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皮肤扩张联合耳廓再造分期手术治疗头面部烧伤后瘢痕形成伴耳廓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头面部烧伤后瘢痕形成伴耳廓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中,38例患者采用Ⅰ期皮肤扩张后,其中29例采用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9例采用Medpor支架耳廓再造;5例患者中有3例在扩张头部皮瓣时破溃,2例在扩张耳后瘢痕瓣时破溃,给予立即停止扩张,改用瘢痕切除、皮瓣转移术,并于创面愈合后行Medpor支架耳廓再造。术后未发生感染、血肿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头面部烧伤后瘢痕形成伴耳廓畸形患者采用Ⅰ期皮肤扩张、Ⅱ期耳廓再造等分期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听力重建术后行全耳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第I期行残耳整形和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器埋置术;II期取出皮肤扩张器行全耳再造。结果从2001~2013年,18例一期愈合,7例支架有外露,经采用局部皮瓣或颞浅筋膜岛状瓣修复后,都保留了支架,并获得痊愈,外形亦佳。结论通过将形成的乳突区颈部扩张皮瓣向上向前旋转,可以矫正听力重建术后再造耳廓位置偏后的缺点,也可以使再造的耳廓前面获得色泽一致、弹性良好的皮肤覆盖,同时降低外露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3D打印技术为小耳畸形患者患侧耳廓再造提供手术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小耳一期再造术后患者,应用软件对患者健患侧耳廓3D-CT数据进行分割、镜像、膨胀等处理,获得双侧耳廓及双耳差值的三维虚拟模型,将其导入3D打印机生产三维实体模型,并应用于小耳二期再造.结果 8例(8耳)小耳畸形二期患者耳支架测量高度1.9~2.7 em,平均2.3 cm术后随访观察,1例出现植皮区感染,软骨外露,其余7例(7耳)再造耳廓与健侧耳匹配,形状相似、逼真,颅耳角与健侧耳对称.结论 应用软件和3D打印技术制作的耳廓三维模型,能很好地指导术中精细雕刻耳廓软骨支架并调整二期再造术中耳后支架、颅耳角高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耳廓缺损畸形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分别应用经典全耳再造Tanzer法与皮下埋置扩张器联合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再造术,完成耳再造32例。结果:自1995年7月至今共治疗32例,手术效果有明显差别。结论:经观察和比较两种术式,皮下埋置扩张器联合自体肋软骨支架是全耳再造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维自体肋软骨耳廓支架外耳再造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伟东  郭宗科  熊猛  康春雨  宁官森  王磊  林鹤  章庆国 《江苏医药》2006,32(5):427-428,i0002
目的评估三维自体肋软骨耳廓支架外耳再造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122例应用三期法即一期扩张器埋置,患耳皮肤扩张;二期自体肋软骨雕刻成三维支架行耳廓再造;三期耳甲、耳屏重建的方法再造外耳。结果122例一期行扩张器埋置术后,并发感染致扩张器取出2例,改为一期行外耳再造术;扩张器外露3例,提前行二期耳廓再造术。二期行耳廓再造术后,并发感染3例,经换药后愈合。耳轮软骨外露3例,经转移筋膜瓣植皮后修复。三期手术后经随访3~24个月,17例再造耳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吸收、变形外,105例再造耳廓的形态、大小、位置与健耳相似,均外形良好,细微结构清晰。结论应用皮肤扩张、自体肋软骨雕刻成形三维立体耳支架再造外耳方法安全可靠、再造外耳形态逼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接受全耳廓再造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对56例接受全耳廓再造术治疗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实施行为指导、情绪疏理等心理护理,加强对术耳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的观察。结果 56例全耳廓再造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满意。结论全耳再造手术复杂,术后康复除与术者精湛的操作技巧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护理质量、健康指导、患者及家属的良好心态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先天性小耳并外耳道闭锁行耳廓和中耳—期成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2例(耳)采用Medpor聚乙烯材料作为对耳轮支架,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耳轮支架,一期进行耳廓、外耳道、中耳成形。结果:术后随访8—23个月,听力平均提高28dB,耳廓外观满意,无再狭窄或闭锁。结论:Medpor作为对耳轮支架,PTFE作为耳轮支架,一期进行耳廓、外耳道、中耳成形,可以达到满意的术后效果。手术室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皮肤软组织扩张法全耳再造术二期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57例先天性小耳畸形采用二期手术进行耳再造手术患者进行术后严密观察,做好患者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等的护理.结果 2008年~2010年,采用分期法行全耳再造57例,经过0.5~3年随访观察,再造耳位置适当,大小与健侧基本一致,随时间延长再造耳皮肤感觉逐渐恢复,颜色与面部皮肤接近,耳软骨支架无吸收及变形,再造耳郭的立体结构良好、外形自然、耳后瘢痕不明显.结论 全耳"二期"耳郭再造术,并发症少,易于推广应用.术后对患者做好病情观察和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为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徐红霞  于燕 《中国医药》2013,(12):1786-1787
目的总结改良Brent法外耳再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共20例小耳畸形患者就诊于海军总医院医学整形科,均为单侧小耳畸形,其中右侧13例,左侧7例。采用Brent法行外耳再造并加以改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再造耳。两侧耳廓形态相似,耳轮、对耳轮、耳舟、耳甲腔等结构清晰。结论改良Brent法外耳再造效果逼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Ⅰ度小耳畸形整复矫治。方法充分利用畸形耳,在耳后沟中段设计近似三角形皮瓣,对畸形耳上部软骨进行修整,并将耳廓皮瓣设计戍与耳后皮瓣相对应的对偶皮瓣,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耳廓支架,埋植于耳廓皮瓣内,用耳后沟皮瓣转移覆盖支架,耳后区创面应用滑行皮瓣覆盖,创面较大者,可在肋软骨供区选取皮片移植。结果临床应用6例,耳畸形一次性修复,均正常成活,形态自然,颅耳角度维持良好。结论合理利用耳后皮瓣设计联合自体肋软骨移植耳廓再造术,可一次性对耳廓畸形不算严重的Ⅰ度小耳畸形整复成型,具有创伤小、时间短、花费少,效果可靠、满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外耳畸形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对于软骨缺失的畸形,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对耳廓进行整形,即耳廓再造。而耳廓再造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手术,手术的核心和重要环节是雕刻一副逼真、柔韧、生物相容性好且持久不变形的耳廓支架,即便是精湛的现代技术也很难达到完美。迄今为止,很多材料已经被用来充当耳支架,本文拟对耳廓支架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人体耳廓缺损不仅在形态和功能2方面造成缺陷,而且对个体、心理造成极大损害,需行耳廓整形再造术。我院自2004年始应用颞浅筋膜瓣Medpor耳支架、移植皮片行一期全耳廓再造术30例,经术后治疗和临床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30例,男19例,女  相似文献   

13.
戴荣琴 《云南医药》2000,21(1):31-32
耳廓畸形是整形外科常见的疾病,可为先天缺陷或外伤所致。1982年来,我们收治12例病人,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效果满意。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7岁~38岁。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6例(听力测定良好),狗咬及刀割致耳廓部分缺损3例,烧伤瘢痕挛缩耳廓缩小2例,严重中耳炎后遗耳廓裂开部分缺损1例。采用耳后皮瓣修复2例,联合耳后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的耳廓复合组织移植1例,皮管修复严重烧伤瘢痕挛缩耳廓缩小2例,耳后皮下埋量自体肋软骨支架Ⅱ期耳廓再造2例,Ⅰ期耳廓再造4例(6例先天小耳畸形均先行耳廓再造术,半年后行外耳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肋软骨治疗耳廓缺损的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进行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术治疗的耳廓缺失患者临床诊疗资料,总结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接受手术耳廓再造患者手术治疗全部成功,耳廓外观形态良好,颅耳角无回缩,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利用自体肋软骨进行耳廓再造手术外观形态良好,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后带肌蒂皮瓣移植修复外伤性耳廓部分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8月至2009年1月耳后带肌蒂皮瓣移植修复外伤性耳廓部分缺损患者17例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14例Ⅰ期愈合,3例术后出现远端部分皮瓣缺血改变,给予扩血管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后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12个月,无一例皮瓣坏死,耳廓外形恢复较满意。结论耳后带肌蒂皮瓣修复外伤性耳廓部分缺损手术简单易行,可较好恢复耳廓外形,且供皮区位于耳后,瘢痕隐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小耳畸形及后天性外伤及肿瘤切除后所致耳部分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但想达到接近正常耳廓外形,其中包括正常的大小及卷曲的外观还是有一些困难,我们自2000年以来,使用自体耳廓软骨作为支架,外用皮瓣修复的方法,应用15例,认为自体耳廓软骨如采取方法得当,皮瓣选择合适,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耳廓缺损有先天和后天外伤两种原因,前者多见。这种畸形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近年来本院在传统的全耳分期再造术的基础上,吸取各种全耳再造术优点,对术式不断改进,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法行耳廓再造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123岁,双耳畸形2例,单侧小耳18例。1.2手术方法:①Ⅰ期手术:在耳区埋植一个肾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扩张法耳再造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Ⅰ期合理应用残耳的方法。方法对31例单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分别采用残耳软骨切除、残耳上中部切开、用V-Y或Y-V成形矫正残耳位置等方法治疗,同时于耳后乳突区植入50ml肾形皮肤扩张器1枚。结果残耳处理后血运良好,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Ⅱ期耳再造后利用残耳形成的耳垂存活良好,皮肤无破溃。结论合理应用残耳是施行外耳再造术,保证再造耳皮瓣的血运及再造耳与健侧耳对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应用自体肋软骨在儿童个体化耳廓再造中的优势。方法 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2019年8月-2021年9月收治的70例小耳畸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分别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3D打印耳模和传统的胶片耳模作为模版术中雕刻。结果 术后6个月复诊照相,由术者,第三方整形医生及家属对研究组再造耳廓外形的总体评价的优良率为94.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7.1%,P=0.003<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运用自体肋软骨对儿童小耳畸形患者进行全耳再造,形态更加逼真,立体感更强,患者家属及医生的满意度认可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耳后图丁式皮瓣修复耳前部局限性皮肤缺损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廓前部局限性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采取耳后图丁式皮瓣向前翻转修复耳廓前部皮肤缺损。结果 5例患者耳后皮瓣向前翻转修复耳廓前部缺损成功,皮瓣成活。结论耳廓前部良性肿瘤切除后遗留局限性皮肤缺损,采取耳后"图丁式"皮瓣向前翻转修复,成功率高,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