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山药又叫淮山药薯蓣,是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薯蓣的块状根。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医病的良药。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三经,补而不腻。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载其有“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的功效,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功用概括为“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五个主要方面。历代医家视山药为“理虚之要药”,目前沿用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3.
4.
5.
6.
中药赤芍和白芍原本不分,统称“芍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赤、白之分始于梁武帝时之陶弘景,并日:“今出白山、蒋山、茅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从此,由根之赤,白而分为赤芍和白芍。《本草纲目》中亦称“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还指出,从色泽上看“白补而收,赤散而泻。”然而现代中药赤、白芍虽均来自同一种植物,但白芍来源于栽培的芍药根,赤芍来源于野生的芍药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五部综合性本草古籍的现代相关研究文献,比较本草古籍在现代受关注的程度,探析被研究和利用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读秀学术、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统计并分析五部本草古籍相关的文献数量、发表时间、学科分类、被引量等数据。结果:发现五部本草古籍在现代被研究和利用的情况相差很大,《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更多价值有待研究和挖掘。《本草纲目》研究热度居高不下,不过,存在内容滥用和传播混乱等问题。结论:社会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本草领域的某些重大成果都能够推动业界对本草古籍研究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别名寄生、广寄生,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原名“桑上寄生”,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 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的干燥带叶茎枝,别名北寄生。两药在历史上用名较为混乱,《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及一些本草著作中,将槲寄生类植物作为桑寄生药材来源之一加以描述。而历代本草均无槲寄生之名,槲寄生一词首见于近代植物学,《植物学大辞典》1918年将Lorantheceae译为槲寄生,于是“槲寄生”一词才在药学界广为应用。由于历史… 相似文献
9.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功擅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其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称之为,《本草纲目》记载可用于治疗“气虚头痛、气厥头痛、风热头痛、头风化痰、偏头风痛、风热上冲、一切心痛”,为“血中气药”,应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川芎嗪(ligustrazine)是川芎的有效成分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有多种心脑血管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血栓、脉管炎等闭塞性血管疾病。血管内皮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也是许多中药发挥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的主要靶点之一。本文就近五年来国内外TMP保护血管内皮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做为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茶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远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茶树的栽培技术。其药用价值和养生保健功能,也早已为世人所公认。《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本草纲目》探析了李时珍对沉香的别名、来源、产地及药材特性等所作出的澄清和厘正;对记载有沉香内容的药物作了全部汇集;对引据记载有沉香内容的本草医籍及经史文献作了疏理;对含有沉香的附方和临证应用作了类聚;对百病主治药中应用沉香治疗病症作了分述;对记载沉香的方药剂型作了初探;对记载沉香的炮制加工方法作了诠释;对... 相似文献
12.
葛根入药由来已久。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葛根列为中品,并记载了葛根的性味和功效,原文谓"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相似文献
13.
14.
15.
美国流行的心理平衡十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最早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记载“精神内伤,身必败之”。还特别强调“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一切对人体不利的因素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情绪。良好的情绪是人体的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因为当人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