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术对19例颅内占位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全部资料,从而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术对19例颅内占位病变进穿刺活检及分流、引流等治疗。男性12例,女7例;年龄范围9-65岁;术前均有CT或MRI检查,确定有颅内占位。结果:19例中,胶质瘤4例、转移瘤3例、脑结核1例、均取活检由病理证实;脑脓肿4例、脑出血2例、透明隔、蛛网膜及胼胝体囊肿共4例,颅咽管瘤1例,均经抽液送检涂片病理证实后,给予引流、分流及清除病灶等治疗,取得了明确诊断和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性高,是用于颅内占位病变,尤其微小病变的定性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多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颅内多发病变患者在活检前均行CT或MRI检查,确定颅内有多发病变,但不能确定病理性质。术前先根据颅内病变的大体位置,标记8~10个MARK,通过MRI扫描计算出靶点坐标后,进行立体定向活检。结果术后病理学诊断星形细胞瘤5例,转移性小细胞恶性肿瘤9例,转移性腺癌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性)1例,炎性病变2例,其中2例未取得阳性病理诊断,阳性诊断率为91.7%。术后有2例出现活检靶点处出血,余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是明确颅内多发病变组织病理学性质的有效方法,其具有定位准确,误差小,活检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脑深部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Liu Z  Yu X  Li S  Chen L  Du J  Liu R  Y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25-228
目的 探讨用脑神经成像技术引导的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术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方法 采用CT、MRI与立体定向相结合,进行了脑深部病变的靶点活检手术,共605例,其中450例用CT或MRI片目测靶点坐标定位,155例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CAPN)工作站,自动计算靶点和规划活检手术。结果 537例(88.75%)获得脑肿瘤的组织病理诊断,30例(4.96%)为炎性病理,18例(2.98%)为其他组织,20例(3.31%)未能提供可供确诊的病理,阳性诊断率为96.69%,死亡2例(0.33%),并发症13例(2.14%)。结论 用成像技术引导的立体定向对脑深部病变活检是神经内外科获得定性诊断安全及可靠的手术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磁共振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病理诊断结果及其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对46例经 CT、MRI、MRA、MRS 等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病变性质且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难以达到的脑深部病变,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而又必须明确病变性质的患者,于磁共振引导下使用 Leksell 立体定向仪行立体定向活检术,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病理结果提示:胶质瘤16例,转移瘤13例,淋巴瘤9例,生殖细胞瘤、胶质增生各2例,脑炎、肉芽肿、多发性硬化各1例,诊断不明1例,诊断成功率97.83%。并发颅内出血2例(4.35%),癫痫发作1例(2.17%),无死亡病例。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较为安全高效,对于明确颅内病变性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与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颅内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46例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影像学上较难诊断的多发疑难占位患者分别施行CT与MRI导向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螺旋CT引导下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总阳性诊断率为81.82%,术后靶区少量出血2例;MRI引导下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总阳性诊断率为95.83%。本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靶区出血、肢体瘫痪等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的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可操作性强,靶点选择精确,定位准确,手术过程微创省时,是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准确性上明显优于CT导向活检手术;对于颅内疑难病例的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何顺军  姜小峰 《西部医学》2008,20(5):941-942
目的探讨MRI引导下立体定向病灶活检术在确定脑内多发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MRI与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进行脑部病变的活检手术共25例。结果24例获得病理学诊断.1例未能确诊.诊断率为96%。有4例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结论采用MRI引导的立体定向对于脑部多发性病灶活检,诊断准确率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创伤轻微,病死率低,能够有效地诊断脑内多发疑难病例。  相似文献   

7.
1991年1月~1996年12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386例脑深部或脑功能区病灶进行了活检手术,男232例,女154例,年龄4.5~71岁,平均40.5岁。病变位于脑深部90例,鞍区74例,基底节区73例,三脑室后部46例,多发病灶45例,脑室内23例,小脑半球19例,脑干内14例,斜坡2例。结果共有372例作出了病理诊断,总活检阳性率为96.37%,其中肿瘤327例(肿瘤检出率84.72%),炎性病变32例(8.29%),其他病变13例(3.37%)。未作出病理诊断者14例(3.63%)。共发生手术并发症7例(1.81%);其中出血5例(1.3%),癫痫1例,中止手术1例。认为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术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文章还对立体定向活检术的并发症及预防,如何提高阳性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1991年1月至1994年1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241例脑深部病变进行了活检手术,男153例,女88例。病变在鞍区44例,基底节43例,脑深部或脑主要功能区55例,第三脑室后部35例,颅内多发病灶28例,脑室内17例,小脑半球内13例,脑干内6例。病变累及范围最大直径8.5cm,最小直径1.0cm,平均为3.5cm,实质性病灶多在2.0cm范围内。活检总阳性率97.92%,肿瘤检出率为86.71%,无严重并发症与死亡,3例活检部位出血,出血率为1.24%。作者认为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是明确脑内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和提供最佳治疗较安全可靠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导向下立体定向技术在颅内病变微创活检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分析我院2008~2010年应用脑立体定向仪完成25例颅内病变立体定向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25例患者中24例病理诊断明确,胶质瘤8例、淋巴瘤6例、炎性病变6例、血吸虫4例,还有1例为不明原因病变,活检阳性率96%,均无并发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脑立体定向活检术手术配合精确、熟练,可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阳性率,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和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病灶活检术在确定颅内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螺旋CT、立体定向仪及AeroTech手术软件系统进行颅内病灶活检手术21例。结果20例获得病理学诊断,1例未能确诊,诊断率为95.2%。结论CT定位下立体定向颅内病灶活检术是获得病变组织学诊断可行的方法,具有病理检查准确率高、安全、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报告两年来应用ASA-601S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连续处理30例颅内各种病变,有①CT立体定向活检22例,诊断准确率达86.4%;②点状立体定向开颅切除病变4例(肿瘤3例,AVM1例);③其它4例。作者在讨论中指出,CT定向活检是一个很安全、精细的技术,可获得组织学诊断,有利于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或放疗)。点状立体定向开颅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手术损伤轻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总结CT辅助下脑立体定向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对16例颅内深部小病灶,临床神经影像学难以确诊病例,经辅助立体定向活检后得以明确病理诊断,且病检阳性率高。认为对于颅内深部病灶,应用CT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方法,可以取得创伤小,并发症少,诊断阳性率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并对手术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进行总结。方法 将CT与脑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在CT引导下对12例脑内病灶进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 7例为各类脑肿瘤,2例为寄生虫性肉芽肿,1例为脓肿,1例为结核,1例诊断无明确结果,阳性率为91.7%。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活检术在诊断艾滋病(AIDS)伴发颅内病变诊断中的经验,探讨手术方法及技术要点、如何降低手术并发症以及提高阳性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行脑立体定向活检术AIDS伴发颅内病变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15-49岁),病史1月-1年。均行核磁共振定位立体定向脑活检术,活检标本术后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病理学检查。结果:7例患者手术顺利,病理结果示:脑弓形虫病2例,隐球菌脑炎2例,巨细胞脑炎2例,结核性脓肿1例,星形细胞瘤1例,其中1例为脑弓形虫病和隐球菌脑炎共同感染。诊断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率14.3%(1/7),无死亡。术后随访6月-6年,1例完全康复,4例症状明显好转,2例死亡。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是诊断AIDS伴发颅内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协助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手术在颅内深部及功能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颅脑深部小病灶行立体定向活检术,16例取得阳性病理结果,并得到有效治疗;28例震颤麻痹病人行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损毁后,优良26例,明显好转1例,1例1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脑立体定向手术是颅人病变诊断,治疗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开拓神经内镜的使用及治疗范围总结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脑实质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21例患者均在立体定向的引导下,神经内镜进入脑实质操作,切除病变.结果颅内病变全切除,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15例随访半年~1 a,预后满意.结论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治疗脑实质病变手术并发症少,创伤小,达到真正微创的同时,改变了以往"无空间无内镜"的局面,拓展了神经内镜的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应用CAS-R-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仪和CAS-BH5型机器人对22例患者进行颅内病变活检,获取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16例;脱髓鞘病变1例;放射性脑坏死1例;炎性病变3例;1例未取得阳性病理结果,活检阳性率〉95.5%,2例并发颅内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它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灵活、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完成高质量的定向活检术。  相似文献   

18.
脑内病灶的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脑内病灶行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术的经验。方法:在CT引导下对53例脑内病灶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进行活检手术。结果:53例患者中颅内肿瘤40例,脑炎7例,脑血吸虫病2例,正常4例。组织活检阳性率92.5%。2例活检部位少量出血,2周后自行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明确脑内病变性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海东  许侃  赵刚 《吉林医学》2002,23(4):201-202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的经验体会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病变直径在0.4cm~3.5cm的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脑立体定向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24例患者的颅内病变全部行显微手术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13例继发性癫(?)中10例术后停止发作,另3例发作显著减少。结论:对于MRI检查显示的界限清楚的最大直径<3.5cm脑深部MRI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一种简便、定位准确、微侵袭、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采用CT/MRI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技术对脑部病灶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的方法和结果。方法:使用Leksell立体向定位头架。在CT/MRI引导下行立体定向穿刺活检。结果:肿瘤375例,脓肿15例,无病理结果3例(0.76%),活检总阳性率99.24%,肿瘤检出率95.42%,并发颅内出血2例(0.51%),癫痫发作3例(0.76%)。无死亡病例,结论:脑立体定向活检术诊断阳性率高,安全、可靠,不权可达到定性诊断的目的,还可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