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冯叶霞 《大家健康》2016,(11):248-24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康艾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观察康艾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将11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康艾注射液+全身化疗,对照组仅行全身化疗,2W期后,评定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康艾组在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指标,改善患者疲乏、恶心呕吐、便秘、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及毒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临终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抽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的各项评分。结果护理之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恶心呕吐、疼痛及疲倦等指标方面评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在上述的指标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差异较大。结论人性化护理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生活质量能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二组患者抑郁焦虑、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二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固本抗癌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科就诊的64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FOLFOX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固本抗癌汤口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和生存质量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2.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本抗癌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蔡莹 《安徽医学》2014,(2):241-243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COPD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1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呼吸功能训练,对组照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SCRQ量表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SCRQ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vs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俊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36-13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于本院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为观察组,对其应用有针对性的舒适综合护理方法,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一般常规护理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护理效果,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结果经6个月的护理干预,癌症患者的心身症状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前后,观察组QLQ-C30功能分量表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对照组只有症状量表中的疼痛、呼吸困难两项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舒适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史新莉  沈建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12-113,115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浅表性膀胱癌围手术期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浅表性膀胱癌围手术期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浅表性膀胱癌围手术期专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健康技能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组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等3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等2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率65.00%高于对照组的3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并激发浅表性膀胱癌围手术期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彩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72-73,12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情绪和治疗依从性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佳的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开展化疗的胃癌患者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癌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存本院进行治疗的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对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依从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预后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首次肛门排气、平均康复时间、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白利 《西部医学》2013,25(8):1260-126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6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促进老年骨折患者骨折的愈合,提高护理工作的前瞻性,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融洽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年轻膀胱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膀胱癌年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另选择健康者作健康组,采用SAS、SDS、QOL评价焦虑和抑郁状态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术后观察组各同时段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轻膀胱癌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实施患者和家属共同而有侧重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何露露  张罗  袁林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06-108,111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术后实施系统自我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25例喉癌待手术的患者,将其分组: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自我护理.结果 (1)两组QLQ-C30各项评分出院时和干预结束时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呼吸困难、失眠、食欲降低及便秘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够通过实施系统自我护理干预促进疾病的康复,使喉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效果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择采用接受化疗的宫颈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分别与治疗结束后行癌症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EORTC QOL-C30)、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在采用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较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EORTC QOL-C30功能领域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主要症状领域恶心呕吐、疼痛有显著下降(<0.05),睡眠、饮食、腹泻、便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接受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可以有效的促进生活质量提高,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芳 《吉林医学》2014,(19):224-22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4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结石形成、血尿等并发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等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治愈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永珍  何珂 《中国医药导报》2014,(13):108-110,1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肺科医院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者分别为30例(62.5%),17例(35.4%)和1例(2.08%)优于对照组[25例(52.1%),20例(41.7%),3例(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41%,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出院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对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宇航  吴海波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0):105-108,11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海军总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药物治疗、常规化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从心理、用药、健康宣教、并发症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整体护理。测试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SAS、SDS量表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次测查量表分值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量表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QLQ-C30量表结果显示,功能量表中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以及症状量表中的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项的分值与干预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第2次生活质量测查中,只有症状量表中的疼痛、呼吸困难两项分值与第1次测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其自尊感,改善其生活质量,对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淑珍 《中外医疗》2013,32(20):161-162
目的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模式,探讨人性化护理运用到手术室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准备、宣教等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整个过程,减轻了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和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81例作为研究对象,41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4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检测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并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从化疗前的(5.19±1.03)cm缩小为化疗后的(2.63+0.68)cm,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前血清VEGF为(397.6±39.4)ng/L,化疗后为(139.5+20.7)ng/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淋巴结转移率方面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