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筋脉通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大鼠的方法造模,简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筋脉通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刊量组、神经妥乐平组及正常对照组。成模后即开始灌胃给药,筋脉通低、中、高组分别按成人剂量的5,10,20倍给药;神经妥乐平组按成人剂量的10倍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予灌服蒸馏水。所有实验大鼠于灌胃16周后处死。检测符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16周的体重和血糖变化,并进行热水甩尾试验和机械痛阈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坐骨神经NGF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坐骨神经NGF蛋白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肌糖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血糖在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造模及灌胃前后,各组大鼠之问的体重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和各治疗组较正常组甩尾潜伏期延长、机械痛阈下降,坐骨神经NGF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筋脉通中剂量组与神经妥乐平组的甩尾潜伏期显著缩短、痛阈值显著升高,坐骨神经NGF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1)。筋脉通中剂量组与神经妥乐平细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筋脉通能够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NGF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筋脉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神经妥乐平组及筋脉通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以成人剂量的5、10、20倍给筋脉通小、中、大剂量组每日灌服筋脉通,神经妥乐平组每日按成人剂量的10倍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每日按0.01 m...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筋脉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形态测量学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筋脉通组及神经妥乐平组,设立正常对照组。灌胃16周后取坐骨神经进行形态测量学分析,免疫组化法测定其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小纤维密度减少,小纤维比率下降,有髓神经纤维平均横截面积、轴索平均横截面积增大,差异显著(P<0.01);筋脉通组、神经妥乐平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小纤维密度、小纤维比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筋脉通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平均横截面积、轴索平均横截面积较模型组改善显著(P<0.05)。模型组大鼠NF-κB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筋脉通组、神经妥乐平组上值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筋脉通胶囊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形态测量学异常,减少NF-κB的异常高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筋脉通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Wistar大鼠按成人剂量15倍给药分别制成筋脉通和神经妥乐平含药血清。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细胞)、正常对照组(加入正常大鼠血清)、高糖组(加入葡萄糖)、筋脉通组(加入筋脉通含药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神经妥乐平组(加入神经妥乐平含药血清),除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之外,其余各组均加入50mmol/L葡萄糖培养高糖雪旺细胞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高糖培养雪旺细胞睫状体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NTF-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筋脉通组、神经妥乐平组雪旺细胞CNTF及CNTF-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1);与高糖组相比,筋脉通组与神经妥乐平组雪旺细胞CNTF及CNTF-mRNA表达均增高(P0.01);且筋脉通组雪旺细胞CNTF-mRNA表达较神经妥乐平组增高(P0.05)。结论筋脉通胶囊可以上调高糖培养雪旺细胞CNT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从而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筋脉通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硝基酪氨酸(nitro tyrosine,N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尿佐菌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的方法造模,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筋脉通低、中、高剂量组、维生素C组及正常对照组。成模后予灌胃给药,筋脉通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成人剂量5,10,20倍给药;维生素C组按成人剂量10倍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予灌服蒸馏水。所有实验大鼠于灌胃16周后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坐骨神经iNOS和NT蛋白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NOS和N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iNOS和N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其中筋脉通中剂量组作用明显优于维生素C组(P<0.05,P<0.01)。结论:筋脉通能够下调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NOS和NT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筋脉通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筋脉通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成模后即开始灌胃给药,筋脉通小、中、大剂量组分别按成人剂量的5、10、20倍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予灌服蒸馏水。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16周的体质量和血糖变化,并测定大鼠机械痛阈,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坐骨神经AGEs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治疗后正常组大鼠的体质量、血糖与其余各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1);而模型组及各用药组之间均无明显的差异。机械痛阈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治疗组的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1)。正常组大鼠坐骨神经中AGEs及RAGE表达呈弱阳性,模型组坐骨神经AGEs及RAGE的阳性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增强,筋脉通各治疗组介于两者之间。IOD值测定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AGEs及RAGE的IOD值显著升高(P<0.01),各治疗组均较正常组升高,较模型组降低,其中筋脉通中剂量组治疗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筋脉通能够减少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中AGEs的生成,并下调其受体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络宁对糖尿病大鼠血清NGF含量及坐骨神经组织N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糖络宁高、中、低剂量组并分别给药,共给药12周,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NGF含量及坐骨神经组织NGF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NGF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与糖络宁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NGF含量明显升高;糖络宁高剂量组血清NGF含量又明显高于西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NGF 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与糖络宁中、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NGF mRNA表达明显升高。结论:糖络宁可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NGF水平,可上调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NGF mRNA表达,这可能是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蛋白及N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1.97 mg·kg-1)、糖痹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生药4.175,8.35,16.7 g·kg-1),另设10只雄性SD大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蒸馏水,用不同剂量的糖痹康灌胃,并与甲钴胺对照,16周后取大鼠一侧坐骨神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坐骨神经中NGF蛋白的表达及采用RT-PCR方法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N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GF蛋白及NGF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糖痹康中、高剂量组能升高 NGF蛋白及NGF mRNA表达(P<0.01),糖痹康低剂量组能升高NGF mRNA表达(P<0.05)。结论:中药复方糖痹康能够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PDN)模型,探讨电针对PDN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DN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反应,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糖、痛阈,处死前检测大鼠周围血流灌注量,于处死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受体的表达,进而初步探讨电针治疗PDN大鼠的部分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周围血流灌注量、NGF受体的表达明显降低,电针组大鼠血流灌注量、NGF受体的表达增加,并且电针2组较电针1组血流灌注量、NGF受体的表达增加较多。结论:电针可以提高PDN模型大鼠的痛阈,增加大鼠周围血流灌注量,电针可以增加PDN模型大鼠坐骨神经NGF受体的表达,从而对损伤的坐骨神经起到修复的作用,电针能够改善PDN模型大鼠坐骨神经的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及BD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用不同剂量的糖痹康灌胃并与甲钴胺对照,16周后取大鼠一侧坐骨神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坐骨神经中BDNF蛋白的表达及采用RTPCR方法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BDNF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DN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及BDNF mRNA表达显著降低;糖痹康组与模型组比较,能升高BDNF蛋白及BDNF mRNA表达。结论:中药复方糖痹康能够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BDNF 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杨仁旭  代平  彭波  荆阳  贾晓鑫 《中医杂志》2012,53(21):1847-1851
目的 观察麻杏芎葶合剂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各16只;麻杏芎葶合剂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各17只.采用卵白蛋白溶液皮下注射和超声雾化器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7天后处死,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分子杂交(ISH)法检测肺组织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及NGF 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肺组织蛋白激酶C(PK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转录因子T-bet mRNA,GATA-3 m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支气管周围水肿减轻,气道上皮损伤减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组T-bet mRNA、GATA-3 mRNA及T-bet mRNA/GATA-3 mRNA比值明显下降(P<0.01);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NGF mRNA和N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低、中、高剂量组CGRP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低、中、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组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 结论 麻杏芎葶合剂能够减少炎性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哮喘病情.  相似文献   

12.
柔肝法治疗肝气郁结证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柔肝为治疗组,健脾为对照组,对肝气郁结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学中的内在联系进行了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E玫瑰花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高,对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复方丹参片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10只。以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1周,复方丹参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复方丹参片0.75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5周;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百会穴、大椎穴电针刺激,持续30min,每天1次,连续5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VEGF阳性神经元数目及表达强度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海马CA1区BDNF、VEGF阳性神经元数目及表达强度均增加(P<0.01,P<0.05);针药结合组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复方丹参组和电针组(P<0.01)。结论电针与复方丹参片结合可显著增加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BDNF、VEGF的表达,且作用优于单用复方丹参片或电针。  相似文献   

14.
颜苗    樊新荣  何清湖  龚慧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6):436-440
 目的 探讨克癃胶囊对肾虚血瘀证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及其对前列腺增生相关蛋白、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建立前列腺增生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非那雄胺组(C组),低、中、高剂量克癃给药组(D、E、F组)大鼠前列腺和前列腺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 ①C~F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②与B组比较,C、E、F组前列腺组织中Ki-67的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P<0.01),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B组比较,C、D、E、F组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P<0.01);但D、E、F组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积分光密度均高于C组(P<0.05)。④与B组比较,C、D、E、F组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降低(P<0.05);但D、E、F组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均较C组为高(P<0.05)。结论 克癃胶囊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抑制前列腺增生相关蛋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增高及表达密切相关,从而起到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住院各型菌痢患者,分成中草药叶下红组,叶下红加 TMP 组,痢特灵加 TMP 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三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2%、95.4%,94.2%,经统计处理无差别(P>0.05)。临床症状消失快。从治疗后三组的部分患者肠镜检查的结果表明亦无明显差别(P>0.05)。体外试验证明叶下红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上没有发现叶下红的任何副作用。认为叶下红对菌痢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枳术通便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大鼠肠神经系统、结肠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TC大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分别予枳术通便汤[生药4.8g/(kg·d)、2.4g/(kg·d)]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墨汁推进试验测定大鼠肠道墨汁推进率,采用RT-PCR法测定结肠GDNF及NOS mRNA表达,比较各组结果。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墨汁推进率及GDNF mRNA表达降低,NOS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个中药组墨汁推进率升高,中药高剂量组GDNF mRNA表达升高,NOS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中药两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枳术通便汤对STC大鼠肠道传输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结肠GDNF mRNA表达,降低NOS mRNA的表达而促进肠道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皮酚、芍药苷及二者配伍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别在缺氧和复氧阶段将细胞培养液换成含药培养液以进行药物干预,研究丹皮酚和芍药苷的作用时,各设100、75、50和25mg/L4个剂量组,研究二者配伍作用时设芍药苷40mg/L和20mg/L组、丹皮酚40mg/L和20mg/L组、以及芍药苷20mg/L+丹皮酚20mg/L5个剂量组,模型组只造模不进行药物干预,而正常对照组则不造模。分别测定缺氧2.5~5h后及复氧2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肌酸肌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漏出量,计算缺氧/复氧过程中各指标总漏出量及漏出抑制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缺氧2.5h后MDA漏出量增加,缺氧3、5h后、复氧2h后CK、LDH和MDA漏出量、漏出总量均增加,各指标漏出抑制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高剂量组及芍药苷高、中剂量组缺氧后LDH、MDA漏出量及复氧2h后各指标漏出量、漏出总量均减少(P<0.01,P<0.05),各指标漏出抑制率均升高(P<0.01,P<0.05);而丹皮酚低、极低剂量组仅复氧2h后CK漏出量及漏出总量减少(P<0.01,P<0.05),CK漏出抑制率升高(P<0.01)。芍药苷极低剂量组仅复氧2h后LDH漏出量及漏出总量均减少(P<0.01),LDH漏出抑制率升高(P<0.01)。配伍组各指标与丹皮酚、芍药苷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皮酚、芍药苷及二者配伍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二者配伍作用强度与同剂量单味药物作用强度相当,未见显著配伍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理论特点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丹参组,每组10只。丹参组给予丹参水煎液13.5g/kg灌胃,灌胃体积20mL/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纯净水灌胃。均每天2次,连续7天。给药第4天,模型组及丹参组大鼠腹腔注射角叉菜胶50mg/kg,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注射24h后,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悬液(10mL/kg),6h后观察大鼠体温、舌象、尾部瘀斑、耳廓和四肢皮肤颜色等表征以及耳廓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舌质红紫,舌下脉络增粗增长,爪甲色红紫,耳廓边缘发红,尾部出现明显瘀斑(P<0.01),体温明显升高(P<0.01)等瘀热表征;耳廓微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大鼠尾部瘀斑长度明显减少,微血流流态评分明显升高,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减少,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联合注射角叉菜胶和活性干酵母方法建立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具有动物表征明显以及重现性、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瘀热互结证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效筛选以及中药药性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