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洪静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74-3174
经过治疗,精神病患者基本症状虽然缓解而进入康复阶段,但部分症状依然会残留。有报道,在常规治疗下,精神分裂症在治愈后的第一年内复发达50%,在5年内复发达80%^[1]。因此,康复期患者需要较长时间、适当的药物和足够的剂量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为此,找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停药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减少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对抗120例精神病药所致闭经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丽贞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133-1135
目的:探讨心理心理护理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患者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自编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并结合护士药疗时的观察评价两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出院9个月后随访统计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精神病患者复发率分别为2.45%、12.6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不合作等负性心理障碍,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提高,从而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梅  刘荣刚  于杰  赵明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11-3111,313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我院住院及出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情况和复发原因调查。结果:出院患者收到有效答卷375份,复发患者281例,复发率74.9%;在复发原因中,中断药物治疗占71.2%,其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无自知力、侥幸心理和药物副反应。在院患者210例,复发患者37例,复发率17.6%;复发原因中,因留药中断治疗排在首位,占59.5%。结论: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坚持维持治疗对控制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爱民  李丽 《黑龙江医学》2004,28(4):305-306
护理程序是护士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一种工作程序,在护理实践中广泛运用〔1〕。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重型精神病,坚持长期大量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由于对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治疗依从性极差,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故应用护理程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用药知识的相关指导,以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对提高社会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践性研究,深化护理程序,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2 0 0 2 - 0 6~2 0 0 3- 0 9,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经传统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治愈后的结局有何差异。方法:将两组药物治愈的精神分裂症出院后定期运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大体评定量表(GAS)进行评定,同时进行服药依从性和复发情况进行调查,再将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调查结果分析无明显差异,而在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的BPRS和GAS的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持续服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低于对照组。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持续稳定,其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受损轻微。其持续服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出院后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首次就诊的首发和慢性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种类和剂量,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量表,将数据输入SPSS 11.5,采用参数及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首发组43例,复发组46例。35例(39.33%)患者合并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36例(40.45%)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治疗,首发和复发组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增加,较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人数增多。复发组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氯丙嗪当量)明显高于首发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治疗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为入组时BPRS评分,合并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物。结论:首发患者很少使用氯氮平治疗,慢性复发者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比首发精神分裂症者高。  相似文献   

7.
李传素 《重庆医学》2008,37(4):444-444
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与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并日益受到临床的关注。郑永泉等[1]研究发现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4.8%,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应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  相似文献   

8.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精神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用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嚷治疗,另一组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治疗,对血清中肝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的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功能在治疗4周后明显异常,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经典抗精神病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肝功能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机体肝功能的损害较轻.  相似文献   

9.
杨小曲  熊宇 《中外医疗》2012,31(5):18+20-18,20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疗法对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稳定后,将其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分别进行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和仅给予药物的治疗方式,疗程均为3个月,并对2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复发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进行1年的统计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并随访1年,A组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明显低于B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B组,病情复发率也明显低于B组。结论认知心理治疗在患者康复期能很好地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疗效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有利于患者自知力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对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前和2012年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后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将2010年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前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后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结果: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种类增多,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导。结论: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的出台,对临床用药起到了规范作用,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哲 《吉林医学》2012,33(25):5474-547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方法:对治疗的精神病患者40例,采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11例,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首发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应激相关障碍22例,两类药物联合治疗7例。结果:BPRS减分率>50%的时间,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联用组(25.54±8.72)d,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21.01±6.96)d,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抗精神病药物进行适时的调整,更有利于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将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电休克治疗和单用抗精神药物治疗。结果 电休克配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P〈0.05)。结论 可以推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特别是严重拒食、拒药、抑郁、行为紊乱等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拒药心理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于2006年10月对住在“延边社会精神病院”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自编的问卷,以问答式进行了服药依从性调查。结果87%的患者对服抗精神病药物有惧怕心理,48%患者有拒药心理拒药体验。结论精神分裂症病情反复多次,迁延不愈,难以根治,既使是康复者也需要长时间服药治疗,有不少患者需终身服药。长期坚持服药是防止精神病复发与全面康复的关键问题,而患者服药依从性是长期坚持服药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预防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的作用.方法按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将痊愈出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B组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每月一次.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病情复发以精神病性症状再现为指标.结果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对社区中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服药的前提下,开展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正>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是精神病学科中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精神分裂症患者痊愈后,往往认为没有继续服药的必要,而自行停药。又由于怕麻烦,服药常不规律,因此易导致疾病复发。为了预防复发,我们在门诊选择了30例,使用氟奋乃静葵酸酯(氟葵酯)作为恢复期的巩固治疗,现将观察情况阐述于下:一、病例选择:(1)经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出院后精神症状已控制或内省力已恢复,但仍在服大量和中等量的抗精神病药物者。逐渐代以氟葵酯治疗并观察其效果。(2)多次由于停药而反复发病,有明显或严重的精神症状而又拒服药物治疗者。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我们采用抗精神病药配合电针百会印堂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以求提高临床疗效,并给予临床护理观察,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入组标准病例为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住院患者10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1]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均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36分,年龄16~50岁,病程2~24月,且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均正常,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躯体和脑器质性疾病、酒精或药物依赖、药物过敏者。入组前4周内无连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7.
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减少复发,降低社会功能缺陷及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临床痊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即前2周每周1次,3~8周每2周1次,以后每月1次到患者家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对照组只按医嘱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各评定一次。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社会功能缺陷程度降低(P<0·01),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症状、促进康复方面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预防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的作用。方法:按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将痊愈出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B组: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每月一次。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病情复发以精神病性症状再现为指标。结果: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对社区中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服药的前提下,开展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接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对收治于我院心理科病房接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体质量超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2例,进行超重原因分析,结合精神分裂症疾病特点、心理科病房开放式管理模式给予生理、心理和社会不同层次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采用干预前(入院当日)与干预后(出院当日及干预3个月后复诊当日)复测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作干预前后效果对比.结果:出院当日、干预3个月后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明显低于入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3个月后体重及体重指数较出院当日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科全方位护理干预对降低接受新型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指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红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374-137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使血糖浓度过高,出现尿糖。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长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葡萄糖调节功能异常,而诱发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生活懒散,运动量减少,饮食无节制,患者大部分缺乏自知力,接受知识的能力差,自我维护健康意识不强,多不能很好地配合接受护理;因此,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糖尿病护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