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导痰汤加减干预糖耐量异常(IGT)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导痰汤加减和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对照组单纯饮食控制、运动干预,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DM发生率和IGT逆转率.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 Test,OGTT),甘油(Triglyceride,TG)、空腹胰岛素水平(INS)、糖化血红蛋白(HbA l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治疗组转为DM者为16%,对照组为20%;治疗组IGT转为NGT为46%,对照组为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对血糖、血脂和体重质数的改善作用明显(P<0.05),对照组对以上指标无显著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痰汤对肥胖型糖耐量减低的干预有助于逆转为正常糖耐量,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不同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特点,为临床干预和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763例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根据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减低(IGT)组、IFG合并IGT(IFG+IGT)组和糖尿病(DM)组,并评估各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结果 ①IFG组、IGT组、IFG+IGT组和DM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显著低于NGT组(P<0.01),IFG组、IGT组、IFG+IGT组和DM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1stPH)均显著低于NGT组(P<0.05),IGT组、IFG+IGT组和DM组INS120显著高于INS60(P<0.05),IGT组和IFG+IGT组ACUins显著高于NGT组和DM组(P<0.05).②IGT组、IFG+IGT组和DM组HOMA-IR显著高于NGT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omp)Matsuda显著低于NGT组(P<0.01).结论 不同糖耐量受损状态具有各自胰岛β细胞功能和IR的特点,从NGT、IFG、IGT、IFG+IGT到DM发展过程中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1stPH和IR受损加重,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伴随血糖升高的胰岛素代偿性分泌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从正常糖耐量到糖尿病(DM)不同糖代谢水平,趾臂指数( TBI)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参加体检人群,根据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损害组(IFG组)118例,糖耐量减低组(IGT组)230例,IFG+ IGT组100例,糖尿病组(DM组)278例,正常糖耐量组(NGR组)1528例,共2254例(男1210例,女1044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步检测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2h血糖(2 hBG)、空腹胰岛素(FINS)及BMI(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TBI;分析不同糖代谢人群的TBI情况.结果 年龄、BMI、TC、TG、LDL-C、收缩压、舒张压、FBG、2 hBG、FINS按照从NGR到IGR(糖调节受损,包含IFG组、IGT组和IFG+ IGT组)到DM的顺序逐渐升高;HDL-C按照从NGR到IGR到DM的顺序逐渐降低.IGR组中IFG+ IGT组TC、TG、FBG、2hBG较IFG组和IGT组均升高.TBI从NGR到IGR到DM的顺序有降低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从IGT到IFG到IFG+ IGT的顺序有降低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NGT到DM,随着糖代谢的不断恶化,周围动脉硬化逐渐加重,TBI可作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早期筛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首诊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首诊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初诊糖尿病(DM)患者46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97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生化指标、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结果 IGT组及DM组患者合并冠心病为52.8%、65.2%,脑血管病为20.6%、26.0%,颈动脉粥样硬化为50.5%、69.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初诊DM和IGT患者已存在各种血管并发症,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将漏诊大部分DM患者,必须加强DM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及时诊治是预防其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糖耐量降低患者的中药辨证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对糖耐量降低(IGT)患者辨证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阐明早期干预治疗对IGT的意义.方法将6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辨证干预治疗30例为治疗组,生活方式干预30例为对照组.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改善(P<0.01).两组空腹血糖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IGT,这对于预防IGT向糖尿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京某社区居民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糖代谢异常居民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做准备。方法用罗氏血糖仪对北京某社区≥20岁居民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结果此次共检测504人,糖耐量正常(NGT)290人,其余为糖代谢异常(Hyper-glycemia),分别为空腹血糖受损(IFG)43人,糖耐量减低(IGT)9人,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有32人,糖尿病(DM)130人。结论本社区糖代谢异常(Hyperglycemia)居民较高,尤其是糖尿病比例偏高与该地区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对糖耐量减低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杰  张伊伟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5):9-10,13
目的研究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对糖耐量减低(IGT)高危人群糖耐量的影响,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60例IGT高危人群随机分成两组,生活方式干预组和药物(二甲双胍0.25g,3次/d)干预组,随访3个月,观察糖代谢变化情况。结果生活方式干预组和药物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改善(P<0.05),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无改善(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干预能降低空腹血糖,二者能否降低OGTT2h血糖,延缓IGT高危人群发生IGT,降低IGT的发病率,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普查出的IGT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IGT非干预治疗人群(2126例)和IGT干预治疗人群(842例),6年后复查OGTT、BMI、血压、血脂。结果 2126例IGT非干预治疗人群中有486例(22.9%)转变为DM,年转变率为3.82%,有963例(45.3%)例仍为IGT,有677(31.8%)例转为正常糖耐量。842例IGT干预治疗人群中有81例(9.62%)转变为DM,年转变率为1.60%,有275例(32.7%)例仍为IGT,有486例(57.7%)转为正常糖耐量(NGT)。年龄增加,2型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IGT患者DM转变率高。IGT非干预治疗人群,DM转归组的其基线空腹静脉血糖(FPG)均明显高于其他转归组(P〈0.05),收缩压(SBP)、体质量指数(BMI)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NGT)转归组(P〈0.05)。血清甘油三脂DM转归组〉IGT转归组〉NGT转归组。影响IGT向DM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2hPG、SBP、BMI血清甘油三脂(TG)。结论年龄、DM阳性家族史、空腹(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甘油三脂(TG)、体重、血压为IGT转变为DM的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降低IGT转变为DM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糖耐量减退(IGT)是糖尿病(DM)发病的环节之一,本研究观察了具有安全降糖、无明显副作用、服用方便的中药糖脉康对IGT者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按世界卫生组织(WHO)1998年DM分型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负荷后2h血糖>7mmol/L,<11·1mmol/L者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知识分子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每人接受问卷调查 ,按WHO要求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空腹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结果 :(1)体重指数(BMI)≥25者 ,糖尿病 (DM)、糖耐量减低 (IGT)与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高于BMI<25的人群。(2)DM、IGT与IGF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60岁以上组DM、IGT患病率分别达12 9%、19 5%。(3)不同性别间DM、IGT与IFG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肥胖及年龄是DM、IGT与IFG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章雯  丁旵东 《安徽医药》2017,21(2):283-285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冠心病(CAD)病人临床指标、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冠心病的病人230例,通过糖尿病病史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组(NGT)(n=84)、糖耐量受损组(IGT)(n=66)、糖尿病组(DM)(n=80),收集三组病人临床指标及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结果 (1)三组在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NGT组平均三酰甘油(TG)1.78 mmol·L-1,胆固醇(TC)为4.18 mmol·L-1,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值2.56 mg·L-1,尿微量白蛋白均值28.09 mg·L-1,与DM及IG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部位和狭窄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均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空腹血糖正常的CAD病人均应行OGTT检查,降低糖耐量异常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对260例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退(IGT)和糖尿病(DM)4组,分析各组的发病率,对各组的血脂(TG、TC、HDL、LDL)、体重指数、腰围、胰岛素抵抗(HOMA-IR)、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等进行比较。结果: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近2/3有糖代谢异常,发病率非常高,但知晓率很低;随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脂肪肝患者的体重指数、腰围呈上升趋势,IFG和NGT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IGT或DM组与NG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异常也越加明显,TG、TC、LDL呈上升趋势,HDL则下降;IGT组HOMA-IR明显升高(P<0.01),与DM组比较无差异;IGT组HOMA-β细胞功能升高,与其它3组间比较无差异,DM组和IGT组ISI下降。结论: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糖耐量异常,随着糖耐量异常的加重,其他代谢异常也恶化。有必要对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OGTT,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防糖尿病对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所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受损及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108例单纯冠心病(糖耐量正常NGT)患者、64例伴糖耐量受损(IGT)和52例2型糖尿病(DM)冠心病患者测定血压、血脂、空腹和糖负荷2h后的血糖和胰岛素,并测定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ISI),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在NGT组、IGT组和DM组中依次升高,IGT组和DM组的空腹血糖(FBG)和糖负荷2h后的血糖(2hBG)明显高于NGT组,IGT组和DM组的ISI值明显低于NGT组(P<0.05),冠脉造影显示DM组的多支病变比例高于NGT组。结论 IGT组和DM组与NGT组相比,胰岛素抵抗更强,冠脉病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糖耐量受损(IGT)的防治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某院IGT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单纯药物组和单纯生活干预组各40例,记录并对比3组患者干预前、后各类食物的日均摄取达标率、血脂、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采取综合干预组干预后总热量及各类饮食摄入达标率均优于单纯药物组和单纯生活干预组(P<0.05);综合干预组的BMI、HbA1c、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药物组与单纯生活干预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帮助患者改善饮食行为,可有效引导糖耐量受损患者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糖人群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从35~55岁健康体检人群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糖耐量正常(NGT)43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47例,糖耐量受损(IGT)52例,糖尿病(DM)41例,检测并比较血糖、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空腹胰岛素水平在IFG、IGT、DM3组均高于NGT组(P0.05);餐后2h胰岛素水平从DM、IGT、IFG组到NGT组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IGT、DM组IR指数明显高于NGT组,DM组IR指数高于IFG和IGT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在NGT、IFG、IGT、DM组依次降低(P0.05)。脂联素与空腹血糖、IR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OGTT异常人群动脉硬化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人群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琳  张凯 《天津药学》2012,24(1):22-24
目的:观察应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疗效,协助临床控制糖耐量以减低患者向2型糖尿病的转变。方法:对12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组加用阿卡波糖,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以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后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 2 h后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干预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为8.3%,阿卡波糖组的发病率为5.0%;治疗组BMI、WHR、FPG、2HPG、FINS、PINS以及IR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S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改善IGT患者的代谢紊乱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任志宏 《重庆医药》2009,38(13):1649-1649
目的探讨预防糖耐量异常(IGT)人群发展为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方法,降低T2DM发生的危险性。方法对226例IGT人群分两组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及生活方式加药物干预,观察两组人群T2DM发病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生活方式加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生活方式加药物(拜糖平)干预IGT发展为T2DM明显强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糖耐量异常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依照1999年WHO关于IGT的诊断标准,选取本中心辖区内IGT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一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为2.4%,而对照组的DM发生率为20.0%,两组转归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可明显改善IGT患者糖、脂代谢,从而降低此类人群DM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汕头市3 283名机关干部糖尿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汕头市机关干部糖尿病(DM)及糖耐量减低(IGT)的流行情况,提高DM防治水平.方法对汕头市31个机关单位共3 283名行空腹血糖、糖耐量、体重指数的检测,以及对DM、IGT知晓情况的询问,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 283名中145名患DM,141名患IGT,患病率分别为4.4%及4.3%.患者对DM、IGT的未知晓率分别为23.5%及24.8%.DM、IGT患病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而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P<0.01),也随体重指数的增高而增高(超重、肥胖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P均<0.01).<40岁患者对DM、IGT的未知晓率高于>40岁者(P<0.01).结论汕头市机关干部DM、IGT患病率高于自然人群,且患病率随体重指数、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约1/4患者不知晓自己患病.因此,必须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20.
梁素惠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01-1502
目的 探讨产后行为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发生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 选取12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产后行为干预,观察组进行产后行为干预,比较两组1年后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空腹血糖受损( IFG)、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比例为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x2=4.27,P<0.05);观察组餐后2小时血糖(2hPG)要显著低于对照组(t=4.15,P<0.05).结论 产后行为干预能有效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向2型糖尿病转化,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