、角度以及狭窄度的测定.结论 获得了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个体化下腔静脉血管三维模型.该模型可为人体解剖以及医学影像学教学提供形态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梗阻的超声分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梗阻的超声分型。方法 对128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分型,除瘤栓阻塞型外全部病例均经X线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结果根据病因及声像图表现将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梗阻分为四种类型:膜型狭窄型、膜型闭塞型、节段性狭窄型、瘤栓阻塞型。结论 超声检查可显示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梗阻的部位、类型、范围和梗阻程度,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是筛选和诊断布加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介入治疗的18例下腔静脉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手术方式均采用介入引导、上下腔静脉会师造影并球囊扩张术,18例患者均成功开通,其中10例半年内行2次手术,8例行3次手术,逐步扩大球囊直径,术前术后下腔静脉测压提示下腔静脉内压力显著降低[术前(30±10) cmH2O,术后(15±7) cmH2O],症状完全消失。18例患者均未植入支架,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12~48个月,无死亡,无一例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下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膜性或短段闭塞性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下腔静脉血栓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小球囊预开通治疗组(A组,n=21)、置管溶栓治疗组(B组,n=20)和保守治疗组(C组,n=27),每48h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下腔静脉血栓溶解情况,血栓完全溶解后常规应用直径20~30mm大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塞段管腔。结栗治疗2d后,A组血栓溶解率(76.2%)显著高于B组(45.0%)和c组(18.5%)(均P〈0.05),B组血栓溶解率显著高于C组(P〈0.05);治疗4d后,A组与B组m栓溶解率(85.7%和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血栓溶解率均显著高于c组(37.0%)(均P〈0.05);治疗6d后,A组和B组血栓溶解率(90.5%和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血栓溶解率均显著高于C组(51.9%)(均P〈0.05)。所有患者抗凝溶栓治疗6d后无症状性肺栓塞、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球囊预开通及置管溶栓治疗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均较好,小球囊预开通治疗较置管溶栓治疗更安全迅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总结肝段下腔静脉全程显露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9月~2006年10月在我科行肝段下腔静脉全程显露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在直视下完全切除病变,其中3例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52例采用右房插管法,4例采用细胞回收机,1例采用自家回收血完成,回收血为300~4000ml。14例需输血400~2000ml,其余病例未予输血。1例于围手术期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下腔静脉血栓术后症状复发为新生隔膜,再次根治成功;1例术后下腔静脉再狭窄,无症状未予处理;其余病例术后症状体征消退。结论肝段下腔静脉全程显露布加综合征根治术视野更清晰,能更彻底地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合并上腔静脉病变的布 -加综合征 (BCS)的治疗方法。方法 3例术前均经彩色Doppler及血管造影确诊。 1例行腔房人工血管旁路 ,1例行下腔静脉破膜及扩张(PTA) ,1例行PTA及内支架置入 ;3例中 ,1例上腔静脉血栓延续至双侧颈内静脉者行溶栓治疗 ,余 2例上腔静脉病变未予处理。结果 3例下腔静脉压力变化 :术前分别为 2 .40kPa、2 .16kPa、3.5 3kPa(平均 2 .98± 0 .12kPa) ,术后降至 0 .98kPa、1.2 7kPa和 1.0 8kPa(平均 0 .74± 0 .15kPa ,P <0 .0 5 )。随访 3月至 11年 ,2例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1例明显缓解 ,均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 介入治疗是该类BCS的首选方法 ,其并存的局限性上腔静脉病变可不预处理。 相似文献
18.
汪忠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1):12-17
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血管。上腔静脉病变以上腔静脉综合征为代表,下腔静脉病变主要有布加综合征和下腔静脉综合征。本文对腔静脉疾病的诊治历史、临床表现、治疗进展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经血管内溶栓和成形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溶栓加成形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6例,采用经血管行IVC血栓内溶栓、大球囊成形术、球囊分次扩张加支架压迫血栓成形术;其中21例置管溶栓与我院早期18例全身静脉溶栓对照。结果造影发现26例IVC肝段上方呈膜性孔型狭窄或闭塞,膜下血栓形成。21例行IVC置管溶栓,溶栓效果明显高于全身静脉溶栓(P<0.01);7例血栓消失后行球囊成形术,14例血栓缩小后行球囊加支架成形术。5例急症患者行球囊加支架成形术。24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2.3%。术前下腔静脉压力(28±6)cmH2O,术后压力(14±4)cmH2O,术前术后下腔静脉压力下降明显(P<0.05)。并发症2例,1例内支架闭塞,1例肺栓塞,占7.7%。随访3-72个月,平均36个月,20例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5例明显缓解,1例3个月后再次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介入治疗BCS合并IVC血栓具有微创性、可重复、安全有效,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下腔静脉瘤栓伴血栓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的肾癌伴瘤栓病例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同时行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检查并完成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结果:根据术中观察及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下腔静脉瘤栓是否合并血栓为标准,将56例患者分为合并血栓组(n=18)及不合并血栓组(n=38)。比较发现,瘤栓合并血栓的患者,瘤栓长度更长[(10.50 ± 5.55) cm vs.(6.66 ± 3.73) cm,P = 0.014];瘤栓直径/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 IVC)冠状最大径比值更接近1[1.0(0.7,1.0) vs. 0.9 (0.2,1.0), P= 0.004];出现下肢水肿的比例更高[66.7%(12/18) vs.5.3%(2/36),P = 0.005];行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或下腔静脉横断术的比例更高[66.7%(12/18) vs.15.8%(6/38), P<0.001]。对比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3种影像检查方法,鉴别瘤栓合并血栓,灵敏度最高的是增强磁共振(77.8%),特异性最高的是下腔静脉超声和增强CT(97.4%), 准确性最高的是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83.9%),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增强CT(90.9%),阴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增强磁共振(89.2%)。结论: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的患者,下腔静脉瘤栓长度更长,瘤栓直径/IVC冠状最大径比值更接近1,更易出现下肢水肿。术前需综合多种影像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