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考核应用于儿科感染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我院儿科感染门诊于2016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制度,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整体护理、基础护理、门诊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绩效考核应用后医院感染、整体护理、基础护理、门诊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各项评分均远远高于实施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感染门诊中应用护理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不断提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价值,以便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从2015年开始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对比分析实施前后1年(2014年1-12月与2015年1-12月)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实施1年后,在护理文书、护理质量、病房、医院感染等方面的管理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管理各个方面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分析绩效考核在门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绩效考核前后的护理质量、民意调查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角度,对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门诊外科护理人员18名护士人员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推动我院绩效考核的全面推进。结果 18例护理人员在绩效考核实施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民意测评、患者满意率等均显著优于实施护理前(P0.05)。结论在门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不仅能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还能有效的带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极佳。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62-164+168
目的探讨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应用强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遵循护理管理差异分组原则,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0年3月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36例,强化护理管理);观察管理前后两组护理质量、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环境质量、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消毒灭菌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较高(P0.05)。管理后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5.5%vs 25.0%)(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指标评分较高(P0.05)。结论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应用强化护理管理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李宝娥  赵红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3,(13):125-126,131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质量督导的实践效果,评价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临床科室设立督导小组,以保证和改进护理质量为目的,对临床护理工作设计的相关考核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对全院基础护理、病房及护理技能等护理质量评价进行评估,确定相关护理质量改进项目并予以落实.确定“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结果督导实施后,医院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及病房护理等护理综合质量及服务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进行护理质量督导,可有效改善医院护理综合质量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评估精神科老年病房中PDCA循环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作者医院60例2013-03/2014-03月期间的精神科患者,根据临床护理分为PDCA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病房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DCA组患者PDCA循环管理下的病房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精神症状及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PDCA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DCA组精神症状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老年病房的护理中,PDCA循环管理的有效应用可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修正患者精神评分,增加患者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病房层级护理管理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11年综合内科全面实施病房层级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并根据实施病房层级护理管理前后的患者82例,实施前后各41例,比较分析的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病房层级护理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7.56%,明显高于未实施病房层级护理管理的患者满意度85.37%,差异显著(P<0.05),且实施后的基础护理评分、消毒隔离评分、病房管理评分和药品管理评分等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病房层级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病房管理效果,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8.
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绩效考核的工作标准、工作目标以及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模式,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在我院内外科随机选择10个病区,分别采用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两种控制方法,然后从整体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医院感染、危重病人护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病人满意度、护理差错8个方面评价护理质量,同时进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绩效考核组较目标考核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高(P<0.05),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目标考核组(P<0.01)。结论绩效考核是一种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它更符合人性化管理理念,能持续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该院2015年5月引入护士分层管理模式,2015年1月‐2015年4月为实施前,2015年5月‐2015年8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技能及对病情掌握情况考核结果。结果实施后,整体护理评分、病室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件评分及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无不满意患者,满意率达到100.0%,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及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医院感染管理(实验组),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开展的医院感染常规管理(参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均各自选择120例住院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组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两组管理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管理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及护理人员管理后考核评分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效果显著,提高医院整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优质护理的实施为分界点,比较优质护理实施前后供应室护士工作压力的变化和医院病房、门诊、手术室等科室的满意度变化。结果:优质护理实施后,供应室护士的工作压力评分显著下降,医院病房、门诊、手术室等科室对供应室消毒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减少供应室护理工作压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供应室的消毒灭菌质量,杜绝院内感染的渠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对本院手术室实施医护一体化感染管理控制,实施前后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及护理质量的比较。结果实施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室护士基础护理、文书管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急救药物管理、重点环节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能有效减少手术室医院感染,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门诊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400例,对比实施优质服务前后的护理质量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门诊规章制度、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健康教育宣传、门诊秩序维持、医德医风及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实施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医院实施护理绩效考核管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全体护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全体护理工作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比较护理工作人员在接受绩效考核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绩效成绩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工作人员在接受绩效考核管理后,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了明显的改善,绩效成绩也相对优异,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在临床上对医院全体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增添风险因素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门诊收治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实施风险管理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施组,均63例,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组风险事件发生率3.2%小于对照组12.7%(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96.8%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可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示范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绩效考核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方法,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将护士薪酬和工作质量相结合,对示范病房应用绩效管理前后2年间的护理质量、医护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绩效管理前后,该示范病房护理质量、医护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考核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示范病房的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最大化地推动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与分析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肛肠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肛肠外科住院患者护理治疗的全过程中,对比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及整体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均分为(40.12±5.62)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34.09±4.32)分,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有显著的意义,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能明显优化护理质量,值得在院内各科室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走动式管理法在门诊护理质量监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门诊护士12名作为走动式管理法实施对象。比较走动式管理法实施前后的分诊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护理礼仪、急救药物与器械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走动式管理法后患者对就诊环境、医疗质量、就诊流程、便捷服务等满意度评分和分诊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护理礼仪、急救药物与器械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走动式管理法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质量监管中实施走动式管理法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实施最为普通的护理查房与护理质量管理,设为对照组;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将中医护理查房模式运用于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管理中,设为观察组;在实验时间结束后,分别让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程度进行打分,同时观察护理人员的整体绩效考核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成绩(87.62±2.56)、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评分(90.89±2.74)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成绩(72.86±2.63)、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评分(83.75±2.43),两组实验数据经过分析后,所得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查房模式运用于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管理中,能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工作质量,有效的促进患者对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整体护理模式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比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整体护理模式前后2年,心血管內科病房的综合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特一级护理质量、管道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病房管理质量)及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包干负责制整体护理模式后心内科病区内的2013年的基础护理质量、特一级护理质量、管道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病房管理质量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2012年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实施前1年(2012年)与实施后1年(2013年)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的自我评价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该院心血管病房中推行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后,既有利于给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专业、高效、人性化的护理,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加强了护士的护理价值体现和自我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