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使用术中护理进行预防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对恶性肿瘤疾病患者172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8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术中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手术时间,出血量,补液量,输血量等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7.62±1.47)天、对照组是(9.46±1.92)天,研究组的DVT发生率是7%,对照组是15.1%,两组的结果从在统计学差异性(P=0.036)。研究组1到天的DVT发生率是2.3%,对照组是9.4%,说明术后3天内研究组比对照组的DVT要低(P=0.041), 3到7天和7天后的DVT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术中护理可以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7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来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快速外科康复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术后4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积极效果,还能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护理干预降低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65例ICU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3例,分别行常规护理、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13%比18.75%,P0.05);护理后两组均股静脉血流速度升高,研究组为(35.16±7.34)cm/s,高于对照组的(28.95±6.88)cm/s(P0.05)。结论: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可增加ICU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降低DVT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的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度、住院时间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疼痛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也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肿胀度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明显,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干预组(n=89)。对照组予以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包括术前宣教、术后功能锻炼等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满意度,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住院时间缩短,DVT发生率降低,Harris评分、DVT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展开探讨研究。方法 10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一般预防,研究组接受综合药物及下肢空气静脉泵及早期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彩超确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经彩超确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住院时间为(18.3±0.3)d,相较于对照组的42.0%、(23.5±0.9)d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预防措施应用于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具备临床借鉴普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合理选择评估时机、应用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早期下肢功能锻炼、保护血管、规范的抗凝药物治疗及机械性预防等措施。结果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仅3例发生DVT,发生率3.26%。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足提高治疗效果的天键。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方法 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行病因高危因素评估,术前做好宣教,健康指导,静脉护理,术后用药护理,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等综合预防措施.结果 经护理干预,10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仅有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未出现肺栓塞.结论 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70%,DVT继发的肺栓塞(PE)发生率为4.6%~19.7%[1].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综合预防,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防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下肢手术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下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记录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围手术期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对照组围手术期出现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0.0%),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4.7±3.6)d、(18.6±3.1)d;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定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DVT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20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下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DVT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13例DVT,发生率为21.7%,干预组发生4例DVT发生率为6.7%。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下肢护理干预,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