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兴阳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6):420-420,422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8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研究组)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80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惩罚及拒绝因子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患者父亲的过分干涉及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分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P<0.01,后者P<0.05)。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父母教养方式有一定关系,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会促进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神经症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这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引起了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子女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养育方式密切相关[1,2].为进一步系统研究这一问题,进行了此项青少年神经症患者和同龄正常人的父母养育方式的对照研究,以了解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罹患神经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西宁  赵卫红 《吉林医学》2012,33(15):3228-3229
目的:研究以确诊为心理障碍的78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测查。结果:疾病组和正常组在SCL-90和EMBU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缺乏情感温暖、惩罚、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会增加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思茅市初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调查表对思茅市某中学初中1~3年级18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与北京市的213例调查资料作对照.结果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对子女管教严厉、惩罚(FF2、MF4)较多,情感温暖、理解(FF1、MF1)投入较少,干涉多、保护少,对男孩的惩罚、严厉多于女孩,父亲对男孩的过度保护(FF6)多于女孩.结论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是造成不良教养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化原则,选择济宁市296名11~17岁青少年,运用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养育方式与各行为症状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则促使行为问题的增加。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行为发育有关,父母要重视改善教养方式以减少青少年的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戴天刚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0):630-631
目的 探讨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和父母教养方式,为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得1232名学生,符合学习困难儿童诊断标准的儿童102名。研究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CBCL)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结果 学习困难儿童检出率为8.28%,男女比例1.53:1,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χ^2=3.91,P〈0.05);困难组和对照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7.46,P〈0.005),两组社交退缩、攻击、违纪、多动、焦虑等行为因子检出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困难组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FF1及MF1)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父母严厉惩罚(FF2及MF4)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困难组父母拒绝否认(FF5及MF3)、父亲过分干涉(FF3)因子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学习困难与行为问题的关系较为复杂。在对学习困难儿童提供帮助时,应关注亲子关系,尤其要重视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网络成瘾综合症诊断量表(LAD-DQ)对汕头市和揭阳市的初中、高中、大学共3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等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确诊为心理障碍的78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测查.结果 疾病组和正常组在SCL-90和EMBU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父母缺乏情感温暖、惩罚、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会增加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农村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既有其跨化、跨种族的一致的一面,又有受化、种族或其他因素影响的一面^[1]。本研究采用父母教方式问卷(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内蒙古赤峰市青少年进行了测查,旨在了解城市与农村的父母教养方式有何不同及对子女人格维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许标  樊春雷  高文斌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2):2723-2726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3-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湖南省某特殊矫正学校问题青少年120例作为问题组和湖南省某普通中学学生1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SR)、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分别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及应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YSR总分的影响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问题组和对照组有效回答人数分别为112、109例。问题青少年YSR总分高于普通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题青少年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均低于普通中学生;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均高于普通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题青少年指向情绪的应对分量表及其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4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普通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指向情绪的应对能够正向预测YSR总分,母亲惩罚、严厉能够负向预测YSR总分,这4个预测变量能够解释总变异的50%。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都是影响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下父母人口学特征对于新生儿以及儿童长期身体发育的影响,为提高优生优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12月—2020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天津市210个新生儿家庭的人口学资料和儿童身体指标,研究人口学特征和儿童发育情况,采取单因素χ2检验和成对t检验方法分析儿童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调查的218个家庭中,高龄产妇(>35岁)所占比例大于低龄产妇(47.7% vs.14.1%),二胎比例也大于一胎比例(82.0% vs.18.0%)。新生儿的身体指标(出生体重、出生28 d增重和出生身长)与产妇的文化程度、分娩医院、胎次以及分娩方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均P>0. 05),但与父母年龄存在相关性。不同母亲年龄组间出生体重(χ2 =58.91,P<0.01)、出生28 d增重(χ2 =67.34,P<0.01)、出生身长(χ2 =61.32,P<0.01)有差异,不同父亲年龄组间出生体重(χ2 =68.34,P<0.01)、出生28 d增重(χ2 =72.11,P<0.01)、出生身长(χ2 =75.41,P<0.01)有差异。本项目后期追踪调查了210个家庭的儿童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父母年龄对于儿童的体重、身长、牙齿和头围发育均具有长期影响(均P<0.01)。结论:在全面二孩政策下,高龄父母显著增多。父母年龄对于新生儿的身体发育存在影响,并且对于儿童的体重、身长、牙齿和头围发育等存在长期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e Postponing Parenthood project was to investigate several aspects of the delaying of childbearing phenomenon in Sweden and Norway, such as medical risks and parental experiences. Data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Swedish and Norwegian Medical Birth Registers and three different cohorts: the Swedish Young Adult Panel Study, the Norwegian Mother and Child Cohort, and the Swedish Women’s Experiences of Childbirth cohort. Postponing childbirth to age 35 years and later increased the risk of rare but serious pregnancy outcomes, such as stillbirth and very preterm birth. Older first-time parents were slightly more anxious during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overall was experienced as more difficult, compared with younger age groups. First-time mothers’ satisfaction with life decreased from about age 28 years, both when measured during pregnancy and early parenthood. Delaying parenthood to mid-30 or later was more related to lifestyle than socioeconomic factors, suggesting that much could be done in terms of informing young persons about the limitations of fertility and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 an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parental age.  相似文献   

13.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合肥市1599名中专生的性心理状况作了一次横断面调查。结果表明: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平均15.18±1.67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平均13.98±1.21岁;生源不同,月经初潮年龄不同;独生子女的平均初潮年龄早于非独生子女;中专生恋爱率男生为32.4%,女生为19.8%;婚前性行为,男2.9%,女0.28%;半数以上学生对手淫是否有害、无害的回答为不清楚,相当部分学生对手淫的认识不当;部分学生存在异常性心理行为表现。提示:青少年学生早期的性教育对培养其正常性心理、性行为及其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小鼠不同年龄段内脏痛敏及焦虑抑郁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期小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MS)组和非母婴分离(NMS)组,MS组小鼠于出生后第2 ~ 15天每天与母鼠分离3 h,NMS组小鼠不予处理;待小鼠成年后,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月龄)、中年组(10月龄)和老年组(18月龄),分别进行腹外斜肌放电实验和内脏痛阈检测实验,观察小鼠内脏痛敏变化。实验进一步将NMS组和MS组小鼠分别给予急性束缚应激2 h,分为NMS组、急性束缚应激组(NMS+R)、MS组和母婴分离+急性束缚应激组(MS+R),分别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和旷场实验,观察小鼠焦虑样行为改变;NMS组和MS组小鼠进行糖水偏好实验,观察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变。结果 在20mmHg结直肠扩张(CRD)压力刺激下,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腹外斜肌放电波幅在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显著升高[青年组(22.04±3.24)μv比(14.70±3.10)μv,中年组(19.22±4.60)μv比(13.79±4.24)μv,P < 0.05或P < 0.01];在40mmHg CRD压力刺激下,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腹外斜肌放电波幅在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显著升高[青年组(35.56±3.32)μv比(24.11±3.29)μv,中年组(32.38±4.43)μv比(25.61±3.67)μv,P< 0.01];在60mmHg CRD压力刺激下,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腹外斜肌放电波幅在青年组中显著升高[(47.16±4.24)μv比(36.96±4.63)μv,P < 0.01];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内脏痛阈阈值在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显著降低[青年组(57.78±7.84)mmHg比(70.25±9.21)mmHg,中年组(59.79±9.07)mmHg比(70.00±6.32)mmHg,P< 0.05],表现出内脏痛觉高敏,随着小鼠年龄增加,内脏痛敏症状可缓解。在高架十字迷宫和旷场实验中,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在开臂次数百分比、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和旷场总距离均显著减少[开臂次数百分比(34.84±5.78)%比(48.26±7.61)%,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20.72±4.66)%比(31.39±4.80)%,中心区域停留时间(25.50±8.15)s比(38.81±5.07)s,旷场总距离(21.77±2.41)m比(30.42±5.41)m,P< 0.01],表现出显著的焦虑样行为改变;给予急性束缚应激后,与NMS+R组相比,MS+R组小鼠在开臂次数百分比、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和旷场总距离均显著减少[开臂次数百分比(29.39±2.57)%比(38.65±5.04)%,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15.53±4.80)%比(24.45±5.65)%,中心区域停留时间(20.33±4.98)s比(30.04±7.88)s,旷场总距离(18.57±1.68)m比(25.18±2.72)m,P< 0.05或P< 0.01],可进一步加重小鼠焦虑样行为;糖水偏好实验中,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糖水消耗百分比降低[(37.91±13.44)%比(55.64±21.41)%,P< 0.05],表现出显著的抑郁样行为。结论 新生期母婴分离能够引起小鼠成年后内脏痛觉高敏和焦虑抑郁样行为改变,内脏痛敏症状可随小鼠年龄增加而逐渐缓解,而对急性束缚应激的焦虑调节能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学业自我妨碍的概述及教育干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业自我妨碍的概念、影响因素、作用结果和教育干预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学校教育提供科学信息,使自我妨碍的学生走出学业困境,提高其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To assess potential risk factor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TGA).Methods: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of all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GA between 1999 to 2016 at King Abdulaziz Medical City, Riyadh, Saudi Arabia. Age and gender-matched controls were selected. Risk factors, including consanguinity, gestational diabetes, family history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parental age, and maternal parity, were collected. Regression modeling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risk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GA.Results:A total of 206 patients with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simple and complex TGA. Selected healthy controls were 446. In the studied cases, consanguinity was found in 95 (46%) of cases, gestational diabetes was diagnosed in 36 (17.5%) mothers, and 35 (17%) had a confirmed family history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hen risk factors of the cases wer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consanguinity, gestational diabetes, maternal age, and parity were foun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TGA.Conclusion:Our study revealed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 including first degree consanguineous marriages, gestational diabetes, family history of congenital cardiac anomalies, and increasing maternal age and parity. These factors increased the risk by at least 2 fold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叶酸对母婴分离小鼠的行为学影响。方法:将新生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叶酸组,待成年后进行行为学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的活动和探索行为减少,叶酸可以逆转这一状况;模型组小鼠在十字高架实验中的活动和探索行为下降,叶酸组与模型组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在新事物识别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识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现出识别新事物能力明显减弱,而叶酸可以明显改善母婴分离小鼠的识别新事物能力;在明暗箱实验中,母婴分离使小鼠更趋向在暗箱活动,而叶酸组小鼠不仅活动增加,且更倾向于在明箱活动。结论:母爱剥夺可引起小鼠成年期焦虑样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而叶酸可以改善这些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母婴分离(MS)模型中医证型。方法?通过母婴分离干预新生鼠,采用旷场实验评价母婴分离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强迫游泳和强迫悬尾实验评价母婴分离对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四诊计量化指标检测与计量辨证方法探讨小鼠气血阴阳状态。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测定,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功能状态。通过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cAMP/cGMP)、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探讨能量代谢水平。结果?旷场实验中各组动物活动总路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180组在强迫游泳实验、强迫悬尾实验中,与对照组及MS15组比较小鼠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MS180组阳热水平较对照组和MS15组显著降低(P<0.01)。MS180组ACTH及CORT值升高,与对照组及MS1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S180组cAMP/cGMP降低,与对照组和MS1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S180组Na+-K+-ATPase活性降低,与对照组和MS1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S180组SOD活性降低,与对照组和MS1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婴分离对小鼠行为有显著影响,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小鼠HPA轴功能受到影响,机体能量代谢水平降低,小鼠表现出的证候特征属于中医阳虚证。   相似文献   

19.
高菲菲  高占良  邓梅洁 《重庆医学》2015,(16):2242-2244
目的:探索四川和山东两省留守儿童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在山东和四川两省分别取3所农村小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部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本研究有效研究对象1804名,其中留守儿童778名,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生存质量各方面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年龄、监护人类型、留守时间、父母关爱程度和学习成绩。结论留守儿童的生存质量不高,在今后的留守儿童教育和身心发展的管理工作中,应特别注重高年龄、留守时间长、学习成绩差者,加强监护人和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程度,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移动学习行为是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研究热点,但在现有研究中并未将大学生在不同学习场景中的具体使用行为细分。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访谈和问卷调研等方法,获取大学生在不同学习场景中移动终端学习行为数据,来细化分析移动学习中终端使用行为特点,帮助制定不同场景中的移动学习策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学术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场景中,在学术分享、传递、搜索等具体学术活动中的使用智能终端的频率超越传统终端。其使用便利的优势让新一代的数字青年们更愿意使用移动终端,但其在功能和使用操作等方面的缺陷阻碍了持续使用。能够综合智能移动终端和传统终端的优势,开发出更加适合移动学习的设备和工具是大学生用户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