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探讨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作用和有效方法。方法对55例脑瘫患儿进行针灸配合康复手法进行治疗,记录治疗过程并观察治疗效果,分析针灸配合康复手法在治疗小儿脑瘫中的作用。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后,55例患儿治疗无效12例,基本治愈15例,好转20例,疗效显著8例,治疗有效率78.18%;2个疗程后,治疗无效8例,基本治愈16例,好转18例,疗效显著13例,治疗有效率85.45%。结论针灸配合手法康复疗法对改善脑瘫患儿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医药指南》2015,(10)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作用。方法分别对100例小儿脑瘫患者进行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和常规治疗进行效果作用观察,对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和常规治疗小儿脑瘫的不同及差距。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身体康复的有效率的效果比对,发现实验组患者身体康复的有效率达到了90.00%,而对照组患者身体康复的有效率仅有58.00%,两组结果对比发现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效果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康复率差距更加显著,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效果最好。结论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作用显著,治愈率大大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8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推拿联合针灸治疗与单一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腹泻次数、大便性状及不同时间段治疗效果。结果:第2、第3疗程中观察组患儿腹泻发生次数分别为(4.82±0.33)、(4.46±0.30)次,对照组为(5.74±0.36)次、(5.36±0.37)次,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2、第3疗程大便性状评估分值分别为(4.92±0.31)分、(4.77±0.16)分,对照组为(5.49±0.41)分、(5.29±0.22)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5.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腹泻可显著降低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 相似文献
6.
针灸、按摩、运动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针灸、按摩、运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 与疗效.方法 将178例0~7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功能训练同时实施针灸、按摩疗法,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综合评价,观察整体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按摩、运动综合疗法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最佳方法 之一,是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优势互补的结合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最小的1个月,最大的6岁。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50例,加康复训练技术(Bobath技术)。其中康复训练技术包括对肌张力增高者和对肌张力低者采取的训练,在此基础上配合语言和听力的训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效果(96%)明显高于对照组(32%),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瘫患儿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施加康复训练对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应该广泛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孙春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6):217-218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脑瘫的临床护理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60例患儿实施护理后有效率为98.3%,无严重并发症。实施护理后对患儿进行不定期随访,其中25.0%患儿病情加重,其余患儿病情均无反复。结论对小儿脑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可有效提高护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8,(2)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按摩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的颈椎病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中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中医按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以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为(5.49±3.47)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为(3.47±1.02)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前,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7.3±1.2)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7.2±1.1)分;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8±0.5)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3±1.2)分,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采取中医按摩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可靠,使疼痛明显减轻,使症状缓解明显缩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使用高压氧治疗的小儿脑瘫患者38例为治疗组,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30例小儿脑瘫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同时常规用物理疗法治疗,用V ojta姿势反射分别评价两组患儿病情,并分为轻中重三度。两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再用V ojta姿势反射重新评价两组病儿、病情,从而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轻度2例、中度28例、重度8例,对照组轻度3例、中度23例、重度4例,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轻度14例、中度18例、重度3例,两组好转率分别63.15%和40%,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是临床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浴配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障碍的短期疗效。方法:治疗前测定患儿足背屈角,并进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采用药浴加推拿方法,作用于小腿三头肌及踝关节,结束后测定患儿足背屈角及CSS评分,并评定其短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患儿踝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为85.5%,C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有效率为70.0%。结论:采用中药浴配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障碍,短期内可明显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及小腿三头肌痉挛,可作为痉挛型脑瘫临床辅助治疗及家庭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观察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绍兴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瘫患儿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Vojta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运动发展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及智力发展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的PDI、MD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PDI、MD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2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脑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度(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Vs)、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血管阻力指数(blood vessel resistance index,RI)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瘫患儿的PDI及MDI评分,显著改善其脑部血流状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刺、推拿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7):2694-2696
目的 观察针刺与推拿联合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6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中医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每组34例,根据分组对中医治疗组采用针刺与推拿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西医治疗组予以罗通定与西比灵进行治疗.结果 中医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组的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在治疗过程当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的17.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西医用药治疗而言,采用针刺与推拿联合的中医治疗方式治疗偏头痛,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DQ评分均较之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DQ评分较之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6.3%,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康复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综合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50例。2组患儿均以西药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GM-I)、卵磷脂等治疗,同时采用传统及现代康复训练结合的综合康复技术进行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疗法治疗。1月为1个疗程,记录整个临床治疗过程,6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综合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治疗组3-12月、13-24月、25-36月3个年龄段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2%,对照组为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电针结合综合康复疗法针对3岁以内脑瘫患儿的疗效优于传统及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3个年龄段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2.22%,72.73%,3-12月的患儿治疗效果与其他2组比较最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配合综合康复疗法对改善3岁以内脑瘫患儿的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患儿年龄越小临床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法治疗脑性瘫痪患儿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便秘的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按照小儿便秘常规护理,推拿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法,观察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儿排便情况以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20d后,推拿组排便质量提高,伴随症状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脑瘫患儿便秘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法,可有效解除便秘,减轻伴随症状,帮助患儿形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长期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5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不同时间VAS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及4周时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79例小儿腹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使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使用针灸治疗,比较治疗1个月后患儿体重指数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从治疗后1周开始患儿的体重指数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和4周患儿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能较快地增加患儿体重,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托拉塞米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本院接诊的120例脑出血脑水肿患者进行研究,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调节血压、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甘露醇对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托拉塞米与甘露醇联合用药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患者水肿分级状况、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托拉塞米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甘露醇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