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将CHD患者60例按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MAU组和尿正常白蛋白(NMAU)组,将两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MAU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CHD两组血清sCD40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D两组血清sCD40L水平比较:MAU组高于NMAU组(P<0.05);比较两组尿蛋白排泄量(UAE)的含量:NMAU组明显低于MAU,对照组明显低于NMA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sCD40L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量(UAE)正相关。结论 CD40-CD40L系统参与CHD的发病过程;CHD患者早期肾损害与sCD40L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sCD40L、MMP-9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4例CHD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5例,另外和23例正常对照血清sCD40L、MMP-9的浓度。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sCD40L、MMP-9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O.05),而AMI组和UAP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AP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及UAP组血清sCD40L与MMP-9水平正相关(分别为r=0.974,P〈0.01;r=0.959,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升高明显,可作为预测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梗阻性黄疸(OJ)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4~12月在我院消化二科住院治疗的OJ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在入院时及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3 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血清sCD40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分析OJ患者的sCD40L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ALT、AST、TBIL、DBIL、sCD40L、TNF-α和IL-8水平分别为(55.34±10.35)IU/L、(62.19±11.25)IU/L、(35.43±5.22)μmol/L、(8.94±2.58)μmol/L、(3.25±0.27)μg/L、(58.24±10.38)ng/L、(60.23±10.37)ng/L,均高于对照组的(32.17±5.32)IU/L、(36.27±6.78)IU/L、(10.19±4.58)μmol/L、(4.39±1.37)μmol/L、(2.84±0.32)μg/L、(34.52±9.26)ng/L、(43.69±11.2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43.27±9.89)IU/L、(47.25±10.14)IU/L、(13.32±4.19)μmol/L、(6.18±2.97)μmol/L、(2.92±0.25)μg/L、(42.37±8.79)ng/L、(50.14±11.32)n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J患者的血清sCD40L与血清TNF-α、IL-8、ALT、AST、TBIL及DBIL之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OJ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上升,且其与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指标联系紧密,临床可通过监测血清sCD40L变化了解患者病情,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和MMP-9的变化及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金属蛋白酶-9(MMP-9)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9例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MMP-9的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在不稳定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分别为(1.96± 0.84) ng/ml,(2.23 ±0.99 )ng/ml]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1.20±0.76)ng/ml (P<0.05),而在UAP和AMI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CD40L水平与MMP-9呈显著正相关(r=0.401, P<0.01)。sCD40L水平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254, P=0.039),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34, P=0.03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标志,CD40L可能通过促使MMP-9的表达而促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3)
目的:研究血清sCD40L、sCD40含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进展、斑块性质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的ACS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检测sCD40L、sCD40以及炎症反应相关因子、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的含量。结果:ACS组血清中sCD40、sCD40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S组中NSTEMI患者以及STEMI患者血清sCD40、sCD40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UAP组,STEMI患者血清sCD40、sCD40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NSTEMI患者;ACS组血清中炎症反应相关因子hs-CRP、TNF-α、IL-8、IL-18以及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MMP2、MMP9、LPA、Angptl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sCD40L、sCD40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sCD40L、sCD40含量异常升高且对病情进展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级联激活、斑块性质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sCD40LELISA试剂盒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血清sCD40L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分别为2.39±0.9ng/ml及2.35±1.1ng/ml,二者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所观察的变量中,1型糖尿病患者sCD40L水平与年龄正相关(r=0.53,P<0.01),而与其它变量不相关;对照组sCD40L水平与所有变量均不相关。结论随年龄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有增高趋势,其并发血管病变的风险增加,因此,血清sCD40L水平的检测可作为1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DM组)64例和正常对照组(NC组)56例,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sCD40L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Crouse斑块积分等。结果 DM组血清sCD40L水平、IMT、Crouse积分明显高于NC组(P<0.05),sCD40L与IMT、Crouse积分、HbA1c、TG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sCD40L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L(sCD40L)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对正常人单核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40例再障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sCD40L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再障患者血清培养后的正常人单核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再障患者血清中sCD40L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01);以再障患者血清培养后的正常人单核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sCD40L降低可能是AA发病过程中具有特征性的改变,并可能因此导致单核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使患者抗感染的能力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核心问题及严重后果之一是导致冠心病。其作用途径有两条:(1)直接作用:胰岛素抵抗导致冠心病发生;(2)间接作用:胰岛素抵抗引起代谢综合征各成份发生,最终发展为冠心病。近年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同时存在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耐量异常,学者们将其称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代谢综合征中的每一项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同时合并多种异常时则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更大,且诸多危险因素集聚于一体,其协同作用远远大于各危险因素单独作用之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将EH患者95例按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MAU组和尿正常白蛋白(NMAU)组,将二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MAU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EH二组血清sCD40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H二组血清sCD40L水平比较:MAU组高于NMAU组(P〈0.01);EH二组尿白蛋白排泄量(UAE)比较:MAU组高于NMAU组(P〈0.01);EH二组血清sCD40L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MAU组血清sCD40L水平与UAE正相关。结论 CD40-CD40L系统参与EH的发病过程;EH患者早期肾损害与sCD40L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CD40L)在各型冠心病患者及脂质斑块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今后将其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性预测因子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到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诊断结果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同时,选取非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CD40L浓度,分析冠心病不同类型组与对照组间血清sCD40L浓度差异。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脂质含量,分析不同脂质含量患者的血清sCD40L浓度差异。结果 SA组、UA组、AMI组患者血清sCD40L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组、UA组、AMI组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sCD40L浓度最高,达到(7.03±1.22)mg/L,UA组次之[(3.59±1.09)mg/L]。不同脂质含量患者血清sCD40L浓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7.985,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40L浓度与血管内脂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916,P〈0.05),随着脂质含量的增加,血清sCD40L浓度升高。结论血清sCD40L含量与冠心病患病、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生以及血管内脂质含量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冠心病高危人群、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抵抗对冠脉血管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清脂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9例冠心病同时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按冠脉主要分支最大狭窄程度和斑块病变类型不同分为明显病变组(SG)和轻度病变组(MG),另取同期冠脉造影正常非冠心病者16例为对照组(CG).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清脂质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清脂质水平,冠心病同时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P<0.01),且冠脉明显病变组显著高于冠脉轻度病变组(P<0.05).结论上述各参数变化可能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可严重影响冠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119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基本用药相同,B组另给曲美他嗪20mg,3次/d,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 B组与人组对比,治疗后空腹血胰岛素和服糖后2h胰岛素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大(P〈0.01)。结论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伴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sCD40L检测在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风险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ACS患者200例,随访全部病例为时6个月,以发生死亡及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为试验观察终点。在发病72h内空腹状态下采取病例前臂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sCD40L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方法测定cTnI水平。结果200例观察对象中108例血清sCD40L水平高于5.0μg/L。随访观察6个月后,发现高水平的sCD40L、CRP及cTnI与ACS患者发生死亡及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相关(P=0.001,P=0.02及P=0.001)。结论血清sCD40L、CRP及cTnI水平升高可用于独立预测ACS患者高风险心血管病事件。三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和预测ACS的灵敏度,并有望取代现有的心肌酶检测而成为新一代心血管病诊断和风险预测的临床实验室项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痛人的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60例,其中高血压组39例,非高血压组2l例。测定FPG、FINS、TG、TC、HDL、LDL、ApoA、ApoB、BMI,评价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高血压组HOMA—IR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O.05)。两组的HOMA—IR与FPG、PINS、BMI均呈显正相关(P<P.05)。高血压组的HOMA—IR与DBP、TG、脉压呈弱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患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CHD)患者中胰岛素抵抗(I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方法:22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依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112例、糖耐量异常组(IGT组)56例、2型糖尿病组(DM组)60例,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指数(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标,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DM组和IGT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NGT组(P<0.05),而DM组和IGT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成正相关。结论: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于糖耐量正常者,并且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的变化 ,并探讨其与血脂各组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2 9例冠心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4 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37例 ,稳定性冠心病组 4 6例 )及 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 0L的浓度。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 0L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为 (2 .99± 2 .19) ,(2 .2 3± .0 .6 7)ng/ml]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 [(1.12± 0 .4 2 )ng/ml,P <0 .0 5 ]和正常对照组 [(0 .89± 0 .5 5 )ng/ml,P <0 .0 5 ],而在稳定性冠心病组和N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sCD4 0L水平与ApoB10 0 (r =0 .15 9,P =0 .0 4 6 )呈正相关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r = 0 .192 ,P =0 .0 15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 0L水平明显升高 ,这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且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各种危险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5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和排除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3例,对照组76例。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生化指标,记录体重指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代谢综合征各种危险因子与冠脉狭窄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OMA-IR,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和冠脉狭窄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发病与HOMA-IR、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有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密切正相关;胰岛素抵抗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