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珠  陈丽教  林捷岩  刘青  周其林 《现代康复》1998,2(3):190-191,199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全国平均患病率约0.48%.病死率在15%左右。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约有25%的病人发展为肺心病。本文就最近20年来有关肺心病诊断的某些主要进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998年9月至2008年9月2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合并AMI多见于老年人,22例中延误诊断14例(63.6%),误诊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死亡9例(40.9%)。结论肺心病可合并AMI,及时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可早期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3.
杨恂 《华西医学》1994,9(4):382-382
126例慢性肺心病死亡病例分析杨恂成都铁路中心医院现将我院自1990年1月~1993年12月4年间,收治的126例慢性肺心病死亡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77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的肺心病诊断标准。男性95例(75.4%),女性31...  相似文献   

4.
邬勇坚  邬恒夫 《新医学》1998,29(4):176-177
目的:探讨右室相位分析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门电路血池显像测定11名正常人,1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39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室相们角标准差(RVSDP)和RVEF。结果:肺心病患者的RVSDP大于正常人(P〈0.05),RVEF明显代于正常人(P〈0.01),其中RVSDP异常者占59%,RVEF异常者占82%,结论;RVSDP异常提示可能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早期X线诊断(附1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将120例分成四组,分别为:肺心病组、早期组、可疑组和慢支组,按照1997年制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分析它们的正位胸片资料。结果:肺心病组中46例(92%)有肺动脉高压征,50例(100%)有残根征,42例(84%)有右心室增大征;早期组中21例(70%)有肺动脉高压征,21(70%)有残根征,24例(80%)有右心室增大征;可疑组中8例(53%)有肺动脉高压征,9例(60%)有残根征,1例(6.6%)有右心室增大征;慢支组中无肺动脉高压征、残根征和右心室增大征。结论:胸片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敏感性较高,可结合临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作出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为其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心病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心病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张忠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262500)张法明慢性肺心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发生呼吸衰竭(呼衰)或伴心力衰竭(心衰),同时或继后还可发生脑、肾、肝、胃肠等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有报告,肺心病并发MOF者占30%~50...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它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目前在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中,超声心动图对肺心病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对肺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1995~2006年间住院158例肺心病超声心动图改变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早预防、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往往危及生命。现就我院1999—2004年收治的25例慢性肺心病合并DIC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均为老年人常见疾病。肺心病和冠心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心脏扩大及无明显杂音,且两者同时存在时临床表现更复杂,诊断较困难。我们对6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诊治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于肺和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致使右心室肥大、扩大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根据病程缓急可分急性和慢性。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cor pulmonale)(以下简称肺心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约占74.7%-88.1%。肺心病又分为急性发作期(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和缓解期(心肺功能代偿期)。引起肺心病的急性发作常由于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出现呼吸衰竭及(或)心力衰竭。此外还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心律紊乱、肝肾功能受损、水电解质…  相似文献   

11.
X线诊断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的价值郭小梅,王兆椿,周燕发(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武汉43003)肺动脉高压是引起慢性肺心病白室肥厚与扩张的直接原因,也是区分严重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的客观依据,但临床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较为困难。探索无创性诊断技术诊...  相似文献   

12.
施毅 《新医学》1999,30(5):257-257,259
1引言一般哮喘发作时肺部可有暂时性充气过度,随着病情缓解肺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但慢性支气管哮喘因反复发作,气道阻塞中不可逆性成分逐渐增多,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在慢性肺心病中约4%~5...  相似文献   

13.
肺心病患者的家庭氧疗指导山东省苍山县人民医院(277700)李焕秀,王桂芳,李志娟,张建霞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276000)赵桂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氧疗宜长不宜短,这是因为控制呼吸道感染需7—10天,营养改善和体力恢复约需...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心病患者呼吸指数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莲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4):218-219
对5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呼吸指数(RI)检测。结果表明,RI与PaO2呈负直线相关,与PaCO2呈正直线相关,与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呈正相关。RI检测对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普恩复(蚓激酶)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佐治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4例(治疗组)联用普恩复胶囊和参脉注射液治疗,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4周前后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治疗组显效率55.9%,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显效率31.3%,总有效率71.9%;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恩复胶囊和参麦注射液联用能降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粘度,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心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心电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诊断,国内标准[1]并未涉及到右胸导联,近年国外文献认为[2]:右胸导联V3R及(或)V4R出现第2个R波(称R’波)是肺心病的重要表现。自1991年以来,我们对140例正常人,排除肺心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0例及经确诊的肺心病80例,摘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加描右脚导联心电图,以探讨右胸导联心电图对肺心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60例中男220例,女140例;年龄48~78岁,平均63岁。共分3组。甲组:健康人140例;乙组:排除肺心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病140例;丙组:肺心…  相似文献   

17.
1992年5月1日至1995年4月30日,本院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225例(274例次),现将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三性别患者,男性144例(165例次),女性81例(109例次),男女比例为1.51:1。1·2$馈分析根据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肺心病分型标准判断,274例次中轻型肺心病20例次,占住院肺心病总例次的7。3%;中型肺心病92例次,占33.58%;重型肺心病162例次,占59.12%。其中轻型肺心病病人,1992年5月1日至1993年4月30日(第1年)2例次,占第1年住院总例次的2.41%;1993年5月1日至1994年4月30日(第2年)2…  相似文献   

18.
我院应用综合疗法(包括休息、吸氧、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及其它对症治疗)并加用丹参、流甲丙脯酸、硝苯毗院(简称联用组)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Ⅱ~Ⅲ度病人56例,与同期内应用综合疗法(简称单用组)53例对比观察,显示了联用组疗效高,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3年12月~1995年12月在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心衰病人中随机选出56例作联用组,与同期肺心病心衰53例单用组作比较。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2例,女47例;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62岁。有肺心病病史3~28…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PAC-1、CD62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50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PAC-1、CD62p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并与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PAC-1、CD62p的表达分别为(81.84±8.68)%、(47.12±6.30)%,明显高于缓解期组[(52.70±7.87)%、(33.66±5.83)%]及正常对照组[(48.73±5.55)%、(30.63±4.09)%](均P〈0.01),并与hs-CRP、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hs—CRP为(10.28±6.23)mg/L,明显高于缓解期组[(5.48±3.34)mg/L](P〈0.01),并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肺动脉收缩压为(44.22±6.70)mmHg,明显高于缓解期组[(39.88±6.18)mmHg](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hs-CRP参与了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与肺动脉高压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心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并发低渗血症为肺心病危重情况之一,治疗恰当可降低肺心病的病死率,由于基层医院缺少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尚未普及,肺心病并发低渗血症易漏诊误诊。我院1987~1995年共收治248例肺心病患者,其中并发低渗血症者85例占34.3%,现简要讨论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