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49-35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295例产妇,分为观察组(147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常规分娩镇痛,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阶梯式分娩镇痛。分析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妇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潜伏期产程短于对照组,缩宫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Bromage评分为0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1 min、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阶梯式分娩镇痛,可明显缩短产妇的产程潜伏期,并改善其下肢阻滞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和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妊娠合并症拟阴道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60例,按自愿原则双盲分成三组:F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S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D组:非镇痛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镇痛效果,神经阻滞程度,产程变化,新生儿出生后1、5min Apgar评分等进行观察.结果 镇痛后F组和s组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明显低于D组(P<0.01);镇痛60min后F组VAS[(1.32±0.25)分]高于S组[(0.62±0.16)分](P<0.05);第一产程F组[(408.7±137.6)min]和S组[(402.6±125.4)min]短于D组[(436.5±167.3)min](P<0.05);第二产程F组[(62.6±25.6)min]和S组[(60.7±22.5)min]长于D组[(47.1±21.1)min](P<0.05);F组和S组均无明显神经阻滞现象;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和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分娩镇痛起效快,效果确切,均缩短第一产程,不增加胎儿窘迫几率,但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更好、维持时间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中辅助使用舒芬太尼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5年医院收治的74例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36例及对照组(罗哌卡因)38例。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及罗哌卡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给药后5、10、60及120 min的4个时间点上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1天外周血TNF-α、CRP及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中加用舒芬太尼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并降低术后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宇帆 《健康研究》2016,(4):453-455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1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组(观察组)和芬太尼(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新生儿出生后1、5 min呼吸抑制情况评分(Apgar)及1~5d的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 观察组镇痛后30、60、90min及宫口开全时的VAS均低于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Bromag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后1、5分钟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天,对照组NBNA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出生后2~5天,两组NBN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腰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起效快,对产妇和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后病人自控镇痛方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40例);芬太尼组(40例)。镇痛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镇痛(CSEA)后病人自控镇痛(PCEA)方式。两组蛛网膜下腔镇痛药物:舒芬太尼组:0.75%罗哌卡因0.3ml+舒芬太尼5ug;芬太尼组:0.75%罗哌卡因0.3ml+芬太尼20ug。两组均稀释为2ml。PCEA泵药物:泵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60ml+舒芬太尼0.5ug/ml或芬太尼1.5ug/ml。观察两组镇痛前、镇痛后5min、10min、1h、宫口开全和胎儿娩出各时间点疼痛程度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各产程时间,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及分娩方式,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值,镇痛后副作用等。结果:两组在镇痛后5min、胎儿娩出时间点疼痛程度有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在CSEA+PCEA模式分娩镇痛中的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且不影响产程,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和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妊娠合并症拟阴道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60例,按自愿原则双盲分成三组:F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S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D组:非镇痛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镇痛效果,神经阻滞程度,产程变化,新生儿出生后1、5minApgar评分等进行观察。结果镇痛后F组和s组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明显低于D组(P〈0.01);镇痛60min后F组VAS[(1.32±O.25)分]高于S组[(0.62±0.16)分](P〈O.05);第一产程F组[(408.7±137.6)min]和s组[(402.6±125.4)min]短于D组[(436.5±167.3)min](P〈0.05);第二产程F组[(62.6±25.6)min]和s组[(60.7±22.5)min]长于D组[(47.1±21.1)rain](P〈0.05);F组和s组均无明显神经阻滞现象;新生儿出生后1、5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和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分娩镇痛起效快,效果确切,均缩短第一产程,不增加胎儿窘迫几率,但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更好、维持时间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3μg舒芬太尼+3mg罗哌卡因组(S3R3组)和15μg芬太尼复合3mg罗哌卡因组(F15R3组),双盲对照观察。两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A+PCA),S3R3组硬膜外维持用药为0.1%罗哌卡因+0.2μg/ml舒芬太尼,F15R3组硬膜外维持用药为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观察镇痛起效时间、不同时间的VAS评分、镇痛维持时间、运动阻滞、各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镇痛满意度、剖宫产率、副作用等。结果:镇痛起效时间S3R3组比F15R3组快,S3R3组的镇痛效果、镇痛满意度、镇痛维持时间均优于F15R,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μg舒芬太尼+3mg罗哌卡因鞘内给药分娩镇痛的效果优于15μg芬太尼复合3mg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8.
胡霞 《药物与人》2014,(8):109-11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维持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用于剖宫产麻醉,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为常规自然分娩。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宫口3公分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4公分、宫口6~7公分、宫口开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促进产程顺利进行,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观察镇痛组与对照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两组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镇痛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疼痛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安全有效,能加速活跃期,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产程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初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产程潜伏期分别行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4μg(S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2 mg(SL1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3 mg(SL2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4 mg(SL3组),每组30例,宫缩时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评定镇痛5、10、30、60 min,宫口开7~8 cm及宫口开全时疼痛程度,记录产妇的镇痛显效时间、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总镇痛时间,并观察产妇的产程时间、产程阴道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4组产妇的镇痛显效时间、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总镇痛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镇痛显效时间和镇痛起效时间比较,SL2组SL3组SL1组S组(P0.05),4组镇痛维持时间和总镇痛时间比较,SL2组SL3组SL1组S组(P0.05)。镇痛5 min、10 min、30 min、60 min、宫口开7~8 cm及宫口全开时,4组NRS评分比较,SL2组SL3组SL1组S组(P0.05)。4组产妇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L3组SL2组SL1组S组。4组产程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μg舒芬太尼复合3 mg罗哌卡因或4μg舒芬太尼复合4 mg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效果最佳,具有镇痛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疼痛较轻,减少阴道出血量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在两组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3μg舒芬太尼复合2 mg罗哌卡因和5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分别对两组的不同时间点进行VAS评分,并记录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等指标。结果:A组在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副作用减少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具有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阶梯式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间在该院住院待产的足月单胎妊娠初产妇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阶梯镇痛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始终给予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5%的罗哌卡因进行治疗;阶梯镇痛组在分娩潜伏期给予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075%的罗哌卡因,活跃期给予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5%的罗哌卡因。比较两组产妇各时间段的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各产程时间、产妇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和阶梯镇痛组各时间段VAS评分和镇痛起效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阶梯镇痛组产妇缩宫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分娩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两组产妇持续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阶梯镇痛组产妇Bromage评分为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麻醉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阶梯镇痛法对产妇宫缩和产程的影响小,对新生儿健康无影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产妇使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用量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选我院自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44例。将他们根据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三组,即对照组(48例)、联合少量组(48例)和联合多量组(48例)。分别给予他们单纯舒芬太尼、2.5μg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5.0μg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并就三组患者的临床镇痛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两联合组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联合多量组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且平均用药量和用药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其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科学的产妇镇痛方法,且舒芬太尼最适剂量为5.0μ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集我院共行剖宫产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用药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照组单纯用罗哌卡因。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确切,是较为理想的麻醉配伍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124例ASA Ⅰ~Ⅱ级初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62例.硬膜外腔置管后,接电子镇痛泵采用PCEA,S组:舒芬太尼0.4 μg/ml+0.15%甲磺酸罗哌卡因;F组:芬太尼2 μg/ml+0.15%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各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两组镇痛起效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在PCEA 5、30、60 min及宫口开全时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 5 min,两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与芬太尼比较,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舒芬太尼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优于芬太尼组,是一种较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镇痛效果, 对产程及母婴影响及其副作用。方法: 将1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三组: 舒芬太尼组(S组)、芬太尼组(F组)、无镇痛组(N组) 各60例。S组和F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CSEA) +可控性镇痛(PCA) 模式。镇痛药物S组: 鞘内用舒芬太尼5μg+生理盐水至2 5ml, 硬膜外维持用舒芬太尼0 2μg/ml+0 1%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100ml。F组: 鞘内用芬太尼20mg+生理盐水至2 5ml, 硬膜外维持用芬太尼1 5mg/ml+0 1%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100ml。N组不行镇痛, 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镇痛组鞘内给药5、10、30、60、90minVAS评分, 首次加药时间及各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娩出后脐静脉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三组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催产素使用镇痛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与无镇痛组有显著性差异。两镇痛组间, 5min和90minVAS评分及首次加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其余时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与芬太尼相比, 起效更快、镇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 且不延长产程, 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 是一种较理想的分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阴道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缩持续时间和间隔的影响,为临床分娩镇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接受阴道分娩的1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产妇单用舒芬太尼阻滞麻醉,研究组产妇接受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宫缩持续时间与宫缩间隔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后5、10、30、60和90 min时,研究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产妇宫缩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宫缩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阴道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具有起效时间快及维持时间长等优势,且能缩短产妇宫缩持续时间,延长宫缩间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组,观察组(n=44)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方法,麻醉药物选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照组(n=44)单纯给予罗哌卡因,对比2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能够提高麻醉处理效果,减少疼痛,对安全分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PCA泵入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无痛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120例接受分娩的顺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2.5mg罗哌卡因、4μg/ml。舒芬太尼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实验组PCA泵入0.125%罗哌卡因联合0.3μg/mL舒芬太尼;对照组PCA泵入0.15%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结果:实验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宫颈软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出血量、围产结局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CA泵硬膜外入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能够有效缩短无痛分娩产程,是安全有效的无痛分娩技术,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