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胰岛素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瘤是胰岛的B细胞肿瘤 ,瘤体直径仅 10~ 2 0mm ,定位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2例胰岛素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等影像学资料 ,以探讨其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一、资料和方法2 2例中男 9例 ,女 13例。年龄 19~ 81岁 ,平均 49岁。病程 2个月~ 8年。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 ,其中 10例在低血糖发作时伴有抽搐、精神错乱、言语不清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精神症状。实验室检查 2 2例空腹和发作时血糖均明显低于正常 ,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2 2例术前均作B超和DSA检查。DSA采用Seld…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2]。居全世界人类死因的第一位,其中发达地区冠心病居死因第一位,发展地区居第二位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在我国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我院自2008年购置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以来,诊断治疗冠心病的患者逐年增加,对冠心病的DSA的影像诊断与治疗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74例,男31例,女43例,平均72.3岁。均行VCTDSA和3D-DSA检查,两位评价者分析此两项检查的影像资料,记录动脉瘤检出的个数、部位及大小,并评价VCTDSA的诊断效能(包括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两种技术诊断动脉瘤的一致性。结果 3D-DSA检出动脉瘤94个,VCTDSA检出93个(评价者A检出93个,评价者B 92个);评价者A检出全部动脉瘤以及检出3 mm动脉瘤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较评价者B高,而两者检出≥3 mm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在检出动脉瘤个数、部位和大小三方面,3D-DSA和VCTDSA有很好的评价者间的一致性。结论 VCTDSA的动脉瘤检出效能与3D-DSA相当,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介入神经放射学中的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球管2次旋转的基础上获得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资料,经工作站处理而快速重建的三维血管影像称为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和设备,3在DSA在神经介入台中具有特殊的优越性。文章就3D DSA的发展史,基本原理、成像技术要素、成像技术种类及其应用,特别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及其应用前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对60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CTA和DSA检查,其中1例仅行CTA检查。所有病例再行CTA、DSA检查,将所有检查结果及术中发现做比较。结果 (1)CTA发现55例共56个动脉瘤,9例宽颈,1例多发动脉瘤;DSA发现52例共56个动脉瘤,9例宽颈,4例多发动脉瘤;共治疗53例。(2)9例宽颈动脉瘤,4例手术(2例分别球囊、支架辅助栓塞),4例多发动脉瘤均行手术夹闭,1例载瘤动脉闭塞;43例窄颈动脉瘤,31例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栓塞,9例夹闭,3例转院。(3)2例仅依据CTA资料行急诊手术,术中发现与CTA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CTA和DSA联合检查有助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120例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所见,着重讨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及其诊断价值,动脉(ⅠA)和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ⅣDSA)方法对主动脉夹层主要征象的显示和诊断效果:显示内膜破口和主动脉分支病变,ⅠA法优于Ⅳ法,显示假腔全貌和内膜片负影,Ⅳ法略优于ⅠA法。对Ⅰ或Ⅱ型夹层的诊断ⅠA法明显优于Ⅳ法,Ⅲ型夹层一般Ⅳ法可满足诊断,按手术适应证和治疗的需要可选择应用ⅠA法。结合本组DSA和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效用,本文简要讨论了主动脉夹层影像学综合诊断及优选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肠出血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种检查方法各有局限,明确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小肠出血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以发挥其在小肠出血中的诊断优势,进一步提高小肠出血的诊断率,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我国原发性肝癌术前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2007年5月1000例原发性肝癌术前的DSA影像与多层螺旋CT(MSCT)及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三种方法发现肝癌1000例,直径3em以上的700例肝癌中,DSA发现670例;240例小肝癌中DSA发现202例;30例弥漫性肝癌中,DSA发现28例;900个子灶中,DSA发现890个;440例门脉癌栓中,DSA发现362例;490例动静脉瘘、动门脉瘘中,DSA发现482例。结论DSA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术前评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责任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0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88例,脑梗死116例,判断责任动脉,测量其狭窄段长度和狭窄程度.结果 在304例患者中,227例(74.7%)可见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193例(85.0%)可判断责任动脉,其中104例(53.9%)为单纯颅外动脉、70例(36.3%)为单纯颅内动脉、19例(9.8%)为颅内外动脉串联病变.脑梗死组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97/116,82.9%)显著高于TIA组(130/188,68.8%)(P<0.01).TIA组后循环颅外血管病变发牛率(26/107,24.3%)显著高于脑梗死组(6/86,7.0%)(P<0.01),脑梗死组前循环颅内血管病变发生率(28/86,32.6%)显著高于TIA组(22/107,20.6%)(P<0.01),但IIA组责任动脉狭窄长度和程度与脑梗死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脑梗死组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较IIA组更多见,TIA组以后循环颅外血管病变多见,脑梗死组以前循环颅内血管病变多见,而脑缺血程度与责任动脉狭窄程度和长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70例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行颈动脉2D-DSA、3D-DSA检查.结果:70例患者中,2D-DSA检出102支狭窄血管,3D-DSA检出103支狭窄血管.两者检查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0.727;2D-DSA溃疡斑块检出率为93....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全脑血管造影(DSA)诊断及分析43例烟雾病(Moyamoya)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方法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放射中心2009年2—9月经DSA确诊的43例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3例患者年龄5~45岁,其中15岁以下11例,平均年龄27.5岁;脑卒中是本组Moyamoya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76.7%(33例);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为主,而成年患者以出血性脑卒中发病为主;患者均有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狭窄、闭塞和Moyamoya血管形成。结论对于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卒中患者,尤其有卒中史或反复发作者则要考虑Moyamoya病的可能;DSA是诊断Moyamoya病和对其搭桥手术后进行疗效观察的最直接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烟雾病(MMD)患者的临床和脑血管造影(DSA)特点.方法 将45例烟雾病患者分少年组(14例,年龄≤15岁)和成年组(31例,年龄>15岁),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脑血管造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双侧颈内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伴有双侧大脑前动脉、中动脉狭窄并不伞闭塞或者闭塞的23例,单侧大脑前...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出血等问题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的必要性。方法选择用GDC或EDC、MDS、Matrix微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2例,共114个动脉瘤,112个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2例多发性动脉瘤患者各有1个小动脉瘤未行栓塞。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5年,平均10.5个月。随访方法为DSA,将随访时的DSA资料与栓塞术后即刻DS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始治疗的动脉瘤闭塞率为100%的58个(51.79%),≥95%的37个(33.04%),〈95%的17个(15.17%)。栓塞治疗后弹簧圈稳定的动脉瘤87个(77.68%),残腔体积缩小6个(5.36%),再通19个(16.96%)。采用GDC或EDC栓塞的90个动脉瘤中,14个再通(15.56%)。闭塞100%、≥95%和〈95%的动脉瘤,再通率分别为4.08%、26.67%和36.36%,三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术后再通的动脉瘤,9个及时补充GDC栓塞后均未发生再出血,而继续观察的5个动脉瘤中,有1个不全闭塞者发生迟发性再出血。随访结果,经MDS栓塞治疗的18个动脉瘤中,5个再通。采用Matrix微弹簧圈或Neuroform支架+Matrix微弹簧圈治疗的4个动脉瘤,无论是近乎完全闭塞还是不完全闭塞,DSA均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与初始治疗的闭塞程度、栓塞材料等因素有关。对闭塞不完全的动脉瘤,应通过DSA进行随访,若明显再通,需及时补充栓塞。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方法收集16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1例、中年组67例和老年组88例,记录其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 166例患者中,30.1%有颅内病变,39.8%有颅外病变,30.1%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以颈内动脉居多,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大脑中动脉最明显;与青年组比较,中年组、老年组颅内动脉狭窄率明显降低(P<0.01),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比例明显升高(P<0.05)。61例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存在侧支循环,其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代偿形式以初级侧支循环开放为主,占67.7%,大脑中动脉以次级侧支循环开放为主,占72.2%。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病变的比例逐渐增高。颅内外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存在3级侧支循环的开放。 相似文献
15.
16.
Dieter Beyer Walter Gross-Fengels Karl F. R. Neufa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ac Imaging》1988,3(1):13-20
Summary With further improvement of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equi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phisticated soft-ware programs, the intravenous approach again has become an promissing diagnostic alternative in certain clinical settings, if the patient's cardiac output is not severely diminished.In many cases an additional arterial study is not neccessary. The diagnostic resul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intravenous approach in imaging the brachiocephalic, renal and peripheral vesse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输液港的方法,并观察英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18例浅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接受DSA引导下经皮静脉内输液港置入.其中恶性肿瘤16例,重度营养不良2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15例,经右锁骨下静脉置入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输液港应用状况良好.结论:DSA引导下的经皮静脉内输液港置入创伤小,全程可视,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