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瓣膜性与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111例,均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其中瓣膜性心脏病46例,非瓣膜性心脏病6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抗血小板、利尿、扩血管、调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此基础上应用新活素治疗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力衰竭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CRP)、B型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均有改善,胸闷症状减轻,啰音减少,瓣膜心脏病组总有效率为80.43%,非瓣膜心脏病组总有效率为86.15%,两组有效性无明显差异(P<0.05)。瓣膜心脏病组及非瓣膜心脏病组治疗后CRP、BN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瓣膜心脏病组下降幅度较非瓣膜心脏病组明显(P<0.05)。两组LVEF值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均有较好疗效,在非瓣膜性心力衰竭治疗中CRP、BNP水平改善较瓣膜病心力衰竭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6 2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 15例 ,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4 7例 )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4 0 % ,心功能(NYHA)Ⅱ~Ⅳ级 ,常规治疗 (洋地黄 ,利尿剂 ,ACEI)基础上随机分为卡维地洛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 ,3个月左室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卡维地洛治疗三个月后对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 卡维地洛平均用量为 2 1 1mg d± 9 6mg d。经过 3个月治疗 ,试验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上升 (P <0 0 0 2 ) ,左室收缩末容积下降 (P <0 0 5 ) ;左室舒张末容积与对照组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与治疗前比较亦明显下降 (P <0 0 5 )。 结论 在洋地黄、利尿剂、ACEI的治疗基础上 ,应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心室结构 ,且疗效与应用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3.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早期与晚期(心房收缩)峰充盈速度比值(E/A).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7,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LVEF、SV、E/A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LVEF、SV、E/A结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卡维地洛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44/60),低于A组的90.0%(54/6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LVEF高于B组,LVEDD和LVESD低于B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但卡维地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直经(LVESd)和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LVEF升高,LVESd、LVEDd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卡维地洛治疗组治疗后各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缬沙坦合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分成A级和B组。A组给强心苷及利尿药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缬沙坦及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比较A组、B组间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6分钟步行试验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治疗后心率显著下降、6分钟步行试验、LVEF显著改善(P<0.05);B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LVEDD、LVESD、LVMI显著下降、6分钟步行试验及LVEF显著改善(P<0.01),与A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缬沙坦合用卡维地洛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并逆转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B型利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24小时动态心电图指标:平均心室率、室性心律失常、长RR间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B型利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EF)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BNP下降水平、LVEF升高幅度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心率、室性心律失常、长RR间期事件无明显增加,组间及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短期使用米力农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左梅  吴栋梁  陈平  李阳 《心脏杂志》2005,17(6):592-59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0.45,心功能(NYHA)ⅡⅣ级,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治疗3月后,观察两种药物对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心功能基线值及3月后的变化。用6 m in步行距离测定运动耐量的改善程度。结果:经过3月的治疗,卡维地洛组与美托洛尔组心率、血压、运动耐量改善程度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卡维地洛组6 m in步行试验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及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LVEF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美托洛尔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前者在改善运动耐量、LVEDV、LVESV及心室射血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两种不同类型的 β 受体阻滞剂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和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 6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 (心衰 )基础上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 (A组 3 3例 )和美托洛尔组 (B组 3 1例 ) ,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6个月后测量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 (FS)、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 (E峰 )、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 (A峰 )、E/A、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左心室球径指数。结果  (1)A组 2 8例、B组 2 7例用于分析。 (2 )两组治疗后 ,左心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及心室重塑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 ,均有显著改善(P <0 .0 5 )。 (3 )治疗后LVEF在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FS、E峰、A峰和E/A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4 )治疗后A、B两组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左心室球径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卡维地洛在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室重塑方面较美托洛尔更显著 ,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更优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对其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1例和卡维地洛组3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6min步行距离和心率变化.结果 治疗后,常规治疗组与卡维地洛组的SV、CO、LVEF、步行距离和静息心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心力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加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1.
三级医院心力衰竭门诊管理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结合心力衰竭(心衰)门诊、心衰教育和电话随访的心衰疾病管理方案的可行性,观察该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住院的心衰患者145例,男91例,女54例,平均年龄(69.6±11.3)岁,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5%或LVEF>45%时N末端B型利钠肽原>1500 ns/L.根据个人意愿分为非疾病管理组和疾病管理组,疾病管理组进行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包括开展心衰教育、电话随访、定期心衰门诊就诊.于分组后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结果 基线时两组患者临床特征、LVEF及药物使用率、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疾病管理组NYHA分级为(1.4±0.5)级,LVEF为40%±8%;非疾病管理组NYHA分级为(3.2±0.5)级,LVEF为31%±6%.疾病管理组自行监测体重、血压和脉搏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疾病管理组(P<0.05).在收缩性心衰患者中,疾病管理组40%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达标剂量显著高于非疾病管理组的11%(P<0.05);疾病管理组66%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达标剂量高于非疾病管理组的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非疾病管理组心血管病事件率为91.5%,疾病管理组心血管事件率为2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心衰门诊、心衰教育和电话随访的心衰疾病管理方案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有效药物的治疗剂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总结两者在CHF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02例,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LVEF≤50%病例组(A组)54例和LVEF〉50%病例组(B组)48例,测定血浆hs—CRP和cystatin-C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C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hs—CRP,cystatin—C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1),且A组hs—CRP较B组明显升高(P〈0.01),但A组cystatin—C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tatin—C与hs—CRP呈正相关性(r=0.248,P〈0.05)。结论CHF随着LVEF值降低,血浆hs—CRP和cystatin—C值升高,两者结合更有利于评价CHF临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益心舒胶囊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益心舒组(4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心舒胶囊1.2g,3次/d),服用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试验、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以及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益心舒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65%),NYHA心功能、LVEF、LVESD、6min步行试验、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0.01),益心舒组的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40%,P〈0.05).但病死率两组无显著差异,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衰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心病患者心肌重构及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9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大小分为两组:baPWV正常组40例和baPWV增高组58例.每例均抽血行脑钠肽(BNP)检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冠心病baPWV正常组相比,baPWV增高组的LVMI、LVDd和BNP均升高,LVE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baPWV与LVMI、LVDd和BNP呈正相关(均P<0.01),与 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心病患者心肌重构及心功能损害有关,对冠心病患者心肌重构及心功能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expression of the adhesion protein osteopontin (OP)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ransition to heart failure in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We, therefore, hypothesized that OP could be upregulated in heart failure in human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of OP in myocardial biopsies obtained from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due to dilated cardiomyopathy (mean LVEF=30.3+/-4.4%, mean+/-S.D., n=10, group A) compared to patients with a normal 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mean LVEF=61+/-11.2%, n=9; group B). Myocardial immunoreactivity for OP was examined using two different antibodies against OP. The expression of cardiac myocyte OP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group A in comparison to group B (P<0.0001). Both groups also displayed OP immunoreactivity in non-myocytes, including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cardiac fibroblasts (P=no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of increased OP immunoreactivity in cardiac myocytes of patients with impaire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ssessed by hemodynamic data (LVEF, RVEF, LVESVI, LVEDVI and LVEDP, R=-0.828, -0.671, 0.751, 0.685 and 0.461, respectively; all P<0.05). Furthermore, OP expression correlated with cardiac myocyte hypertrophy (mean diameter 21.0+/-1.8 microm in group A and 16.6+/-2.1 microm in group B; P<0.0001).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factors and/or mechanisms involved in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lead to induction of OP expression in humans.  相似文献   

16.
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pelin浓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不同基础心脏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apelin浓度。方法: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50%)选择68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为心衰组,选择心功能正常者21例做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apelin水平,比较不同病因如高血压病、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所致心衰的血浆apelin浓度区别。结果:CHF组血浆apelin水平高于对照组[(5.07±0.75)ng/ml:(3.73±0.3)ng/ml,P〈0.01];不同病因心衰血浆apelin含量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apelin浓度高于心功能正常者,可考虑将apelin浓度检测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筛查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5月住院的老年CHF患者96例,记录其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相应的分析软件对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窦性HRT指标变化的差异;随访9~28个月,终点事件为患者心源性死亡,采用Logisitc回归法分析窦性HRT、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对CHF患者死亡的预测能力. 结果 按照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结果进行HRT分类,HRT的主要参数正常在心功能Ⅱ级(60.0%)与Ⅲ级(45.0%)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05);心功能Ⅲ级与Ⅳ级者(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P>0.05);但心功能Ⅱ级与Ⅳ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5),HRT在心功能Ⅳ级组明显减弱.平均随访(18.0±9.6)个月,96例患者中,心源性死亡34例,分析显示CHF患者死亡与HRT、低LVEF(≤45%)、年龄(≥65岁)、糖尿病、心肌梗死及心功能分级相关. 结论 窦性HRT指标对老年人CHF预后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狭窄(AS)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40例AS心衰患者(AS心衰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行NT-pmBNP测定,评价其对AS心衰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AS心衰组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1)且在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Ⅱ、Ⅲ和Ⅳ级者呈逐级显著升高(均为P<0.01);其中,临床代偿心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失代偿心衰升高8倍(P<0.01);在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50 mm组显著高于LVEDD≤50mm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60%组显著高于LVEF>60%组(P<0.01);在合并心房颤动组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NT-pmBNP阈值在1360 ng/L时,是诊断心衰(ROC曲线下面积=0.762,P<0.01)及失代偿心衰(ROC曲线下面积=0.997,P<0.01)的最佳阈值;心衰与失代偿心衰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7.50%和100.00%,特异性均为96.05%,准确性分别为86.21%和95.83%.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一致显示,Log(NT-proBNP)与NYHA分级和LVEF呈显著正、负相关(P<0.05),且呈独立相关.结论 NT-pwBNP对单纯As心衰患者也有重要诊断价值.建议临床采用1360 ng/L作为阈值,诊断单纯AS伴心衰者准确性高达86.21%,尤其对失代偿者准确性高达95.83%.  相似文献   

19.
李璐  周鹏  侯霁芯 《心脏杂志》2015,27(2):179-181
目的:评估强化慢病管理门诊对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心功能评级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80例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分为强化管理组和一般管理组(对照组)。强化管理组每2周通过规范化慢病管理门诊方式随访,每3个月定期检测,一般管理组通过每月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心功能评级(NYHA评级)。结果:随访2年后发现,强化管理组阿斯匹林/氯吡格雷(74%vs.54%,P<0.01)、他汀类药物(69%vs.46%,P<0.01)、ACEI/ARB(76%vs.46%,P<0.01)和β受体阻滞剂(63%vs.42%,P<0.05)的服药率均优于一般管理组;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也较低(26%vs.42%,P<0.05)。结论: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0.
金鹏  周琪  康美丽  张敏莉  朱铭  芦涤 《心脏杂志》2017,29(4):431-434
目的 观察和分析早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水平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力衰竭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分析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6例,分为发生院内心力衰竭组(心衰组,n=17)和非心衰组(n=69)。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即刻及发生心力衰竭时采集肘静脉测定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NT-proBNP)浓度,并同时于入院即刻采血测定HMGB1浓度。入院当时及发作心力衰竭24 h内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A)以及每搏排出量和每分排出量4项指标。分析血浆HMGB1水平与NT-proBNP水平和超声心动图反映心功能的每搏排出量、每分排出量、LVEF、E/A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血浆NT-proBNP水平与反映心功能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与非心衰组比较,院内心衰组超声心动图4项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均降低,而早期HMGB1水平反而升高,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HMGB1水平与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超声心动图反映心脏功能的每搏排出量、每分排出量、LVEF、E/A 呈负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早期血浆HMGB1水平与AMI行急诊PCI患者心功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结论 早期HMGB1水平与急诊PCI患者术后发生心力衰竭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