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有效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随机抽取我社区内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40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均进行干预,如建立健康档案,分类管理、讲座、发放高血压管理日历,与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对本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过干预后,血压指标38例,达标率达95.0%,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本组高血压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态度、诊疗、自我管理能力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能够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增强患者健康意识和自我效能,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更好控制,并有利于患者身体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某区社区高血压居民干预前后高危行为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状况的调查,以了解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现场问卷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在乌鲁木齐某区随机抽取1000名18周岁以上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其中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者共307名,进行为期10个月的健康教育,对其做自身前后对照,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各项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后经常吸烟、经常饮酒、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的人数较干预前分别下降了17.3%、13%、18.6%及11.7%,干预前后上述相关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提高51.4%,所导致疾病的知晓率提高68.4%,高血压是终生疾病的知晓率提高13.3%,高血压各项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平均提高31.3%,高血压的各种预防方式的知晓率平均提高29.7%,食盐摄入标准的知晓率提高44.3%,良好后还应坚持用药的知晓率提高30%,血压下降是否越低越好的知晓率提高16.7%,相关知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吸烟、饮酒和合理运动三项相关行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少数民族和汉族高血压相关行为在吸烟、饮酒、高盐饮食和合理运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后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酒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积极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指导其生活行为、饮食习惯的规范合理化,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病的风险,进而使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从根本上得到控制,这对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探寻科学可行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方法。方法选择本社区2012年1-12月健康体检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2200例,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分为综合防治健康管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1100例。B组给予常规合理用药和常规健康教育,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综合防治健康管理,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管理前后患者血压水平、饮食和运动不合理情况。结果管理后,两组血压均较管理前显著降低;两组饮食及运动结构不合理率均降低,且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干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全面性,是合理药物治疗的有效辅助干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各项指标的效果,探求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中的有利因素。方法:选取杨春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2019年1月开始运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设为观察组),此前运用常规管理模式(设为自身对照组),比较两种管理模式干预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压控制率、高血压危害知晓率、正确服药率等。结果: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LDL-C、TG、T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DL-C、血压控制率、高血压危害知晓率、正确服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优尺度回归分析(CATREG)结果显示,较好的依从性、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较高的高血压危害知晓率为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强调社区医疗团队与家庭一体化监督作用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BMI、LDL-C、HDL-C、TG、TC等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知晓率、正确服药率;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中对血压控制有利的影响因素为较好的医嘱依从性、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较高的高血压危害知晓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了解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提高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保证药物的作用,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发生.方法以广州市天河区天圆街以建卡管理的300例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为对象,经过两年有计划、有组织的全面社区健康教育和危险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和危险行为干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自觉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社区中高血压患者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应用回顾分析法对社区中200例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观察其在接受高血压管理模式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本社区进行自我管理的高血压患者随着学习进程的增进,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以及血压控制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学习前后的项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主导下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降低高血压致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IS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应用于ISH患者中,不仅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还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
目的研究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在石岩街道社区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石岩街道社区2015年6~8月选取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分别为耳穴疗法治疗失眠、中药雾化治疗慢性咽炎、封包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单纯使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满意度和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人数为180例,总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人数为132例,总满意率为66%,观察组患者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治疗方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358.5±58.4)元,对照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386.8±109.4)元,两组患者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2,P0.05)。结论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逐渐在社区家庭病床患者的治疗中得到应用,能够提高病人的满意率,提高临床疗效,可以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社区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京西路社区5个居委会健康档案登记在册的高血压患者4 776人为干预组,进行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分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在社区高血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干预,干预时间2年,比较干预前后各组的规范管理率、控制率。结果 :通过2年的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综合干预,3组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有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低危组的血压控制率比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两组血压控制率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是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有效途径,高危组患者是今后关注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个性化健康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行为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2011年6月~2014年5月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行为模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观察组的知识知晓、健康饮食、遵嘱用药及合理运动的达标率分别为88.3%、91.7%、91.7%、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71.7%、76.7%、51.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个性化健康管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改善其行为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在社区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中心治未病中心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属于气虚质、血瘀质肿瘤康复期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未给予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中医治未病个性化健康指导,随访9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体质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体质转化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质转化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对照组体质转化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质转换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运用于社区肿瘤患者康复,有助于调整患者体质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73例.治疗7d为一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各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情况,并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结果 中医治疗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9.84%,西医治疗组为76.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治疗组各分型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血压,稳定血压波动情况,且副反应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联体-家庭签<及个性化中医养生干预在慢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荔湾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参加医联体-家庭签<服务慢病管理模式的230例慢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健康档案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慢病患者的慢病、中医养生知晓率,家庭行为方式改变率及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健康状况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及家庭成员的慢病、中医养生知识知晓率为96.08%,家庭行为改变率为89.56%,服药依从性为73.91%。干预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健康状况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家庭签<及个性化中医养生干预在慢病管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社区慢病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