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性骨病是CKD骨代谢紊乱的多因素疾病。随着CKD的进展,机体矿物质代谢紊乱导致骨小梁扭曲,骨皮质变薄,皮质孔隙增多等病理改变,临床上表现为骨痛、骨变形、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肾性骨病仅集中在高磷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纠正上,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尚有欠缺,目前中医药在肾性骨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近年来,CKD肾性骨病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的广泛开展,为中医药干预肾性骨病提供了科学依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肾性骨病又称为肾性骨营养不良,它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合并症之一,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后期,由于机体在合成、分泌、代谢血清中的磷、钙及活性维生素D等方面的功能发生了障碍,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酸碱平衡紊乱。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就会引起肾性骨病。肾性骨病会引发严重的骨骼损坏,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或终身致残,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5/6肾大部切除模型并肾性骨病大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进行5/6肾大部切除并给予高磷饮食诱导肾性骨病模型.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左归丸组、骨化三醇组,并设正常组、假手术组.药物干预12周处死大鼠,检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双能X线测量大鼠股骨骨密度(BMD);分别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甲状旁腺PTH mRNA与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甲状旁腺PCNA的表达.结果:12周时,模型组大鼠出现了血iPTH升高,甲状旁腺增生,骨密度下降.左归丸组大鼠iPTH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明显下降,左归丸组大鼠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明显抑制甲状旁腺增生.结论:左归丸能降低5/6肾大部切除模型并肾性骨病大鼠甲状旁腺素合成以及血iPTH水平,抑制甲状旁腺增生,改善肾性骨痛.  相似文献   

4.
"肾主骨"与肾性骨病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性骨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肾性骨病指与肾脏所有有关的骨骼病,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肾性骨病,即指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病由我国朱、刘二氏1943年首次提出,它的提出与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内经》“肾主骨”的理论不谋而合,再次佐证了肾与骨的关系。近几年来一些医家对“肾主骨”与肾性骨病关系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现结合这些论述对肾性骨病的理论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竭时出现的骨矿化及骨代谢异常称之为肾性骨病,常见的症状有骨痛、关节不适、瘙痒等,大量证据表明肾性骨病可以导致血管钙化,提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机率及危险性,与透析患者多种并发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且近年来随着透析患者的快速增加,肾性骨病发病率逐年提高。中医学在对此病的认识、治疗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常常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十分可观。笔者总结中医药治疗肾性骨病临证体会,作以此篇,以咨交流。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性骨病的动物模型及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其骨代谢异常发生的时间,观察中药复方对肾性骨病的治疗作用.结果慢性肾衰大鼠在第8周末出现钙、磷代谢异常.中药复方能够通过整体作用延缓骨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中药复方对于肾性骨病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肾性骨病的动物模型及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其骨代谢异常发生的时间,观察中药复方对肾性骨病的治疗作用。结果:慢性肾衰大鼠在第8周末出现钙、磷代谢异常。中药复方能够通过整体作用延缓骨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中药复方对于肾性骨病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肾性骨病(renal osteodystrophy,ROD)是肾功能减退时一组从过度的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导致的高转化损害到与正常或低血PTH水平相关的低转化损害的矿物质代谢紊乱,几乎累及所有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它可引起骨骼的严重损害,表现为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骨硬化、骨性佝偻病等,并可加重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皮肤瘙痒、贫血、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等[1]。可分为广义肾性骨病与狭义肾性骨病两类:广义的“肾性骨病”,是指—切和肾脏有关的骨病或病因与肾脏有关的骨病,如肾小管酸中毒伴发的软骨病、肾病综合征时发生的骨病等;狭义的“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指发生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的代谢性骨病,可视为CRF的重要的并发症,重者可伴有多系统病变。根据骨组织转运的动力学变化又可以分为高转运型、低转运型和混合型(在不同的患者中二者呈不同的组合[2])。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透析人群的增加,透析技术的进步带来的透析患者寿命的延长,我国透析患者的肾性骨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东垣著述多处论及"骨痿"发病及治疗。本文对李氏所论骨痿发病机理予以阐发并总结,指出李氏所论骨痿病机分湿热成痿、阴盛阳极、阴盛阳虚三端。结合临床实际观察,认为李氏所论"骨痿"在病名、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方面,均与慢性肾病并发肾性骨病有相似之处,故提出肾性骨病可从骨痿进行论治,具体以升阳除湿、清燥救肾、补益元气、泻其阴火、升阳举陷、祛风除湿为治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黑地黄丸古今文献的梳理,结合对慢性肾衰竭(CRF)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的病机学认识,探讨CRF肾性贫血和肾性骨病的相关性,阐释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肾性贫血、肾性骨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由于甲状旁腺发生增生、腺瘤或腺癌,分泌大量甲状旁腺激素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骨、肾和小肠,从而引起高血钙、低血磷等一系列病体钙磷代谢紊乱.停经后妇女发病率相当高,为常见病.患者随着时间的发展,渐出现骨质疏松、骨软化、囊性纤维骨炎.  相似文献   

12.
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慢性肾衰中晚期的主要并发症,以肾性骨病、骨代谢异常及皮肤瘙痒、手足抽搐等为临床特征。中医药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生化指标,且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总结近年临床研究以自拟方为主,强调补肾健脾或(和)活血解毒的治疗原则,此外应重视脾虚生风的病机特点,以完善中医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肾性骨病在祖国医学中通过症状表现可对应为“骨痹”“骨痿”等病名,其与五脏的密切程度以肾、脾、肝三脏为要,心肾的水火既济、肺肾的金水相生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肾精不足、脾化源不足使得成骨的根基不足,肝主筋之功能减弱,影响约束骨节的功能;标实为脾失健运、肺失通调而蕴结湿浊,君火相火焦灼血液、肝气郁结而瘀血阻滞。本文通过详解肾性骨病的五脏相关病机、治法,旨在发挥中医药优势缓解患者病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肾性骨病方对不同阶段5/6肾切除小鼠骨丢失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个月龄C57BL/6J小鼠150只,建立慢性肾衰小鼠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罗盖全组、肾性骨病方组,分别在术后1周和4周时给予肾性骨病方以及罗盖全灌胃。各组给药8周后,取小鼠L_5椎体、血清和肾脏组织,分别检测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以评估肾脏功能;L_5椎体进行阿尔辛兰/橙黄G染色、Micro-CT扫描加重建、免疫组化检测评估骨质情况。结果: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明显升高;和模型组相比,早期应用肾性骨病方干预后小鼠腰椎骨丢失情况较晚期各组得到明显改善;早期组小鼠L_5腰椎Osterix表达明显升高而Cathepsin K表达明显降低;与之一致,TRAP染色显示早期应用肾性骨病方可以显著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数量。结论:早期应用肾性骨病方可以有效改善5/6肾切除小鼠肾功能,缓解骨丢失。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我们采用本院张志坚教授拟的益肾健脾活血汤治疗肾性骨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病例:(1)根据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符合肾性骨病的血液透析患者[1-2];(2)排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晚发性营养性佝偻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整体护理对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6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通过中医辨证,从饮食、服药、运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足浴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给予中医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骨痛、抽搐及骨折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中医整体护理可促进肾性骨病的康复,值得临床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长期滥用联邦止咳露糖浆导致低钾血症和海洛因相关性肾病及其肾性骨病的中西医致病机理。其中主要讨论继发肾性骨病的中医致病机理:因滥用联邦止咳露糖浆导致肺气闭郁,肺气不降于肾,肾不藏精,导致肾精亏虚,肾不能生骨;提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过程中应在补肾填精的同时注意补益肺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对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肾性骨病患者5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通过中医辨证,给予健脾补肾壮骨中药(黄芪熟地汤)足浴护理。结果观察组骨痛、抽搐及骨折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健脾补肾壮骨中药(黄芪熟地汤)足浴在肾性骨病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董志刚教授治疗肾性骨病的经验。董教授认为肾性骨病病因多为外感六淫、皮肤疮毒或服用肾毒性药物,损伤肾脏,肾病既久,失治误治而导致肾脏功能衰退。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肾虚损,浊瘀内蕴,本虚标实。治疗上以补肾强骨、健脾益气、祛瘀泄浊为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并配合适当饮食、调护结合,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肾性骨病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钙(CalciumshotNmmdia,Ca)、血磷(phosphorus,P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肾性骨病肝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肾性骨病肝肾亏虚证患者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临床疗效及Ca、PP、PTH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疼痛积分明显降低(P 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有效率为29.41%,治疗6个月有效率为47.06%,治疗组治疗3个月有效率为82.35%,治疗6个月有效率为98.04%,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肾性骨病肝肾亏虚证患者治疗后Ca、PP、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可以缓解肾性骨病肝肾亏虚证患者的疼痛,增强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