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认识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型H1N1流感认识新发传染病的特点:病毒是新发传染病主要的病原体,相当部分新发传染病的来源与动物有关,新发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新发传染病对社会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频发,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气候变化驱动的地球环境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平衡,使得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并影响病原体及其中间宿主的繁殖、存活、传播及分布范围,从而加剧了新发传染病的风险。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生态环境、野生动物与病原体之间的复杂联系,未来应通过多学科和多领域的合作以应对新发传染病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应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5,9(6):554-555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亡人口约5200万,其中至少有1700万死于传染病,占死亡总人数的32.7%。人类因此面临着与传染病作斗争的新形势:新传染病的出现、旧传染病的死灰复燃以及病原体对抗生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增加,均构成了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巨大威胁。近30年来,新发传染病已经增至近40种。下面是90年代以来新发现的病原体及所致疾病。  相似文献   

4.
李忠  刘利锋 《河北医学》2009,15(12):1485-1486
综合医院的急诊是感应应时疾病和危急症的窗口,医护人员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不低于专门从事传染病防治的工作人员,这就要求一线的急诊人员具有特殊的敏感性,警惕性,时时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状况,新发传染病的情况,加强个人保护意识,急诊病人首先排除传染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并规范救治或转送,急诊的医务人员具有独特的优势开展传染病危害教育,对患者及接触者进行传染病的防治教育,可使传染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5.
基于疾病症候群的症状监测系统已经成为对疾病(生物恐怖袭击、新发传染病、原因不明疾病和其他聚集性不良公共卫生事件)暴发进行早期探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重要方法。本文将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监测的发展现状及其病原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结合医学专科院校培养目标,改革《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内容,增加新发和再现传染病病原体作为教学内容,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病原体作为教学重点,减少或删除我国已基本消灭传染病病原体相关内容,同时对免疫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医学专科院校教学需要,为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7.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17(11):I0001-I0001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体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中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和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新发传染病有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图1)。在最近30年的新发传染病中的病原体多达30多种,其中四分之三与野生动物有关。这些人和动物共患病之所以一直层出不穷,主要是因为动物本身有自己广泛的病原群,人同动物密切接触(猎食,宠物,皮毛或入药)可以直接造成人的感染,或由于生态系统的破坏,本来远离人类的野生动物同人类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或气候变暖,蚊虫孳生;特定地区的野生动物通过现代交通工具扩散到新的地区原因。动物…  相似文献   

8.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8):514-514
为增进我国感染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介绍国内外感染病学的最新进展,探讨新发传染病防治对策,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将于2006年9月上旬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第九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特邀请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流行病和病原学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学、公共卫生学等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征文内容:①各种感染病(包括传染病)的诊治,特别是细菌、真菌、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②重要新发传染病的防治策略;③感染病(包括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原体耐药…  相似文献   

9.
<正>重大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和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重要的传染病,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近几十年来,病原体出现跨物种、跨地域传播、耐药性增强等问题,造成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成为地区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给传染病防治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回顾了新中国传染病的防治历程和主要成就,并概要介绍了重大传染病的治疗进展和发展方向。1 我国重大传染病的特点及现状在历史长河中,  相似文献   

10.
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一直排在前几位,有时甚至成为阶段性或区域性疾病危害的首位,层出不穷的新发传染病或传统传染病的死灰复燃给人类带来挑战。本文对近30年的新发传染病作一梳理,简要介绍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目前所采取的预防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探讨39例医务人员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得出结论:在新发不明病原体所致的传染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我们突然遭遇某些不明原因的传染性疾病爆发流行,使得疫情的应急控制、治疗护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在新发传染病教学中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在新发传染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临床病例以培养学生的探因思维、推理思维、基本思维规律、创新思维.强调临床思维对于医学生学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传染病专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与其它疾病相比,传染病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染病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传染病专业研究生在短短三年左右的时间里,除了要兼顾学习临床技能和科研,还要掌握新发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及花费大量的时间找工作。本文将对传染病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Andrew  A  Cunningham  肖月 《英国医学杂志》2006,9(3):133-134
早在1992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就已将新发感染性疾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定义为近期被发现的或由新出现的病原体引起的、发病率或扩散面在近期突然增加的感染性疾病。自此以后,新发感染性疾病开始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近期产生变异的疾病也被归入了感染病这一类。最近,高致死率感染性疾病的暴发引起医疗界和政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如艾滋病、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同时也凸现了野生动物作为疾病携带者和宿主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新发或者变异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中,因对病原体的传染途径和致病力尚未完全明确,作为近距离接触病原体样本的实验室一线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因而检验科实习学生的心理状况、生物安全及工作质量也是日常防控工作中各教学医院的重要关注点。本文针对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中暴露的问题,分析检验的全流程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流程控制,旨在增强实习生抗压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促进实习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为培养合格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原虫等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与其它疾病的不同之处主要就是具有传染性,和可能范围的流行性。这就决定了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医德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树立良好的医德  相似文献   

17.
分子流行病学是在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到流行病学研究中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分子流行病学是研究病原体的蛋白和核酸分子结构,从基因水平上阐明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肿瘤等非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并将宏观的疾病流行规律与微观的病原体基因特征联系起来,用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追踪传染源、传播途径,发现病原体变异,判断流行趋势和诊断疾病。 一、分子流行病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质粒图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上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层出不穷,以每年1—2种的速度递增。发病急、最初原因不明是这类疾病的典型特点;人们普遍缺乏免疫力,导致疾病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在人群中快速播散,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引起社会恐慌、干扰经济发展、威胁国家安全。要有效防控新发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0):1380-1380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拟于2006年10月12日至16日在四川成都市召开第九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特邀请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流行病和病原学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学、公共卫生学等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征文内容:①各种感染病(包括传染病)的诊治,特别是细菌、真菌、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②重要新发传染病的防治策略;③感染病(包括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原体耐药监测以及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④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⑤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⑥医院感染的防范对策;⑦与感染相关的全身综合征的…  相似文献   

20.
分子流行病学是在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到流行病学研究中来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研究病原体的蛋白和核酸分子结构。在基因水平上阐明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肿瘤等非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将宏观的疾病流行规律与微观的病原体基因特征联系起来。用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追踪传染源、传播途径;发现病原体变异;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