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术前正畸对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植骨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牙槽突植骨术前正畸治疗对于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植骨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牙弓狭窄、上颌前牙舌倾或扭转 ,可以伴有前牙反 \ ,牙槽突植骨手术不易进行的完全性唇腭裂患者 16例 ,男 9例 ,女 7例。其中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10例 ,双侧完全性唇腭裂 6例 ,共有裂隙 2 2侧 ,患者年龄 8~ 2 2岁。在牙槽突植骨前进行正畸治疗 ,植骨术后定期拍摄上颌体腔片或上颌前部咬合片 ,观察植骨疗效 ,手术后观察期为 0 5~ 4年。牙槽骨高度的评价采用Bergland标准进行。结果 术前正畸 ,特别是通过开展狭窄的上牙弓 ,能够使因存在错畸形而不易进行牙槽突植骨的唇腭裂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牙槽突植骨的临床成功率达 86 %。结论 对于上牙弓狭窄 ,错畸形严重的完全性唇腭裂患者 ,应该在植骨手术前进行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成人双侧Ⅲ度唇腭裂患者前牙反牙合治疗中应用小型下颌双侧后退位牙合板,适度后退下颌骨,评价其矫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小型下颌双侧后退位牙合板治疗48例成人双侧Ⅲ度唇腭裂术后前牙反牙合患者。在打开咬合的同时后退下颌骨,亦可同时侧方调位下颌骨,并同时粘固上下颌牙列托槽进行牙列的排齐整平。正畸治疗结束后进行缺牙区义齿修复。结果:患者侧貌在戴用后退位牙合板后明显改善,下颌骨整体后退,反牙合矫治时间较普通牙合板明显缩短。使患者避免了正颌手术。随访2年以上疗效稳定。结论:小型下颌双侧后退位牙合板适用于下颌可适度后退的成人双侧唇腭裂术后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骨整体地有效后退缩短了矫治时间,也使上颌扩弓的难度明显减少。该牙合板结构小巧不影响上下颌牙列托槽的粘固,是较固定反式TBA更为理想的装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维X线片与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评价唇腭裂二期牙槽突植骨疗效中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唇腭裂二期牙槽突植骨术后半年以上的唇腭裂 9例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8例 ,双侧完全性唇腭裂 1例 ) ,牙槽突裂隙为 10侧。年龄范围 12~ 2 6岁 ,平均年龄 15 5岁。患者首先拍摄上颌前部咬合片 ,经Bergland分级标准确定为 :Ⅰ型 :2侧 ;Ⅱ型 :2侧 ;Ⅲ型 :5侧 ;Ⅳ型 :1侧。在上颌前部咬合片拍摄后的 2个月内 ,进行上颌骨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上颌前部咬合片所示裂隙植骨区牙槽骨的高度被CT证实。CT检查发现有 2个裂隙植骨区存在唇、腭侧凹陷。结论 唇腭裂牙槽突植骨后 ,在正畸前仍然可以使用上颌前部咬合片进行牙槽突植骨疗效的评价。但同时应注意观察X线片植骨区牙槽骨的密度和临床检查 ,必要时应该进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简介了 Latham 法和牙龈-骨膜成型术对唇腭裂婴儿的治疗及意义。观察测定了接受该治疗的44例唇腭裂患儿的咬合关系和牙槽裂区新骨形成的状况。结果发现:44例唇腭裂中,15例前牙反(牙合)。27例咬合片中有63%在齿槽裂区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生长。对该结果作了初期的评价,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槽突植骨前正畸治疗对于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植骨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弓狭窄、上颌后牙舌倾或扭转并伴有前牙反、牙槽植骨手术不宜进行的完全性腭裂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患者年龄范围8-22岁,进行牙槽植骨术前正畸治疗.术后定期拍摄上颌体腔片/上颌前部咬合片,术后观察时间0.5-3年,牙槽骨高度的评价采用Bergland标准进行.结果11例完全性唇腭裂的病人,经过牙槽植骨术前正畸后,上颌牙弓开展明显,后牙反由于牙弓开展而减小或解除,磨牙间距明显增加.前牙扭转和舌倾明显改善,为牙槽二期植骨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牙槽突植骨的临床成功率为88%.结论对于牙弓狭窄,错畸形严重的唇腭裂患者,应该在植骨术前进行正畸治疗,提高牙槽突植骨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1 0岁 ,主因车祸颌面部外伤伴张闭口受限 1 7天入院。患者外伤前“地抱天”8年病史。入院后检查 :全身情况好 ,双侧颞下颌关节区压痛 ,髁状突活动明显减弱 ,开口度 1cm ,开口型无偏斜 ,双侧第一恒磨牙早接触 ,前磨牙区替牙列期 ,前牙轻度开牙合。入院后给予消炎消肿治疗 ,在局麻下行双侧髁状突骨折颌间复位固定术并同时纠正前牙反牙合。两周后拆除颌间固定并行开口锻炼 ,两周后开口度 3cm ,开口型无偏斜 ,牙合关系正常且前牙反牙合得以纠正。前牙反牙合错牙合畸形患者均应及早给予纠正 ,否则影响上颌骨的正常发育。双侧髁状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髁突肥大患者术后正畸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矫治方法。方法:髁突肥大术后转诊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5-36,平均25.5岁,上下颌安装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前后常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髁突肥大患者手术后行正畸治疗,关闭前牙及健侧后牙开[牙合],建立前牙正常覆合覆盖关系,双侧后牙I类关系或完全远中关系,后牙尖窝交错、咬合关系紧密。结论:直丝弓矫治器配合适当的后牙交互牵引能够有效的矫治髁突肥大患者术后错合畸形。  相似文献   

8.
髁突摘除术治疗粉碎性髁突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髁突颈部以上粉碎性骨折行髁突摘除术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9月-2011年9月间因外伤导致髁突骨折患者61例,其中完全行手术内固定治疗30例,保守治疗15例,髁突颈部以上粉碎性骨折患者16例(18侧)予以髁突摘除术,术后随访5~4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16例(18侧)患者中,止血纱布排异反应导致创口愈合不良1例,咬合偏斜1例,开口轻度受限1例,前牙开(牙合)1例,其余患者无明显咬合不适,牙尖窝关系良好,面容基本对称.结论:对于颌面部发育基本完成的患者,其髁突颈部以上粉碎性骨折采取髁突摘除术是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后可能出现咬合偏斜、前牙开(牙合)及开口受限,进一步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二维X线片与三维CT扫描在评价唇腭裂二期牙槽突植骨疗效中的一致性以及与正畸治疗的关系。方法 :选择唇腭裂二期牙槽突植骨术后半年以上的唇腭裂患者 9名 (UCLP8人 ,BCLP 1人 ) ,牙槽突裂隙为 10侧。病人的平均年龄 15 .5岁 ,年龄范围 12至 2 6岁。病人首先拍摄上颌前部咬合片 ,经Bergland分级标准确定为 :I型 ,2侧 ;Ⅱ型 ,2侧 ;Ⅲ型 ,5侧 ;N型 ,1侧。在上颌前部咬合片拍摄后的两个月内 ,进行上颌骨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上颌前部咬合片所示裂隙植骨区牙槽骨高度被CT证实。CT检查发现有 2个裂隙植骨区存在唇、腭侧凹陷。结论 :进行唇腭裂牙槽突植骨后正畸前 ,仍然可以使用上颌前部咬合片进行牙槽突植骨疗效的评价。但是同时还应注意观察X线片植骨区牙槽骨的密度和临床检查 ,必要时应该进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唇腭裂术后患者牙颌畸形严重,上颌骨生长发育受限,前牙及全牙弓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本文对这部分患者进行了有效的综合性治疗,并对正畸与植骨及正颌外科手术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临床选择45例唇腭裂术后患者,男性27例,女性18例;单侧唇腭裂33例,双侧唇腭裂12例;年龄范围7-25岁,平均年龄13岁。对其进行不同类型的矫治设计,并以方丝弓固定矫治器为主要矫治方法。结果正畸治疗后,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牙弓形态恢复,对上颌牙弓过窄的患者采用四角腭弓、快速螺簧开大器及开展牙弓矫治、效果显著。其中单纯正畸矫冶患者6例;正畸矫治配合牙槽突裂植骨术30例;正畸矫治、植骨、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患者9例。均取得良好的牙齿排及咬合关系。结论唇腭裂术后患者牙颌畸形的矫治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治疗,对严重的(颌面异常的患者,应进行早期的正畸治疗,适时进行齿槽突植骨术,使上颌连为一体,对严重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应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而使患者的面型及咬合功能同时得到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