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AFB1诱发肝癌过程中CCT亚基γ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FB。组和对照组,AFB1组以200ug/kg体重腹腔注射AFB1,第13周、第33周和第53周对大鼠进行肝活检,第73周处死全部动物并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FB1诱发肝癌过程中不同时期CCT亚基γ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第73周AFB1组CCT亚基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一组不同时段比较,随着诱癌的进行,CCT亚基γ基因蛋白表达上调,第73周AFB1组CCT亚基γ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不仅明显高于第13周,而且亦高于第33周(P〈0.01)。其余各组和同组不同时段之间CCT亚基γ基因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B。组中发生肝癌的动物肝组织CCT亚基γ基因蛋白表达率为100%(10/10),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CCT亚基γ基因蛋白的表达率30%(3/10)(P〈0.05)。结论AFB,诱癌过程中CCT亚基γ基因蛋白表达上调,CCT亚基γ基因蛋白有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CYP3A4在黄曲霉毒素B1(AFB1)实验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及其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雄性、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FB1组和对照组;AFB1组腹腔注射AFB1,对照组则给与溶媒二甲基亚砜。在诱发肝癌过程中,分别于第13、23、33、43、53、63周对大鼠进行肝活检;实验至第73周处死全部动物取肝组织;利用大鼠肝组织微粒体混合酶体外代谢体系,采用荧光分光光度定量法动态检测肝标本中CYP3A4酶活性。结果:AFB1组肝细胞癌发生率为58.8%(10/17);对照组肝细胞癌发生率为0(0/16),两组间肝癌发生率比较,AFB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大鼠肝组织代谢酶CYP3A4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肝组织CYP3A4活性从13 w开始逐渐升高,至23 w达顶峰,然后逐渐降低,到43 w又升高,出现双波峰变化;从13 w至53 w不同时段AFB1组肝组织CYP3A4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是至63 w时AFB1组肝组织CYP3A4活性基本接近对照组(P=0.5086)。结论:CYP3A4活性在AFB1诱癌过程中受到抑制,可能是由于癌变早期的细胞减少对致癌物质的活化有关;CYP3A4活性在AFB1诱癌过程中的表达起伏变化,是由于基因多态性较大程度上影响蛋白表达水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动态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761)在抑制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对肝组织相关基因P161nk4a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银杏叶提取物抗癌的机制及其效果。  方法  将7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 AFB1组(25只), AFB1+EGb761组(25只)及对照组(20只)。在诱发肝癌过程中, 分别于第13、33及53周对大鼠进行肝组织活检; 至第73周处死全部动物取肝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动态检测肝组织中P16Ink4a 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AFB1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为58.8%(10/17);AFB1+EGb761组为29.4%(5/17);对照组为0(0/16) AFB1+EGb761组肝癌发生率显著低于AFB1组(P < 0.05)。AFB1+EGb761组的肝组织P16Ink4a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在第53周及第73周时均明显高于AFB1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具有抑制AFB1致大鼠肝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细胞抑癌基因P16Ink4a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4g讨MCM7基因在黄曲霉毒素B1(AFB1)实验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70只雄性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FB1组(50只)和对照组(20只),AFB1组腹腔注射AFB1,对照纽则给予溶媒二甲基亚砜。在诱发肝癌过程中,分别于第13、33和53周对大鼠进行肝活检;实验至第73周处死全部大鼠取肝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MCM7rn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FB1组肝细胞癌发生率为44.1%(15/a4),对照组为0(0/16),AFB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093,P〈0.001。随着大鼠肝癌的形成,MCM7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步升高,AFB1组第53和73周显著高于第13和33周,F值分别为55.632和207.253,P值均〈0.001;对照组各时间点的表达较低且变化不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FB1组第53周McM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6.7%且以弱阳性为主,第73周MCM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且多为强阳性,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比其他时间点的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MCM7表达水平随着肝癌的形成逐渐上升,且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最高,MCM7有可能是参与肝癌形成的关键基因,但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在抑制黄曲霉毒素B1 (AFB1)诱发大鼠肝癌(HCC)过程中对肝组织相关基因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银杏叶抗癌的机制及其效果.方法:将7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FB1组(25只)、AFB1+ EGb761组(25只)及对照组(20只).在诱发大鼠HCC过程中,分别于第13周、33周及53周对大鼠进行肝组织活检;实验至第73用处死全部动物取肝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动态检测肝组织中IGF-Ⅱ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FB1组原发性HCC发生率为58.8%(10/17);AFB1+EGb761组发生率为29.4%(5/17);对照组为0(0/16).AFB1+EGb761组HCC发生率显著低于AFB1组(P<0.05).AFB1+ EGb761组肝组织IGF-2 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在第53周及73周较AFB1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具有抑制AFB1致大鼠HCC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细胞增殖基因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在抑制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大鼠肝癌(HCO)过程中对肝组织相关基因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银杏叶抗癌的机制及其效果。方法:将7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FB1组(25只)、AFB1+EGb761组(25只)及对照组(20只)。在诱发大鼠HCC过程中,分别于第13周、33周及53周对大鼠进行肝组织活检;实验至第73周处死全部动物取肝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动态检测肝组织中IGF-Ⅱ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FB1组原发性HCC发生率为58.8%(10/17);AFB1+EGb761组发生率为29.4%(5/17);对照组为0(o/16)。AFBl+EGb761组HCC发生率显著低于AFB1组(P〈0.05)。AFBl+EGb761组肝组织IGF_2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扮平在第53周及73周较AFB1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具有抑制AFBl致大鼠HCC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细胞增殖基因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β-catenin在化学诱导C57BL/6J小鼠肝癌过程中各时期的动态变化。方法:化学法[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rtosamine,DEN)/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乙醇]诱发50只C57BL/6J雄性小鼠肝癌,对照组为45只正常C57BL/6J雄性小鼠。观察小鼠成瘤情况和生长状态,对每2周定期处死小鼠获得的组织标本分别进行病理学切片观察,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化学诱导20周后,成功诱发小鼠肝癌。荧光实时定量PCR第4周起小鼠肝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诱癌时间的增加,β-catenin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第18和20周时诱癌组β-catenin的表达明显高于前一诱癌组(P<0.05)。蛋白印记法及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诱癌组第4周起至第14周细胞核内β-catenin有表达,细胞质内的表达也较正常对照组多,细胞膜表达减弱,这期间诱癌组间细胞核和细胞浆内β-catenin表达无明显差异。第16周可发现细胞浆内的β-catenin蛋白表达较之前时间组降低,第20周降至最低。而第18周和第20周细胞核的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多于前面时间段,第20周最多。细胞膜无表达。结论:随着肝癌演变,细胞浆内的β-catenin蛋白有可能向细胞核内移位,致使细胞核内β-catenin蛋白更进一步累积,激活一系列靶基因,导致肝癌形成。β-catenin蛋白在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分布在正常肝脏组织、肝硬化、肝癌这一过程中均不相同,表明β-catenin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唐超莉  匡志鹏  杨帆  吴继宁 《肿瘤》2012,32(8):585-591
目的:检测肝癌干细胞标志CD133在化学诱导C57BL/6J小鼠肝癌过程中各时期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化学法[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rtosamine,DEN)/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14)/乙醇]诱发50只C57BL/6J雄性小鼠肝癌,对照组为45只正常C57BL/6J雄性小鼠.观察小鼠成瘤情况和生长状态,对每2周定期处死小鼠获得的组织标本分别进行病理学切片观察,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印迹法和FCM法分别检测CD13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化学诱导20周后,成功诱发出小鼠肝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FCM检测结果显示,第8周后诱癌组小鼠肝组织中CD133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01);随着诱癌时间的增加,CD133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第16周时诱癌组CD133的表达明显高于前期诱癌组(P<0.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诱癌组CD133蛋白从第4周起出现弱表达,随着诱癌时间的递增,CD133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诱癌组第8周CD133出现弱阳性,第16周出现中等阳性,第20周出现强阳性;而正常对照组无表达.结论:肝癌干细胞标志CD133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随着诱癌进展其表达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黄曲霉素B1(AFB1)和乙型肝炎病毒(HBV)诱发树肝细胞癌作用的影响。方法 成年树分成三组:A组(AFB1+HBV+茶多酚组)、B组(AFB1+HBV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实验期间定期抽血检查HBV感染标志和进行剖腹手术取肝组织活检,观察各组肝癌发生率、肝癌出现时间、HBV感染持续时间,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形成过程中p53、bcl- 2、bax、survivin、GSTA1、SOD1、IL -2和SCF等蛋白在各组各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实验第90、105、120、135、150、165周各个时段中,A组的肝癌发生率均低于B组;A组首例肝癌出现时间及肝癌平均出现时间均晚于B组;A组HBV感染标志(HBsAg,HBeAg和HBcAb)的平均持续时间短于B组;在诱癌中期(实验第60 周)及肝癌组织内突变型p53、凋亡抑制基因bcl -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均为A组低于B组。但上述差异在统计学上大部分无显著性。结论 茶多酚对黄曲霉毒素B1和HBV诱发树肝癌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可以促进树体内的HBV感染标志的消除。茶多酚可能是通过促进终致癌物的解毒、抗氧化作用、提高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起到预防树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黄曲霉素B1(AFB1)和乙型肝炎病毒(HBV)诱发树鼩肝细胞癌作用的影响.方法成年树鼩分成三组:A组(AFB1 HBV 茶多酚组)、B组(AFB1 HBV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实验期间定期抽血检查HBV感染标志和进行剖腹手术取肝组织活检,观察各组肝癌发生率、肝癌出现时间、HBV感染持续时间,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形成过程中p53、bcl-2、bax、survivin、GSTA1、SOD1、IL-2和SCF等蛋白在各组各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实验第90、105、120、135、150、165周各个时段中,A组的肝癌发生率均低于B组;A组首例肝癌出现时间及肝癌平均出现时间均晚于B组;A组HBV感染标志(HBsAg,HBeAg和HBcAb)的平均持续时间短于B组;在诱癌中期(实验第60周)及肝癌组织内突变型p53、凋亡抑制基因bcl 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均为A组低于B组.但上述差异在统计学上大部分无显著性.结论茶多酚对黄曲霉毒素B1和HBV诱发树鼩肝癌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可以促进树鼩体内的HBV感染标志的消除.茶多酚可能是通过促进终致癌物的解毒、抗氧化作用、提高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起到预防树鼩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肝癌过程中对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肝微粒体混合酶体外代谢体系,利用荧光定量法动态检测AFB1诱发肝癌过程中不同时期CYP3A4酶活性.结果 AFB1组CYP3A4含量从实验开始逐渐升高,至23周达顶峰,然后逐渐降低,到43周又升高,出现双波峰变化,阶段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CYP3A4含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33周和63周出现明显降低外,其他各阶段变化不大;组间比较显示AFB1组在诱癌过程中有抑制CYP3A4的趋势,于63周抑制最明显,但尚未达统计学意义(P=0.638);结论AFB1在诱癌过程中有抑制CYP3A4的趋势,可能是与早期癌变的细胞减少对特定基因毒性物质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GP73、AFP在DEN/CCl4/乙醇联合诱发的小鼠肝癌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5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联合DEN/CCl4/乙醇诱发小鼠肝癌模型,于第4、8、12、16、20、24周随机分批处死实验小鼠,采血及常规制作肝脏病理切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血清GP73、AFP的表达情况。结果:诱癌组小鼠第4-8周肝脏呈现出典型的药物中毒性肝炎表现,血清GP73、AFP仅见微弱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第12-16周血清GP73、AFP随肝纤维化不断加重呈逐渐升高趋势,至第20周后肝癌形成时(诱癌第20-24周),GP73、AFP升高最为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P73及AF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9,P=0.00)。结论:GP73、AFP参与小鼠肝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二者在肝细胞大量损伤、增生过程中被激活,随肝癌形成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癌变过程中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动态变化和病理意义.方法以二甲氨基偶氮苯(3′-Me-DAB)建立大鼠诱发性肝癌模型,将60只雄鼠分为2组诱癌组(n=35),以3′-Me-DAB诱癌,对照组(n=25),以精制大米喂服.放射配基结合技术检测各实验期大鼠肝脏AR的定量表达.结果诱癌组大鼠肝重/体重比值在第4、5个月时大幅度上升(P<0.05).诱癌组雄激素受体定量以癌变启动期(第1个月)和成癌期(第5个月)最高,第2个月最低,细胞核AR分别为(56.28±9.48),(59.49±4.42)和(33.52±3.24)fmol/mg蛋白质.对照组大鼠的生理性AR表达与年龄依赖的性活动能力一致.诱发癌瘤受体定量以肝细胞型肝癌最高(P<0.05),且癌瘤组织高于癌周组织(P<0.05).结论实验性肝癌癌变特定阶段雄激素受体表达活跃,提示其可能有介导雄激素的促肝细胞异常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与第三外显子突变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Jiao Y  Ban KC  Cao J  Yue HY  Luo Y  Su JJ 《癌症》2007,26(10):1085-1089
背景与目的:广西南部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高发地区,也是粮食受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污染较重的地区.β-Catenin 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有关.而AFB1是诱发HCC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AFB1高暴露地区HCC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基因突变及表达情况.方法:用基因直接测序、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52例来自广西南部AFB高暴露地区HCC患者癌、癌旁组织和18例非肝癌肝组织中β-Catenin基因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中未见β-Catenin基因第三外显子的突变.β-Catenin mRNA 在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42±0.24、0.20±0.16和0.23±0.12,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或正常肝组织(P<0.01);免疫组化染色癌组织中阳性率为55.8%(29/5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6.5%(19/52)](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与肝外转移、术后复发、门静脉癌栓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mRNA的表达与上述临床参数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β-Catenin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但其异常表达不是由基因第三外显子上GSK-3β磷酸化位点的突变引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肝癌过程中对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肝微粒体混合酶体外代谢体系,利用荧光定量法动态检测AFB1诱发肝癌过程中不同时期CYP3A4酶活性。结果 AFB1组CYP3A4含量从实验开始逐渐升高,至23周达顶峰,然后逐渐降低,到43周又升高,出现双波峰变化,阶段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CYP3A4含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33周和63周出现明显降低外,其他各阶段变化不大;组间比较显示AFB1组在诱癌过程中有抑制CYP3A4的趋势,于63周抑制最明显,但尚未达统计学意义(P=0.638);结论AFB1在诱癌过程中有抑制CYP3A4的趋势,可能是与早期癌变的细胞减少对特定基因毒性物质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CK19基因在化学诱发C57BL/6J小鼠肝癌过程中各阶段的表达差异。方法对50只C57BL/6J雄性小鼠通过化学法诱发肝癌,以50只正常C57BL/6J雄性小鼠为对照组。观察诱癌小鼠的生长状况,每4周处死一批小鼠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荧光实时定量PCR(FQ-RT-PCR)法、Western blot等检测CK19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在化学诱癌第16周后处死的小鼠出现明显的灰白色小结节,直径为2 mm大小,第20周时肝癌结节直径在5 ~25 mm之间,呈多发性。早期病理改变主要是肝细胞排列结构轻度紊乱,细胞轻度的异型增生。病理切片显示为中、高分化的肝癌细胞,可见瘤巨细胞和病理性核分裂,间质肝纤维组织增生,提示有肝硬化改变;RT-PCR,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化学诱癌第16周开始CK19-mRNA表达升高,第20周时明显增强;荧光定量结果显示,CK19 mRNA在化学诱癌第4、8、12、16及20周的小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133±0.470)、(2.395±0.472)、(2.767±0.729)、(3.217±0.627)和(14.095±5.812),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K19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其表达量随诱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但其对肝癌发生发展的确切调控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肝癌模型,观察GFP蛋白在诱癌过程中荧光的变化。方法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四氯化碳(CCk,乙醇/DENA诱导肝癌共20周,实验组50只和对照组10只均为GFP转基因小鼠。每周监测小鼠体重的变化;常规HE染色动态观察病理组织学;第4、12、16周处死小鼠取肝组织制作冷冻切片观察荧光表达,并以石蜡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第20周时处死小鼠取其肝肿物进行原代培养,观察肿瘤细胞中荧光表达和分布。结果实验组GFP转基因小鼠死亡15只,死亡率30%(15/50)。对照组10只小鼠未发生死亡。GFP转基因小鼠在诱癌的第4、12、16、20周依次出现肝炎,肝硬化、癌前病变和癌变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诱癌开始前、第4周、第12周和第16周肝脏组织的冷冻切片有GFP蛋白的表达,诱癌第20周肝肿物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有GFP蛋白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GFP转基因小鼠肝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可动态观察肝癌细胞中GFP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碳酸锂 (Li2 CO3)对抗黄曲霉素B1(AFB1)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癌基因蛋白cyclinD1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cyclinD1在诱癌早期 (实验第 6周 )即有表达 ,第 10周显著增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阳性对照组 (B)组cyclinD1蛋白阳性率最高 ,碳酸锂同时给药组 (C组 )及先期给药组 (D组 )阳性率显著降低 ,C组阳性率略高于D组。结论 :Li2 CO3 可明显对抗AFB1诱导肝癌过程中cyclinD1的表达 ,通过抑制细胞的持续性增殖从而起到抗癌作用。cyclinD1的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碳酸锂(Ii2CO3)对抗黄曲霉素B1(AFB1)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癌基因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及意义.结果:cyclin D1在诱癌早期(实验第6周)即有表达,第10周显著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阳性对照组(B)组cyclin D1蛋白阳性率最高,碳酸锂同时给药组(C组)及先期给药组(D组)阳性率显著降低,C组阳性率略高于D组.结论:Li2CO3可明显对抗AFB1诱导肝癌过程中cyclin D1的表达,通过抑制细咆的持续性增殖从而起到抗癌作用.cyclinD1的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RX2和AKR1B10在二阶段化学诱发小鼠肝癌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9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60只)和正常对照组(30只),用DEN/CCl4/乙醇诱发小鼠肝癌。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和第20周5个时点处死小鼠,观察其肝脏病理组织的改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小鼠肝组织PRX2 mRNA和AKR1B10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实验诱发小鼠肝癌过程中的第4周见肝细胞肿胀,炎细胞浸润,肝脏呈炎症病变;第8周见肝组织炎症病变加重,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及肝细胞再生;第12周见肝组织呈不典型增生;第16周有典型假小叶形成;第20周可见典型的小鼠肝癌病理改变。②化学诱癌的第4周至第20周实验组小鼠肝组织PRX2 mRNA和AKR1B10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两者的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逐步升高的趋势;至第20周肝癌形成时,实验组两者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前各时间点(P〈0.05)。③在二阶段化学诱发小鼠肝癌形成过程中,PRX2 mRNA和AKR1B10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74,P=0.05)。结论在二阶段化学诱发小鼠肝癌形成过程中PRX2和AKR1B10的高表达是化学诱发小鼠肝癌形成的早期事件,PRX2和AKR1B10可能在化学诱发小鼠肝癌的发生、发展和促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