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口内切口行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下颌角骨折患者62例,经口内切口行骨折复位,用小型钛板固定。术后1周及1、3、6个月随访,检查患者面形、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情况,X线全景片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周所有患者面形均恢复正常,张口度大于3cm,咬合关系恢复良好;X线全景片示骨折处钛板固定良好,钛钉无松脱。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及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未发现异常。结论经口内切口行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单钛板张力带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2月至2009年5月在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治疗的下颌角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5例,采用单钛板张力带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28例,仅单纯采用单钛板张力带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对术后感染、咬合关系紊乱和张口受限等方面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术后2例发生感染,1例发生咬合关系紊乱,5例发生张口受限;B组患者术后2例发生感染,5例发生咬合关系紊乱,3例发生张口受限。两组患者在术后感染及张口受限的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咬合关系紊乱的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钛板张力带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可以克服各自单一使用的缺点,有利于术后骨折愈合及恢复正常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在下颌角不利型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111例下颌角不利型骨折患者,分为钛板单用组38例、牙弓夹板联用组36例、自攻钛钉联用组37例。钛板单用组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牙弓夹板组和自攻钛钉组分别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基础上辅以牙弓夹板和钛钉颌间牵引治疗,全部患者随访半年,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钛板单用组、牙弓夹板联用组、自攻钛钉联用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32%、86.11%、91.89%,牙弓夹板联用组和自攻钛钉联用组的疗效均优于钛板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自攻钛钉联用组的疗效最佳。3组术后感染和张口受限出现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弓夹板联用组、自攻钛钉联用组牙齿疼痛、咬合紊乱和面部畸形的发生率均低于钛板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攻钛钉联用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低。结论在下颌角不利型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咬合关系、面部外形的恢复。其中辅以自攻钛钉颌间牵引的效果较辅以牙弓夹板固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42例患者共48处下颌骨陈旧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 42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40例恢复正常咬合关系,2例经颌间牵引1个月后基本恢复咬合关系。38例术后张口度〉3.7cm,3个月后X线复查,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具有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攻钛钉接骨板及颌间牵引钉在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攻钛钉接骨板结合颌间牵引钉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颌骨骨折患者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辅以自攻型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结果:3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拆线,其中30例达到解剖复位标准,5例基本复位.咬合关系均恢复至正常.结论:自攻钛钉接骨板结合颌间牵引结扎钉是目前治疗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坚固内固定原理治疗双侧下颌骨骨折,并探索口内人路的手术方法。方法:18例患者均采用口内入路暴露下颌骨骨折部位(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用钛钉作支抗复位下颌骨骨折,恢复其咬合关系后,用小型钛板作坚固内固定,术后不行颌问结扎。结果:18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双侧下颌骨骨折均采用口内入路,钛钉作支抗辅助复位,行坚固内固定,手术方便,易操作,术后不需颌间结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术中利用颌间牵引螺丝暂时牵引,经口内切口进行整复并坚强内固定治疗45例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5例54处下颌体及下颌角区线性骨折,先分别在上、下颌中切牙之间、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第一与第二磨牙之间的根向植入颌间牵引螺丝,骨折复位后,进行颌间结扎固定,恢复咬合关系及下颌骨的弓型。自下颌前庭沟、翼下颌皱襞切开黏骨膜,显露骨折处并复位后,在张力线上用小型钛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术。术毕拆除颌间结扎,7d后将颌间牵引螺丝拆除。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90天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其咬合关系、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45例54处下颌骨骨折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骨性愈合,咬合关系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口内途径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合颌间牵引螺丝暂时刚性牵引结扎,对下颌体及下颌角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型钛板应用于颌面部骨折的效果.方法 82例患者98处颌面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结果 8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占97.6%. 2例患者术后3个月因夹板部分外露,取出后伤口愈合良好.62例患者坚固内固定术后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占75.6%; 20例患者坚固内固定术后须加用颌间牵引1~4周,才能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 75例术后张口度>3.7 cm,占91.5%. 3个月后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颌间牵引钛钉在颌骨骨折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4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钛钉进行颌间牵引,恢复上下颌的关系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骨折的坚强内同定。术后保留颌间牵引钛钉,2d后冉行牵引,2周后拆除颌间牵引钛钉。4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理想。拆除颌间牵引钛钉后,创面均在3~5d愈合。48例中,术后第2天观察,咬合关系完全恢复45例.局部轻度开he3例.经术后颌间牵引2周,咬合关系完全恢复。颌间牵引钛钉可以成为一种新的颌间结扎方法,取代传统的以牙为固定源的牙弓夹板同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颌角骨折经口内坚固内固定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解永富  王宏  杭顺初 《口腔医学》2001,21(4):195-196
目的:探讨应用小钛板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1例下颌角骨折或伴下颌体部骨折应用小钛板沿张力线作坚固内固定,复位技术及固定位置参照Champy方法,3个月~1年复查包括骨折复位准确性、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伤口愈合、关系及神经损伤等。结果:21例下颌角骨折术后1例出现感染,4例术后出现干扰,其余咬合关系正常,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结论:下颌角骨折经口内应用小钛板行张力带固定效果肯定,但不能完全摒弃颌间结扎。避免面部疤痕及面神经损伤,较传统的经颌下切口固定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颌间弹性牵引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对40例颌骨骨折病例采用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或术后辅以颌间弹性牵引;5例患者单纯采用颌间弹性牵引治疗。结果:40例开放手术复位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45例患者均骨折复位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颌骨骨折术前及术中颌间弹性牵引可以有效辅助骨折复位,保持正常咬合关系;术后短时间颌间弹性牵引对保持骨折复位愈合、咬合关系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F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术后X线片检查和临床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检查。结果:3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咬合关系均恢复到伤前的状况,术后张口度≥37min,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术后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能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手术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改良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小型加压钛板内固定加颅颌牵引复位技术治疗下颌骨单发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下颌骨单发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采用小型加压钛板内同定加颅颌牵引复位技术;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的小型钛板内固定技术.钛板的固定位置参考Champy等的方法,应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4周开口度均大于37mm;X线复查,下颌骨愈合良好,未见错位愈合、骨愈合不良和假关节形成.治疗组出现3例咬合关系不良,占5.36%;对照组出现12例,占2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颌骨单发性骨折的小型加压钛板内固定加颅颌牵引复位疗效显著,避免了颌间结扎,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小,减少了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以髁头脱位骨折、髁颈和髁颈下骨折移位角度大于30°~45°、下颌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mm为适应证,对收治的23例28侧髁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耳颞部"拐杖"型切口或颌后进路,行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及张力带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3~6个月复诊,检查面型、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并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面型对称,开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开口型显著改变。2例术后错牙合患者经1周颌间牵引,恢复正常。影象学检查示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钛板无移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患者咀嚼有力。2例面瘫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进行翼外肌-髁突开放性解剖复位固定,是一种既能恢复解剖形态又能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钛板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颌间弹性牵引加小型钛板内固定术(30例),另一组采用上、下牙弓夹板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29例),治疗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术后在感染发生率、骨愈合率方面疗效基本相同:在咬合关系、张口度的恢复及体重改变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肯定,在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方面优于颌间固定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髁突骨折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髁突骨折采用耳前或下颌下切口,以微型钛板行坚固内固定,随访观察6~36个月。结果:23例张口度均大于30mm,咬合关系良好,张口型满意,无下颌偏斜,关节区疼痛和弹响3例。结论:微型钛板性能稳定、改建成形容易,钛板内固定稳定可靠,手术治疗可免除颌间牵引或缩短颌间牵引时间,是治疗髁突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胡振宇  谢志坚  曹之强  黄炜 《口腔医学》2007,27(7):364-365,367
目的改进口内切开复位治疗下颌角骨折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探讨。方法下颌角骨折112例患者(115侧),分为A、B、C三组,均使用张力带内固定,B组、C两组分别加用口内切口下颌角外侧面行补偿固定和术后颌间固定,术后随访半年,对术后感染、咬合关系紊乱、体重丧失、颞颌关节异常和张口受限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单纯张力带内固定组术后感染率为13.1%,有2例咬合关系紊乱,并有39.4%的病例下颌角下缘出现明显的外骨痂;其它两组感染率为5%、2.9%,咬合关系良好,加用颌间固定的C组体重丧失率和张口受限率为8.74%和47.1%,高于其它两组。结论单纯张力线内固定可治疗下颌角骨折,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口内切开复位下颌角外侧面补偿固定和术后颌间固定作为两种辅助治疗方法,在避免口外切口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治疗效果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