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对本院2001年11月至2002年10月140例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4例剖腹胆囊切除术(OC)全部成功。结论:充分利用B超及彩超,心电图、胃镜等检查、了解病人的情况。正确选择LC及OC的指征。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LC术后残余胆囊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11例LC术后残余胆囊均经开腹手术证实,其中6例残余胆囊,3例残余胆囊合并残余胆囊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行探察术中发现残余胆囊。所有病例均行残余胆囊切除,胆囊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残余胆囊慢性炎症改变。结论:严格把握LC的适应症和操作规范是防止残余胆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的发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通过对9例残余胆囊患者的诊治,讨论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9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且经再次手术治愈,随访12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85~ 2 0 0 0年共收治残余胆囊 12例 ,全部经手术治愈 ,病理确诊为残余胆囊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34~ 72岁 ,入院手术前确诊 10例 ,手术中发现 2例 (均合并胆总管结石 ) ,首次手术时急诊开腹手术 8例 ,择期手术 3例 ,腹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6例,胆囊床渗血4例,渗胆2例,胆总管横断1例。结论 操作规范,严格掌握手术适宜症,及时中转开腹术,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管残株炎与残余结石的病因、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6例胆囊管残株炎与残余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术前诊断明确,经再次手术清除残余结石,切除胆囊管残株而治愈,效果良好。结论:手术切除残株,清除残余结石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做好第1次胆囊切除,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的诊断价值,提出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残余胆囊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413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2例残余胆囊病例的诊治过程。结果全组51例行择期残余胆囊切除手术,1例行内镜治疗(支架内引流)。其中49例病理证实为残余胆囊,2例为残余胆囊腺癌。全组除3例残余胆囊癌变外,其他病例近远期疗效良好。结论临床上残余胆囊的诊断日趋增多,可出现类似胆囊炎的症状,影响正常生活;部分患者可继发出现癌变,更应高度重视,因此,预防和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的残余胆囊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畸形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4月~2012年4月对36例胆囊畸形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将胆囊畸形分为胆囊萎缩和折叠畸形两种,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慢性炎症明显,且≤1/2。其中胆囊萎缩16例,呈葫芦状;占胆囊1/3者、1/4者各8例。折叠畸形20例,畸形与体部成角≥90°;占胆囊1/2者9例,1/3者7例,1/4为4例。保留的胆囊功能基本正常:胆囊管通畅,胆囊壁≤3 mm,炎症不重,胆囊收缩试验≥30%。本组合并胆囊结石33例,占91.7%,18例是黑色胆色素及胆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54.5%。15例是胆固醇及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45.5%。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胆道镜检查取净结石,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结果 3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8±18)min;排气时间分别是(25.9±1.8)h;胆漏2例,每日5~10 mL,术后4、6 d拔除引流管,术后7 d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6个月,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消失,无胆囊切除术后腹痛、脂肪泻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术后胆囊收缩试验(53%±10%),较术前(39%±7%)明显提高(t=-11.81;P<0.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是治疗胆囊畸形的有效方法,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新的保胆术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胆管瘘的成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今所行的375例胆囊切除术中5例胆囊胆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行胆囊切除+Roux-Y吻合术,2例行胆囊切除+T管引流术,术后随诊恢复良好。结论:胆囊结石长期炎症,压迫肝管易形成胆囊胆管瘘,诊断以B超、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为主,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案视术中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体会(附38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胱镜胆囊切除(LC)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具备良好的外科操作基础,是开展LC的关键。该文报道3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胆道损伤、出血、胆漏等。并提出对并发症的预防及体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在逐步扩大,腹部手术史等不再是LC的绝对禁忌证。我院对12例残余胆囊患者行LC治疗,全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避免漏诊胆总管微小结石的手段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106例,术后发现胆总管残余微小结石16例.结果 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管造影发现单发结石11例,二块以上者5例,结石直径3~5 mm,平均4 mm,11例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后取石,5例行气囊扩张十二指乳头扩约肌后取石.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发烧,上腹痛,常规B超、CT不能发现病变时应及时行EKCP检查,可发现胆总管残余微小结石,经内镜取石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4年1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65例,其中25例(占6.85%)出现了术后并发症。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残余胆囊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因胆囊颈残留或胆囊管残株过长所形成的“小胆囊”.因残余胆囊可并发炎症、结石及肿瘤,致术后症状依旧或复发,故已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我院4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资料完整的12例残余胆囊患者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肝胆外科自1993年9月-1998年8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lomyt以下简称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4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残余胆囊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 ,因胆囊颈残留或胆囊管残株过长所形成的“小胆囊”。因残余胆囊可并发炎症、结石及肿瘤 ,致术后症状依旧或复发 ,故已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近 11年来经手术证实 ,病理和超声资料完整的 2 8例残余胆囊患者 ,旨在探讨残余胆囊的超声诊断及其漏诊原因。资料与方法本组 2 8例患者 ,男 9例 ,女 19例 ,年龄 2 6~ 70岁。首次胆囊手术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不等 ,4例术后症状仍在 ,2 4例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症状 ,最长达 2 0年。其临床表现为 :右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少数患者出现黄疸 ,2例合并…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结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LC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方法 对该院处理的6例LC术后残余结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LC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0.27%(3/1105),术前检查欠缺、术中经验不足是LC术后残余结石的主要原因。结论 预防结石残留的关键是加强术前检查,改善术中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已得到普及应用,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其中LC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虽少见,但处理棘手,得到越来越多的术者重视.为总结分析LC后胆囊管残余结石发生的临床特征,并探讨防治措施,现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安阳市中医院开展的LC治疗患者563例,其中17例发生胆囊管残余结石,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余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本院于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行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螺旋CT检查,研究组给予超声影像检查.比较超声影像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余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