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陆亚华 《江苏医药》2001,27(6):468-469
为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 ,我们对 17例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治疗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并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7月确诊的 17例SLE住院患者 ,病例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 ,且血小板 <10 0× 10 9/L。女 16例 ,男 1例 ,年龄 18~ 60岁 ,平均年龄 35 1± 12 3岁 ,病程 1~ 15年。 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 1。二、治疗方法 :( 1)血小板 <2 0× 10 9/L ,给甲基强的松龙 (Mp) 50 0mg/d× 3天 ,改强的松 1mg·kg- 1·d- 1维持 ;长春新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12例伴有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值维持在(10~20)×109/L至少2个月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片0.8 mg/(kg·d)及吗替麦考酚酯1.0 g/d,2次/天治疗8周,8周后继续予吗替麦考酚酯0.75 g/d,2次/天,总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每个月监测SLEDAI评分、血常规、血清补体C_3、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肝功能、肾功能等,比较开始治疗后第4周、12周、24周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小板明显升高(P<0.05),补体C3上升,红细胞沉降率(血沉)、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按照血小板减少时的系统受累情况分为多系统受累组(21例)和孤立性血小板减少组(12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首发症状(皮肤黏膜损伤、关节炎、其他细胞减少)发生率、一般资料(发病年龄、病程时间、性别比例等)、SLEDAI(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评分、SDI(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结果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孤立性血小板减少组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首发症状发生率与多系统受累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系统受累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高于孤立性血小板减少组患者(P <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在早期阶段中可以分为多系统受累类型和孤立性血小板减少类型,晚期以出血征象为主要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血小板减少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住院的无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作为对照,探讨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SLE住院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者有24例,占28.24%,其中14例出现轻度血小板减少,6例出现中度血小板减少,4例为重度血小板减少。SLE患者合并浆膜炎、血液系统受累、ACA阳性及脾大者易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组肾脏损害的发生率高于血小板正常患者,但蝶形红斑的发生率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合并浆膜炎、血液系统受累、ACA阳性及脾大者易出现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5.
刘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20-2621
目的 观察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难治性ITP患者,给予环孢素A3~5 mg·kg-1·d-1,2次/d口服,治疗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显效6例(20.0%),良效5例(16.7%),进步7例(23.3%),无效12例(20.0%),总有效率为60.0%.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齿龈增生、多毛,以上症状均对症治疗或/和调整环孢素A剂量减轻或消失.结论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ITP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春新碱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观察组给予长春新碱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给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尿蛋白、抗dsDNA、C3和C4,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2.2%和16.7%,显著好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在血小板计数、尿蛋白含量、抗dsDNA、C3和C4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新碱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快速改善患者出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颜云霞  黄赛赛  朱赟  王红  马晓蕾 《江苏医药》2022,48(4):341-343+346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SLE合并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其中,5例诊断为SLE后确诊为TTP,8例同时诊断SLE和TTP。3例为SLE中度活动,10例为SLE重度活动。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12例)、肾功能损害(11例)和神经系统异常(10例)。7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有效;6例患者接受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有效。6例患者长期随访病情稳定,5例死亡,2例失访。结论 SLE合并TTP患者常伴随SLE中、重度活动。当患者出现肾脏及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检测LDH水平与外周血涂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基础上早期联用血浆置换有利于改善SLE合并TTP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成年 ITP患者多数发展为慢性 ,约 2 0 %的慢性 ITP对皮质激素、脾切除或一般的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治疗无效 ,这类患者即为慢性难治性 ITP[1 ,2 ] ,其治疗非常棘手。我们自 1996年 3月起应用环孢素 A(Cs A)治疗8例难治性 ITP,取得一定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慢性难治性 ITP的诊断标准 :参考 George等 [2 ]的标准稍修改 :1血小板低于 5 0× 10 9/ L ;2病程 >6个月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及 /或脾切除治疗均无效 ;4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1.2 病例选择 :除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联系,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分为巨核细胞增生活跃组与巨核细胞增生低下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尿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以及自身抗体与补体、疾病活动度等情况。结果巨核细胞增生活跃组共有50例,比例为62.5%;巨核细胞增生低下组共有30例,比例为37.5%,有明显的差异(P〈0.05);巨核细胞增生活跃组与巨核细胞增生低下组的补体C3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年龄、病程、尿蛋白、血小板计数、免疫球蛋白升高率、dsDNA、抗ENA、抗核抗体、抗膜相关DNA、抗心磷脂体、SLEDAI评分及血小板减少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活跃强,并且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对血小板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疾病程度无任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长春新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长春新碱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疗程均为5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尿蛋白含量、抗dsDNA、C3和C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长春新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的效果更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相互影响及SLE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及妊娠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调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SLE患者,其中选择性妊娠18例,非选择性妊娠13例,妊娠期予不同剂量泼尼松控制病情。分析比较2组患者妊娠期病情的变化和妊娠的结局。结果选择性妊娠组中6例在孕期出现狼疮活动,非选择性妊娠组的13例均出现较为严重的狼疮并发症。非选择性妊娠组的妊娠丢失率、早产率较选择性妊娠组显著增高(P〈0.05),而新生儿存活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则较选择性妊娠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SLE患者而言,妊娠和SLE互为不利因素;在SLE病情缓解期选择发妊娠并合理治疗将使母婴安全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谢素红 《中国医药》2013,(11):1608-160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金华市中心医院243例SLE患者中合并尿路感染的95例患者(占SLE总数的39.1%)SLE疾病活动指数、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血清补体(C3、C4)、红细胞沉降率、抗双链DNA及24h尿蛋白等数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LE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出现异常,67例出现抗双链DNA升高[平均值为(67±22)U/m1],占70.5%;54例出现白细胞减少[平均值为(2.7±0.5)×10^9/L],占56.8%;51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大[平均值为(35±18)ram/1h],占53.7%;47例血小板减少[平均值为(81±12)×10^9/L],占49.5%;42例补体C3减少[平均值为(577±213)mg/L],占44.2%;41例补体C4减少[平均值为(89±24)mg/L],占43.2%;39例24h尿蛋白增加[平均值为(4.1±1.0)g],占41.0%。发生大肠杆菌感染69例,占尿路感染总数的72.6%;混合感染81例,占8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Sledal评分、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均与尿路感染的发生显著相关(OR:3.274,OR=2.454,OR=2.133,P〈0.01或P〈0.05)。结论SLE患者易合并尿路感染,且以复杂性尿路感染为主,大肠杆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原有疾病的变化与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2月瑞金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SLE患者共83例。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推荐的SLE分类为诊断标准,分成三组:A组妊娠发生在SLE稳定6个月以上,蛋白尿<0.5g;B组妊娠时距SLE活动期<6个月;C组妊娠期新发SLE。结果在A组中,76.47%的孕妇妊娠到足月,80.39%活产。B组和C组的妊娠结局差很多。B组的妊娠复发率高达42.19%。妊娠期新发的SLE的妊娠结局比较差,但在妊娠晚期发生的SLE的结局改善很多。SLE在妊娠期的复发率较高,即便是在稳定期内妊娠,复发率可达33.33%。结论 SLE患者妊娠时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几率在SLE病情活动时明显增加,建议在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受孕,可获得最佳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袁国龙  徐亮  牛林  李兴  岳璟  孙红丽  李双一  马斌  齐姗 《安徽医药》2019,23(11):2291-2293
目的观察大剂量羟氯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 9月 13日收住阜阳市人民医院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病人 1例,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以及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应用大剂量羟氯喹(硫酸羟氯喹 0.6 g/d)联合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 20 m/d)治疗。结果大剂量羟氯喹联合激素对此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可以长期维持血小板数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羟氯喹成功治疗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患者在妊娠时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在对2011年12月~2012年2月来本院住院的SLE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在50例SLE患者中共妊娠56次。医生按照选择性妊娠与非选择性妊娠分为两组,选择性妊娠组29例,活产24例,早产3例,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妊娠期疾病出现活动6例;非选择性妊娠组21例,活产12例,早产6例,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妊娠期疾病出现活动11例。选择性妊娠组活产率明显高于非选择性妊娠组,早产率明显低于非选择性妊娠组,妊娠期间疾病活动明显少于非选择性妊娠组。结论由于SLE患者选择适当的妊娠时机,并在妊娠期间加强风湿免疫科及产科的监护,这不仅可以提高活产率,也大大降低妊娠期间病情活动和早产率。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文杰 《安徽医药》2010,14(8):928-93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临床特点、孕产期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期SLE病情活动者13例(活动组),非活动者22例(非活动组)。活动组患者子痫前期发生率38.46%,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69.23%,非活动组发生子痫前期0例,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13.64%,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动组患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及胎儿丢失率均高于非活动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期SLE患者易出现产科并发症,加强孕期母婴监护,正确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消化道受累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消化系统受累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选择同期60例无消化系统受累的SLE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结果。结果 SLE消化系统受累的患者,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皆可受累,SLE消化系统受累更容易合并泌尿系统受累,血清白蛋白、C3水平、CH50水平、ANCA阳性率、D二聚体水平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消化系统受累较为常见,部分为SLE患者的首发表现。 SLE消化系统受累多属狼疮重症,预后不良,需要较大剂量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抗凝治疗较为重要,临床应予以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在临床实践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琦  巩路  魏蔚  孙文闻  张娜 《天津医药》2011,39(11):1059-1060
肺动脉高压(PAH)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常见并发症,其起病较隐袭,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常常已发展至中、重度PAH甚至肺源性心脏病,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多种因素可导致部分轻中度、无特异性表现的PAH患者漏诊。目前缺乏对SLE患者肺动脉压的普查及其相关文献报道,对早期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SLE)是一种以免疫炎症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是SLE常见的血液系统表现之一。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随着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与SLE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在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在SLE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发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