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止血与血栓实验诊断将在血栓性疾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血栓与止血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积极开展血栓与止血试验检测,推广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丽红 《中外医疗》2009,28(11):171-171
血栓与止血检验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受检者状态、标本、试剂、设各和仪器、实验方法等,本文就血栓与止血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的飞速发展,对止血与凝血和血栓性疾病的研究,无论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都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分子水平的研究,使人们对凝血过程和血栓形成的本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血栓与止血这一边缘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其临床应用已远远超出了出血性疾病的范畴,而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本旨  相似文献   

4.
凝血仪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止血与血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涉及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其临床治疗和预后有密切关系。临床实验室对于止血与血栓方面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出血、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疗效观察、抗凝药剂量监测及预后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基础医学研究的进步,人们对止血与血栓的发生、发展认识越来越深刻,其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其中一个显的特点是凝血仪的迅速发展和在血栓与止血检测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血栓与止血的检测从传统的手工方法发展到全自动凝血仪,从单一的凝固法发展到免疫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止血与血栓的检测也因此而变得简便、准确、精确。  相似文献   

5.
临床血栓与止血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血凝分析仪进行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纤维蛋白原(FIB)]试验已广泛应用于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抗凝药剂量监测及预后分析,准确的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将实际工作中有关血栓与止血检测中全程质量控制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英国血液学会对易栓症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栓症是一类容易发生血栓的止血机理异常的病症。在临床上易栓病病人通常指的是有自发性血栓、反复发作性血栓或年轻时即发生血栓的患者。对实验室检查有易栓症异常的人,发生血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近年来随着临床检验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易栓症的各种发病机制已相继发现。在欧美国家约一半的易栓症患者的病因可被确定。2001年英国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提出了易栓症诊断与治疗新的指导意见,以期进一步提高易栓症的诊断与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虽然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技术不断提高,仪器、方法在进一步改善,但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控制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解决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诊断和控制.本文从标本采集与运输、试剂准备、器材、仪器及条件控制等方面对血栓与止血的质量控制加以介绍.以提高试验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匡祖国 《中国医疗前沿》2011,(21):58+91-58,91
目的探讨临床血栓与止血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方法对凝血相关知识及临床实际工作进概括总结。结果保证血栓与止血检验质量的环节有多个,包括血液的采集、运送、抗凝剂的使用等。结论只有准确科学地把握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各环节因素对其的影响,才可以获得准确的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 ,止血与凝血和血栓性疾病的研究 ,无论在基础医学或在临床应用均取得了巨大进展。特别是分子水平的研究不仅使人们对凝血过程和血栓形成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使疾病的诊断方法 ,药物检测手段及血栓的防治措施层出不穷 ,如今止血与血栓的研究已远远超过以往出血疾病的范畴 ,涉及到临床各科 ,面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蓬勃发展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积极开展血栓止血试验检测 ,推广临床应用 ,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血栓的形成及调节主要与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及血液流变有关。它是通过本身促…  相似文献   

10.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测定广泛应用于血栓与止血疾病的诊断预后分析的实验指标。PT和APTT的检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得到准确和可靠的PT和APTT试验数据,笔者探讨了采血后标本放置时间、溶血、乳糜血对PT和APTT结果的影响并做出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医学对血栓与止血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分子标志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亢进诊断的重要依据,是机体活动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在血栓及出血性疾病中是最常用的指标,起到了筛查与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成河 《实用医技杂志》2013,(12):1355-1356
<正>血液凝固分析仪,简称凝血仪,是对血栓和止血进行实验室检查的仪器。止血与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指标与临床各种疾患有着密切联系,使用凝血仪对血栓和止血进行实验室检查成为必要[1]。我科于2011年底引进美国Beckman Coulter ACL Elite Pro型全自动凝血仪(ACL Elite Pro),共开展了6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g)、D-二聚体(D-D)、抗凝血  相似文献   

13.
常用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查指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巨大危害性 ,国内外一直将其列为研究的重点。 80年代以来 ,国外首先提出了血栓前状态 (PrethromboticState ,PS)的概念 ,认为绝大多数血栓病患者在血栓出现以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PS ,而诊断PS的主要标准是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检查(1) 。同时人们发现 ,在接受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 ,其疗效与出血的发生 ,常与血栓及止血指标的变化有关。因此 ,掌握与使用这些指标 ,对PS和血栓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血栓与止血实验指标非常多 ,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 ,…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止血与凝血和血栓性疾病的研究,无论在基础医学或在临床应用均取得了巨大进展.特别是分子水平的研究不仅使人们对凝血过程和血栓形成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疾病的诊断方法,药物检测手段及血栓的防治措施层出不穷,如今止血与血栓的研究已远远超过以往出血疾病的范畴,涉及到临床各科,面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积极开展血栓止血试验检测,推广临床应用,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云  李忠涛  夏正武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902-1903
<正>随着血栓与止血检测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己成为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常规检测项目,也是内源性、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的重要过筛试验。它不仅对止血与血栓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还对抗凝药物治疗的监测起着重要作用。凝血四项指标是一组凝血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栓与止血分析仪 ,同时应用进口与国产试剂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 ,比较两种试剂的差异 ,以探讨国产试剂适用于STACom pact全自动血栓与止血分析仪的可行性。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  30 0份血浆样品均采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其中男 15 7例 ,女 14 3例 ,年龄 7~ 86岁 ,平均 4 1岁。取肘静脉血 1.8ml,以 10 9mmol L的枸橼酸钠 0 .2ml抗凝 ,15 0 0r min离心 10min分离血浆。1.2 试剂与设备 仪器为德国STAGO公司产STA Compact全自动血栓与止血分析仪。进…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于1994年10月27日至10月29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胜利召开。来自全国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和代表共计228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20余篇。来自美国、法国的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在本次学术会议上,国内外专家作了10个专题学术报告,就血栓与止血的有关基础、实验诊断及防治等问题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其中关于血栓与止血的分子生物学进展。纤维蛋白原结构与功能,血栓与止血新的实验检测方法及抗凝与溶栓等有关内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18.
血栓与止血试验的标准化是指对检测标本、试剂、仪器、技术和操作等制定统一的标准,按照标准的要求对试验进行科学的管理,减少误差,提高试验的精密度、准确性和可靠性.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 是血栓与止血常规检测项目,我科在使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PT和APTT时,发现其正常参考值与一些参考书及文献报道略有差异,这与试剂、仪器等因素有关.为此,根据我科的实验室现有条件,建立本实验室内正常参考值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白丽  孟艳秋  刘英淑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634-1635
随着人们对血栓与止血的研究,凝血实验将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它不仅对止血与血栓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抗凝药物治疗的监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凝血实验的质量控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栉膜区血栓外痔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对2005年7月至今诊断的6例栉膜区血栓外痔采用手术治疗。取血栓外痔远侧基底部小切口,剥离血栓,压迫止血。结果 6例栉膜区血栓外痔经手术治疗,疼痛缓解,愈合快。结论 栉膜区血栓外痔易与内痔嵌顿混淆,及早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