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8-2013年医院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性疾病感染情况,以期提高输血患者诊治水平。方法对医院2008-2013年需要输血治疗的2 93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输血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对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HIV1/2阳性8例,阳性率为0.27%;抗-TP阳性35例,阳性率为1.19%;HBsAg阳性229例,阳性率为7.80%;抗-HCV阳性37例,阳性率为1.26%;抗-TP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IV1/2、抗-TP、抗-HCVHBsAg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血者输血前各项感染性指标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5.08%升至2012年的16.53%,抗-HIV1/2与抗-TP近两年阳性率明显提高。结论输血前进行抗-HIV1/2、抗-TP、HBsAg及抗-HCV感染性指标检测一方面可在输血前确认受血者是否存在上述感染,避免输血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一方面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对感染患者采取必要的隔离与防护措施,控制感染与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 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在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疑似乙型肝炎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CLIA与ELISA法检测HBs Ab、HBs Ag、HBe Ag、HBe Ab、HBc Ab五项指标,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率。结果 CLIA法对HBe Ag、HBs Ag、HBe Ab标志物检出率比ELISA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低水平HBs Ag检测值>1.0 IU/ml时,ELISA法与CLIA法检测结果相同;而当低水平HBs Ag检测值<0.01时,CLIA法检测HBs Ag低水平结果高于ELISA法检测HBs Ag低水平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3 IU/ml,ELISA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13 IU/ml。结论 CLIA能定量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HBs Ab、HBs Ag指标,比ELISA法检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有利于临床乙肝病毒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了解本地区孕妇这一特殊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同时观察HBV感染孕妇不同阳性模式组合丙氨酸转氨酶的变化。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2 356例孕妇血清中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 5项乙肝标志物,同时采用酶速率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356例孕妇检出HBs Ag阳性者137例,占5.81%,表面抗体986例,占41.85%,大三阳HBs Ag(+)、HBe Ag(+)、HBc Ab(+)的检出率为2.63%,小三阳HBs Ag(+)、HBe Ab(+)、HBc Ab(+)的检出率为1.91%。不同年龄组的HBs A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率和丙氨酸转氨酶异常增高率,在大三阳孕妇患者的血清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结论本地区孕妇感染HBV比率为4.3%,HBV-DNA阳性率和丙氨酸转氨酶异常增高率在HBe Ag阳性的孕妇中高于HBe Ag阴性的孕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V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检测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HBs Ag、HBs Ab、HBe Ag、HBc Ab、前S1抗原,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242例HBs Ag阳性标本中,67例HBs Ag(+)、HBe Ag(+)、HBc 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89.55%;HBVDNA抗原阳性率为92.54%;142例HBs Ag(+)、HBe Ab(+)、HBc 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50.70%,HBVDNA抗原阳性率44.37%;31例HBs Ag(+)、HBc 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32.26%,HBVDNA抗原阳性率为35.48%;2例HBs Ag(+)、HBe Ag(+)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100.00%,HBVDNA抗原阳性率为100.00%。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HBe Ag阳性有显著相关性,在防治中应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BV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检测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HBs Ag、HBs Ab、HBe Ag、HBc Ab、前S1抗原,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242例HBs Ag阳性标本中,67例HBs Ag(+)、HBe Ag(+)、HBc 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89.55%;HBVDNA抗原阳性率为92.54%;142例HBs Ag(+)、HBe Ab(+)、HBc 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50.70%,HBVDNA抗原阳性率44.37%;31例HBs Ag(+)、HBc 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32.26%,HBVDNA抗原阳性率为35.48%;2例HBs Ag(+)、HBe Ag(+)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100.00%,HBVDNA抗原阳性率为100.00%。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HBe Ag阳性有显著相关性,在防治中应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44-1045
目的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探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90份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的体检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和FQ-PCR两种方法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 HBs Ag(+),HBe Ag(+),HBc Ab(+)阳性组血清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95.6%,HBs Ag(+),HBe Ag(+)组阳性检出率为100.0%,HBs Ag(+),HBe Ab(+),HBc Ab(+)组阳性检出率为20.6%,HBs Ag(+),HBc Ab(+)组阳性检出率为36.4%。第1组、第2组、第3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3组和第4组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感染者HBV DNA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男性感染者的阳性均值略高于女性感染者。结论荧光定量PCR和ELISA两种方法在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中有密切相关性,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更为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输血患者共1 792例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四项指标检测。结果总阳性率为21.88%。其中HBsAg阳性者192例,阳性率为10.71%;抗-HCV阳性患者121例,阳性率为6.75%;抗-HIV阳性者47例,阳性率为2.62%;抗-TP阳性者32例,阳性率为1.79%。男性与女性感染性指标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院不同科室输血患者阳性率以感染性疾病科最高97.72%,其次是内科,外科,妇产科。在重叠感染中,以抗-HBV+抗-HCV和抗-HIV+抗-HCV两重感染为多见。结论切实做好输血前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对于防范可能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预防医院内感染,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V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检测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HBs Ag、HBs Ab、HBe Ag、HBc Ab、前S1抗原,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242例HBs Ag阳性标本中,67例HBs Ag(+)、HBe Ag(+)、HBc 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89.55%;HBVDNA抗原阳性率为92.54%;142例HBs Ag(+)、HBe Ab(+)、HBc 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50.70%,HBVDNA抗原阳性率44.37%;31例HBs Ag(+)、HBc 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32.26%,HBVDNA抗原阳性率为35.48%;2例HBs Ag(+)、HBe Ag(+)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100.00%,HBVDNA抗原阳性率为100.00%。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HBe Ag阳性有显著相关性,在防治中应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台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患者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各种模式,探讨其在各年龄段以及男女之间的分布情况。方法对2018年度在本院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的3 673例HBs Ag阳性患者的结果进行回顾,用SPSS 23. 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3 673例HBs Ag阳性患者中,共检出乙肝两对半模式9种,主要以模式2(HBs Ag、HBe Ab、HBc Ab阳性)、模式3(HBs Ag、HBe Ag、HBc Ab阳性)、模式1(HBs Ag、HBc Ab阳性)为主,分别占65. 15%、18. 84%、14. 67%。在41岁~50岁、51岁~60岁年龄段中乙肝两对半模式在男、女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本地区HBs Ag阳性患者中乙肝两对半模式在各年龄段、性别之间的分布情况不一,有关部门应针对各个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拟输血患者在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感染情况,分析输血前传染原因,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并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并为传染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筛查,阳性用TPPA法做确认试验。结果检测指标中乙型肝炎感染率居首,阳性率为8.60%,其次为抗-TP感染,阳性率为2.01%,抗-HCV感染率为0.67%,抗-HIV感染率为0.02%,抗-TP感染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非常重要,有利于了解患者身体情况,确保输血安全,对减少和杜绝是否为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Pneumococcal infec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neumococcal pneumonia and pneumococcal otitis media continue to be prevalent disea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potent antipneumococcal drugs. Deaths resulting from irreversible physiologic damage prior to therapy can be prevented only by prophylactic vaccination. Polyvalent vaccines of 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 are known to be safe, antigenic, and effective and have the potential of reducing the morbidity, mortality, and economic burden of pneumococcal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3.
14.
刘薇 《家庭育儿》2009,(11):70-74
曾几何时,除了让人谈虎色变的流脑之外,鼠疫、流感、SARS、H1N1……好像有越来越多的传染病让人心惊胆战!不论是祸起萧墙还是隔岸观火,总之妈妈们应当抓紧时间对一些医学常识进行充电,这样才能保卫好自己的小宝宝哦!  相似文献   

15.
16.
Sáringer A 《Orvosi hetilap》2007,148(11):521-522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某院外科感染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调查该院自2008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入院的50275例患者,外科收治入院26994例,调查发生院内感染的人数,及外科感染的人数。结果该院院内感染为2.8%。外科感染为2.5%。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与外科感染两者菌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医内感染与外科感染无直接相关性,加强传染源的阻断,减少有创性手术的管控,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和阻断院内感染和外科感染。  相似文献   

18.
19.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infection and its treatment so as to trace an interface of these issues and the modern panorama of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 This study reviews data on treatments that have been used since the Middle Ages, including from myths and popular beliefs to data that has been the object of scientific microbi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evaluation. The study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act that the rebirth of science during the Renaissance, along with appearance of the press, which made the publication of news and pictures on illness possible, contributed to the 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its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