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工业区家庭医生的康复服务能力情况以及“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残疾人机体功能改善、满意度、医疗费用支出情况,为后续精细化干预提供支持。 方法 通过自拟问卷于2016年8-10月和2017年8-10月调查金山工业区14名家庭医生基本情况及掌握康复服务技能种类等以及733名残疾人的基本人口学信息、残疾特征信息和机体功能改善情况、满意度情况和医疗支出情况等。 结果 14名家庭医生年龄集中在20~50岁,均具有多种康复服务技能,能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1+1+1”签约服务。733名残疾人男女性人数比为1.08:1,肢体残疾人数最多,为334人(45.57%),残疾等级中四级残疾人数最多,共342人(46.66%)。“1+1+1” 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人数和康复治疗人数较家庭医生制团队服务分别增加130人和312人。接受“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186名(25.38%)残疾人机体功能改善,47名(6.41%)残疾人机体功能恢复。签约残疾人满意度有一定提升,满意和非常满意人数总和由签约前的585人(79.81%)升至签约后的714人(97.41%)。签约残疾人医疗费用则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22.82%。 结论 “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提升残疾人对康复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残疾人机体功能,降低残疾人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度参与慢性病管理的老年患者3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0例。对照组实施慢性病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两组的慢性病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发病原因、影响因素等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遵医行为等自我管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病管理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使患者获得更加系统、完整的个性化健康指导,可明显改善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和自我管理意识的技能,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满意率和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社区常规健康管理,实验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G、LDL等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G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了HDL以外,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G、LDL等指标均比干预前降低,而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实验组各指标值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显著,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管理,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各种影响血压值的因素出现,进而有效控制了病情,帮助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实行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即家庭医生制度2.0版,找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针对家庭医生制度1.0版存在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接受度不高、签约履约率低、居民无序诊疗和医疗费用逐年上涨等突出问题,上海市启动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工作,通过3家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市级平台优先转诊;提供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的便捷用药服务等举措,努力尝试解决1.0版存在的问题。结果上海市2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展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工作。截止2018年底,医疗机构组合签约人数已超过666万人,已签约居民中77.09%在签约的3家医疗机构内就诊,在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率达到了57.77%左右,家庭医生制度2.0版对分级诊疗的落实和医疗服务下沉社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论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2.0版实施3年多来,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有序诊疗正在不断改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在实施中;延伸处方优惠政策凸显,医疗服务逐渐下沉社区。但是医疗费用仍然持续增长,后续需要家庭医生加大对签约居民医疗费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5,(9):142-143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推广试点,随机将社区居民分成两组,一组实施以家庭医生签约综合管理服务模式的方案,根据不同居民选用不同的综合管理方法。另一组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试行12个月后,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分析两组居民对不同服务方式的满意率、疾病治愈率。结果实验组的居民总满意率高达9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91.09%;而其中实验组的总满意率中,非常满意率占86.42%,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非常满意率59.04%;实验组一般疾病总治愈率(包括治愈和基本治愈)达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治愈率92.20%;而其中实验组的治愈率占73.2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治愈率61.9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良好,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一般疾病的治愈率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接诊12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服务模式,实验组给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水平、血脂水平、体重指数(BM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的档案号尾数为双号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有偿签约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有偿签约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管理组。对照组按照第三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管理,管理组按照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管理,干预周期为一年,两组患者由同一个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管理。结果管理组在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GLU)、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体质指数(BMI)、血压(BP)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管理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GLU、2hPG、HbA1c、TG、BMI、BP各指标控制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有助于提升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实现了糖尿病持续性管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以及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某社区2019—2020年60岁以上参加健康体检并与家庭医生签约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健康宣教结合的方式展开。干预组根据项目要求实施为其12个月健康宣教以及指标监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服务。结果 干预12个月后,两组在健康行为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上升和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依从性、 BMI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年龄和BMI起到负向作用。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有促进作用,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自2016年以来,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政府发动、扩大宣传,重点引导老年居民签约个性化服务包,并以此为抓手,强化基层能力建设,促进医防医养融合等,老年人个性化签约人数逐年增加,老年人健康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中心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采取高血压慢病规范化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开展为期1年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管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生活方式改变、依从性等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已签约和未签约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差异,为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2018年江苏省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中家庭健康调查表中数据,采用2周患病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其他慢性病患病率反映卫生服务需求情况,采用2周就诊率、住院率、自我治疗率、自行购药率、医疗费用及就诊和住院机构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结果  签约居民2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及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非签约居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签约居民住院率、自我治疗率、自行购药率均高于非签约居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签约居民与非签约居民在首诊机构和住院机构的选择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签约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更高,同时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也更高;签约居民更倾向于去基层就诊;签约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尚未体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3+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参与社区体检的70~80岁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加入"3+X"家庭医生签约管理项目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实行"3+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持续干预2年.采用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信息、身高、体重、腰围、糖尿病家族史、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疾病的既往史和用药史;对干预前后的心率、吸烟和饮酒状况、血压值、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控制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管理组523例,对照组157例,管理组平均年龄(70.9±4.5)岁,低于对照组(72.9±5.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调查,除管理组心率[(74.39±14.41)/min]低于对照组[(71.83±11.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两组BMI、Glu、TG、TC、HDL-C、LDL-C水平和吸烟率、饮酒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管理后,与基线水平相比,首次体检对照组Glu、TG和LDL-C水平均升高,管理组心率、HDL-C水平上升、Glu降低;且管理组Glu、TG和LDL-C均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率(34.23%)高于对照组(4.4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3+X"家庭医生团队项目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血脂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扩散规律和特征,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制定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中央及各省级政府、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以及“北大法宝”数据库,检索2021年12月31日前颁布的中央及地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运用政策参照网络分析和政策关键词时序分析法,从政策扩散强度、广度、速度、方向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扩散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9项政策,包括中央政策38项,地方政策511项,政策数量在家庭医生签约政策服务全面实施阶段达到峰值。扩散强度和广度位列前10位的政策均为中央政策,以意见和通知类型政策为主。政策扩散速度整体上呈先增加后减缓趋势,政策扩散方向为自上而下扩散和平行扩散相结合方式。结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扩散呈阶段性变化,中央和地方颁布的政策扩散情况均存在差异,政策扩散受政策背景、内容和自身属性的共同影响。建议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引领作用,地方政府提高政策创新积极性,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扩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孕产妇产检依从性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按照系统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00例已签约孕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0例未签约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产检依从性、自然分娩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产检依从性、自然分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贫血、盆底功能障碍、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孕产妇产检依从性和自然分娩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孕产妇获得更好的满意度,该模式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社会公平视角,从全市—区域—地区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和机构配置的公平性差异及时空演变趋势。方法:综合运用威尔逊系数、泰尔指数和区位熵的方法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人员数和机构数量的公平程度进行总体测算和具体分解。结果:签约服务人员公平程度(0.253~0.218)显著优于签约服务机构(0.846~0.935),且公平程度不断提升,而机构公平差异不断扩大;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交替影响了签约服务人员的公平差异,区域间差异是造成签约服务机构整体公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大于90%);签约服务人员和机构区位熵大于1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内六区部分地区、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结论:近年来签约服务人员的公平性差异从远郊地区向环城四区和市内六区集中,签约服务机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公平性较好,而东部地区略差的态势,如市内六区部分地区、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的问题,容易出现签约服务供求矛盾。应通过加强政府优化签约服务机构规划布局与管理、拓宽签约服务队伍来源、重视签约服务人员培养、创新服务模式等途径,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资源配置合理化、均衡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城区 ≥ 35岁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分析影响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支付意愿及支付标准的因素。 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调查每户家庭中 ≥ 35岁常住居民。于2017年11月20日 — 2018年6月15日收集居民信息作为研究数据,共调查住户142 105户,居民242 172人。得到有效居民信息236 841条,有效率97.8 %。 结果 51.1 %(120 936/236 841)的居民表示愿意签约家庭医生,26.8 %(63 468/236 841)的居民表示自己已经签约,并且有19.3 %(24 069/236 841)的居民愿意付费签约家庭医生。年龄、是否患有各类慢性病是影响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支付意愿及支付标准的主要因素。 结论 ≥ 65岁老年人及各类慢性病患者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大的需求者,也是最大的利用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杭州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认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的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下城区、江干区和拱墅区三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抽样选取6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入户调查50户家庭。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杭州市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知晓率为44.9%,不同年龄、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医保类型、个人健康水平的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服务内容最了解的一项是门诊医保起付标准降低300元;了解签约服务政策的途径主要是社区宣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职业类型、是否具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个人健康水平对认知度有影响。居民签约与否对慢病长处方政策的认知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社区居民,尤其是年轻群体,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认知度有待提高;签约居民的认知度高于未签约居民。建议应提高宣传效果,发挥签约人群的"口碑"带动作用,加大对政策内容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18.
运用SWOT分析方法,以我国社区团队型、组合签约型、乡村签约型三种模式的典型地区为例,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其共性制约问题。提出完善配套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培育健康理念,构建就医秩序;优化供方建设,增强医疗水平等建议,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福建省流动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性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基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检测调查数据福建省资料,利用Stata 12.0软件统计分析福建省9个市6 020名流动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情况。  结果  福建省6 020名流动人口调查对象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为3.60 %,未签约的流动人口占比为85.20 %,不清楚签约情况的流动人口比例为11.2 %;年龄 < 35岁(P = 0.022)的、自评健康良好的(P = 0.002)和流动范围是省内跨市(P = 0.000)及市内跨县(P = 0.000)的流动人口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可能性更大。  结论  流动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情况不理想,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流动范围、接受健康教育是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的重要制约因素。未来需要加强面向流动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工作,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改善流动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契约管理的需方进行的调查,分析了契约开发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了开发和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契约发展的策略,即:社区动员、领导重视、将4Cs市场营销观念运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开发与管理中、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与引导、加强和完善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道德建设、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与合作医疗相结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在居民中的整体信用原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