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181-18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虚拟手术设计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2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辅助组(应用3D打印虚拟手术)和常规组(应用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钢板一次性放置率、复位满意度及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辅助组在手术时间、钢板一次性放置率、复位满意度及HSS临床功能评分方面比较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D打印技术结合虚拟手术设计可提升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手术效果,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98-200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在顺德勒流医院进行跟骨骨折手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3D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3D组在此基础上给予3D打印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3d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检验显示,两组在以上3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10%(27/29),而对照组优良率为79.31%(23/29),3D组高于对照组,χ~2检验显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结论术前制备骨骼3D打印模型和导向模型能够降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手术组及3D模型组,各20例。常规手术组治疗中做好常规术前准备并进行传统手术治疗,3D模型组术前则通过3D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并做好常规术前准备,依据术前规划开展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D模型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与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常规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且3D模型组升高程度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模型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常规手术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可促进疗效提升,为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唐康  华兴一  周剑 《安徽医药》2019,40(5):532-534
目的 分析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成人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21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21例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随访6~14个月,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0 d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的差异。结果 2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2.62±8.75)min,术中出血量(48.57±19.82)mL,本组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19±2.27)个月。术后10 d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疼痛VAS评分与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2例患者锁骨周围皮肤有麻木感,6例患者因个人原因取出内固定装置。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成人锁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佳、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解剖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3D打印导板在单侧颧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10例颧骨骨折患者,头颅数据进行CT扫描,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Mimics10.01软件和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进行虚拟外科设计操作,最终打印3D头颅模型和3D定位导板,辅助完成手术.结果 3D打印导板的应用使单侧颧骨骨折复位更加精确,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提高了术后患者面部的对称性.结论 在单侧颧骨骨折治疗中,3D打印技术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3D打印技术的辅助下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骨盆前环骨折患者5例,收集薄层CT扫描数据,建模后用3D打印机制作1∶1模型。术前在模型上模拟微创手术过程,确定个体化的进针入口,方向,进针长度。真实手术在耻骨联合处行经皮微创钻入导针或者行有限切开,使用模拟手术的进针入口、方向、螺钉长度数据行骨折固定。结果 5例完全采用了计划固定方法,手术创口小,术后复查照片,固定满意。结论 3D打印技术指导医师行骨盆前环骨折的微创操作有独特优势,切口小,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临床可行性良好,有助于术者对骨盆前环骨折的理解和术前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结合3D打印技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22例,女10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38岁。左侧14例,右侧18例。按照三柱分型方法统计:三柱骨折12例、双柱骨折20例,其中内侧柱合并外侧柱骨折11例、内侧柱合并后侧柱骨折3例、外侧柱合并后侧柱骨折6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术前使用Mimics软件处理CT扫描数据后打印病例的胫骨平台骨模型,根据模型结合三柱理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复位方法及内固定物。结果 32例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6个月),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4.6周),术后指导患者完全负重时间12~16周(平均15.1周)。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时按照(The Hospital for Specical Surgery Kneeralting Score,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测,HSS评分术后6个月(89.1±2.2)分,优25例、良5例、可2例;术后12个月(90.7±4.6)分,优23例、良7例、可2例。测量患者术后3天TPA(86.9±5.3)°,PA(10.2±3.1)°;术后6个月TPA(85.6±4.2)°,PA(11.1°±2.3)°;术后12个月TPA(86.1±5.6)°,PA(10.7±1.2)°。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TPA、PA测量值与术后3 d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柱理论结合3D打印技术指导治疗复查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275-278
目的研究桥接系统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盆骨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桥接系统内固定治疗,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9~68岁,平均(39.3±1.34)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不稳定型骨折。所有患者于伤后0~8d行桥接系统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定期行X线检查,并按Matta标准评估患者骨折复位固定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按Majeed标准评估肢体功能。结果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为13.2~20.4cm,平均长度为17.2cm;手术时间为78~116min,平均(89.5±5.2)min;术中出血量为82.46~133.67mL,平均(116.8±10.02)mL。患者术后获5~22个月随访,平均(9.37±1.21)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均未新发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情况评定如下:优18例,良10例,可2例;骨折愈合时间为5.9~10.6周,平均(9.2±0.49)周。结论桥接系统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骨折复位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3D打印骨折模型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10日~2016年3月10日于我院就诊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进行分组,每组均45例。其中常规组术前未给予3D打印技术,实验组术前给予3D打印技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组患者术前计划与实际手术的相关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与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透视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一次置钉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骨折模型治疗的效果显著,便于骨折精准复位,将手术精确度提高,缩短手术时间,达到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