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对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NICU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开放式吸痰方式,研究组患儿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PaO_2、PaCO_2)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痰液喷溅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PaO_2、PaCO_2)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治疗20 min后,两组患儿PaO_2水平升高,PaCO_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痰液啧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中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能彻底切断接触性传播及空气传播途径,可有效稳定患儿动脉血气指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应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漯河市某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5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危重症专职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儿PaCO_2,PaO_2及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PaCO_2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儿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PaO_2及SaO_2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儿PaO_2及S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应用于NRDS患儿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及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儿的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rrjk》2017,(14)
目的:评价智能型加温湿化氧疗对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湿化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湿化和智能型加温湿化氧疗,观察两组气管插管患者的湿化效果(以痰液粘稠度和痰痂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气患者的痰液III度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痰液III度发生率27.78%,其III度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痰痂发生率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痰痂发生率7.50%,其痰痂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型加温湿化氧疗用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湿化,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降低痰痂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纤支镜(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吸痰术对ICU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ICU诊治的肺部感染患者9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纤支镜下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音、咳嗽、发热等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治疗前PaCO_2、PaO_2、pH值、SaO_2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pH值、SaO_2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ICU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纤支镜下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血气指标,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在ICU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临床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ICU诊治的96例肺部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相关指标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肺部罗音、发热、咳嗽、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以及入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PaO_2、PaCO_2以及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H值、PaO_2以及Sa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肺部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联合手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在ICU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94例行人工气道治疗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鼻及开放式吸痰护理,试验组给予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联合手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护理。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痰液黏稠度、呼吸循环相关指标,气道湿化情况、气道状况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吸痰时间长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湿化不足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吸痰时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气道通畅情况、湿润程度及气道内出血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联合手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应用于ICU患者人工气道管理,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维持吸痰时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对恒温湿化系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于医院ICU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干预,观察组给予恒温湿化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痰痂形成例数、治疗前后平均吸痰次数,并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构成比及病原菌种类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Ⅰ度和Ⅲ度患者减少,Ⅱ度患者增加,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吸痰次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吸痰次数(5.10±1.36)次低于对照组(7.78±1.8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23.26%,显著低于对照组44.18%(P<0.05);共检出6种多药耐药菌72株,观察组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温湿化系统可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且该类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较多,需加强护理,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对恒温湿化系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于医院ICU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干预,观察组给予恒温湿化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痰痂形成例数、治疗前后平均吸痰次数,并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构成比及病原菌种类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Ⅰ度和Ⅲ度患者减少,Ⅱ度患者增加,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吸痰次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吸痰次数(5.10±1.36)次低于对照组(7.78±1.8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23.26%,显著低于对照组44.18%(P<0.05);共检出6种多药耐药菌72株,观察组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温湿化系统可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且该类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较多,需加强护理,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住院治疗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两组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采用不用护理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间断滴注及氧气雾化;观察组30例采用气道内持续恒温湿化,比较2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和湿化效果。结果 2组患者痰液粘稠度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痰栓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管切开术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的50%,增强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使用机械通气、气管内滴药等,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不良反应,符合人体生理需要,气道湿化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增强舒适感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6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急诊通气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的PaO_2、 SaO_2及p H等氧合指标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患儿的PaO_2、 SaO_2、 pH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期间,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在急诊治疗期间给予NRDS患儿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的氧合指标,降低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有呼吸困难且需要呼吸支持的NRDS患儿1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儿生后尽快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患儿生后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不拔除气管导管直接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aO_2、PaCO_2、PaO_2/FiO_2和FiO_2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用氧时间、治愈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治疗后PaO_2增加而PaCO_2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高于对照组而PaCO_2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PaO_2/FiO_2增加而FiO_2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而FiO_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和用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机械通气,INSURE术治疗NRDS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机械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运动智力发育商等。结果治疗1 h和12 h,观察组患儿的PaCO_2、PaO_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PaCO_2、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确切,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同时不会对患儿运动-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可湿化气管插管持续湿化气道对降低痰液黏稠度、避免反复吸痰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及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3年2月共387例行气管插管的患者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12月21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1组92例患者采用普通气管插管,试验1组127例患者采用可湿化气管插管,选择同样0.45%氯化钠湿化液;选择2012年9月-2013年2月16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2组、对照2组,各84例,观察各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1组患者湿化合格93例、合格率73.23%,对照1组患者湿化合格22例、合格率23.91%,两组患者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可湿化气管插管的专用湿化通道持续湿化,避免了频繁吸痰对气道黏膜损伤引起的感染、避免了痰液蓄积滋生细菌生长,对维持气道黏膜自净功能及预防肺部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PS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CPAP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p H值、氧合指数(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_2、PaO_2、p H值、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_2、PaO_2、p H值、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视网膜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联合PS治疗NRDS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脑梗死卧床肺部感染患者70例,根据给氧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鼻导管、吸氧面罩方式给氧,试验组患者采用新型高流量呼吸湿化氧疗系统给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4和24 h后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气指标变化,患者咳痰能力改变,以及发生院内感染率、耐药菌的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4和24 h后心率、呼吸次数、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pH值及氧和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_2、SaO_2及氧和指数均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黏稠度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院内感染率、耐药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改善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院内感染率和耐药菌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通气方式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PS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性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组采用HHFN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等血气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长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比例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损伤、CO_2潴留、腹胀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气胸、动脉导管未闭合(PDA)、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24 h、72 h后,两组Pa O2、Sa O2、氧合指数逐渐升高,PaCO_2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aO_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联合HHFNC或NCPAP治疗NRDS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呼吸状况、缓解临床症状,但HHFNC对患儿机体摄氧能力及气体交换功能改善更为显著,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肖珊珊  宋婷 《医疗装备》2021,(1):176-177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器辅助排痰在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93例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吸痰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吸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吸痰前,两组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器辅助排痰能够保持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平稳,且能够降低低氧血症、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间收治的8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44例),一组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并给予患儿血管活性类药物保护脏器。两组患者均采取经口腔气管插管。对照组采取常规有创性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中的PaO_2、SaO_2、PaCO_2值动态进行监测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可以明显改善患儿PaO_2、SaO_2、PaCO_2等呼吸系统的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713-171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所有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吸痰等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3 d后,两组患儿的动脉血酸碱度(pH)、氧分压(PaO_2)均显著上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的pH、 PaO_2、PaCO_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持续性湿化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增霞  苏咏霞  李利  曲波  连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18-4319
[目的]探讨持续性湿化气管套管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意义。[方法]在32例喉癌气管切开患者中采用0.45%氯化钠湿化液加入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持续雾化,间断滴入1.25%碳酸氢钠溶液和0.45%氯化钠溶液,两者交替使用。[结果]吸痰次数较传统方法吸痰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套管壁无干痂,光滑湿润,无套管堵管发生。[结论]喉癌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一次性雾化吸入器持续性湿化,有利于保证气道通畅,减少了吸痰次数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