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首次剖宫产不同腹壁切口影响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具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再次剖宫产手术经产妇临床资料,根据首次剖宫产手术腹壁切口方式的不同分组,每组61例。对照组沿着前次剖宫产手术时的瘢痕处横向切开,观察组按照原先纵切口位置行纵向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开腹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腔总粘连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采用腹壁纵切,能够降低再次剖宫产产妇腹腔粘连情况,缩短剖宫产术中手术时间、开腹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相比腹壁横切更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赵广蕊 《现代保健》2012,(25):31-32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经历对下次剖宫产时腹腔粘连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笔者所在医院行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160例,其中首次剖宫产采用Stark术式85例,首次剖宫产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75例,比较两组再次行剖宫产时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首次剖宫产采用Stark式剖宫产组,手术时间〉60min者比例为29.4%,而改良式剖宫产组手术时间〉60min者比例为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rk式剖宫产组,重度粘连的发生率为16.5%,改良式剖宫产组重度粘连的发生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Stark式剖宫产术比较,前者较后者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发生率更低,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3.
156例再次剖宫产腹腔粘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莹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17-48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腹腔粘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共156例传统腹壁纵切口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与无妇科手术史初次行剖宫产术的孕妇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再次剖宫产组因腹腔粘连较初次剖宫产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伤口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妊娠手术及患有妇科疾病开腹手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特别是首次剖宫产指征,提倡腹腔防粘连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发生腹腔粘连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选择马鞍山十七冶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263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中存在腹腔粘连的78例患者为粘连组,同期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未见腹腔粘连的78例孕妇为无粘连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年龄、两次剖宫产时间间隔、上次剖宫产医院级别、手术切口方式、既往盆腔炎史、其他腹腔手术史、多次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因素中确认导致瘢痕子宫剖宫产术腹腔粘连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情况。结果上次剖宫产医院级别低于二甲,原手术切口为横切口,盆腔炎史和既往多次剖宫产史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腹腔粘连的危险因素。粘连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P0.05),新生儿取出困难、新生儿窒息、周围组织损伤发生明显增多(P0.05)。结论临床上应重视上次剖宫产医院级别,原手术切口方式,盆腔炎史及多次剖宫产史等瘢痕子宫腹腔粘连危险因素的识别,做到提前预防,积极应对,以降低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改进,以及麻醉、输血技术的进步和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剖宫产的安全性,近10年来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然而,剖宫产术后出现的腹壁盆腹腔粘连引起小肠梗阻、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且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降低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剖宫产术式所致腹壁、盆腹腔粘连的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2月期间,总分娩12890例,剖宫产3942例,再次剖宫产151例,占总剖宫产的3.1%。根据首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瘢痕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剖宫产术的284例瘢痕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84例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妊娠患者中,有80例患者发生盆腹腔粘连,发生率为28.17%;两组的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再次剖宫产产妇60例,这60例产妇首次剖宫产采用的是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并且再次剖宫产依然采用腹部横切法,在手术结束后,对产妇进行综合观察。结果:60例产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腹腔粘连率、腹腔粘连程度较轻、精神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结论:首次剖宫产采用腹部横切法,并再次剖宫产依然采用腹部横切法能够降低剖宫产手术的风险,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且能显著的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该种剖宫产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组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胎儿娩出难度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07例再次剖宫产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其中I组新式剖宫产86例,Ⅱ组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92例,Ⅲ组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229例,比较三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时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娩出困难发生率、盆腹腔粘连情况、术后情况。结果:Ⅱ组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及胎头娩出困难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Ⅱ组的腹直肌粘连及腹膜粘连的发生率高于I组和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后再次剖宫产的胎儿娩出时间及娩头困难的发生率低于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腹直肌、腹膜的粘连也小于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缝合简单、术后粘连小、娩头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0.
11.
陈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76-5078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将第二次行剖宫产手术的160例产妇分为两组,其中首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80例为A组,首次行stark式剖宫产术患者80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腹腔粘连情况、胎儿娩出时间。结果:B组手术时间>60 min的占6.3%,出血量大于700 ml的占8.8%,重度粘连发生率为6.3%,胎儿娩出时间低于15 min者占52.5%,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比较,stark式剖宫产术更加简单、创伤及术后粘连更小。  相似文献   

12.
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妊娠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妊娠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80例首次术式为新式剖宫产的再次妊娠妇女作为观察组,将86例首次术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再次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观察。结果: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妊娠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术中观察子宫愈合情况、再次剖宫产术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各层的粘连,取头困难病例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导致进腹时间延长,取头困难,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再次妇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增加了困难。但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代明甫  李倩 《现代保健》2009,(20):46-47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术后病率的方法。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9月2008年10月817例剖官产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7例进行冲洗)和对照组(400例未冲洗)。并将两组患者术后24h、72h体温以及术后72h血常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h体温以及术后72h血常规中自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冲洗后发热及病理性血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剖宫产术中行腹腔及切口冲洗有利于降低剖宫产术后病率。  相似文献   

14.
郭丽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417-1418
目的:比较3种剖宫产手术方式再次手术时的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有改良新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及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史,2000年1月~2007年12月在该院因妇产科疾病再次行开腹手术的225例患者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有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与有新式剖宫产术史及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腹腔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惠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862-3864
目的:研究3种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剖宫产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原州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于2006年1月~ 2010年1月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23例产妇,按照前次剖宫产3组,方式分为A组改良新式剖宫产41例,B组新式剖宫产42例,C组子宫下段剖宫产40例,比较3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粘连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A组和C组患者开腹到胎儿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粘连B组粘连程度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大网膜粘连B组粘连程度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3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吸取了新式剖宫产手术优点,并且行剖宫产术时应缝合腹膜,为下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是值得推广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法对再次剖宫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双层连续缝合子宫下段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层连续缝合子宫下段法。结果研究组患者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粘连、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病率、切口感染情况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的患者再次剖宫产妊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单层连续缝合的患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再次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91例采用改良横切剖宫产术,对照组91例采用下腹纵切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胎头娩出困难率、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临床指标〔1〕。两组首次剖宫产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观察组为38.7 ml,对照组为91.3 ml;胎头娩出困难率观察组为6.4%,对照组为20.8%;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为19 min,对照组为63min;二次剖宫产术大网膜粘连、腹膜粘连、腹直肌粘连观察组分别为22例(24.2%)、57例(62.6%)、65例(71.4%),对照组分别为38例(41.8%)、73例(80.2%)、76例(83.5%);新生儿Apgar平均评分观察组为9.2分,对照组为8.8分;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为5天,对照组为7天。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不同的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不同。改良横切剖宫产具有术中失血量少、胎头娩出困难率低、手术时间短、Apgar评分高等特点,且较下腹纵切剖宫产术所增加难度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吴国珍 《中国卫生产业》2014,(8):144+146-144,146
目的探讨stark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初次剖宫产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A组行stark式剖宫产,B组行传统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发生腹腔、腹壁粘连程度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情况。结果A组产妇的腹腔、腹壁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与传统刮宫产相比,stark式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发生腹腔、腹壁粘连的程度更严重,容易引起开腹时间长、出血量多等不良现象,所以初次剖宫产时应慎重选择stark式剖宫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采取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对娩出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新式剖宫产术,实验组予以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术,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30.82±5.64)min明显大于对照组(23.65±4.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量及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260.62±50.23)ml、(5.23±2.13)min]与对照组[(262.31±51.43)ml、(5.02±1.83)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娩头困难率、重度窒息发生率(8.82%、5.88%)与对照组(5.88%,8.82%)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褥感染、子宫切除、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上,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承袭了新式剖宫产术的优势,且疗效更为显著、切口美观,对再次剖宫产娩出胎儿结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缝合方式对首次剖宫产产妇子宫下段肌层愈合及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reviouscesareanscardefect,PCSD)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潮州市人民医院行首次剖宫产手术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剖宫产术后切口不同缝合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单层缝合方式,观察组采用双层缝合方式,对比观察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月经紊乱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及PCSD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5.38±5.38)min vs.(22.31±6.03) min],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vs.12.00%),PCSD发生率及容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CSD肌层厚度大于对照组[(7.01±1.87)mm vs.(4.19±1.4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及月经紊乱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孕妇采用双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